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朝奸佞 > 第十四章 羊肉炖萝卜

北朝奸佞 第十四章 羊肉炖萝卜

作者:素裳心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9:18:29 来源:笔趣阁

虽然家里还有四份原材料尚未制作成成品的玉女桃花粉,然而却也不急于一时,毕竟张忘和铭香阁说的是自己每十天才可以制作出二十盒香粉来,时间还很充裕。

有了钱的张忘仿若一个暴发户一样第一时间带领着小丫鬟来到了敷教里的成衣店中给自己和小丫鬟一人买了一套好衣裳和一件羔裘。

之前没钱时只能穿着那破破烂烂的组袍,如今有钱了张忘自然不会再委屈自己两人。

单是一人一件羔皮大裘便花了张忘两万两千钱!

其实按照张忘的原计划是一人来上一件上好的狐裘,然而等张忘去了铺子里才发现,自己手中这七八万钱貌似只能买一件杂毛的狐裘……

只能退而求其次先购置上羔裘,就这两件羔裘已经不是普通百姓所能承受的了。

在这个时代普通百姓冬天的御寒一般只能是穿粗布制成的组袍,组袍中的填充物好一些的可以写填一些丝绵(蚕茧表面的乱丝)穷困些的人家只能用麻缕甚至芦花填充。

能够穿上羊裘的便已经是中等偏上的小康家庭了,在之前孝终里张氏一族的族老张开穿的便是一件羊裘。

而张忘所购置的这两件羔裘则比张开的羊裘更甚一筹,乃是羊裘中的上品,所用的材料乃是羊羔的皮毛。

当张忘去皮货店中购置羔裘时小丫鬟骆鹃本来没有以为会同自己有关系,当张忘按照自己的身材也购置了一件羔裘并亲自披在她的身上之后,小丫鬟的眼泪不争气的再次涌出了眼眶。

自己只是一个奴婢啊,少爷竟然对自己一个奴婢这么好,自己不知道如何才能够报答少爷的恩情。

而对于张忘而言,早就已经将这个把自己从妓院背回家的小丫鬟当成了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

买了衣服,两人回家换好之后,张忘马不停蹄的带领着小丫鬟再次背着钱袋子去了铁匠铺那里。

此行张忘的目的则是要打造一口铁锅,南北朝时期因为许多后世来自美洲的食物还没有出现,不但能吃的东西少,而且就这些仅有的一些食材烹饪技术也极为粗糙。

在张忘的印象中,这个时代所有的烹饪方法大概可以归纳为两大系列,一是瞎他么煮二是傻巴叽烤,从平民到上层都是如此,只不过煮或者烤的食材不一样罢了。

自从重生以后张忘吃得最多的就是小丫鬟煮的麦粥和小米粥,虽然在小丫鬟的理解中能够吃上小米粥已经是非常奢侈的美事了,然而来自后世嘴早就被养刁了的张忘可不这么想,日日喝粥让张忘的嘴中都已经快淡出鸟了。

炒菜的技术,好像要到宋代铁锅普及以后才慢慢发展起来。

铁在这个时代可不像后世那样普及,在这时候不但价格昂贵而且还作为军资被政府严格监管,民间的铁匠铺一般也只能打些农具是万万不敢私自打造武器的。

不过张忘所描述的炒锅样式明显的不可能是武器,在张忘大把的撒出了五百钱的加工费之后,那铁匠终于答应按照张忘所描绘的摸样为张忘打造一口炒锅。

两人商定五日之后过来取锅。便买了一把菜刀离开了铁匠铺。

紧接着,张忘便带着小丫鬟来错了市集上割了几斤羊肉,买了一些胡椒等小丫鬟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名贵香料,再买上了几颗在这冬季能买到唯一蔬菜——莱菔(萝卜),这才意犹未尽的回到了家中。

陶釜中装上水,让小丫鬟开始烧着火,张忘取过买来的羊肉开始准备动刀。

此时小丫鬟刚刚生着火,看到张忘准备自己动手立时大惊失色。

“少爷,你怎么能亲自下厨,这事就交给我吧?”小丫鬟焦急的说道。

听小丫鬟焦急的语气,仿佛张忘亲自下厨是抢了她的工作一样。

“乖,你先去烧着水,看少爷今天给你做萝卜炖羊排吃!”

