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81章 如此江山,你不动心吗?

王忠和李远倒是有当御史的潜质,三言两语,把李诚也说得没有了火气,“我早就说,这仗没法打,你们也不听,城楼上不是白白死了人,还是怎么的!”

“这事也怪您,不早把话说清楚,我等也不知道,燕军的兵器装备这么强,您说兵部到底是做什么吃的,这么好的装备,怎么全装备到燕军上头去了?”

这事儿李诚自己也不知道,他一身牢服都来不及换,与两人一块儿出去,开了城门。

朱高煦等人正准备再发射一枚炮弹,结果,对方城门就大敞八开了。

身穿牢服,头发散乱,胡子拉碴的李诚和两个叫花子一样的人从城里走了出来,老远就喊,“李诚举城来降!”

朱棣陪着儿子站在一处高坡上看着,他手里拿着望远镜,看清城里出来的三人,将望远镜给了朱高燨,“你看看!”

朱高燨接过了望远镜,往里头一看,打了个呵欠,“爹,没啥看头了,以后您与南军交战,就这么回事,儿子也不用为您操心了。”

“兔崽子,谁要你为老子操心了?”朱棣轻轻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凑到他耳边低声问道,“儿子,如此江山,你不动心吗?”

朱高燨没防备他爹突然来这么一句,两腿一软,差点跌坐在地上了,他抱住爹的腰,才稳住了身子,带着哭腔问道,“爹,咱们不是‘靖国难,清君侧’吗?”

“兔崽子,这话是说给别人听的,既然做了,咱们就要把事做绝,你大哥多病……”

朱高燨没想到,这辈子,他爹居然选择了要坑他,他忙截断了爹的话,“爹,大哥挺好的,大哥用人行政,善不胜书……”

这都是史书上记载的,朱棣一脚朝儿子踹过去,“你敷衍你爹是吧?你个小兔崽子,老子就知道你懒,图安逸,除了一颗脑子有用,哪哪都懒抽筋了!”

朱高燨跳起来躲开,拍了拍屁股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跟在老爹的后面朝营地走去。

朱能等已经将李诚等人领了过来,给朱棣见过礼后,李诚便道,“殿下,末将等举城来降!”

朱棣扫了一眼王忠和李远,戏谑道,“怎么,两位将军不打算再试一试本王的炮火了?”

王忠和李远羞愧不已,王忠道,“不知王爷下一战准备打哪里?忠愿为王爷马前卒,为王爷冲锋陷阵!”

“远亦愿意!请王爷差遣!”李远不甘落后。

朱棣见二人如此上道,便道,“也好,给尔等一日时间,选精锐,一同开拔!“

“末将听令!”

之后,朱棣授李诚北平都司都指挥使,李远和王忠为指挥佥事,又安排人将李诚的家人追回,与李远、王忠等人的家人一同送往北平安置。

大军快行至大同时,鞑靼国公赵脱列干、司徒赵灰邻帖木儿、司徒刘哈剌帖木儿自沙漠率众来归,朱棣将其骑兵进行了整编,一时间,骑兵的兵力越发强大。

行不多时,北元余孽突然进犯边关,边防传来急讯,朱棣连夜给鞑靼可汗坤帖木儿写信,一番威逼利诱后,又给瓦剌王猛哥帖木儿写信,晓以祸福,又有边防那边狂轰猛炸,胡寇损失惨重,只好败走。

李景隆得知朱棣攻大同,一路浩浩荡荡地过去,他大惊不已。此时,朝中已经传来消息,朝廷对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以燕王上疏的罪名进行了罢免。

黄子澄可不是别人,正是举荐李景隆的人,他岂能不怕?他本就败了一仗,事情闹大了,可没人帮他,李景隆忙领大军奔赴大同以援。

九条金龙护体,终于还是在京城酿出了大风暴。

明间的议论声如洪流一般涌向朝堂,不知何时,也不知是何人,将皇帝外家吕家置于了风尖浪口之中,说吕家身为外戚,想要专政,又忌惮皇帝的叔叔们,这才在背后操纵,闹出了削藩之事。

一旦削藩成功,皇太后吕氏垂帘听政,许是下一个武则天。

甚至,有人以讹传讹将开平王常遇春之女常氏,懿文太子元妃之死也归结到了吕氏的头上,当年懿文太子宠妾灭妻,吕氏恃宠而骄,不把常氏放在眼里,以至于常氏产后抑郁而终。

更是有人说得绘声绘色,也有理有据。吕氏进东宫之后,懿文太子明显就宠爱吕氏,吕氏效仿武则天,头胎生下一女,很快夭折,宫里就传出是元妃做了手脚,时间长了,懿文太子对常氏便极为不满。

待吕氏第二胎生下了朱允炆,同月,常氏暴毙而亡,死因是吕氏在常氏每日服用的汤汁里动了手脚,常氏生子十一个月后竟然子宫大出血而亡。

吕氏的动机是,自己有了儿子,将来要争这皇位,唯有常氏死了,她才能够被扶正,唯有被扶正,其儿子才能由庶子转为嫡子。

从古至今,侧室转正的还真不多,嫡庶尊卑,千差万别,多少人死了妻子之后,都是续娶,极少有扶正一说。

吕氏能够被扶正,已经是够惊悚人了。常氏死后,没两年,碍事的嫡长子朱雄英暴毙,嫡次子朱允熥被养废,上不得台面,说话唯唯诺诺,不讨太祖皇帝的喜欢。

相反,一直得吕家重点培养的朱允炆脱颖而出,以会背书,聪颖好学而得到了朝中文臣们的一致交口称赞,引起了太祖皇帝的注意,而进入了太祖皇帝的视线。

懿文太子病重期间,朱允熥都无缘谋面于懿文太子,而朱允炆能够衣不解带地在懿文太子跟前服侍,太祖皇帝每探病,都能看到因侍疾而日渐消瘦的朱允炆。

五月,懿文太子病死,朱允炆因过度哀伤都快病倒了,太祖皇帝既感念其孝顺,又同情不已,再加上朝中文臣在太祖皇帝面前的百般称颂,刚刚失去了爱子的太祖皇帝将满腔哀思都寄托在了朱允炆身上。

九月,太祖皇帝不顾臣强主弱,将年不过十五岁的朱允炆立为皇太孙,之后,为了皇太孙,大开杀戒,将一干功臣良将以各种罪名,全部诛杀,只留下文官集团辅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