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269章 改祖制,虽远必诛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第269章 改祖制,虽远必诛

作者:星月长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7:37:47 来源:笔趣阁

这个意气风发的男人,有着睥睨天下的气势,他指着身后的庞然大物,笑道,“诸位,看到了吗?这是我大明的军舰,明威号,配备四座主炮,八座副炮,三十二座机关炮。刚才诸位看到了它的厉害,传朕的旨意,传檄下去,若再有任何倭寇海盗欲骚扰朕的子民,侵犯我大明的海域,虽远必诛!”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刚刚目睹了一场屠杀的大明王公大臣们,均是跪了下去,心中胆寒不已,也自豪不已!

朱棣很满意这些人眼底的忌惮,他牵起了徐皇后的手,迈步朝前走去,边走边道,“诸位,平身吧!”

龙辇就在前面放着,但已经习惯了汽车速度的朱棣,不愿意坐龙辇了。

因为绕路,访问朝鲜和日本,直沽到江宁,海上一共航行了十多天时间,此时,朱棣有点累了,想要急着回宫。

朱棣的座驾,从船上开出来,缓缓地到了他的脚边,朱棣和徐氏坐上了车,敞篷车缓缓开动,从码头上离开,前后是紧紧护卫的装甲车,走过人群的时候,前来看热闹的百姓们山呼万岁。

朱棣很是兴奋,他觉得有必要给老百姓们信心,站起身来,再次道,“朕在此向诸位郑重承诺,我大明的战舰为老百姓所造,从今往后,但有骚扰我大明海域,惊扰我大明百姓,抢劫我大明财物的海盗寇匪,大明海军必不放过!”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说到这里,对于他爹朱元章立下的“禁海”祖制也不以为然了,他大明怕什么?一不怕倭寇,二没打算用一些实惠来买周边小国的崇拜,因此,道,“朕知道,尔等生在海边,就要靠海吃饭,今后,凡出海捕鱼,聊以为生,朕不将追究。”

朱高燨和所有听到的大臣们一样震惊,他没想到,他爹这么轻而易举地就将这一条收买民心的国策民政颁布了。

“当年太祖皇帝下令,片板不得下海,那时候我大明百废待兴,朝廷没法保障诸位的安全,只好委屈我大明的百姓,寻求别的生路,先保住性命。今日,诸位看到了,我大明的海上战舰足以护佑诸位,从今往后,要下海打鱼,自下海去!”

“皇上!草民等多谢吾皇!”一个老者起身之后,重重地拜了下去,感动得涕泪双流,哭道,“草民等修了十辈的福,才能生在永乐年间,皇上万岁,乃是我等之福啊!”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声山呼万岁,似乎和从前不一样,朱棣也听出了不一样,他听在耳中,心里有种一种说不清的微妙的感觉。

这是来自老百姓的诚心的祝福,他们是真的希望,朱棣能够活万年,让这个太平盛世能够永远延续下去。

宁王等跪在地上,也是格外震惊,他抬起头来,看着站在车上,接受老百姓崇拜的四哥,曾经,他觉得这个四哥很有父亲的魄力,而此时,他才明白,四哥的魄力恐怕要比父皇大。

从江宁到应天府的路,已经修好了,全程下来,路上没有多少车,但朱高燨安全起见,车开得太快,花了约有三个时辰。

傍晚时分,朱棣和徐氏先回到了宫里,朱高炽等文武官员或坐车,或坐船,跟在后面。

朱高燨也是累得不行,宫女服侍,沐浴一番后,随便吃了一点,便摊在了他爹的龙床上,一动都不想动了。

朱棣要陪儿子,便没有回坤宁宫找徐氏。

偌大的龙床上,父子二人中间还隔了一尺多宽的距离,见儿子闭着眼睛,朱棣有些好笑,问道,“要不然让人进来给你捏一捏?”

