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制周 > 第三十九章 伤口上撒盐

制周 第三十九章 伤口上撒盐

作者:王彧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7 08:13:50 来源:笔趣阁

郭宗谊昨夜做了半宿的噩梦,一闭上眼,便是前年郭府的刀光血影,他奋力逃出,却又一头撞入了前营的校阅场,那里数万百姓如同野兽,见人就咬,争相扑食,慌忙折身,张氏一袭红衣,又截住了去路,她化作一具粉面骷髅,不断喊冤,死缠着他要他送自己回家……

惊醒后的郭宗宜索性不睡了,鳏着两眼在床上硬挺,这把几个近侍吓得不轻,朝雨、吴深更是整夜守在榻前,生怕主上出一点闪失。

及至天明,郭宗谊才在朝雨膝上沉沉睡去,许是朝雨哼的童谣与他阿母的无二,驱散了心魔,他这一觉格外安详,直睡到下午。

醒来时他见朝雨、吴深一脸憔悴,其余几位近侍也是呵欠连天,郭宗谊大手一挥,赏了些金银珠宝,还给他们放了半天假。

洗漱齐整,吃过午食,郭宗谊精神振奋,便要招呼左右,去大营看看,可一回头,身后却空无一人,仅有数名亲卫在不远处放风,他突然开始怀念李昉、吕端粘在后面当跟屁虫的日子。

“唉。”郭宗谊幽幽一叹,顿生浮世苍凉之感。

“殿下为何叹息?”

捧哏的声音传来,郭宗谊略喜,徇声望去,却见说话人是李榖,身边还跟着一位仪容倜傥的青年官员。

“原是李相来了,有失远迎。”郭宗谊迎了上去,拱手行礼。

李榖也急忙下拜,关切问道:“旬日未来殿下这里,殿下近来可好?”

他今日一早便来过一次,听张巾说殿下昨日见了太多血腥,做了一夜噩梦,天亮时才睡着,只好回府,午后又至。

郭宗谊心中一暖,李榖脸上真情流露,关切之情发自肺腑,不似作伪,当下点头道:“谊无碍,有劳李相挂念。”

说着,便请李榖至园中小亭就坐。

二人坐定,那青年官员捧着一摞案牍,站在李榖身后,郭宗谊见了,问李榖:“李相身后侍立者何人?”

“这位是开封府掌田籍的从事,潘美潘仲询。”李榖介绍道。

郭宗谊眼前一亮,抢问道:“卿是何方人士?”

潘美见殿下有问,忙躬身作答:“臣本是大名人,父为常山军校,由以长在常山。”

“噢。”郭宗谊点点头,算是对上号了,此潘美,便是历史上的北宋开国名将,难怪郭荣任开封府尹时他能担任郭荣的侍从,原来他一早就在开封府任职。

“既如此,卿也坐吧。”郭宗谊拍拍身旁的石凳子,一脸热切。

潘美连连摇头,谦逊道:“臣一流外官,岂敢与殿下、李公同坐。”

郭宗谊闻言也不勉强,潘美毕竟不是曹彬,可以欺之以方,太过礼遇反而会适得其反。

当下,他命人送来茶点,问向李榖:“李相来寻谊,可是田地的事有眉目了?”

之前新城定址时,李榖曾言无主田多为豪绅大户所占,郭宗谊命他们派人摸底,想来是有结果了。

“正是。”李榖一拱手,示意潘美将籍册拿来,指着册上文字,侃侃道来:“经开封府与三司,加上皇城司的帮忙,总算是把那些无主田的情况弄清楚了。”

“殿下请看,开府城周围在籍的无主田共六万三千六百亩,其中有四万七千二百亩为豪绅所占,田下有佃户三千余人。”

“三千人?”郭宗谊小小吃了一惊,“都是壮年男子?”

“正是。”

郭宗谊嗤笑一声,看向李榖,玩味道:“都是隐户吧?”

李榖老脸微红,微侧过脸,尴尬答道:“是,都是逃户、客户。”

郭宗谊将目光从李榖菊花般的老脸上移开,抬头望天,幽幽一叹:“这天下到底还有多少隐户?”

李榖与潘美尽皆沉默,连年的战乱,以致这户籍极难统考,现今的大周,最起码有三分之一的人丁是隐户,或为佃、或为贼,反正就是不为民。

现在这三千人,不过是沧海一粟,冰山一角,却成了郭宗谊眼前的一座高山,若要用强硬手段收回荒田,夺了这些人和其家庭的生计,且不说会不会激起民变,便是郭宗谊自己都狠不下心来这般行事,他们不过是想活命,又有什么错呢?

