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爹是大将军 > 第一百零一章 江孙彻回来了

我爹是大将军 第一百零一章 江孙彻回来了

作者:剑出血纷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7 06:53:31 来源:笔趣阁

文宗祠不远处的茶楼二层,一间雅间中,除了姜妙语之外,江孙彻的六位夫人都在这里。

“你们要来,拉着我干嘛?我还要练武呢。”黄美玉无聊的坐在椅子上。

“你整天练武,都快练成男人了,出来放松一下不好吗,再说,这可是评才会,来这见识见识,学习一下知识多好啊。”齐灵巧兴致勃勃的看着下面的评才会。

“说得好像你是来学习似的,还不是来看热闹的。”黄美玉右手托腮,左手指在桌子上来回敲打。

“我当然是来学习的,你看不出来我有一颗好学之心吗?”齐灵巧嘿嘿一笑。

“你们别聊了,快来帮我看着点啊,美玉姐,你不是说今天的评才会江孙彻肯定会回来的吗?怎么到现在都不见人啊。”顾金铃趴在二楼的围栏上,在楼下的人群中来回扫视。

“别着急,他肯定会回来的。”黄美玉上去安慰了一下她。

“蹬蹬噔。”

雅间外传来一阵脚步声,随后推门进来一个丫鬟,正是陶幼琴的侍女,雁儿。

“小姐,他们的诗句都在这了。”雁儿把抄录的诗句交给陶幼琴。

陶幼琴查看的时候,齐灵巧也凑过来看,不一会儿,她就撇撇嘴离开了,“什么呀,写的这么烂也好意思上品文台。”

“确实是中规中矩了些。”陶幼琴点了点头。

“幼琴姐姐,你就别帮他们说话了,哪有什么中规中矩,就是奇烂无比,亏得这些家伙还是士族子弟,白白浪费家里那么多藏书。”齐灵巧坐在椅子上说。

“对了,幼琴姐,陶伯伯邀请柳佳意了吗?他这个太安第一才子来了,今天还能有趣些。”齐灵巧问道。

陶幼琴摇了摇头,“他带几个好友外出云游去了,不过就算他在,应该也不会来今天的评才会,毕竟他都参加过好多次了。”

“那今天有些无聊了。”齐灵巧瘪着嘴巴说。

齐灵巧正要继续说话的时候,顾金铃看见一人走上品文台,咦了一声,“咦,这不是那个周平俊吗?他居然还在太安城?”

她还以为这周平俊害怕江孙彻的报复,早就离开太安城了呢。

“太安的评才会是增加名气的好地方,只要不是拿到四等的劣,无论是谁都能名声大涨,这么好的机会他能错过吗。”齐灵巧随口回答。

“也对。”顾金铃想了想。

“四等!劣!我就没见过这么狗屁不通的东西!你给我滚!不要侮辱这品文台!”品文台上的一个大儒对周平俊怒吼着,离品文台十几米远的茶楼里都能听到他声音。

“额……柳子石这是怎么了?”齐灵巧傻傻的看着那个大儒。

“被你一语成谶,说中了,得了个四等,应该还是四等中的四等,不然一般烂的东西,柳老头都不会发这么大的火。”黄美玉淡淡的说。

齐灵巧挠了挠头,招呼丫鬟去调查一下是怎么回事。

没一会儿,丫鬟回来禀报,说周平俊的诗句,被人掉包了,换成了一首烂诗。

“我说的嘛,这周平俊能拿到邀请函,怎么也不可能写出把柳子石气的火冒三丈的东西啊,不过这周平俊也真是够傻的,上台之前居然都不检查一下。”齐灵巧说道。

“咚咚咚……”

一阵鼓声吸引了几位夫人。

夫人们向下看去,一个身穿锦袍的英俊青年站在竹筒架旁,敲响了那里的大鼓。

他见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后,放下鼓槌,对远处陶寿拱手行礼,“晚辈薪国范童,也有意参加今次太安评才会,特来鸣鼓。”

在品文台上唱名的主簿,转头询问陶寿。

“评才会主旨交流学习,不分国界,你若想参加只要能够写处让我等心悦诚服的诗作,自然可以上台来。”陶寿起身回答。

“多谢太常。”范童再次行礼。

在茶楼上的黄美玉见状,“薪国的人?他怎么在这?”

