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带着手机闯大明 > 第0112章 城头响起擂鼓声

带着手机闯大明 第0112章 城头响起擂鼓声

作者:愚公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23:00:12 来源:笔趣阁

“王爷,你误会了。不是他。”

“元让什么意思,孤误会什么了?”蜀王朱至澍反问。

“救灾的不是新委派的陶知县,他在山洪来的时候已经逃走了;救灾的是从金鹰寨赶过去的前任知县马三宝。他发现雨情严重,推测会发生水灾后,就立即通知难江县低洼处的百姓撤进难江县城。”

“哦?他不是去巴州府任职了吗?”蜀王还没明白。

“他没有直接去赴任,而是先回金鹰寨准备,结果却遇上了这罕见的洪灾。”元让在一边解释。

“嗯,不错,不妄你为他忙碌一回。是个忠良的好苗子,救百姓于灾难,在卸任后也尽职尽责,这样的官员可是罕见得很呐。”蜀王给予了马三宝最大的肯定。

“马三宝传来书信,其一是汇报灾情;其二是请罪,他没有赴任而是回难江救灾,以我大明律有不遵官调之罪。”元让躬身说道。

“何罪之有,何罪之有!”蜀王一摆手:“马三宝拯救百姓,无罪有功。唉,多事之秋,必出英才,愿马三宝能经得起官场考验,一直保持这初心才好。”

“那个新委派的知县,丢下自己的百姓,独自逃命,要这等官员做什么,谋财害命么?此人即日就罢免所有官职,去掉科考士身,永不启用,永不得再参加科考、幕官。”蜀王朱至澍眼里怒火差点喷出来。就这一句话,那个陶艺就算与官场无缘了。

“是!”元让答应后,又有点踌躇的问:“那,那这难江知县一职该如何处置?”

“哈哈,元让,少见你为一个小小知县操心,有什么话直接说。”蜀王看出了元让的意图,笑着询问。

元让一笑:“我觉得这次马三宝很可能会推荐他的主簿推荐出任难江知县。”

“他的主簿?自己带过去的?”蜀王有点不解。

“不是,是原来的。只是跟了他一下就像变了一个一样,别看马三宝是知县,其实好多公务都是这个主簿在做。”元让对于难江县的情况了解的非常清楚。

“这小子倒是会偷懒,也不是不可以。”蜀王对马三宝救灾之事颇为满意,说完一笑:“你严加查看这个主薄的履行政绩,此时你可做主。”

“是!”元让回答。

与此同时,在成都一座官邸中,暴雨中电闪雷鸣的电光映亮府邸的门额“陶府”,刚刚从难江县城逃回来的陶艺正跪在大厅接受家法。

“孽子,这是你姑父费尽心思才给你努力争取来的位子,去了就是白捡一番功绩,之后的仕途也会顺畅非常,真没想到你临灾而逃,竟然如此贪生怕死不知长进。陶家世代为官,没想到竟然出了你这么一个废物,这些灾难,正是天赐给你的晋升机会,唾手可得的一切,现在荡然无存,你气死我了!”