略略翻了翻田册,见上面对各大户的情况记得颇为详细,家有几口,主要营生,是否有人做官、从军等,都明明白白,郭宗谊计上心来,抬眼问李榖:“这些田,他们缴税了吗?”

李榖恍悟,抚须笑道:“自是没有,殿下欲从税金下手?”

郭宗谊却摇了摇头,李榖、潘美面露疑色,郭宗谊当下解释起来:“从税金下手,他们盘剥的还是那些佃户,朝廷历来是治不过县,乡里村民,全听仕伸们的管派,届是有人一教唆,这些佃户便会对朝廷生恶,祸端一起,再想扑灭,就难了。”

李榖深以为然的点头,沉声道:“如此,首要之务是将佃户与豪绅分化,方能办王事。”

“正是。”郭宗谊击掌道,不愧是李榖,一语便能切中要害。

李榖笑了笑,起身拱手:“臣有办法了,请殿下稍待几日,臣定会将这四万余亩田悉数收回。”

郭宗谊跟着起身,笑谓李榖:“谊也有一个办法,不知道与李相的,是不是同一个。”

李榖半眯着眼,含笑道:“不若殿下与臣,各将办法写于掌中,摊手一对,便知分晓。”

潘美闻言也来了兴致,赞道:“大善,传出去也是一段佳话。”

郭宗谊脸一黑,心想这老头还挺有童趣,当场顿手拒绝:“不必麻烦了,我且直说吧,谊的办法是均田,将这些田分一部分给佃户,编为齐民,能得永业,佃户定然心向朝廷,想来李相的办法也是如此吧?”

李榖呵呵一笑,点头道:“殿下与臣,不谋而合。”

“那李相便抓紧办吧,每位佃农可分田五亩,若有想搬到流民城落户的,还望李相通融通融。”

“唯。”李榖一拱手,正声应和。

郭宗谊点头,又想起一事,补充道:“还有,待田收回后,把这些年他们欠下的税金也追回来,我还欠着一屁股债呢。”

李榖面露迟疑,语气带些担忧:“这,会不会太过,平白树敌?”

郭宗谊展颜一笑,眨眨眼,不以为意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们非法侵占王田在先,隐产逃税在后,今有判三司李榖,均田追税,救民于水火,利国以丰泽,此举何过之有?”

李榖闻言,只觉嘴巴发苦,咂摸着嘴,他拱手便要告辞:“殿下又在戏人,老臣先行告退。”

郭宗谊哈哈笑着,扯着李榖的衣袖,正声道:“李相宽心,豪绅们并不好骗,这个账,定会算在我的头上。”

李榖驻足,权衡一番,还是开口劝道:“适才殿下也看到册中所录,能平平安安拿回田,已殊为不易,再给他们的伤口上撒把盐,对您,对陛下,都不是道好风啊。”

郭宗谊自是知晓其中利弊,这是封建社会,对特权阶级打击得太狠,就会动摇国本,毕竟他郭家就是最大的权贵,可若放任不管,更会影响统治基石。

李榖此番话是老成持重之言,可在郭宗谊看来,一国之矛盾,归根结底就是“患不均”,时不时打一批,拉一批,还富于民,平衡资源,才是长治久安之法。

何况五代是个乱世,乱世就不用太讲道理,可以不理会规则,这要是在明代,此事还真不好办。

更何况,郭宗谊均田追税,本就站在法理这边,区区几个乡野豪绅,还不值得朝堂上的人冒着风险下场。

综合考量下来,郭宗谊认为,追税不会溅起多大的水花,还能敲山震虎,让周边鱼肉乡里的豪绅们收敛一阵。

当下,郭宗谊也沉声开口:“谊晓得利害,但一均田,此事便无法两全,既不能两全,谊又何必畏首畏尾,不若一贯到底,来刀狠的,他们乖乖配合,就继续做权贵,不配合,换个人来亦是一样做,李相,你尽管去办吧,开封府不是有几千号巡兵吗,可以借来,壮吾声势。”

李榖闻言,沉思不语,这是治政理念的差异,不是言语可以辩驳,治世之策,本就没有十全十美,拉一群人,就会得罪另一群人。

良久,李榖才开口:“既然殿下已有决断,臣遵命便是。”

言罢,便带着欲言又止的潘美告辞,直至二人走了许久,郭宗谊才一拍大腿:“坏了,忘记攻略潘美了!”

可惜人已走远,郭宗谊只好在心里盘算着,找个什么理由把他从开封府要过来。

正苦思冥想之际,张巾来报,言郭威已经回宫,郭宗谊立马换上朝服,自书房里取了奏表,往大内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