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298章 一面倒的屠杀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第298章 一面倒的屠杀

作者:星月长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7:37:47 来源:笔趣阁

朱高燨的手指轻轻地敲在贵妃榻上,他真是做梦都想不到,在对付了陈祖义这只海盗之后,居然还有人不怕死地往大明的炮口上撞。

马三宝站在一边,拿着望远镜紧张地看着前面的战况,这爪哇岛的西王真是比陈祖义那群海盗都要猖獗。

轰!

孟善所在的军舰上,主炮口上射出的炮弹精准地落在了对方的主舰上,木制的船只经不起如此沉重的炮弹轰击,甲板散开的同时,船受力不均匀,朝前倾斜,海水灌进去。

船上的人还没有来得及自救,又是一发炮弹,连发出来,直接从破洞贯穿进去,炮弹在船体内爆炸,船体彻底四分五裂。

“冲过去!”

对方密密麻麻的船只乌压压地,不怕死地,如同邪灵附体一样,依旧朝这边压过来,何寿站在短程通讯器前,向朱能请求,“大将军,末将请求用战列舰去撞击他们!”

朱能看了一下战况,道,“准,其余军舰预备,掩护十六号军舰,尽快歼灭对方!”

“是!”其余军舰上的舰长得令之后,均开始重新布局。

大明的军舰虽然数量不多,但对方的船只都是些胡乱木板所制的船,哪怕是最大的船,也不过和大明的商船差不多,若是直接用炮轰,不出一个时辰也能完胜,但显然,孟善不想浪费太多炮弹。

军舰动力开足后,如同箭一样朝着对方的船冲了过去,稍稍一碰,对方的船只便成了散片,几个来回之后,散乱的船板遍布海面,抱着船板呼救的人在水中挣扎,大明军舰上的机枪朝着这些人无情地扫射,没打算让这些人活着回去。

一场碾压下来,统兵的将领死光了之后,其余的船只被军舰归拢在一起,所有人都跪在了甲板上,向大明祈命。

朱能看向朱高燨,朱高燨闭了闭眼,抬手缓缓地一挥,做了一个消灭的手势。

朱能手中的旗帜打了个旗语,十艘战列舰上的主炮口对准了那些船只,炮弹齐发,将这一片局域海域轰成了一片火海。

一个不留!

严敏初一直站在甲板上,看着这一场一面倒的屠杀,到了最后,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道,“大明强盛,方才有我等的尊严。”

若大明没有这个实力,今日,他便不得不朝西王缴纳高额的赋税,还未必能够安稳回去。

这一场海战,不光朱高燨在观战,西王也站在王城的高山上关注,他没想到,大明的火器如此厉害。

传说中的忽必烈的军舰与之相比,真是云泥之别。

眼见大明将他所有的海船与战士屠杀赶紧了,西王忙屁滚尿流地冲了下来,带领着一家人还有他的臣子们到了港口,跪在地上迎接。

“殿下,西王前来相迎。”朱能请示道。

“前倨而后恭?虽说是个识时务的,不过,本王之前是怎么说的?给本王将这破岛轰平!”

二十艘军舰一字儿排开,在朱能的命令下,炮弹齐发。

西王惊得不能自已,他不敢相信地看着黑色的炮弹朝着自己这边飞了过来,如此遥远的距离,炮弹竟然落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烈火在焚烧,气浪勐烈冲击,他看到了自己的身体飞上了天空,看到了火热的气浪翻滚,看到了周围的人全部都四分五裂,看到了自己的断肢残骸飞舞,看到这个世界在眼前一点一点地消失。

如果将来,依然有一个荷兰人愿意为爪哇岛写一部历史《列王传》,应当会重点记录今天,爪哇岛被大明的火炮轰得面目全非,满目疮痍。

苏鲁马益是这里的一个村子,也是一个着名的港口,南来北往的船只在这里停靠,米粮在这里卸货,并进行交易。

炮弹落下来,气浪将所有的人掀翻,村子被夷平,人死伤一片。

杜板为海边的一个村子,临海,原本是沙滩之地。

当年元朝时,史弼、高兴征伐阇婆,数月不得登岸,船中的澹水已经饮尽了,眼看军士就要死绝了。

史弼、高兴祈祷上天,说,“奉命伐蛮,天若与之则泉生;不与则泉无。”祷告之后,史弼奋力用枪扎海滩,泉水随之而出,众将士饮泉水而得以生存。

此处约有千户人家,基本上都是从广东和漳州等流居住于此,眼看炮弹将要朝这边蔓延,这些人均吓得不能自已。

最后,这里的头目只好穿上了大明的衣服,摇着一只木船,将一面用白色的床单做成,写着“明”的帜竖在木船上,驾驶着船只,朝大明的军舰靠近。

“殿下,那边有大明人!”

