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制周 > 第五十九章 失踪的祝半州

制周 第五十九章 失踪的祝半州

作者:王彧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7 08:13:50 来源:笔趣阁

郭宗谊唏嘘几声,便找来笔墨,当场要给他们回信。

他先是给薛居正回,信中给新募士卒定下了日后的伙食、饷银标准,伙食与仪卫无二,但饷银却有不同,因为还未正式编入军籍,所以只能半数发放,需训满一年,考试合格,正式入军后,方能全额领取,正式入军者,还能补领新训期的饷银。

至于训练纲领,他早已拟好,放在书房,命薛居正自寻张巾、朝雨拿取,老卒们且先照纲施训,一切等他回来再说。

李昉那摊子事没有大问题,他信中勉励几句,另告诉他要找些大夫,尤其善小儿科的杏林高手,来大营开设医馆。

古代婴儿的夭折率很高,能活到成年的,不过半数,贫苦人家半数也无,十存二三罢了。

所以提高婴幼儿的存活率,是件刻不容缓,却又心急不来的大事,而且此事不是他一已之力便能办得到的,需得等日后时机成熟,上表郭荣,举国来办,甚至可能他自己当了皇帝,那个时机都还没到。

现下只能在流民中尝试,花较小财力人力,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接生、诊疗方法,未来才好推向全国。

此事虽难,但好歹有个方向,吕端信中所表之事才是最头疼的,祝仁质的事儿暂且不表,但流民分田的事却不能置之不理。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现在时间尚短,流民都能理解,长久以往,若还不能分到田地,民怨势必沸腾,他这块基本盘自留地,也就付诸东流了。

可田地数量有限,他变不出来,除非去开垦边陲,或者去抢别人。农耕社会中,人对田地的渴望,不是他办几个工坊,给流民安排些能挣钱的差事,就能改变的。

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田产获取与分配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性问题,不管什么事,一旦上升到这个高度,再想解决,就得伤筋动骨,风险还极高,一步走错,就要改朝换代。

当然,在流民中不会有这样大的影响,可其本质不会轻易因为数量的多寡而转移,所以如何解决流民的田产,难度仍旧不小。

揉揉脑袋,郭宗谊一时想不到好办法,只能日后问计与群贤,搁下笔,正要休息,忽见李榖的信还在一旁,忘了拆。

这老狐狸现在不光管着三司,还兼着东京留守、判开封府事,可谓是日理万机,比皇帝还要忙,他居然还有心思给自己写信,看来他多少有些懈怠。

腹诽着,郭宗谊拿起李榖的信拆起来,挑开封口,一缕疏影淡香便自袋里溢出。

李榖一把年纪了还熏香?

郭宗谊吸吸鼻子,只觉得这味道有些熟悉,夹出信纸,郭宗谊始觉不对,因为手上捏着的是粉笺销金纸,女人专用。

急忙打开来一看,一纸温婉娟秀的小楷,再看落款,果然是李俞。

“殿下惠鉴:闻君欠安,甚为悬念。昨日欣闻,殿下于兖州大破敌寇,立得首功。家翁甚喜,饮酒两斗,醉言能扫天下者,非君是也。奴心中欢喜,冒昧提笔,乃为君贺,但另有一言,不吐不快,奴以为,殿下千金之子,不必冲锋在前,当以国事为首,以万民为重……”

“草率书此,祈恕不恭,时欲入夏,愿自珍重。敬请,台安。李俞于入梦楼。”

啰啰嗦嗦数百字,尽是规劝之语,字里行间,似有小鹿惴惴,郭宗谊翻看几遍,会心一笑,这算不算是情书?

那个与他在马车里相对而坐,头都不敢抬的姑娘,大着胆子借着他阿翁的名义寄来这封信,就是劝他不要亲临战阵?

看来也是个善良率真的性子。

郭宗谊心中温暖,提起笔,便欲回信,可饱蘸烟墨,却不知如何下笔。

墨滴洇纸,郭宗谊细细想了想,又重新扯来一张纸,刷刷写下一句:“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借前人的这阙五言绝句来表达感激之情,也算妥贴,李俞颇有文采,定是能懂的。

封好信,郭宗谊来到小窗前,凭栏望去,时值傍晚,天边橘云胜火沛,孤鹭伴霞飞,院中苍竹青绿,地上绯光弄影,一幅日暮美卷,静静呈观。

郭宗谊汲步院中,身临其境赏望一会儿,只觉烦恼涤荡,心思通明,便命侍卫找来曹彬。

日头落下屋脊时,曹彬匆匆赶来,见郭宗谊坐于院中,忙上前道:“殿下受伤未愈,还请回屋安坐。”

郭宗谊一指身前石凳,摇头道:“今日始觉伤处麻痒,应是伤口在长,这几日闷在屋里,我都快憋出病来了。”

曹彬闻言也不再劝,于他身前落座,郭宗谊开口询问:“军中阵亡将士,可都收敛好了?”

“按您的吩咐,俱都葬在城东的小山下,剑碑也在篆刻中,过几日便能完工。”曹彬叉手作答。

“立碑之时,我会率兖州官绅亲往祭奠,你去请个大才写篇雄壮祭文。”

“惹。”

“受伤的将士们可都得医治?”郭宗谊又问。

曹彬面露难色,迟疑道:“军中医师不够,兖州城的大夫为避祸多不出,伤势重的,已经上路了。”

“方才颜学士来见我,我已请他帮忙寻找大夫,告诉将士们,很快就会有名医来治了。”

曹彬喜出望外,起身行了个军礼:“谢殿下!”

郭宗谊又摸出几封回信:“这几封信你找两个可靠的,送回开封。”

曹彬双手接过,郭宗谊又道:“还有一事,需你致力督办。”

“请殿下明示。”

“可还记得先前为我找稻种的祝仁质?”

曹彬点头:“似是去了数月了,还未找到吗?”

“那稻种传入闽地应有二三十年了,已有规模,他这样人脉宽广的大行商,一问便知,根本不必找,现下一去数月却音讯全无,估计是困在某地,不得逃脱。”郭宗谊分析道。

“祝仁质在各地都有后台,经营这许多年,带些稻种而已,又有谁会去抓他呢?”曹彬甚是不解,心下怀疑祝仁质是不是跑了,可他根基财产家眷俱在开封,殿下也未逼他太甚,他又何必跑,又能往哪里跑呢?

郭宗谊摇摇头,吩咐道:“这就不得而知了,总之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你看看军中可有南方人,遣他们去淮南、闽地打听打听。”

“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