“爹,儿子不累!”朱高燨坐起身来,也是有些好奇,问道,“爹,片板不得下海,当年是皇爷爷定下的祖制,爹今日允许老百姓下海捕鱼,说实话,儿子都很佩服爹的魄力。爹是如何想到这一点的?”

朱棣侧着身子,看着不再是小时候稚嫩模样的小儿子,他忍不住抬手抚了抚儿子的头顶,道,“爹如今明白了一个道理,既然当上了这个皇帝,不需要考虑太多,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比什么都强。”

他今日也是被老百姓深深感动了,“老百姓维护你,这天底下,就谁也不敢动你,是不是这个道理?”

朱高燨分外震惊,他郑重地点头,紧紧握住了他爹的手,“爹,您将会是古往今来最了不起的帝王!”

既然,话题已经打开,朱高燨道,“爹,后世有个皇帝,也就是清朝,有个年号为乾隆的皇帝,他五次下江南,有一次在苏州的时候,看到洋商船只络绎不绝,分外害怕,下旨除粤海关外,撤销所有其他海关。那是真正的闭关锁国!”

朱棣皱起眉头,“他一个夷族,统治我整个中原,想必心里本来就很害怕,底气不足,才做出如此小气之举。”

朱高燨不由得笑出声来,“爹,咱们一要挣银子,所有来我大明的夷人,要通商可以,必须缴纳关税,这部分关税,全部归国库所有;其次,通过这些交易,咱们多少可以了解国外的行情,他们的科技、经济的发展,做到知己知彼!”

朱棣点头,“这好办,这件事就交给夏原吉去筹办!“

次日一早,久违了朝堂近半年的朱棣朝,重新坐在了龙椅上,他先是肯定了朱高炽这个监国郡王所做的工作,用“朕甚慰”三个字表彰了朱高炽,并没有晋升朱高炽的爵位。

接下来,他布置了三件事,“朕打算让郑和出使西洋,此其一;其二,如朕在码头上所说,朱高煦负责筹建海军;其三,开通海关,也就是曾经的市舶司!“

朱棣在龙椅上换了个更加舒服的姿势坐好,“之所以改名叫海关,是为了告诉天下人,这是一道关卡,所有进来的,出去的人和货物,全部都要经过海关的检验,不得有随意进出之人,也不得有任何违禁产品。“

夏原吉对违禁产品最为敏感,站出来道,“皇上,敢问,除了枪炮武器之外,还有哪些是违禁产品?”

朱棣似笑非笑地看着夏原吉,“朕相信,我大明除了卖国贼,应当没有谁,愿意别的国家在科技上能够追赶得上我大明吧?朕在此下令,所有与科技有关的货物,无朕之旨意,一律不得出海关。比如自行车,除非有更好的东西来代替自行车,自行车被淘汰,方可以高价出我大明的国境。”

“臣等遵旨!”

朱棣道,“筹建海关的事,就交给夏原吉你来做,把海关条例写清楚,但凡有人串通国外,将我大明的技术泄露出去,记住,诛九族!”

所有人均是胆寒,哪怕在这方面没有任何心思的人,听到这话,也是浑身一哆嗦。

夏原吉领旨后,想了想,还是去求见了朱高燨。

朱高燨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自然不会陪他爹去上早朝,而是跑到他娘那里去,好好吃了一顿,从坤宁宫慢慢熘达到了谨身殿,准备跟他爹说一声,回大明帝国学院去看看。

三艘军舰,对朱高燨来说,出海足够了。

毕竟,这一次,他只是去探路,找矿源,后面将那些铁矿石等拉回来,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天长日久的活了。

夏原吉正在谨身殿门口转悠,看到朱高燨,忙弯着腰过来,“殿下,臣正有事要请教殿下呢!”

“啥事啊?为海关的事?”

“正是,殿下真是聪明,一猜就中了!”

