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98章 蓝玉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第98章 蓝玉

作者:星月长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7:37:47 来源:笔趣阁

“四弟是个妥当人,你没看之前,爹去了大宁,四弟一个人带着一干老弱病残把北平城守得有多好?还把李景隆打得屁滚尿流,我听说李景隆那厮,差点把命都丢在了正阳门。”

“那不是大哥的功劳吗?”朱高燧故作惊讶道,“我听说,爹是把北平城交给了四弟,可四弟倒是会管事,直接把民政扔给了郭资和金忠,把军务守城的事扔给了大哥,可怜大哥跑九门一天要跑两边,听说瘦了不少呢!”

“大哥瘦了,不是好事吗?”朱高煦此时终于回过味儿来了,他朝朱高燧看去,上下打量他,好似要把他看透,“你跟我说三弟,你是不是对四弟有什么意见?”

要不然怎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他面前说四弟的不是?

别把他当傻子,以为他听不出来。

“不是,我对四弟能有什么意见?”朱高燧心说,没想到老二这个大炮筒居然还有如此精细的时候,“我只是想着,都是爹的儿子,爹对四弟是不是太亲近了些?”

“这有什么,你没听过一句话吗?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当年皇爷爷多疼大伯!”

所以,最后大伯没了,皇爷爷把皇位直接传给了朱允炆这个庶孙,为了他,杀了多少功臣,最划不来的就是蓝玉了。

蓝玉被定下谋反罪,是因为,蓝玉功勋之高,一举打得北元没有了还手之力,若非谋逆之最,不足以让蓝玉死。

蓝玉之过,在于他是常遇春的妻舅,常遇春死后,常遇春一党自然要以蓝玉为首,太祖皇帝要立朱允炆为太子,蓝玉会答应?

朱允熥才是正儿八经的嫡子,是太子元妃所出,哪怕吕氏被抬举为正室,她的儿子便是年长也得排在朱允熥的后面,蓝玉不死,朱允炆坐得稳位置?

蓝玉非死不可!

也正是因为蓝玉的存在,太祖皇帝才不敢立朱允熥为皇太孙。朱允熥身后是以常遇春和蓝玉马首是瞻的武将集团,而朱允炆身后乃是以江南文人为首,尤其是方孝孺这群酸儒为首的文官集团。

从古至今,只有武将欺国,从未听说文臣造反当皇帝,再加上这些人满口仁义道德,太祖皇帝才放心将皇位交给朱允炆,令一干文人辅左。

朱高燧觉得朱高煦是没救了,满脑子都是狗屎,他不由得提醒道,“你说,爹会不会越过大哥,你和我,最后,效彷皇爷爷?”

朱高煦勐地刹住了脚步,盯着朱高燧,良久,他才道,“四弟说,他不会和大哥争。”

“四弟真的这么说过吗?”朱高燧心头一喜,若是四弟不和大哥争,那大哥对他来说就没有了威胁,一个空有名分,无寸功的大哥,如何服众?

“四弟说,有他在,谁也不许和大哥争!”朱高煦后知后觉,他的眼里毫不掩饰的鄙夷,三弟这是在想什么?以为他是傻子吗?

“凭什么?难道二哥你也不能吗?”朱高燧何等精明,一眼就看出了二哥的心思,他挽起了朱高煦的胳膊,“二哥,说实话,我只服你,兄弟几个,凭良心说,不管是人品还是能耐,我只服你!”

说着,朱高燧毫不吝啬地朝朱高煦伸出了个大拇指。

朱高煦笑开了花,他有些害羞,还从来没有人这么夸过他呢,他推开朱高燧的大拇指,“兄弟间,何必这么客气呢,说实话,大哥守城也辛苦,四弟弄出这么多装备也很辛苦,你我就不必说了,战场上厮杀,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也是没办法!”

“二哥,你屁股还疼吗?三十军棍,弟弟想帮你受,可不敢开口,四弟太严厉了!”

朱高煦摸了摸屁股,“皮糙肉厚的,这也要怪我!”

“怪二哥?”朱高燧不服气,“弟弟可不觉得,四弟自己不也说了,眼下我们根本没有手段侦查出南军有没有投下埋伏,凭什么怪二哥?”

朱高煦越发警觉,这时候,他已经可以断定,三弟对四弟的确不满,难道,他是大哥派来的奸细?

朱高煦一个字都不敢多说了。

朱高燨正在看德州的账册及鱼鳞册,这记账的方式实在是太落后了,他看得头晕,随手将账本合上,对鱼鳞册更加没有兴趣。

狗儿快步走了进来,“四王子,济阳县那边出事了!”

“什么事?是不是有穷酸儒生又在反对我爹?”朱高燨漫不经心地道,他对历史不熟悉,但眼下这般情况,想也想得到会发生干什么事。

“四王子真是厉害!”狗儿越是与朱高燨打交道,越是觉得,这个年纪虽小,可做事十分沉稳,滴水不漏的四王子实在是深不可测,“是一个叫王省的教谕,说是击鼓把所有的学生都召集起来了,逼着这些学生们行忠君之事,如若不然,便是不忠不义,眼下闹得实在是很不堪!”

朱高燨听得满腔怒火,他朝外走,“去看看去!”

明伦堂乃是孔庙的大殿,是读书、讲学、弘道之所。自从宋朝开始,文庙、书院、太学、学宫便皆以明伦堂来命名讲堂。

此时的明伦堂里,不闻朗朗读书声,只听到一片哭声,夹杂着一道义愤填膺的声音,“……只恨我手无缚鸡之力,不能上阵杀敌灭燕逆,只能舍身报国取义,今日只能求你们,明白这‘明伦堂’三个字的大义,不要苟且偷生,忘了君臣之义!”

他站在学子们面前,哭得声泪俱下,双手抱拳,团团行礼。

朱高燨气笑了,站在门口,与王省对视,待他说完,举起双手拍掌,大声喝道,“说得好!”

王省呆了,本来,他说完这些话,准备撞柱而亡,他要抓住这个机会,用自己的死,名垂青史。

身为读书人,他非常清楚,他这样的小人物,若想将来在史书上有一席之地,这一生是唯一的机会了。

他的计划被朱高燨打乱了,心头不喜。

朱高燨澹澹地瞥了他一样,走了进来,边走边说道,“王省,洪武五年的举人,没有本事参加会试,另辟蹊径,博取了个孝顺的名声,太祖皇帝感念孝子,给了你免会试的机会,让你直接吏部任职,你以赡养父母为由,拒不赴任,虽没有当上官,不过,你的孝顺之名远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