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制周 > 第一百一十三章 知否

制周 第一百一十三章 知否

作者:王彧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7 08:13:50 来源:笔趣阁

正事谈完,郭宗谊便没心思跟李榖闲聊,坐在位上,如坐针毡,言语之间也是敷衍了事。

李榖人老成精,瞧出端倪,便不再勉强,起身告罪道:“殿下,老臣身体不宜久坐,不能陪殿下了,您看……”

郭宗谊连忙起身,关切道:“李相身有隐疾?要不要我找来府上的侍御医来瞧瞧?”

“谢殿下关心,其实也不算什么隐疾,就是年纪大了。”李榖呵呵笑道。

“既如此,那李相请便。”郭宗谊心中窃喜,这老狐狸,还是挺识趣的。

“那殿下您?”李榖欲言又止。

“我去后苑寻了符家三妹,就便告辞。”

“险些忘了。”李榖装模作样地一拍额面,“年纪大了,记性就差,老臣这就让人带您去后苑。”

说完,便唤来门外管家。

郭宗谊与李榖拜别,便随管家往后苑走去,一路穿廊过阁,弯弯绕绕,走了半刻钟,才到后院的月洞门前。

郭宗谊已经隐约听到墙后的鸟鸟琴音,和娓娓吟诵之声。

管家折过身,深鞠一礼,声音略显紧张:“殿下,园子里我不便进去,您……”

“有劳了,我自去便可。”郭宗谊温声道。

“谢殿下体谅。”管家微松一口气,叉手告退。

郭宗谊待他走远,才正正头冠,理理衣袍,昂首迈步进园,寻着琴音找去。

李榖家的这处后苑占地颇广,装扮大气,郭宗谊接连穿过三个形态各异的月洞门,才在一畦小池边的四方明堂前找到他们。

这些京中望族的年轻子弟约有二十余人,男女各半,在堂前青石铺就的开阔平台上分东西两边对坐,十数名男奴女仆在一旁伺候。

席间摆着一排矮几,上置有笔墨纸砚、酒盏银杯,还有各色果子香糕、干货蜜饯。

琴音传自与明堂隔水相望的一处小亭,叠土而建,与明堂互为对景。

郭宗谊目光人群中扫了一圈,发现不少熟人,李未翰果然也厮混其中,正与身旁一名穿着圆领襕衫的青年在低声交谈。

可看来瞅去,他也没发现李俞的身影,难道大半年不见,她长变样了?

恰在此时,小亭内一曲抚罢,余音未绝,郭宗谊心中一动,莫非在那亭中?

堂前男女听得曲罢,齐齐鼓掌喝彩,亭中珠帘挑起,鸟鸟婷婷走出一名豆寇少女,正是许久未见的李俞。

郭宗谊定定看着她,今日李俞破天荒没有着裙,而是男装女穿,着一身靛青鸟纹圆领袍,头发扎成高髻,横插着一枝乌木发簪,直眉入鬓,胭脂浅抹,看上去利落干净,英姿飒爽。

许是察觉到有人注视,李俞回望过来,怔了半晌,突然呀一声轻叫,急忙以袖遮面,退回亭里。

堂前仕子纷纷望过来,见一琢玉郎君挎剑直立,各自低头议论,来者是谁。

郭宗谊这大半年长高不少,模样气质亦稍有变化,文气内敛,英武外放,有些剑胆琴心的味道。

但也有熟悉的一眼便认出他来,僻如堪堪迈入少年的赵匡义。

侃得正欢的李未翰察觉到众人目光,扭头看来,一见到他便霍然起身,兴奋地招手:“表弟!表弟!”

他这一喊,在场众人都知晓来者身份,纷纷起身肃立,原本的融洽气氛荡然无存。

郭宗谊苦笑,走到席间,与众人见礼。

在场男子多有官身,施臣礼,女郎们则叠手屈膝,行万福礼。

“诸位有礼。”郭宗谊拱手下拜,未及起身,李未翰便急吼吼地凑上来,拉着他问东问西。

“表弟这两日去了哪里?今日也是来参加文会吗?等会可有空闲?”

郭宗谊连连摇头:“我今日是来拜访李相的。”

“那表弟速去,然后再来园子,我们一道填词作诗,饮酒听琴。”李未翰松开手,催促道。

“我已经拜访完了,来这里是寻符家小妹的。”郭宗谊无奈,大半年不见,表兄光长块头,不长脑袋,又蠢笨了一些。

“哦!”李未翰恍悟,以手遥指池对岸的小亭:“你说的那符家女童在近雪亭里,跟李俞在一块儿。”

“多谢表兄。”郭宗谊微一拱手,便欲往那近雪亭去。

李未翰一把将他拉住,热情道:“天色尚早,表弟急着走?”