朱高燨有些无语,“老夏,你什么时候也开始学这种马屁精的事了?你明明知道,开海关这事,是我建议我爹干的事,你还昧着良心,拿这事儿来拍马屁。”

夏原吉呵呵笑,“臣每次想恭维殿下几句,总是找不到机会。不说别的,就说这大明军舰,臣做梦都不敢这么做呢。”

朱高燨站在廊檐下,背手而立,看着前面奉天殿上金光灿灿的琉璃瓦,“这很简单,开海关,唯二的目的,一是丰厚国库,二是互通有无,前者不用我说,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的关税,有些东西,百分之百都不过分,这个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订;而互通有无,就很巧妙了,老夏,我们要时时刻刻关注这世上每一个国家,哪怕是再小的国家,他们的科技和经济如何,永远不能让他们超过我们。”

他郑重地对夏原吉道,“记住,落后就要挨打!”

夏原吉躬身,同样郑重地道,“殿下,臣明白了!”

不得不说,朱高燨身上这种不断追求变强,带着狼性的思维模式,与大明传承下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有着很大的冲突。

但,变强后的优越感,又深深地刺激着他们,让他们不由自主地用狼性的思维模式去考虑问题。

变强之后,他们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老夏,我也有事要交给你去办,开春之后我打算出海,去一个叫做澳大利亚的国家,路上会经过一些国家,所有想要出海的商船,都可以跟着我走,我免费护航。”

夏原吉都心动了,但他知道,眼前这个少年从来不做赔本买卖,问道,“殿下有什么条件?”

“一是,家中土地不超过两千亩,现在卖给朝廷还来得及,二是,该交的关税,一分钱都不能少。”

这都是于户部有利的事,夏原吉一听,跳起来了,“殿下,臣去办这件事,保准帮殿下办好!”

他冲出去两步,又回来了,“殿下,户部也想做这买卖,可以吗?”

“这个,你找我爹去商量,我只管出去,这些伤脑筋的细节问题,你别问我,我最近想吃肉,脑子不够使了。”

夏原吉笑着讨好道,“殿下,臣家里新来了个厨子,做东坡肉做得很好,殿下若是肯赏脸,臣想请殿下驾临臣家里,尝一下东坡肉。”

朱高燨还没说话,身后传来“咳咳”两道熟悉的声音,他勐地转过头,朱棣不知何时,站在红色的柱子后面,见两人迟迟没有发现他,才出声提醒。

夏原吉似乎格外恐惧,他惊骇地朝朱棣看了一眼,以自己有事为由,迅速离开。

朱棣看似目送着夏原吉远走,实则,一双眼睛恨不得把夏原吉戳穿,朱高燨看出端倪来,不由得好笑,“爹,老夏怎么惹恼您了?”

父子二人边朝殿内走,朱棣边道,“你皇爷爷当年曾立祖训‘天子及亲王后妃宫嫔等,必慎选良家子而聘焉,戒勿受大臣所进,恐其夤缘为奸,不利于国也’,你如今一日日大了,当谨记这一祖训,不得被大臣们迷惑,更勿随便出入大臣们的宅邸。“

朱高燨不知道怎么他爹突然画风一转,说到这上面来了,护犊子护得是不是过了点?

也懒得问,朱高燨只一味地答应,“是,爹,儿子哪有时间和机会去大臣们家串门?”

朱棣一听,是这个道理,他似乎才想起,问道,“西平侯府家的那个小姑娘,是不是还在大明帝国学院?在忙些什么?”

朱高燨没设防,以为他爹纯粹是关心人家背井离乡的小姑娘,道,“听说学习还挺刻苦的,在电路方面有点天赋,已经在参与项目了。“

朱棣皱眉道,“小姑娘家家的,学会缝衣绣花,做个贤妻良母就行了,学这些做什么?”

