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刀斧 > 第两百九十章 为了大宋去耕耘

刀斧 第两百九十章 为了大宋去耕耘

作者:华太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8 18:58:51 来源:笔趣阁

李现很累。

什么叫三十如狼,四十如虎?

萧氏给了他完美的答案。

至于耶律洪基到底知不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他的便宜老爸,李现不愿也根本没有力气去想,他的腰很酸。

“殿下,辽国皇太后召见。”门外传来杨龙低声的呼唤。

唉,她今早放自己走的时候不是刚刚运动过?这才酉时啊…

果真是没有犁坏的田,只有累死的牛啊!

“不见,本王今日有要事。”

门外沉默了片刻,杨龙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宫里内侍说,您要是不去,皇太后就过来寻殿下…”

次奥!

贪得无厌啊,深闺怨妇,轻易碰不得!

李现揉了揉酸胀的后腰,暗暗下定决心,今晚只谈事儿,谈完一定回营。

次日清晨,李现一边打着哈欠,顶着一双黑眼圈,施施然回了城外军营。

这里面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男欢女爱,更有两国交锋的险恶,大定府宫里的大部分宫女内侍已经提前踏上了去西京的旅途,萧氏昨晚竟然商量他们母子俩能不能等到明年开春再走?

明年开春?

老子的大军要在这里陪你们娘俩到明年?

当我是种马吗?

绝对不行!

一夜**!

昨夜李现格外卖力,终于,不堪征伐的萧氏求饶,答应三日后离开大定府,不过还有个条件,剩下的三天,李现每晚都要夜宿深宫…

李现一口答应下来,只要你们肯走,我可以三天三夜不下榻。

“殿下,末将有个方子,据说是宫里头传出来的,夜御七女不倒…”任怀亮在一旁幸灾乐祸道。

李现白了他一眼,这家伙欠收拾!

忽然想到一事,李现问道:“启明,按说本王怎么说也已经权倾朝野了吧,怎么就没个世家显贵来提亲,许我个什么大家闺秀之类的?”

任怀亮摇摇头,道:“殿下难道不知您在坊间是被如何传闻?”

这回轮到李现摇头了,这些年他要么出征在外,要么就宅在家和几个女眷荒淫地昏天黑地,哪里知道自己名声如何…

“哈哈,殿下果然不知,坊间流传话本,称您是大宋‘淫王’…”

噗通!

“殿下坠马…”

“快快搀扶…”

任怀亮回头,建龙背上哪里有李现的身影,此刻的他正四仰八叉摔在大定府外茂密的草原上,满面死灰。

李现心中仿佛有什么高楼大厦轰然倒塌,全身软绵绵的,任凭亲卫们把他架回了帅帐,直到中午,方才醒转过来。

“原来我在世人眼中尽是如此模样,唉…史书上会如何评价呢?”

李现昏睡了一上午,将围在营帐内外的众人打发走后,百无聊赖地翻着桌案上的公文,一封封看着。

拆开一封被火漆封口的公文,心不在焉地打量了两眼,随即就被里面的内容给刺激得头皮阵阵发麻。美妙

文彦博主政东北路?!

绝对不行!

新政初始,韩琦在满朝才俊里寻找年轻的血液,那时候,范仲淹还被贬官在外。

文彦博就这样进入了老韩的视线里,当时的河东路转运副使。

不过让韩琦感到意外的是,在三川口之战后,拨乱反正、颇有担当的文彦博,却对庆历新政抱有极大的不满,面对政事堂的调令,拒不赴京。

韩琦一气之下,将文彦博从河东路转运副使的位子上薅了下来,降到成都府任知府去了。

随后文彦博就与晏殊等保守派官员勾搭在了一起,今年春节后朝廷意欲废除蜀地交子,在整个大宋境内推动国债流通,成都府甚至曝出过民变事件。

这样的人主政一路,这一路岂不是成了新政举步维艰的禁地?!

未来的东北将会成为大宋安顿退役士兵,进行矿藏和农业大开发的基地,被一个保守派把持大权,最关键的过渡时期绝对会出乱子!

李现接着往下看去,直接略过上百页名单,最后的署名却让他惊出一声冷汗。

范仲淹?!

这是要亲手将改革的成果送给反对派啊…

对于主政东北路的首任主官,其实李现心中有一个最佳的人选,此地刚刚归附大宋,经过长年征战,各处百废待兴,民族矛盾又很激烈,非有才有担当的强人不能为之。

李现继续向后翻越,最后附着一份范仲淹辞官回乡的手抄政令,其余再无只言片语。

李现又拿起文封,却是征北大军监军袁德海递上来的公文。

袁德海递上来的?那这封公文就不是政事堂下发,而是来自宫里。

宫里能传公文到前线来的,就只有官家了。

如今可不是历史上的北宋末年,私自从宫里传消息到领兵在外的大将,绝对是大逆不道可诛九族的大罪!

圣上就这么把名单发给我看,什么话也没说,这不明摆着让我看着办吗?

必须推出自己的人选,否则官家只能按照政事堂的决议去安排。

李现想罢,抄起笔,刷刷几下,东北路的首任主官就成了别人,看着被自己用红叉叉掉的文彦博,再看看旁边写着的包拯二字,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多有原则的五好青年,历练几年,就可以直接调回政事堂了。

至于文彦博,按照历史,明年他就得入京担任担任参知政事了,这人能力强有原则,抛开政治信仰,是个人才。

就像后世的官场,有能力没信仰的,担任副手是最好的选择,功劳归自己,惹祸有人背啊。

李现又拿起公文仔细看了看名单,王安石的名字倒是引起了自己的兴趣,这位将来带领大宋走上世界巅峰的名臣,此时还是在扬州通判任上干满了四年,刚刚升任扬州知府的一颗政坛新星。

不仅仅是历史轨迹如此,更是因为王安石在任上曾经给韩琦写过一篇万言书,韩琦倒是没当回事儿,不过被李现听说了专门讨要过来仔细研读了一番。

与历史上的万言书不同,上书内容肯定了变法以来的大宋发生的变化,并且对新政提出了完善和改进的建议,在李现的推荐下,韩琦也打起精神看了看,顿时对王安石惊为天人。

有时候,人的际遇就是如此神奇,本来还要蛰伏近二十年的王安石,就这么被北宋的宰辅们惦记上了,韩琦力排众议,硬是将王安石破格提拔,远东路安抚使,这是要把王安石往死里用啊。

这份名单绝大部分都是政事堂商议好了的,按李现出征前的想法,等战事结束后,再从朝臣中选派能力卓绝者统筹东北政事,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范仲淹会在最后关头将文彦博拉了进来。

想不明白就不想了吧,李现伸了伸懒腰,看看日头,唉,今晚还得进宫。

得,整吧,三天后就完事儿了。

李现站起身伸展了几下,唤道:

“任怀亮!”

帅帐的门帘一把被掀开,任怀亮大步流星地走进来,单膝跪地道:“末将在!”

李现头一抬,微微一笑道:“带上那玩意儿,进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