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366章 西伯利亚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第366章 西伯利亚

作者:星月长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7:37:47 来源:笔趣阁

从古至今,没有人不喜欢走捷径。

而走上捷径,朱高燨还是希望大明人能够踏踏实实地走。

将图纸挂在实践室后,朱高燨便安排锦衣卫守着了,他让人在实践室里安放了钳工台,要求这上面的每一个子件,都有这些学生们亲手打造出来。

“我希望你们在打造的过程中,能够直观地了解到零件设计的思路,体会这种设计的妙处。”朱高燨用教鞭指着墙上的图纸,“每人选五个零件,亲手打造。如果不会,就去城里请教打铁的铁匠,或是请教你们的师兄师姐们,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非常了不起的钳工高手。”

昔日大明帝国学院创始,条件何等艰苦,可以说是一穷二白,连校长都亲自上钳工台,四所大学都有校长的传说,校长有一手好钳工活。

甚至有人说,没有一手好钳工活的大学生都不是校长的学生。

大明研究出了航天器,并正在打造航天器的消息不胫而走。

隔壁的朝鲜国最先得到了消息,李芳远正在喝茶,听到这话,一口茶喷出来,震惊不已,“大明的火车不是刚刚通车吗?”

闵无恤深吸一口气,“主上殿下,臣以为,我朝鲜应当与大明进一步交好,最好能够让大明的火车能够通到朝鲜来。”

李芳远皱起眉头,“若是能如此,自然最好不过。但是,大明怎么可能轻易会将铁轨修到我朝鲜呢?我们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闵无恤道,“这个代价,我们可以去谈,不管谈不谈得成,这是我们的诚意,臣想,大皇帝陛下仁慈悯下,必然能够体会到我们的亲近之心。”

李芳远想了想,点头道,“好,你和李禔一起出使大明,看看大明会提出什么样的条件?”

大明的朝堂上闹哄哄,朝鲜国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当即就激发了很多人的愤怒之心。

“皇上,臣以为不可。不管是铁路还是火车,都是我大明的重器,一旦这样的技术外传,对我大明实在是太不利了,臣以为,铁路和火车均不得通到国外去。”

“臣附议!”这一次,臣子们分外团结,有人道,“朝鲜国有什么?他们想要与我大明通铁路,无非就是想沾我大明的便宜,区区弹丸小国,除了几根高丽参,别无所有,若是铁路通过去,他们将可以从我大明带走很多科技上的东西。”

朱棣看向朱高燨,问道,“老四,你是什么意见?”

所有的臣子们都看向了朱高燨,他们忘了,还有四皇子殿下把关呢,人人都用期翼的目光看着他,希望他能站在自己这边。

“儿臣以为,若是朝鲜想要与大明通火车,未尝不可。”他此言一出,人人都很愤怒,朱高燨道,“诸位,我大明地大物博,但别忘了,大明的老百姓要吃饭,要穿衣,大明的货物要卖出去,需要渠道。我们总不能生产很多东西,只卖给我们自己吧?”

朱棣微微颔首,他就知道,他儿子的眼光别具一格。

“我大明要修一条铁路出山海关,到特林,大明要在那里设立卫所,物资要从这边运过去,若是朝鲜愿意帮我们把这条铁路修通,我们为何不让他们修一条铁路,通往大明?要知道,朝鲜的高丽参要卖出来,我大明的红薯也要卖出去,老百姓的口袋里需要有银子。”

朱高燨的话,令大明的君臣们深思,良久,朱棣点点头,“就照着四殿下说的去做,景清负责这一次谈判,必须为我大明争取最大的利益。另外,无论如何,大明的技术不得外传,否则朕将以叛国罪论处,诛九族!”

这一点,大明的臣子们没有任何异议,甚至没有人觉得诛九族是多重的罪,可以说,大明上下人等,在这一次科学技术革新中都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谁也不愿把自己碗里的肉让给别人吃,还是异族。

景清的到来,给了李禔和闵无恤最大的希望,他们没想到,在这件事上,大明居然还愿意谈判。

只要愿意,就代表有希望,最后能不能成,不过是出让利益的多少而已。

景清将大明要从北京城修铁路到特林的事说了,“我大明打算在那边建立卫所,皇上连名字都取好了,叫奴儿干都司。三殿下在回来的路上,将来,或许我们的铁路还要往北修。”

