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制周 > 第十四章 我往东京去

制周 第十四章 我往东京去

作者:王彧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7 08:13:50 来源:笔趣阁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澶州城在昨夜就张灯结彩,以备佳期。

清晨,街有薄雾,天色不明,只有三两商贩往来穿梭。

突然街尽头穿来阵阵急促的马蹄踏石之声,原本浑噩的商贩们精神一凛,一溜烟躲到街边,胆小的藏在货架、石墩之后,胆大的缩在墙角,朝街北头张望着。

马蹄声渐近,忽而一队精骑破雾而出,跃入眼帘,随后是一披赭大将与一披氅少年并驰。

再后便是红红绯绯的一群,均是澶州高官,最后压阵则是数百骑兵,整整齐齐,向迎春门急驰而去。

门外护城河边,千骑精甲强弓的龙捷军将士已严阵以待,向训一身华丽的明光铠,手提长槊,骑着匹黑色战马,独横阵前。

出了城门,人马散开,郭荣徐徐勒马,边走边叮嘱道:“到了东京,首要之事是取信于陛下,虽说是你阿翁,但他先是皇帝。他信你,什么事都好说,不信你,什么差都难办。你可明白?”

郭宗谊深以为然的点头,但帝心往往难测,取信于阿翁难度还真不小。

“我身后的五百骑亲军,皆百战之兵,清白子弟,兼我调教多年,忠心不二,你可带走,扎于我在京城外的明九庄,以作根基。”

“凡事先谋后动,大事不决,可来信问我。”

“缺钱少粮,亦可来信问我,不可仗着身份,在京中行伤天害理之事。”

“宫中走动,诸事小心,四婢太过年轻,吴深不堪大用,不过我以遣了张巾跟着你,当会好上许多。”

郭荣絮絮叨叨说了许多,来至向训面前才停止,郭宗谊眼眶红红的一一应下。

向训下马拜见,郭荣将他扶起,深深道:“向使身兼皇城使,乃是陛下元从心腹,这孩子命苦,独在京中,还请向使多多照拂。”

向训颇为动容,深深道:“殿下勿忧,臣定会尽力。”

郭荣用力握了握他的手,才松开,看向郭宗谊,解下项上一块羊脂玉牌,摩挲道:“这块无事牌,是你阿母嫁与我后,在观里供了三年才取回赠我的,只希望我在外领兵能够平安无事,现在给你啦。”

郭宗谊伸出双手欲接,郭荣却捻着绳子,给他挂上了。

拍拍儿子的肩膀,他道:“好啦,不耽误你行程,就送到这里。”

说完,翻身上马,头也不回的冲入城中。

郭宗谊鼻子一酸,眼泪险些要掉下来,忍了忍,他朝郭荣背影深深一拜,这才上马,问道:“向使,怎么不见窦学士?”

“回殿下,他先行一步,向陛下复命了。”

郭宗谊点点头,有些不舍的望了望澶州城,太阳已从城廓边升起,给城楼描上一层金边,他深吸一口气,轻声道:“启程吧。”

城楼上,郭荣站在阴影中,挥退左右,双手扶着女墙,看着儿子远去的身影,不觉淌下泪来。

一千余骑一人双马,马歇人不歇,除午时吃饭下马一时辰,其余时间都在赶路,终于在华灯初上时,抵近高耸的汴京城。

郭宗谊勒住马,问向身边的向训:“如今城中百姓都在过节,大军不宜此时进城,是否由我等自入?”

向训笑呵呵的答应:“殿下思虑周全,此时大军入城确实不妥,适才内侍来报,言陛下已于延福宫设下家宴等您,便由我点几名亲军,护送殿下入宫吧。”