噼!啪!陶父手里的戒尺狠狠抽打跪在地上的陶艺。

陶艺的父亲陶西丰也是官场一老狐狸,他从稻种一事看出了难江县城的大好时机,就废了大功夫求得和他有表亲关系的右长史,让陶艺去出任难江知县。

这小小知县,依照陶家的家世,本是不屑去做的,但难江县情况特殊,谁去了就是摘桃子,白捡一番大政绩,这对于之后的晋升非常有帮助。

陶西丰提出的时候,右长史也正要安排人去抢马三宝的功绩,两人不谋而合,就上表给马三宝升了官,让陶艺去补了这个大肥缺。

没想到,因为这个贪生怕死的儿子弄巧成拙,白白又把功劳送回给了马三宝和欧阳度。

陶艺他妈心疼的在一边看着,也不敢劝说。如果在平时,她早就拉住老爷不让他打儿子了。

可是这次连她都觉得自己的这个儿子实在太娇生惯养,太无能胆小。遇到水灾,就算陶艺待在难江县什么也不做,哪怕是死一些贱民,也比现在擅离职守逃回来要好得多。

噼!啪!十几下下去,陶艺哇哇惨叫着,衣服都被打烂,他从小到大还没被这样打过。最终,陶艺他妈实在看不下去了,不忍心的一把拉住陶西丰的手:“老爷,别打了!你再打就把他打死了,何况艺儿现在已经回来,再打也于事无补啊。老爷,你现在应该想想办法挽回,而不是在家里打儿子。”

“哼!我真是被这个畜牲气糊涂了!这唾手可得的功劳都不能拿到手,真是废物!废物!畜牲你给我听好了,你立即启程赶回难江县,去了立即给我救助那些灾民!能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尽量弥补你的过错。你姑父那里,我去说。如果这次再出什么差池,你就别再进我陶家的门,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陶西丰说完,急冲冲的收拾一番后,赶紧出门。

“艺儿,你快收拾收拾回难江县。你现在是难江知县,就是什么也不做,这救灾的功劳也是你的。像你这样逃跑回来,白白把功劳让给别人了!快上路吧,你爹快让你气疯了!”陶艺的母亲等陶西丰走后,马上着手安排,同时劝说陶艺。

“那水涨得很吓人的,回去怕不是要被淹死,我怎么能和那些贱民一样身处险地……”陶艺愣愣的跪在那里,心里后怕又不屑。

不就是一个小小的难江知县嘛,值得这样大惊小怪?我去又怎么了,不去又如何?

思来想去,还是怕陶老爷子回来再打,见母亲也已经让人准备妥当,这才不情不愿的叫上自己的小厮,离家而去。

出了陶府,陶艺并没有直接去难江县,而是径直去了成都勾栏街,笑话,难江那破城,现在怕是都完全被淹了吧,自己怎么可能现在回那个破地方,不如在勾栏街找家姑娘漂亮的院子,先暂避几天再说。

暴雨又下了几天后,终于逐渐变小停了,但川蜀之地,饱受洪灾,已变水国。

难江县城,洪水被阻拦在外,百姓们得以幸免。

雨停后,洪水退去。马三宝知道他该走了,把自己做好的重建的计划交给欧阳度,收拾行囊准备去巴州府赴任。

上一次他想悄无声息的走,百姓们都前来相送,这一次他特别让欧阳度说了一个假的离开日期,然后提前出发,这大灾过后,他真不愿意这些百姓再为送他伤神。

离开的早晨,那条曾经拥满百姓的路两侧,寂静无人,满目萧索。虽然洪水退去,可是路上依然泥泞。顺着大路走下去,到处都可以看到淤泥,杂草,死掉的各种家禽牲畜,烂枝枯叶等洪水肆虐后留下的痕迹。

甚至还有一些地段,在烂泥里倒伏着尸体,情况简直惨不忍睹。

这难江县城,还是提前通知并及时救灾了,伤亡最少的,还这么惨;不知道其它受灾的地方,情况会如何恶劣。这些情形更加让马三宝明白,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时代,在天灾之下,人如何渺小而无助。

马三宝低着头,巨大的精神压力让他不知道怎么去面对。他把这些人的死归咎于自己没有及时通知,是自己的错他们才被洪水吞没,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

马队中没有人说话,这样静静的离开,就好。

缓缓而行走出一段,突然听到身后响起一个沉闷的鼓声。

这时刚走到一个小石坡上,马三宝一回头,就见难江县城的城墙上,密密麻麻的站满了人。

一面巨大的鼓架起,李东生手持擂锤,狠狠的一下下敲击。

李家沱那些被救出的人,还有其它各个地方被救出的人,轰的一声就唱起了难江这地方流行的曲调:

“难江弯弯绕绕九道湾!一条船行过河滩,马大人就是那船的舵,护船前行永不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