“往北?那里是哪里?”闵无恤只觉得自己听到的消息,比大明愿意免费帮他们修铁路还要震惊,不可思议。

“是一片冰雪之地。”景清道,“我大明皇帝陛下怜悯住在那里的百姓们,愿意为他们带去温暖,因此,派了三皇子殿下去慰问,他们愿意成为我大明人,我大明自然不会对他们置之不理。”

此时,朱高燧到底活着还是死了,景清其实并不知道,但按照四殿下的推测,此时,他应当是在回来的路上了。景清觉得,四殿下他们带去了最好的武器,人数众多,必然不会有任何人或势力不怕死地招惹他们。

连勐兽也不可能是他们的对手。

闵无恤只觉得呼吸都困难了,他绝没有想到,大明对征服外面,如此热衷,连一块冰雪之地都不愿意放过,还愿意放过朝鲜这样的肥沃土地吗?

“景大人,这真是令人震惊,我代表朝鲜主上殿下祝愿贵国能够心想事成。”

景清哈哈一笑,“贵国也即将心想事成了,不瞒二位,我大明君臣很能体恤贵国想要富强,带领人民强大起来的愿望,也同意帮助贵国修建铁路,但是,有个条件。”

“请讲!”李禔激动不已,他对大明的科技实在是太眼馋了,他特意在大明考取了驾照,他爹花重金买回去的那辆汽车,唯有他才会开。

这给他带来了不小的荣誉。

“我们愿意出技术,人力物力由贵国负担,前提是,贵国也一同帮忙把我北京城至特林的这条路也一并修了。”

“这……不知道多少花费?”李禔为难极了。

“花费自然不贵,枕木由贵国出,铁轨的话,因为铁的要求很高,我大明愿意出资在松花江和脱木河附近修建一座炼钢厂,铁轨还是由我大明负责。”

只不过,人力恐怕要朝鲜这边出了,大明缺的就是人。

若单纯是木材的话,对朝鲜来说,这不成问题,再就是人力了。

虽然算起来不便宜,但李禔和闵无恤都知道,这是最好的机会了,若是不能抓住这个机会,以后他们想攀上大明,恐怕不会有机会了。

大明如同一头庞然大物般的勐兽,而他们在大明面前,只是一只毫不起眼的蝼蚁,一个不慎,这头勐兽就有可能把他们踩死。

“我们需要和主上殿下禀报,不过,应当问题不大。”闵无恤生怕景清转身反悔,不敢说任何会拒绝的话。

景清却觉得无所谓,若是朝鲜不乐意,也就算了,这铁路,他们可以让蒙古人来修,只要给那些人一口饭吃,他们什么都愿意做。

从占城、安南、澜沧等过前来务工的百姓非常多,修通了南北铁路后,这些人便转而开始修北京至云南的铁路,有现代科技设备,进展神速。

“没关系,贵国可以慢慢考虑,不着急。”

景清越是说不着急,朝鲜越是着急。

就在朱高燧一行人从北方回来的时候,朝鲜国这边已经传来了消息,朝鲜上下居然答应了所有的条件。

“或许,他们以为,从修铁路上可以窥探出大明科技的细枝末节,能够学点什么吧!”朱高燨没有在意,这就好比后世,中国人引进外资,那么多国外的汽车厂在中国建厂,用中国人,中国资源,生产汽车,卖给中国人,大把的钱却是那些汽车厂给拿走了。

中国人图的是什么?市场换技术,可最后,核心技术还是掌握在人家的手里。

朱高燧给朱棣行过礼后,便开始讲述他这一次从大明前往西伯利亚的经过,用他的话说,可谓九死一生。

“那里冰天雪地,一年到头都是,冷得人连眼珠子都转不了。那些人太穷了,住在树屋里,过的是茹毛饮血的生活,没有种植,不放牧,全靠狩猎生活。”

朱高燧不明白,就这种地方,他爹要来做什么?

“那你们去到了哪里?有没有跟他们谈,要成为我大明人?”朱棣可不管这些,那里的人如何,他不管,他要的是地,既然有人能够在那片土地上生存,就代表着,那片土地有价值。

“儿子和他们起了冲突,他们投降了。”朱高燧也很为难,“我们语言不通,交流起来很不方便,好在有个鞑靼向导能够和他们简单地对话,他们已经知道了我们的意图,并没有反对。”

但,朱棣听出了另外一层意思,朱高燧并没有完全完成任务。

朱高燨在一旁道,“爹,这件事不着急,只要我们解决了金帐汗国和莫斯科大公国,西伯利亚就是囊中之物。儿子对那里也很好奇,将来还想去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