“你整天只知道练武,你能知道什么事,前几天薪国派来使团,来这调查铭泽被刺一事,这范童就是领队。”齐灵巧轻抿了一口茶水。

“使团?使团里可有高手?我要去挑战一番。”一听说有他国使团,黄美玉的眼睛马上亮了。

“你省省吧,因为铭泽被刺杀,咱们北安国与薪国本来就局势紧张,你现在要是去挑战他们,是想引发两国大战吗?”齐灵巧放下茶杯。

听了这话,黄美玉才收起了战意,“没劲。”

“有劲,怎么没劲了,这范童在薪国可是有才子之名,要不然也轮不到他带领使团来咱们北安。

今天他居然敢来评才会,肯定是打着羞辱咱们北安学子的主意,今天肯定有热闹看了。”齐灵巧兴奋的说,拿起桌子上的瓜子嗑了起来,俨然一副吃瓜群众,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

范童从架子上选出一枚竹筒,交给主簿。

主簿打开竹筒,拿出了其中的纸张,大声宣读题目,“春。”

听到题目,外面围观的路人马上窃窃私语,来回交流。

“这范童运气真好,挑到这么简单是题目。”一个没得到邀请函的学子,嫉妒的说。

“呵,运气好?我看这范童是运气太差,你知道从古至今有多少描写春的诗作吗?大儒们见识的名作还少吗?他们的口味早就被拔高了不知多少。

范童若是不能做出一首让人拍案叫绝的好诗,他肯定得不到大儒们的认可。”边上的一个学子冷笑道。

范童听到这题目,嘴角慢慢勾起,他平日里也是极爱写诗,有些被传扬了出去,有些却没有,正好他有几首没有流传出来的诗作,是描写春天的,他对自己诗可是很有信心的。

“陶太常,既然评才会是探讨学问的盛会,那何不让这些学子一同来写这春之诗呢?也好让我见识见识北安才俊之风采。”范童朗声道。

茶楼中的齐灵巧兴奋的说,“我就说他要来搞事,你们看吧。”

“你兴奋个什么劲,范童要是真能技压群雄,丢的可是咱们北安国的脸。”黄美玉面无表情的说。

“你也太小看咱们北安了吧,咱们北安虽然文运没有薪国那么昌盛,但也不至于被一个人碾压,再说,不是还有咱们的夫君嘛,他可是能写出清平调那种传世之作的人,还能比不过这范童?”齐灵巧说着,看向严紫蕊。

说实话,她有点嫉妒严紫蕊了,因为这七个老婆就只有严紫蕊得到了江孙彻的诗,虽然她不是那么喜欢江孙彻,但人就是这样,别人有自己没有就是会不爽,明明都是一样的假老婆,凭啥严紫蕊有,她们没有?

难道就因为严紫蕊长得漂亮,发育的好吗?

齐灵巧挺了挺胸脯,挑衅的看向严紫蕊,但她很快发现,人家没挺都比她的大。

‘江孙彻这个好色之徒!’

“可他到现在都没回来。”顾金铃无力的趴在围栏上,幽怨的说。

“哎呀,你放心,他肯定会回来的。”齐灵巧安慰了一声之后,专心的看着茶楼下方。

范童见陶寿没有反对,冲着品文台外的人群行礼道,“薪国范童,请北安才子指教。”

他说完之后,人群中却没有人应声,毕竟他们不像齐灵巧那么消息灵通,不知道这个范童的底细,所以没有贸然上去。

“怎么?北安文运不昌,现在连骨气都没有吗?”范童非常拙劣的激将,脸上还带着些许轻蔑。

虽然拙劣,但就是有人吃这一套,人群中果然有几人站了出来。

“我乃北安胡穹,来与范公子讨教一二。”

“这是我北安国内!岂能容你嚣张!”