郭宗谊见他同意,便唤来柴旺,小声叮嘱了几句,便带上曹翰、曹彬,并二宦四婢,随同向训入宫去了。

一行人走的是北面的酸枣门,不远便是大内,行人本就极少,加上沿路都有军巡使、厢虞候在巡逻,可以说是半点节气也无。

郭宗谊不免有些遗憾,没能见识到上元节时东京城的热闹与繁华,哪怕走马观花也没能做到。

入了崇明门,便是大内,一路畅通无阻,看来他阿翁是早就下过令了。

郭宗谊还是第一次在夜里来到皇宫,没有白日里看上去巍峨大气,夜色中只剩下一个鬼字可以形容,令人喘不过气来。

延福宫位于皇城后苑,宋徽宗时曾扩建,现在只是一座普通园林。直穿大内,又拐了几拐,那灯火阑珊之处的池畔别院,便是了。

到了延福宫,就只有向训和郭宗谊可以入内,其余随侍人员,则由内侍省安排。

今日宫门前戍卫的是东西班龙旗直,押班校尉是一个黑脸大汉,远远见了向训领着一名少年风尘仆仆的赶来,便迎了上去。

“向使。”押班行礼道。

此人是皇帝近卫的一个小军官,因为生得太黑,向训也有印象,便应道:“某护送皇长孙回京,向陛下复命来了,还请通禀。”

押班讶异的瞥了郭宗谊一眼,忙道:“惹!”

转身便跑向殿门。

“此人向使认识?”郭宗谊待他跑远,冷不丁问道。

向训摇头道:“臣不认识,只是此人容貌有异,所以眼熟。”

“确实有些黑了。”郭宗谊若有所思的答道,引得向训一阵轻笑。

正说笑间,高大厚重的殿门开了条缝,钻出个瘦弱的小黄门,夹着屁股跑到二人跟前,行礼道:“陛下召皇长孙入殿,向使往来辛苦,赐钱二千,菜六品,回家过节去吧。”

向训笑呵呵的谢恩,将一小锦盒递与小黄门,与郭宗谊拱手道别。

“向使慢走。”

目送他一阵,郭宗谊解下大氅与小黄门,自己理了理衣冠佩饰,才与小黄门进殿。

木门吱呀呀的开了,殿内灯火辉煌,令他眼睛有一刹那的不适。

待视线清晰,殿内诸人的视线都聚在他的身上,正对着他的那道尤为炽热。

他飞速环顾一圈,不过十余席,想来也是,老郭家已没什么人了,能凑出十余席,怕是把李重进、张永德的家人也叫上了。

郭威霍然站起,看着殿门口站着的紫袍少年,激动道:“谊哥儿,快,上来给阿翁瞧瞧。”

郭宗谊赶忙加快了脚步,来到御前,正欲行礼,却被郭威一把扶住。

这个五旬老人此刻泪眼婆娑,扯着他不断的打量着,喃喃道:“数年不见,长这么大了,越发的像你大母,像,真像啊。”

他的大母,就是郭荣的亲姑姑,故圣穆皇后柴氏。

听得郭威提及柴皇后,他身边唯一的妃子,董德妃有些坐不住了,出声提醒道:“陛下,皇长孙一路风尘,还是先入席吧。”

郭威连连称是,拉着他坐在自己身旁。

郭宗谊心中微惊,连忙下拜道:“臣不敢与陛下同坐。”

郭威把脸一板,佯装不悦道:“叫阿翁!今日家宴,不要那么拘束,我让你坐你便坐,我也有几年没见到你了,都长成玉树临风的俊小伙啦。”

郭宗谊见他也不称朕了,不敢再辞,只好乖乖坐他旁边,正巧,看见郭威左领下,有个半隐半露的刺青,乃是一只活灵活现的飞雀。

郭威拽着他的手,右手大笑着举杯:“都等饿了吧,来来来,谊哥儿也到了,我们先共饮一杯。”

郭宗谊面色大窘,让一屋子人等自己,他心里颇为过意不去。

饮完一杯,见郭威不再劝饮,他便道:“阿翁容禀。”

“你说你说。”郭威一边给他夹菜,一边道。

“劳长辈与兄弟们记挂,孙心中不安,正巧这次自澶州来,带了些礼物,想赠于阿翁与诸亲。”

“哦?”郭威怡弄道:“还有阿翁的?”

