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326章 昔日倭国,今日大和州

“爹,儿子听说,大哥总是很喜欢喝可口可乐,但大哥身体并不是很好,儿子听说总是喝太甜的饮料,对身体并不好。”

朱棣一听小儿子说起大儿子,脸色就不是很好,“你大哥别的方面尚可,就是好名声,过于放纵自己。”

看来,大哥好色,也传到了爹的耳朵里了。

正想着,朱高燨便听到他爹道,“你娘说,你年纪不小了,该给你成亲了。”

朱高燨的脸色一红,道,“这种事,爹和娘决定就好了。”

徐氏那边来人催父子二人去用午膳,这时候离午膳时间已经过了很久了,三人简单地吃了一顿,顺便将启程的时间定在了后天一早。

之后,朱棣命钦天监算了一下,当日利出行,又算了时辰,辰时三刻正好。

次日,大朝会后,朱高炽来后宫,看到他娘正在收拾行装,他四弟歪在他娘平日里坐的榻上,朱高炽想到自己又是监国郡王了,问道,“四弟,听说你要在南边建立一所大学,有没有要大哥帮你张罗的地方?”

朱高炽只差说,大哥又是监国郡王了,你有什么需求就跟大哥说。

朱高燨想了想,“大哥,南方这边的大学,校舍太小了,将来的大学,我想增加一座图书馆,回头我把图纸给你,你让工部尽快做起来!”

朱高炽只是想在四弟面前炫耀一番,他并不想真的为朱高燨出力,毕竟,当大哥的哪能给弟弟卖力?

朱高炽顿时脸上的笑已经笑不出来了,面对朱高燨冷静地看过来的一双没有多少温度的眼睛,他忙道,“好,大哥帮你盯着。”

徐氏看到兄弟二人和睦,她高兴不已,一面指挥宫女们收拾衣服,一面对朱高炽道,“你弟弟年纪小,出力却不少,处处都要他,他一个人哪里忙得过来,你们当哥哥的,能帮就帮一把。”

朱高炽心中再不乐意,也不得不摆出一副笑脸应道,“是,娘,儿子遵命!”

“这就好!”徐氏很是欣慰。

朱高燨甩着腰间的玉珮,没搭理朱高炽,对他娘道,“娘,您想带多少行李就带多少行李,儿子这次再带您坐船过去,不像上次还拜访倭国和朝鲜,这次过去三五天功夫就到直沽港,从那边上岸,到北京就快了。”

两日后的早晨,大明的诸多低阶的文臣武将先是在码头将皇帝皇后皇子,还有被皇上点名要随行的权臣贵戚们送走,接下来,那些要留守职位的官员们留下,其他的人,他们的妻子和孩子们则一窝蜂地走水路或是陆路,冲向了北京城。

现在,大明有班车和轮船从应天府到北京,班车是长途巴士,虽然没有后世那种可以用来躺卧的长途客车,坐在车上会很难受,但一路从应天府到北京城只需要两天时间,晚上可以在加油站休息一晚上,只需要付十文钱的住宿费,比起以前坐马车,那真是太快,又太舒服了。

而以前,也不是人人都租得起马车,马车加上车夫,在路上至少要花上一二十天时间,这还是顺利的情况下。

坐轮船过去,也很便利,沿海都非常安全。

应天府到北京仅这一条修通的驰道,就给大明人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朱棣一家三口坐上了主舰,其余随行人员坐在后面的油轮上,浩浩荡荡的船只朝着直沽港行去。

轮船刚刚出海,便收到了朱高煦那边的短波信号,主舰在济州岛附近稍作停留,朱高煦乘坐的军舰便过来了。

朱高燨忙到甲板上去迎接,他扶在船舷上朝站在甲板上,等待两艘军舰对接的朱高煦,喊道,“二哥!”

“四弟!”朱高煦明显高兴不已,大幅度地朝这边挥手,“四弟,你终于回来了,我可真是太高兴了!”

朱高燨将这番话解读成为“你再不回来,我一个人都撑不住”的意思。

朱高燨笑笑,站在船舷边上,等朱高煦过来的时候,他伸手扶了一把。

兄弟二人一扭头,不知何时,朱棣和徐氏已经出来了,徐氏站在舱门口,脸色有些不好,想必是刚才看到朱高煦从对面军舰上过来,生怕他一不小心掉到海里去了。

“娘!”朱高煦也是小半年没有看到娘了,上前一步,噗通跪下,膝盖在地上摩擦出好远,喊了一声,眼眶一热。

“老二回来了!”徐氏忙摸了摸儿子的头,“还不快给你父皇行礼!”