“萝卜?”小丫鬟疑问道。

“奥,莱菔还有一个名字叫萝卜!”张忘厚着脸皮说道。

“可那也不能您给我做饭啊?”见张忘已经开始动手切羊排,小丫鬟依然有些不知所措。

世上哪有少爷给奴仆做饭的道理。

然而张忘决定了事情却不会因为小丫鬟的反对而中止,总不能直说本少爷觉得你做的饭难吃吧……

忐忑不安中小丫鬟将水已经烧开,而张忘也已经费力的将羊排和萝卜切成了小块。

不过此时刚刚买的这一把菜刀刃口已经变得坑坑洼洼的了。

其实不是此时的冶铁工艺差,实际上南北朝时期已经发明了灌钢法以炼钢,然而这等技术确实属于绝密中的绝密仅仅用于打造兵刃民间尚未普及。

将切好的羊肉放到沸水中蒸煮了一番,将血沫漂出,水倒掉。

换水烧开,放入羊肉、萝卜、胡椒、花椒、大酱、麻油(芝麻油)最后倒进去一点酸酢。

等把羊肉煮烂,这一锅羊肉算是做好了,平常人家哪怕买得起羊肉恐怕也买不起这些“昂贵”的香料。

特别是那一小碟酸酢,大概也就几十毫升的量,竟然贵达一千钱。

然而在张忘看来这些酸酢不过就是制作十分粗劣,杂质多到令人发指的醋罢了。

不过在这个时代,醋可是极为昂贵的奢侈品,官员之间的宴饮有时候甚至会把有没有酸酢作为调味料视为宴席档次高低的一种评判标准。

至于各种肉食,哪赶得上酸酢高端!

在大齐水煮肉块然后有一点酸酢作为调料已经是最为奢侈的宴席了,又有那个会像张忘这样直接用各类香料煮肉。

不多时浓郁的香气便蒸腾而出,顺着风向飘散到了院落的外面。

此时张忘的小院的墙外一个乞丐摸样的人正蹲在墙角晒着太阳,另有一个穿着破旧组袍的小厮鬼鬼祟祟的在四处张望着。

躺着的乞丐是斛律光的侍卫智矣陀,而那个四处张望的小厮则是铭香阁那女人派出的。

斛律光随口一提令智矣陀去查张忘的底细,作为斛律光的贴身侍卫他自然知道将军所担心的是哪一方面。

然而智矣陀当时所知道的所有信息也仅仅是那个少年叫做张忘,整个邺城三县足有数十万人,哪怕仅仅是邺县也有十几万人。

虽然智矣陀是领着斛律光的命令邺县这边不敢怠慢,然而单是查出所有的叫做张忘的便是一个不小的功夫。

而且张忘的籍贯是在临漳县并不在邺县,一直到五天之后智矣陀才在临漳县那边查到了张忘的底细,一路打听着跟到了这里。

对于张忘可能是敌国间客这件事,智矣陀在探查时自然极为耐心,不但将张忘的平生经历和人际关系都打探清楚了,而且还亲自假扮乞丐蹲在这里看有没有可疑的人物接近张忘与之接头。

可以说是张忘自己此刻都没有智矣陀了解这副身体之前的事迹。

今天铭香阁派出的人一过来鬼鬼祟祟的四处张望,便立即被智矣陀盯上了,而此时那人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人当做敌国间谍的接头人盯上了。

同样是探查张忘的底细,从两人的表现就可以看出,军人出身的智矣陀和铭香阁派出的人差距是何等的明显。

不过此时两个在外面盯梢的人都有些不淡定了,张忘那小子子里面做什么吃的,怎么会如此的香……

ps:有读者对为什么不用金银有疑惑,简单解释一下。这一时期很奇怪,不管是文献记载还是出土的文物有关金银的都非常少,一些大规模的动用钱币的记载也是动辄几十万钱、百万钱的,没有提到金银。部分学者认为可能是这一时期战乱频繁金银产量骤降及南北朝佛教兴盛,大量的贵金属集中到了佛寺中去有关。白银直到元代流通量才大了一些,明代才成为法定货币,在之前的两宋主要是铜钱和铁钱,当然也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