郭宗谊止步,抬头看了看天,反问李未翰:“倒是不急,表兄有事?”

李未翰大手一摆:“无事,但你来都来了,不饮上几杯,留一副墨宝再走?”

“是啊殿下,稍坐一会吧。”其余人也随声附和。

在场都是高门子弟,郭宗谊不好矫情,只好从善如流,爽利道:“既如此,那宗谊就却之不恭了。”

说着,便随李未翰坐下,仆人立马搬来矮几,送来新的杯快。

众人也都各自落座,但席间气氛稍显沉寂。

郭宗谊身份特殊,与他们打的交道甚少,又新在南境立下大功,有了开府建衙之权,和他们已不是一路人。

在场男子心知肚明,自不会像李未翰那样大大咧咧,不在意身份位别,只是轮流举杯,恭恭敬敬地敬酒。

女郎们都比方才端庄不少,个个坐得笔直,眼睛却忍不住地往郭宗谊身上飞瞟。

饮罢一圈,李未翰搁下酒杯,朝着席间众人,当然主要是朝对面娇滴滴的金枝玉叶们吹嘘:“你们可能不清楚,我这兄弟,可不光会带兵打仗,文采那也是一绝,什么诗词歌赋,都是信手捻来。”

郭宗谊面露尴尬,他哪里有什么文采,全靠抄,急忙桉下连扯李未翰衣襟,未意他闭嘴。

其余人却都听信了,纷纷出言恭维,话里话外,都是想让他赋诗一首。

李未翰只当他是谦虚,更是直言:“表弟不如露上一手,诗、词不限,也给咱们知否文会添光加彩。”

郭宗谊只好答应:“那便作诗一首,你们出个题吧。”

众人闻言大喜,各自低头作沉思状,但没一个肯开口出题。

“便以时景为题?”

正尴尬时,李俞清泉似的声音突然传来。

郭宗谊侧头看去,她已换上一件半袖襦裙,领着符染款款走来。

“善。”郭宗谊点头。

他装模作样地环视一圈,暗自搜肠刮肚,半饷,才迟疑着吟出一首。

“旧时今雨煎茶铭,扫眉夔牙调玉琴;笑我徒寻惊鸿雪,端知巷陌有山林。”

众人听罢,眼前齐齐一亮,李俞听出下半阙中隐含的**之意,脸色微红,狠狠嗔剜了郭宗谊一眼。

李未翰摇头晃脑,咂摸一阵,扭头怔怔问道:“啥意思?”

引得众人大笑,席间气氛欢快不少。

李未翰大恼,气急败坏道:“笑什么!你们听明白了?”

“当然,连我都明白了。”赵匡义不留情面地嘲讽道。

李未翰偃旗息鼓,扭头欲问郭宗谊。

可诗词意境,个中滋味,又怎能明言呢?

所以郭宗谊不愿解释,李未翰追问不止,李俞见状,款款上前替他解围。

只见她递过一副纸笔,娇声道:“殿下好诗,不如写下来?”

郭宗谊欣然同意,接过笔,饱蘸烟墨,在纸上刷刷写就,还取下腰带挂着的私章盖上。

李俞捧起诗作,细细看了一遍,方屈礼道:“谢殿下赠诗,大半年不见,殿下的字又精进了几分。”

郭宗谊心中颇为惭愧,李俞是在抱怨他去了南境后,没有给她写信,当下开口解释:“自入楚地后,事务……”

李俞却出声打断他:“今日方知殿下文采,文会中有几篇佳作,请殿下品评一二?”

说罢便命人取来几卷诗赋,郭宗谊只好与众人凑在一块,对那些不好不坏的词赋指点品鉴。

而后又饮酒听琴,日落渐罢。

符染等得捉急,期间一再催促郭宗谊带她去瓦市。

李未翰喝得微熏,劝她道:“瓦市要晚上才热闹,咱们天黑出发,才是时候。”符染这才作罢。

冬日太阳一落,很快天黑,气温骤降,聚会乃止。

众人接连告辞,仅郭宗谊、李未翰未走。

李俞送完客,见他们未动,便客气问道:“三位留下用完夕食再走?”

郭宗谊未答,符染生怕他盛情难却,点头答应,耽误她去瓦市玩耍,忙抢着开口:“不敢再叨扰姐姐了,我们一会儿去右厢的瓦市。”

“既如此,奴就不留几位了。”李俞一笑,如海棠花开,明媚动人。

郭宗谊只好与她拜别,走出几步,他突然驻足,捏着袖中的一支小锦盒,折身问道:“你要不要一起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