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制周 > 第二十一章 纸上谈兵

制周 第二十一章 纸上谈兵

作者:王彧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7 08:13:50 来源:笔趣阁

及夜,郭宗谊方归,一进府门,便见柴旺与二曹拥了上来。

“你们可吃过了?”见过礼,郭宗谊首先问的便是这句。

三人心头一暖,同时开口,答案却各有不同。

回答没吃的是柴旺,吃过了的是曹彬、曹翰。

郭宗谊抿嘴一笑:“应该都没吃吧,如今已是戌时,便不烦庖厨点灶了,我们支个五熟锅,切些羊、兔肉,边吃边谈吧。”

“惹!”三人大喜。

不多时,暮萍来前厅禀告,暖炉宴已备妥。

郭宗谊领着三人去了,只见小圆桌上,架一矮炉,五熟锅以铜制成,内分五格,置于炉上。

另有十数盘肉片、窖蔬,分置案边。

郭宗谊当先坐下,见锅上热气腾腾,锅中五色汤水咕咚翻滚,一时食欲大开,夹起几片薄薄的羊肉便涮,沾着酱料送入口中,味厚肉嫩,细细咽下,口腹皆泰。

郭宗谊吃了几箸便停下,他在皇宫里已经吃过,此刻不过尝个新鲜,他静静待三人吃了一阵,方才开口询问:“吩咐你们的事,可是都办妥了?”

三人闻言俱搁下筷碟,柴旺首先禀告:“那五百骑亲军已安置妥帖,我命军曹制了名册,以便查阅。”

说完,摸出一本薄册奉上。

郭宗谊接过,翻阅了几下,便收起。

曹翰此时亦禀道:“那小底广锐所凑的一千人,臣已打听清楚,家世背景、专长相貌尽在此册。”

说完也呈上一本稍厚的书册。

郭宗谊却没有接,让他交给曹彬。

曹彬收好又自袖中摸出一道表章呈上:“此乃臣所拟的练兵章程,请殿下斧正。”

“这么快?”郭宗谊惊喜接过,展开一看,条条状状有板有眼,便打趣道:“想是在胸中筹谋已久吧?”

三人笑着看向他,翘首以盼的曹彬弄了个大红脸,一声不吭的低头扒起菜来。

郭宗谊解围道:“无妨,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一展鸿图之志,机会,本就是留给你这样有准备的人。”

三人闻言,精神俱是一振,叉手道:“谢殿下教诲。”

生逢乱世,谁又没点野望呢?

郭宗谊言罢便移过灯盏,捧着卷仔细看起。

不得不说,曹彬确有名将之姿,章程中所列极为详尽,行伍、令号、技艺、营阵、餐休等等,算得上是别开生面,并不拘泥于现有旧制。

另外他对军中一些积弊也直言不讳,例如当前军队最大的问题,便是军士普遍贪生怕死,临阵退缩,他表中也提出,新兵当先练胆气,若是无胆无勇,军阵武艺练得再好,也是一触即溃,再难收拢。

这倒是和后世戚继光的练兵观点一致。

看罢,郭宗谊神情凝重,一言不发的将表章递还给曹彬,他神色一黯,也不询问,便默默接过。

柴旺与曹翰二人对望一眼,以为郭宗谊对曹彬所拟章程不满意,便搁下筷子,直身坐好,不敢出声。

屋中氛围骤降,只听炉炭噼啪,炉上铜锅兀自翻腾。

郭宗谊皱着眉,沉思良久,方才开口:“国华所拟,确实令人耳目一新,若依此法,精兵可得。”

三人俱是松了口气,曹彬激动道:“谢殿下首肯。”

郭宗谊摆摆手,令人取来纸笔,边写边道:“不过还不够,我给你列个几个的要点,你回去再琢磨琢磨。”

运笔如龙,不多时便写满了半张素纸。

“你们看看。”

三人接过,一齐看了起来,只见纸上写着“选兵卒、练行伍、明耳目、强手足、壮胆气,习军阵”。

柴旺与曹翰都是军中老人,练行伍、强手足、习军阵他们明白,如今军队均是如此施为,剩下的几点便有些不明所以。

柴旺当先问道:“小郎,这练个兵有这么多名堂吗?我们往日操练,不过是打熬力气演练战阵而已。”