“那是当然!”郭宗谊笃定的点点头。

郭威乐得哈哈大笑,引得席间众人纷纷侧目,见皇帝笑得开心,都陪着笑脸。

“那还不快快拿来。”他一伸手,讨要道。

郭宗谊自袖中,取出一卷纸笺,双手奉道:“孙蒙得道仙人陈抟所救,这是临别时,讨要的一方养生之法,特献给阿翁,愿阿翁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郭威高兴的接过,边看边道:“说的跟今天我过寿似的。”

郭宗谊嘿嘿一笑,道:“陈抟老道据说有一百二十岁了,他自修的养生之法乃是《胎息诀》,终日就是睡觉,一睡便是数月,想来是不适合阿翁的。我伤将好之际,便日日缠着他,才向他讨了这方药膳之法,阿翁可召太医勘对,看看是否有其功。”

郭威合上笺,递给身后的小黄门,他道:“不管这方子合不合用,都是你一片孝心。陈抟救我孙儿,我得好好谢谢他,你可知现在他在何处游方啊?”

“当在华州,不在华山云台观,便在少华山的石窟中。”郭宗谊想了想,答道。

郭威嗯了一声,传头吩咐道:“命华州刺史寻着他,请来京城见朕,若不愿来,便赏钱五万,茶砖十斤,赐号扶摇先生。”

又转头问郭宗谊:“谊哥儿觉得如何,可够了?”

“全凭阿翁做主。”郭宗谊乖巧答道,柴旺的功劳他目前并不打算提,要留到合适的时机。

郭威又给他夹了几筷子菜,看着他吃下去,才道:“那你带给其他人的礼物呢?”

郭宗谊擦擦嘴,召来领他进来的那个小黄门,道:“将那锦盒给我。”

小黄门勿勿取来,郭宗谊将盒子打开,取出一只玉制香囊,不过枣儿大小,镂以鱼鸟,内有香盂,自中间开合,精巧绝伦。

“这只白玉香囊,是赠给德妃的。”郭宗谊将香囊奉上,董德妃满脸笑意的接过,轻轻道了声谢。

她虽为长辈,但毕竟只是嫔妃,不过皇帝左右执巾栉者,在这未来很可能要当皇帝的皇孙面前,还是不敢真摆长辈的谱。

郭宗谊又接连取出一些金银玉石制器,分赠于他的姑姑寿安公主、姑父张永德,还有表叔李重进,均是自澶州府库中取的。

寿安公主二十出头,看他递过来的是个做工华丽的镏金簪子,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一时羞急。

张永德年方二十四,容貌俊朗,身形长大,嘴上留着两撇八字胡,身上的衣料极为考究,当是上等蜀锦。

他替妻子接过簪子,笑问道:“谊哥儿可曾接触过女郎?”

郭宗谊一脸茫然,心想怎么突然问起这个,嘴上老实答道:“不曾接触过。”

席间几位长辈闻言,不由得哈哈大笑。

张永德恍然道:“难怪谊哥儿不知道,这簪、钗、链、环之类的首饰只有亲近之人才能送,所以你姑不好意思接。”

郭宗谊大窘,倒是忘了这一茬,脸色涨得通红,伸手便要将簪拿来回。

张永德躲过,笑道:“不知者无罪,你一片孝心,这簪子我便替你姑收啦。”

殿中气氛被这一闹,倒融洽了不少,李重进适时接过话茬,声若洪钟:“也该给你寻个亲事了,这事便交给四妹和我家内人吧?”

郭威点头应允:“男大当婚,谊哥儿也十四了,是该寻个合适的女郎啦,德妃你也帮着掌掌眼。”

“是。”德妃笑着答应。

郭宗谊连连摇头:“不急不急,我阿耶还没续弦呢。”

郭威把脸一板:“你阿耶的事自有我来操办,你安稳的等着娶媳妇吧。”

郭宗谊不再多言,回到坐席,与诸亲饮酒。

月上中天时,宴席方罢,郭威有些醉了,拉着郭宗谊非要与他同寝。

他不明白这古人都是什么毛病,动不动就要同榻而论,抵足而眠,好像不这样就无法体现感情似的。

好在郭威没坚持多久,便醉倒了,董德妃伺候他回干福殿。

众人这才相互道别,一一离去。

李重进率先带着家人向他拜别,随后寿安公主与张永德联袂而来,寿安公主邀请他改日去府上坐客,郭宗谊见这小姑言辞恳切,眼神清澈,知她是真心相请,便爽快答应了。

张永德则冲他晃了晃簪子,促狭的挤挤眼,大笑着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