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制周 > 第六十四章 父子议南楚

制周 第六十四章 父子议南楚

作者:王彧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7 08:13:50 来源:笔趣阁

符彦卿在澶州住了下来,打算等到月底与郭荣一家一道进京。

这阵子,郭荣搁下公务,整日陪着老泰山架鹰走犬,狩猎赏花,郭宗谊也去了几次,对符彦卿的箭法是心悦诚服,高山仰止,狩一日,可猎得大小野畜四五十只,包括彘、狼等猛兽。

据说,符彦卿十三岁时便能骑射,狩猎中随手指点了郭宗谊几句,就令他受益匪浅,在颠簸的马背上,他终于能稳住身形,解放双手,拉开几个满弓了。

这一日,符彦卿歇在府中,郭宗谊见缝插针,逮到机会,欲找郭荣细说南楚之事。

他捧着舆图便去节度公事厅见郭荣。

“阿耶现下可方便说话?”郭宗谊开门见山的问道。

郭荣诧异望了他一眼,见他绷着脸,一本正经,当下挥退左右,问道:“大郎是有要事?”

“不错,想与阿耶说说马楚之事。”说着,他便将舆图展开,铺在案上。

郭荣走过来,疑道:“马楚?不是已经名存实亡,去岁时,马家二子密请南唐军援护,结果边镐趁机而入,不费吹灰之力,就将长沙府给占了,马氏一族,也尽被迁到了金陵。”

郭宗谊指着图上的长沙府,也就是潭州,侃侃道来:“儿认为,边镐为人柔而少断,宽以纵下,南唐相冯延巳矜平楚之功,不欲取费于国,专掊敛楚人以给经费,即占土地,却不抚民,楚地人心已离,遂南唐定不会久占长沙,不出两年,就会被朗州的马氏旧部给赶出去。”

“而湘西符彦通等蛮族,觊觎楚地已久,若南楚旧部与南唐大军相争,定会去占叙州,为的当是马氏在叙州积年的库藏,为称王割据做准备。”

“至于桂州以南,已悉数被南汉所占,现在的南汉主刘晟,不归王化,僭越称帝,岂满足于区区数州之地?鹬蚌相争时,他不会放弃做渔翁的机会。”

“既然大家都在争,我们中原朝廷,皇朝正朔,又怎么能眼睁睁看着楚地尽落贼人之手呢?马氏终究是朝廷亲封的楚王,此时落难,若不回护一二,向朝廷上表称臣的那几家,又会怎么看我们呢?”

郭荣听得一愣一愣的,半晌,他才按捺住略渐澎湃的心思,悠悠开口:“这话你得跟你阿翁说,看看他同不同意。”

郭宗谊气结,慷慨激昂,明析利害说了一大通,郭荣居然不为所动,当下,他恨恨道:“自然要先与阿耶商量!”

郭荣笑呵呵抚了抚短须,拈起笔,在南平的位置上画了个圈:“你阿翁不管南楚,主要也是因为有高赖子一家横亘于中,高家领荆南节度使,又地处要冲,高季兴当年长袖善舞,对南北各国都上表称臣,现在高保融对我大周朝廷也是毕恭毕敬,基本遵循高季兴‘事大以保其国’之旧制,若贸然带兵过境,可能会令高家心生抵触。”

“若不必劳动朝廷大军呢?”郭宗谊又问道,南方打仗,多用水军,朝廷的禁军去了,也顶不了大用。

郭荣看着舆图,咂摸着嘴,心有所悟,嘴上仍道:“你且说来。”

郭宗谊看出他老子心里已大抵明白,连忙趁热打铁,解释起来:“儿以为,南楚之事,不必费朝廷军力去平,本来就已乱成一锅粥了,何必又遣一军,再去添乱?”

“我看可以借朗州旧部之手,去打边镐,再假符彦通之兵,去遏制朗州军,朗州现下掌军的是刘言,可他虽有威望,却是被王逵、周行逢等二人拥立,待赶走边镐,免不了起些龌龊,甚至是内讧,儿以为,可以从刘言入手,册封他为武平节度使,周行逢为静江节度使,让他们作马前卒,去冲锋陷阵吧。”

“那王逵呢?”郭荣问道。

郭宗谊摇摇头:“三人中王逵势最大,只能暗许,不可明封。”

郭荣点点头:“依你所讲,倒也有几分胜算,可惜美中还有不足,你阿翁仍旧不会同意你去涉险。”

“何处不足,还请阿耶明示。”郭宗谊面色一喜,忙拱手道,他找郭荣商量,主要还是对南楚之事拿捏不定,想让他给把把关。

郭荣在他头顶拍上一记,佯怒道:“你这是把你阿耶我当成幕僚来使了。”

郭宗谊讨好一笑:“你可是我亲阿耶啊,你不帮我掌眼,谁能帮我?”

“废话?你还有不亲的阿耶?”郭荣眼一瞪,蒲扇般的大手又扬了起来。

郭宗谊急忙跳开,指着舆图道:“阿耶还是说正事吧,我看您也挺忙。”

郭荣这才将手放下,指着山南东道节度使镇的襄州:“不足之处在这里。”

郭宗谊探过头,顺指望下,奇道:“南阳王安审琦?”

“不错,正是安老帅。”郭荣点头道。

安审琦,年过五旬,沙陀人,后唐的振武军节度使安金全之子。

出身边将世家,骁勇果敢,镇守襄州数年,治政有方,严而不残,威而不暴,南邦百姓对其颇为感戴。

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年),契丹灭晋,二月刘知远于太原立汉,七月安审琦受命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不久南平高从诲闻归德军节度使杜德威叛乱,趁机派水师袭襄州,结果被安审琦所败。

次年高从诲薨,高保融嗣位,由是南境安定至今。

郭宗谊得此提点,如醍醐灌顶,连忙问道:“可是要借安审琦的襄州军,逼荆南节度使高保融出兵?”

郭荣摇头:“高保融不一定会出兵,但有安审琦在一旁盯着,可以保证高赖子一家不会添乱,并且,你可以暂借一部分襄州水军,南方打仗,没水军可不行,安审琦还算忠义,朝廷若有命,他不敢搪塞。”

郭宗谊心下了然,对于南楚的形势,目下也只能分析到这里,具体如何行动,只能等到了朗州,且走且看,前提是郭威同意他去南楚收复失地。

郭荣见事议毕,卷起舆图,又道:“回头进了京,我也会帮你在阿耶面前分说,若他仍旧不同意,你也别坚持了,省得引他起疑。”

“好,便由阿耶替我去说。”郭宗谊想了想,如是答道。

郭荣见他听话,心中愉悦,望着眼前这半大小子,感叹道:“我有些不明白,你为何如此心急,抚流民是,练新军也是,现在刚平了兖州,新军还没练成,你就想着去楚地,你能给阿耶说说,你到底急什么?”

PS:感谢书友神马赛克、云中跃动的星辰的打赏。

另,文中对于当时各国各势力的称呼,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色,称呼多有不同,我在叙述时多用的后世普及性的称呼,在当事人的立场会多用符合角色身份的称呼。

包括角色也是一样,有很多改了名的(如海进,即米信),后来避了讳的,有赐姓的(如第一章的李存审,就是符彦卿之父符存审),书中多按时间节点写,比如,向训,即向拱,历史上为避柴宗训之讳而改,曹胤,即曹英,历史上为避赵匡胤讳而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