郭宗谊指着文字,逐一解释道:“练兵当先选兵,市井任侠、富家子弟、品行恶劣者不能用,这些人吃不得苦,却耍得了滑,最好是农家佃户,自小劳作,十八到三十岁者为佳,这兵选对了,练起来事半功倍。”

“新兵集中操练数月,再定考核,以较长短、分强弱,按材配置兵员,或骑、或步、或槊、或刀盾、或弓弩、或辎重等,我不细表。再按兵种分上个三六九等,每季一考,业技高低则俸银有别,升便赏,落则罚,连续数考不合格的,便开革出军。”

“而行伍则是指军士的行走坐卧,也应该定下条规,积年练习,则军容严整,令行禁止。”

“明耳目是指听号听令看旗,两军交战,非一夫一卒之勇所能胜,你们是积年的老军汉,军阵的作用不必我多说,而我幼时经常出入军营,记忆中,禁军许多军卒对旗号反应都极慢,以致于临阵时组阵不及,惨遭屠戮,所谓弱旅,便是如此。”

“强手足除了练力气,练武艺,还应该组织长途急行,锻练耐力,两军交战,拼的便是体力。另外武艺当摒弃那些花招花法,只练杀人技,这是军士附骨立身的本事,不能马虎。”

“至于这胆气,国华你表中亦也提到,我就不再赘述。”

郭宗谊说,三人呆愣了许久,还是柴旺率先回神,笑嘻嘻的恭维道:“跟着小郎这么些年,倒没发现在小郎在武事上,也有如此高见。”

二曹亦是点头附和,郭宗谊笑着摇头:“抬举我啦,纸上谈兵自然容易,最后还是要人去练,要人去带。”

“当为殿下效死。”三人坚定道。

“别一表忠心就提效死,你们活着更有用。”郭宗谊笑道。

看向曹彬,他又想起了一些,便继续叮嘱:“再高明的练法,也需要钱粮来堆,我已向陛下请了旨,每月人吃马嚼,都是禁军的两倍,有此倚仗,你有什么手段,尽管施为。”

曹彬大喜过望,他最担心的就是没钱,练军不难,弄来足够的钱粮很难。

他自信满满道:“殿下且安待数月,臣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好。”郭宗谊举起一掌,与曹彬相击。

“且练且看,不妥之处,我们再做改正。”

王峻的宅邸也紧挨着皇城,不过是在繁华的内城左厢。

相比之右厢的清冷,左厢沿街的大小瓦舍是相当热闹,食店酒楼,比邻营张,海陆珍馐,寰奇汇聚,兼有书剧舞唱,红袖金钗,一派人情和美、节物风流。

而此时衙门的闭门鼓还未响,达官显贵们饮酒作乐正在酣时,街上行人如梭、车马如龙。

王峻独立于家中阁楼之上,往西俯瞰是深沉寂廖、庄穆森严的皇宫大内,移目东边便是灯烛荧煌、丝声慢慢的酒肆勾栏。

他近日总爱独上此楼,左右相顾间,他的心思也随之摇摆不定。

是在禁居宫闱当个孤家寡人比较好,还是红尘浊世做个富贵闲翁来得妙?

郭宗谊得了抚流民的差遣,若用心经营,在朝堂上便能占一席之地了,晚间又听说,李穀奏对陛下时,对他评价很高,言语间,似有拥戴之意。

李穀三朝为相,素能识人,他看好的,好像还没有虚士。

若是冯道、李穀等人为首的文官们,全部倒向郭荣那边,既使他现在既总枢机、又兼宰相,恐怕也难以与之抗衡。

势,最能压人。

晚间暗桩又来报,言午时郭宗谊也进了宫,向陛下呈了抚流民事的章程,陛下老怀大慰,条条件件,无有不允。

建新城绕过了自己的工部不说,还要了两倍于禁军钱粮,打算另建一军,这等深晦的事,陛下居然也答应了。

宠溺于此,对他而言不是一个好苗头。

若是真让他练出来五千精锐驻于京城,再配合他老子在澶州的数万内、外牙军,部署得当,便是造反,也能如意。

再看自己,不可谓位不高权不重,唯一短处便是麾下没有能战之兵,得想个办法,拿到一方强镇在手,方可再图。

只是累朝无此先例,除了郭威昔年得隐帝特许之外,即使是人臣之极的使相,也只能出使、入相二择其一。

王峻迎着朔风,脑中一片清明,思衬良久,渐渐有了头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