朱高燨接过了马三宝递过来的望远镜,朝杜板村这边看了一眼,见船上的确是大明人,他抬手打了个停止的手势。

轰炸暂时停了下来。

那艘船上的老者愣了一下,船上的青年正说要不要回去,老者道,“快,快点!”

那青年只好越发摇橹,正好顺着风向,船飞快地朝前逼近,而青年也紧张得浑身冒冷汗,掌心里的汗水滑腻得他都握不住船橹了。

好在,大明的海军并没有朝他们开炮,也没有开枪。

船靠近军舰的时候,老者让青年停了下来,两人一起恭敬地跪在船板上,“大明梁忠,大明梁思远拜见大明大将军!”

“吊上来!”朱能道。

当下便有大明海军放下了软绳,这一老一少被吊了上来。

朱高燨这边自然是得到了消息,让狗儿前去将人请来。

这梁忠二人乃是一对祖孙,被带上来后,得知是要见大明的皇子,梁思远不知深浅,梁忠却是两腿打颤,上最后一层阶梯的时候,远远看到了歪在贵妃榻上的男子,腿一软,噗通一声摔在了地上。

“皇子殿下饶命,殿下饶命!”梁忠索性趴在地上,拼命磕头。

“起来吧!”

朱高燨的声音传了过来,他怕这人一直磕头,耽误了时间。

待两人过来了,行完了礼,朱高燨这才道,“你们说你们是大明人,说说,你们哪里是大明人了?你们在这爪哇岛上过了多久了?已经是几辈人了?”

朱高燨端起茶盏,慢慢地抿了一口,梁思远偷偷地朝朱高燨看了一眼,一身锦衣华服,手指如青葱玉竹,指节分明,他手中的青花瓷茶杯虽细腻致密,却不及其指尖之秀美。

真是一个神仙一般的人物,这便是大明人吗?

梁忠拼命磕头,“殿下,小民等当年也是迫不得已才背井离乡来到这里,若非性命所迫,谁也不愿越洋过海,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啊!”

“哦,是什么样的情况,才迫使你们前来?”

梁忠沉默良久,才道,“殿下,当年因海盗猖獗,太祖高皇帝下命令,片板不得下海。我等本是漳州人,靠海吃海,家里分田都没有。那一年闹饥荒,租种了乡绅的田颗粒无收,租子却不得不缴纳。”

“那狗日的……”

“闭嘴!”狗儿在旁边呵斥一声,“殿下面前,不得污言乱语!”

梁忠再次停顿了片刻,“那乡绅要将小民的女儿拿去抵租子,若能留在他家里做个叠床铺被的活计也就罢了,谁知,他把小民的女儿卖往了那种地方,等小民知道的时候,小民的女儿已经撞壁死了。”

说到这里,梁忠已是泣不成声,“洪武十七年,小民跟着乡里人,深夜从家乡出发,登上了船,在海上飘了整整一个月,才来到了这里。“

朱高燨闭了闭眼,道,“这岛上,你这样的人有多少?”

“小民所在的村子名叫杜板村,约有千余户。村东行半日,就是新村,土名叫革儿昔。原先那里都是沙滩之地,村主是广东人,也是约有千余户。小民们所在的这两个村子,都是当地和外面的商人前来交易,有时候,小民等因为会说当地话,会做个中间人。”

朱高燨见此人言谈举止不像是那些没见过世面的,衣服鞋袜穿得也非常得体,青年男子左耳上戴了硕大一个金耳环,一看便知是殷富之家。

“你看,我说我大明人少,其实哪里少了,多少人都流浪在海外。我就想不明白了,背井离乡在外,日子真的就比在大明要难过一些?”

说着,朱高燨就起身了,朝船舱之内走去。

梁忠头抵着甲板,瑟瑟发抖,他孙子梁思远倒是懵懂不已,只觉得手掌撑着的竟然是铁板,铁板在水里竟然也不沉?

这就是大明啊!他总是听村里的老者们说大明的国土多么大,大明多么强盛,他总是想象不出,但今天,他看到了上国的人物,看到了大明的军舰,他才明白,真正的强大是怎么回事?

马三宝跟了进去,见朱高燨站在窗前朝着远处的海面眺望,他不由得紧张地问道,“殿下,大明地广人多,流出几个出去,并非是什么不好的事。若非不然,今日,我等来到这爪哇岛,连个熟人都遇不上,岂不是也很落寞?”

“三宝,你总是很会安慰人!”朱高燨笑了一下,“你说得对,我大明就如同一株大树,枝繁叶茂,风吹过,带走几粒种子,随风飘到了远处,扎根,成长,又长成了大树,将来连成一片森林,也是好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