“在下……”

范童露出开怀的笑容,他来北安国之前,薪国皇帝就告诉他,这次是北安理亏,他尽可嚣张些,压一压北安人的气焰,也好多争取些好处回薪国。

“看来北安还是有有骨气的人啊,那好,在下就与诸位‘交流’一番,请主簿上笔墨吧。”范童对主簿说。

主簿转头询问陶寿,得到允许后,他点了点头,“好。”

这里是北安,他是北安的官员,就算他也不喜欢这个范童也不能表现出来,那会丢了北安的气势。

“是你等先来,还是我先作诗?”范童自信的看着面前的几个学子。

“你远来是客,自然是你先。”胡穹说道。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客气了。”范童说着,但却没有动笔。

“你磨磨蹭蹭干什么?难道怕了?”暴躁老哥嘲讽道。

“怕?怕你们吗?阁下真会说笑,我只是想着,这样单纯作诗未免无趣,不如我们添个彩头?”范童微笑着说。

“你想添何彩头?”胡穹问道。

“只要你们的诗能胜过我这一首,我从此不再作诗,并且日后遇北安国人绕路而行,要是你们输给我,则不用这样苛刻,只要你们帮我刷刷靴子就好,毕竟我远道而来,风尘仆仆,靴子有些脏了。”范童自信的说。

“你说甚!让我给你刷靴!”暴躁老哥双目瞪得溜圆,撸起袖子就要打上来。

“别冲动,他是薪国使臣。”胡穹还是冷静些,一把拉住他。

“诸位对自己的学识这么不自信吗?”范童在旁边火上浇油。

“行!我答应了!”不等胡穹说话,暴躁老哥一口答应。

范童开心的笑了,他来这之前,打听过了,太安第一才子柳佳意,带着几个好友外出云游去了,只要不是柳佳意来,他就自信不会输给任何人。

品文台上,陶寿皱起眉头,这范童属实嚣张了些。

“太常……”主簿来到陶寿身旁。

陶寿摆了摆手,“无妨。”

打发走了主簿,陶寿扫视着品文台下方的人群,‘江孙彻还没回来吗?’

在他心里,江孙彻的才华不下于柳佳意,只要江孙彻回来,就不会让这个范童嚣张。

胡穹无奈的摇摇头,‘太鲁莽了,这范童既然敢说出这样的话,那肯定是对自己的文采有足够的自信。’

不过事已至此,他也不好反对了,“范公子,请。”

“好。”范童应了一声,没有再犹豫,甚至都没有思考,挥毫泼墨,一气呵成。

“请诸位大儒品鉴。”范童对着品文台行礼道。

主簿来到桌前,大声朗读,“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胡穹等人,看着面前的诗句,脸色难看,久久没有动笔。

“怎么,诸位还不写吗?哦,我知道了,诸位这是还在构思,不着急,诸位慢慢来,我可以等。”范童故意说。

暴躁老哥头上青筋暴起,但却没有说话,不是不想,而是范童这首诗确实极好。

范童这诗写的是农村常见之景象,以清丽之笔描绘,前半部描写春日村景,后半部以桃花喻人,最后两句说的是,草屋边烟雨靡靡,打湿了行客的衣裳,午后鸡鸣一声将人从闲梦中唤引回了现实。

确实让人拍案叫绝。

胡穹等人知道,自己输了。

“你赢了。”胡穹低声说,有些才能的人都知道这首诗的水准,要是死撑着不认输,只会更加丢脸。

“呵呵,承让了,不知哪位来为我脱靴啊?诸位都是君子,想必不会输不起……”范童抬起脚晃了晃。

“蹬蹬噔……”

没等胡穹他们说话,一阵马蹄声响彻在文宗祠外的道路上。

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向远处看去。

只见一俊朗少年,带着十几个甲士策马而来,路人赶紧让出一条道路给他,生怕被他的马踩踏。

见到这人,陶寿脸上露出了笑容。

茶楼上的顾金铃惊呼起来,“江孙彻!他可算回来了!”

说着她就要下楼去找江孙彻讨要钱财。

但她却被齐灵巧一把拉住,“要钱什么时候不能去,别打扰这场好戏。”

“我……”

“听她的吧。”陶幼琴发话了,带着期望看着江孙彻。

她是江孙彻七位夫人中年纪最大的,而且她身上有一种长姐的威严,其他的夫人也比较听她的话。

陶幼琴都发话了,顾金铃只能坐下等待。

离品文台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江孙彻翻身下马,他想要步行到品文台去给陶寿见礼。

可他刚下马,一道倩影就出现在了他的身前。

“你怎么……”来到江孙彻面前的这人,正是他的夫人之一,姜妙语。

“别你你你的了,快和我来。”姜妙语拉着他就往范童那边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