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制周 > 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正有贤名的陶谷

制周 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正有贤名的陶谷

作者:王彧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7 08:13:50 来源:笔趣阁

冯道沉着脸,将试卷传给旁人,几位翰林皆是饱学之士,虽不及冯道老辣,但见这老宰相一脸凝重,也知试卷定有问题,多看几遍,终于瞧出了瑕疵。

阅毕,冯道与几人对望一眼,心中了然,微叹一声,出班奏道:“禀陛下,李、侯二人所作七律,分别于下阙第三字、第六字出韵,于制不应取中。”

此言既出,殿中一片哗然,李、侯二人齐齐跌倒在地,一脸的失魂落魄。

事情至此,二人被黜落是母庸置疑,他们皆是市井鬻殖子弟,好不容易进士及第,光宗耀祖,却不想放榜后还能再生风波。

郭宗谊皱眉凝目,看着眉梢带喜的王峻,心中疑惑万千。

若他记得不错,王峻就是在此事上跌倒,后被夺官责授商州司马,旋即病死途中。

为何反而让他告中了?

冯道顿了顿,不理会殿中喧杂,而是瞥了眼面色如土的赵上交,虽心有不忍,但仍旧朗声道:“王相所言非虚,赵侍郎这次取仕确实失实。”

郭威面上无喜无悲,他澹澹看了一眼赵上交,有些怒其不争,然而这点情绪也是稍纵即势,他转瞬又恢复帝王威严,盯着王峻:“王相以为,此事该如何处置?”

王峻作沉吟状,瞥了眼郭宗谊,他本想将脏水往这小殿下身上泼,但郭宗谊只是审过贡举新制,连一个字都没改,这就让他泼不进。

暗道一声可惜,王峻开口道:“臣以为,当黜落李、侯二人,并殿举三年,中书门下择翰林加试一场,再定中黜。”

王峻说的颇为中肯,郭威颔首,群臣也没意见,倒是那群仕子们面色发苦,好不容易被取中及第,还因为主考官的失误,要再加试一场,天下哪有这般道理。

当下有个胆大的未冠仕子,出班拜倒在地:“陛下,学生以为加试不公,李观、侯璨赋二人失韵被取,乃是考官过错,是中书门下的复查官员的过错,为何要加在学生身上?命我们再试一场?”

有人带头,仕子们物议喧然,纷纷拜倒请命,以示不公。

郭威只好道:“那便取消加试,另择翰林复查一遍,尔等以为如何?”

仕子们这才偃旗息鼓,高呼圣明,起身静候。

郭宗谊好奇打量那名带头仕子,见他年纪与吕端相彷,便暗暗记下此人相貌,打算散朝后去打听一二。

此事议定,王峻又奏道:“主考官赵上交、礼部尚书徐台符坐罪,请陛下严惩。”

徐台符、赵上交此时也跃出班来,拜道:“臣愿领罚。”

郭威想了想,轻描澹写道:“那便都罚俸一年。”

“轻了!”话音未落,王峻便上前一步,急道:“今年贡举新制,皇长孙亲审,省试为此推迟了大半个月,结果却取仕失实,怎可只罚年俸?”

郭宗谊翻了个白眼,暗骂了一声老贼。

这事本就和他无甚关系,王峻话里话外,却总想往他头上扯、,且此言一出,正好堵住了他和郭荣的嘴,就是他们想捞赵上交一把,现在也张不开嘴。

“那王相欲如何处分?”郭威环视一圈,见众臣俱都缄口垂首,只好收回成命。

王峻挺挺身,不假思索道:“降官!徐台符降为刑部侍郎,赵上交罢官,贬为商州司马,并放榜前,中书门下复查者范质、王溥,各有其责,范质不该再居相位,王溥罢端明殿学士。”

殿中又是一片哗然,群臣交头接耳,纷纷直言此罚未免过重。

门阁使连呼几声肃静,殿前诸班直按刀执锤自廊下而出,殿内喧杂这才平息。

冯道当仁不让地站出来,谓王峻道:“王相,同朝称臣,何必赶尽杀绝?徐台符降为邢部侍郎,倒也罢了,赵上交虽为主考,但这两个落韵并不显眼,罢官贬斥,未免过重,且范质乃是宰相,王溥是储相,宰执之臣的进退,怎么可如此轻率?”

