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制周 > 五代末年货币购买力(按粮价算)

制周 五代末年货币购买力(按粮价算)

作者:王彧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7 08:13:50 来源:笔趣阁

五代用开元通宝居多,至于具体的与商品挂钩的银价,则记载更少,只能以唐之后五代十国的后蜀为例了:

伪蜀广政中,凡银一两,直钱千七百。(《续资治通鉴长编》)

此时的后蜀也通行的是唐代开元通宝钱的规制,粮价如下:

孟昶广政十三年,是时蜀中久安,赋役俱省,米斗三钱。(张唐英《蜀檮杌》)

10斗1石,则蜀国1石米为30钱,五代一斤合596.82克,一两合37.30克。

1700钱可换56.67唐石=6800唐斤大米=8116.752市斤大米。

截止2021年12月31日,我查到的京东袋装大米500g最便宜的是3.3元,取此,则总值为26,785.28元人民币。

即唐代、五代十国时1两白银约等于目前26,785.28元人民币,1文钱等于15.76元人民币。

广政十三年是950年,与广顺二年952年相近,书中银价便取于此。

五代吴越时(978年以前)米(石)50钱(范仲淹述五代时米价)

书中此时便算米(石)50钱,斗5钱。(时中原地区战火不断,政权更迭频繁,没有蜀和吴越等南方地区来得安定富足,5钱只少不多。)

所以书中后周1两白银的购买力算16071元,一文为9.4元。

按粮价算购买力自然是不准确的,但鄙人才疏学浅,五代史又多不可考,就没有花太多心思,毕竟写小说,不是搞学术,见谅。

另,唐代铜钱供应不足,短陌普遍。

唐天宝九年(750年),官方定一贯为980文,中唐穆宗时,一贯为920文,唐哀帝(904-907年)时曾下诏,一贯为850文,五代后唐为800文,到了后汉一贯钱则只有770文,后周未查到相关记载,但后周代后汉,北宋沿后周,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曾下诏一贯为770文,遂本书取一贯为770文,一两银子等于1700钱等于2.2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