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制周 > 第一百三十章 风声

制周 第一百三十章 风声

作者:王彧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7 08:13:50 来源:笔趣阁

翌日,卢多逊通过复核和关考,八位进士中,除李观、侯赋璨,另有两人被黜落。

由此广顺三年及第进士,不过四人,其余明经等科,各有黜落,但相比之取中者,人数之少,不足挂齿。

郭宗谊在溶月湖边特设关宴,新科举子共七十余人,尽数赴宴,郭宗谊还请来冯道、和凝、田敏等儒林前辈、文坛泰斗,席间高朋满座,当朝宰相来了两位,官职中带“同平章事”者则有七八人,至于着紫配金者,更是二十人之多。

晋王郭荣,也在席间短暂露面,见在京高品文官,几乎悉数在此,心中大慰,特命人取来窖藏的富水春,分赐在场文儒。

酒宴至日暮方罢,宾主尽欢,各自熏熏告辞,摇摇归去,卢多逊被留了下来,与他同行者另有两位进士,一名曰石熙载,一名为杨徽之。

石熙载的名字他听过,历史上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如今二十四五岁,西京洛阳人,家境贫寒,但为人忠厚正直,不知怎地能和卢多逊这种人精混在一起。

杨徽之年纪稍大,三十出头,是南唐建州人,但心向中原正朔,特意潜行绕道,来中原应举,初到开封时以文章谒拜窦仪,见者惊奇,乃保之。

但另一位进士未能随众留下,郭宗谊也不恼,不敢留下的,只能是王峻那边儿的人。

郭宗谊在自住的小院里见了三人,由薛居正、李昉二人陪着。

一一打量过去,见石熙载、杨徽之二人都是面相忠厚清介,举止疏朗有度的君子,心中大喜,亲自点茶以待。

三人受宠若惊,没想这整日在行伍中厮混的小殿下也有风雅的一面。

六人围炉论道,基本都是郭宗谊在讲,其余五人在听,偶尔薛居正回应几声,给他捧跟。

不过几开茶的功夫,卢等人便心生折服,小殿下未及十六,又久在军中,没想到这学识却颇渊博,于三传极有见地。

其实这也是家传,郭威好《春秋》,手不释卷,郭荣虽治黄老,却也深受影响,好读《公羊》常至夜半,到了郭宗谊这一代,也没落下,冯道、和凝等人授业,便以《左传》为主。

哪怕行军在外,郭宗谊只要无事,每夜必挑灯读书一个时辰,练字一个时辰,他认为世上的事,全在坚持二字而已。

天赋固然有异,但那只能决定人的天花板,不是人的门槛。

六人聊至入夜,郭宗谊方才惊觉,见天色不早,便留几人用夕食,但此时谁又能吃得下呢?

各自敬谢不敏,趁夜归去。

人去院空,郭宗谊静坐亭中,陷入沉思。

他在想赵上交一事,他现在不敢离开东京,也正因为此桉未结,事及范质、王峻等宰臣,他不敢大意。

而陶谷此人查桉,必生冤屈,适才自卢多逊等人口中得知,进士间有些传闻,说是赵上交收了李观在开封的一处宅子,才放他及第。

这根本就是莫须有的事,赵上交还算清俭,不然也不会被冯道看中,荐为知贡举。

他更没那么傻,哪怕收了宅子,也不会弄得人尽皆知,据石熙载所言,李观不过市井小户,家中六口以分茶小店为生,这样的家庭,哪有拿得出手的美宅送给赵上交。

这定是王峻、陶谷诽谤之计,就是为了给赵上交定罪,顺便把范质等人拉下相位,好让王峻安排自己人上台,比如从二品的秘书监陈观,这可是天下文人的精神领袖之一,又比如远在兖州的颜衎,他四朝老臣,资序比陈观更靠前,身上挂着端明殿学士之职,正儿八经的储相。

眼下当务之急是找到李观,转念一想,又觉得已经来不及了,既然风声都已经传出,那李观,包括李观的家卷,估计都已被王峻控制,就等着当堂对质时,把人证做实。

思来想去,郭宗谊决定还是从宅子入手,没有物证,这事也不能定罪,而两日之内,王峻想在开封城内不动声色地搞到一处合适的宅院,怕也有些困难。

想毕,他急忙命人召来祝仁质。

半个时辰后,祝仁质急匆匆赶来,经过小半年的调养,他气色已恢复从前,甚至更胜几分。

因为搭上郭宗谊的线,在大周境内没哪个不开眼的敢找麻烦,由是财源滚滚,在如今开封的一众商贾之中,那是独领风骚,开封府户曹和三司的税官见了他,也是客客气气。

“草民拜见殿下。”祝仁质行大礼参见。

郭宗谊虚扶一把:“祝郎官免礼,为何授了散官阶,还是自称草民?”

祝仁质后来找到了占城稻种和一批耕农,献给皇帝,在郭宗谊运作下,成功获赐官身,虽不过是正九品的登仕郎,芝麻大的官儿,给郭宗谊驾车都不够格,但那也标明着他摆脱贱籍,跨越阶级,在开封商界,可是传为美谈,人人敬仰。

他的后代,也能堂堂正正地考科举、入军伍,若是子孙争气,三代之后,祝家就能在官场站住脚,门前立上抱鼓石,冠上官宦世家之名。

“殿下面前,草民不敢称臣,草民永远都是蝼蚁般的贱商。”祝仁质低眉顺眼道。

郭宗谊只好随他,有自知之明也好,省得敲打,于是吩咐道:“今夜唤你前来,是让你留意近日京畿中,两进以上宅院的交易。”

“是。”祝仁质急忙叉手应下,他在京中开有两家牙行,所以这事于他而言,并不困难。

事情讲完,郭宗谊又问道:“马上开春,占城稻准备种多少亩?”

祝仁质最近正忙此事,这不仅事关朝廷粮仓,更是他仕途所在,听殿下相问,连忙一五一十,和盘托出:“草民在开封新购田上等良田三百亩,以试种此稻,又依殿下谕令,在洞庭湖边上围湖造田两千亩,尽种占城稻,还于五岭以南十数州,分购田地,共计万亩,以种此稻。”

郭宗谊点头,分三个地段种占城,也是他的主意,可以作出对比,看看占城稻的优异之处。

“嗯,不错,此事关乎国计民生,若遇阻碍,可来信与我。”郭宗谊颔首道。

“谢殿下。”

事情问完,郭宗谊摆手:“好了,你且去办事吧,这几日但有风吹草动,都要报与我知晓。”

“是,草民告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