“爹!”朱高煦憨憨傻傻地喊了一声,他实则是奉旨出征,回来的第一件事是要向朱棣复命,徐氏提醒他,也没有提醒成功。

“起来吧,辛苦了!”到底是自己的儿子,这尿性,说不好像自己,朱棣也不跟这憨儿子计较,他吸了吸鼻子,皱起眉头,“还不快去梳洗一番,陪你娘用午膳。”

“是!”

朱高燨让人在甲板上固定起了桌椅板凳,将一把太阳伞张开,遮住了头顶的太阳,海风吹拂,带来略有些咸味的空气,有着在应天府深宫之中不一样的味道。

徐氏的心情便很好,她坐在躺椅上,不敢像丈夫和儿子那样舒适地靠着,但阳光、海水和清风让她非常舒服,心情也随之畅快起来。

不一会儿,朱高煦沐浴完后就出来了,他先给父母行过礼,又与朱高燨见过礼后,一屁股朝剩下的躺椅上躺下,身体朝后晃了晃,叹了一声,“还是家里舒服啊!”

朱高燨有些忍不住,问朱高煦,“二哥,倭国那边怎么样?”

“一溃千里,他们也太穷了点吧,我天啊,那所谓的武士刀,连我们大明的菜刀都不如。不过,那些人都跟傻子一样,打不过的话,就二话不说,跪在地上,拿刀切腹,真是不知所谓!“朱高煦言语间,对倭国非常鄙夷,觉得那么个岛国简直是不值一提。

朱高燨心说,你现在瞧不起的倭国,从唐朝开始就不断地再像我们学习,但等到十九世纪,日本天皇重新掌权后,日本便模彷西方社会,实施明治维新,国力强盛,企图以弹丸小国征服、奴役我们。

“这倭国,我们无论如何不可小觑,他们的生存环境注定了他们是一个见证过最恶劣自然灾害,很多我们听都不曾听说的自然灾害一次次地降临在他们的头上,让他们天生就有危机感,在危机中生存下来的民族,不缺乏侵略性,偏偏他们还是我们的邻居。”

朱高燨的话,一下子警醒了朱高煦,他腾地从躺椅上坐起来,看着弟弟,“四弟,你这份真知灼见真是厉害,你不知道,你不在的时候,这帮倭国混蛋,居然还想刺杀爹。”

具体是怎么回事,朱高燨已经听闻了,他朝爹看了一眼,眼中满含关切,只不过,那份对倭国的愤怒令他埋在了心底。

“那边的人呢?”朱高燨问道。

“唉,本来说他们那的环境不好,打算把他们都送到大明来做事,给他们一碗饭吃,谁知,他们竟然不领情,觉得我们是侵略者。“朱高煦一直在解读父亲和四弟的话,他觉得自己学到了精髓。

朱高燨笑了一下,担心这样的话题会引起母亲的不适,正好黄俨来问父亲摆饭的事,便终止了这个话题。

用过饭后,大家都不想动,依然躺在甲板上。

很快,朱高煦可能是累了,歪了一会儿,便听到了他有节奏的呼噜声。

朱高燨朝母亲看了一眼,见她依然端坐在椅子上,便觉得她这么坐着应当很累,问道,“娘,儿子陪您进去休息?”

徐氏摇摇头,“不了,我这会儿没困意。”

朱棣也注意到了,“你这么坐着不累?这里也没外人,躺一会儿,等有人来了,朕教你。”

徐氏这才小心翼翼地往后躺去,她觉得浑身都舒坦起来了,不一会儿,也慢慢地睡着了。

“听说你娘最近夜里睡觉好些了。”朱棣道,“瞧着,你娘气色也不错了。”

朱高燨笑道,“这都是爹的功劳。”

“倭国那边,你是怎么打算的?”

“倭国属于岛国,位于火山岛链上,金银矿的存储量很大。回头儿子过去瞧一瞧,看都在哪些地方?儿子以为,可以鼓励一些贵族过去那边置地建房子,爹也可以去那边靠近富士山的地方或是海边圈上一块地,三不时带娘过去度假,冬天的时候泡泡温泉还是很不错的。”

朱棣一听便非常向往,倭国离大明很近,过去的话,走海路,四五天的功夫就到了,他还真的想去看看。

“那倭国的话,既然已经是我大明的领土部分,要不,取名叫大和州如何?”

朱高燨心说他爹取名是真厉害,笑道,“儿子觉着这名字不错,就叫大和州好了。二哥不是说,要把天皇押送进京的吗?难道是路上出了什么事?”

朱棣道,“哦,这事儿,爹忘了和你说了,天皇乘坐的那艘船在海上遇到了风浪,听说不小心沉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就没在朝会上讲这件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