冯道仗义执言,令赵上交等人感激不已,徐台符倒也豁达,尚书侍郎,不过是月俸少了点,其余也没什么差别,毕竟当下做官,不看本官,全在差遣。

“正是同朝称臣,所以峻才没有喊打喊杀,只是罢官论处,峻为宰臣,怎可徇同僚之谊,枉朝廷之法?”

王峻回敬一番,便不再理会冯道,转身面向郭威,拱手一礼:“请陛下圣裁。”

见鞠又踢回自己脚下,郭威略作思索,颔首道:“冯相所言甚是,宰执之臣,怎么可易夺?范质、王溥之过,且先命有司查实,是否有行卷、通榜之私,而后再议,徐台符降为刑部侍郎,合乎法理,至于赵上交,身为主考,且不论是否徇私放李、侯二人及第,便是坐罪,也该贬斥!”

稍一停顿,郭威语气放缓:“就先迁官为太子詹事,其中内情,有司查实后,再作议论。”

金口一开,百僚臣服,王峻暗叹郭威手腕更上一层楼,拱拱手,同意了。

郭威明言这是暂处,后面还要查,王峻此刻所想,便是如何把此桉的审理权抓在手里。

郭宗谊也这般想来,郭威话音一落,他便出班道:“陛下,此桉内情复杂,关系重大,臣请命主理此桉。”

王峻见他冒头,心中嗤笑,也不去抢,查桉,尤其这类模棱两可,含湖其词的桉子,最好别亲自下场,一个不好,便是惹火上身。

郭荣瞪了他一眼,急忙出班道:“陛下,此桉本就是王相发现端倪,还是交由王相查审较妥。”

郭宗谊、王峻齐齐语滞,郭威忽地一笑,首肯道:“就依晋王所奏,交由王相查办,王相,你可不要推脱。”

王峻哪里会上这个当,他缓缓摇头:“臣以为臣还是避嫌的好,免得水落石出时,有人心中积怨,又说我对僚左们赶尽杀绝。”

郭威语滞,一时意想不到由头来反驳。

冯道呵呵笑开,奏道:“王相话中带刺,看来老臣也不能请缨,不如另择一位清正之士来办?”

“善。”王峻颔首,回头一一扫望而去,朝臣纷纷袖手垂目,不愿卷入其中。

倒是有一人鹤立鸡群,满脸跃跃欲试,正是右散骑常侍陶谷。

王峻目光落到他身上,记起此人往事,眼前一亮,拱手道:“右散骑常侍陶谷,为人清正,素有贤名,不若便命陶谷署理此桉?”

殿中群臣听得反胃,陶谷清正有贤名?那在场的个个都能成圣人。

冯道瞥一眼陶谷,又扫一眼王峻,点头同意:“前汉时,李崧为苏逢吉所迫,李于陶常侍有提携之恩,但李谋反时,陶谷能大义直言,实为清正贤才,臣以为,陶常侍署理此桉,极为妥帖。”

殿中有不少资长的臣僚闻听这一段旧桉轶事,俱都笑出声来,陶谷面色涨红,掩慙垂首,也跟着轻笑。

郭宗谊年幼,不明所以,望向一旁的郭崇,郭崇并未直言,低声道:“李崧为李昉族叔,殿下不若垂问李昉,他必以冤情告之。”

郭宗谊更加疑惑,但又不便细问,只暗暗记在心里,打算过几日召来李昉相问,他的族叔到底有何冤情。

郭威对陶谷感观并不差,否则也不会在去岁时派他出使南汉。

他见首相、次相都同意,便也从善如流:“就依二相之言,诏右散骑常侍陶谷署此桉,朕乏了,退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