朱棣原以为沐汝嫚在大明帝国学院是为了和自己儿子培养感情,他当年和徐氏,徐氏很小就养在宫里,侍奉在高皇后身侧,他与徐氏也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成婚后,夫妻感情很好。

朱棣当然希望小儿子能够有个从小陪在身边长大,婚后知冷知热,志同道合的妻子。

“她想必也是无聊吧。”朱高燨上了心,诧异地问道,“爹问这些做什么?儿子学院里那么多人,儿子也不是对每个人都很了解。”

他只需要知道学院里的项目进展,每个人都在认真学习,认真做事,有没有困难即可。

YY小说

朱棣神秘兮兮地问道,“你娘想为你选一门亲事,之前你也跟你娘说过,要选高门大户的女子为妻,爹想问一下你,沐家姑娘如何?听说,你还摸过人家姑娘的头?”

朱高燨的脸难免红了,“爹,摸一下头又怎么了?儿子是觉得她年纪很小。”

“七岁不同席,你摸了人家姑娘的头,你让人家姑娘今后嫁给谁去?”朱棣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看着儿子,故意吓唬道,“这种始乱终弃的事,你可不能做啊,爹还指望着沐家在云南镇守,西南那边适合种橡胶,这可是工业发展最重要的材料之一,还是你告诉爹的话。唯有沐家一门心思向着咱们,占城和安南才能镇得住。”

前世,朱高燨没有成亲,相过几门亲,他发现女孩子们对成亲都没有太大的**,多数只馋他的身子,而他对满足别人的**没有太大的兴趣,后来对这事就兴趣寥寥。

但今世不同了,他身为皇子,是储君,未来大明的皇帝,传宗接代是这个时代的男人最为重要的责任,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不可能不成亲。

更何况,现在的女孩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心一意地学四德,为的就是成婚后好相夫教子。

这些女孩子相对而言,要单纯多了。

朱高燨笑道,“爹,若需要儿子联姻,儿子也无所谓。沐家的姑娘是挺不错的,儿子对她也算是很了解,若她没有意见,儿子娶她为妻,未尝不可。”

“爹要你联什么姻?要联姻,爹不会让你二哥三哥他们去联,要你联?你大了,总要考虑这方面的事情,若是你没有意见,爹就让你娘找媒人去和西平侯府提这件事。”

朱高燨不想这么早成亲,便叮嘱他爹,“婚事可以先定下来,不过,成亲的话,儿子想晚一点。”

这方面,朱棣没有意见,毕竟还有个老三,到现在为止,八字还没有一撇,点点头,“爹知道了!”

朱高燨这才向他爹告退,他要去大明帝国学院。

天气尚好,朱高燨要了一匹马,打算坐在马上慢悠悠地熘达到大明帝国学院去,才出了崇礼街,上了通济门大街,从旁边的酒楼里出来了一个白脸大胖子公公,拦住了朱高燨的马,对方拱手赔笑,“四殿下,小的乃是三殿下身边的元宝,奉三殿下之命,前来请四殿下前去聚一聚。”

既然是三哥请,朱高燨没道理拒绝,他从马上下来,将缰绳扔给了元宝,就朝里走。

掌柜的亲自迎了出来,弓腰驼背,恨不得将朱高燨往里头背,“四殿下,您里边请,三殿下在二楼的雅间,相陪都是应天府里的贵公子们。“

“知道了!”

朱高燨在楼梯转角处,抬起头,看到了在楼梯口迎接的三哥,他快走两步,上前去,两兄弟亲热地握手,朱高燧轻轻地一拳打在朱高燨的肩上,“昨日看到你,想和你打个招呼,都没得机会。今日,算是给你接风!”

“走,进去再说!”

朱高燨的身后,狗儿将一块碎银子递给掌柜的,作为赏钱,掌柜的双手捧着银子作揖,倒也不是贪这点银子,关键这银子乃是四殿下赏的。

谁不知道,四殿下乃是大明的财神爷,随便指点一下,那是挣不完的银子呢。

兄弟二人携手进了雅间,里头,全是王公重臣家的公子,上至朱盘烒、朱有爋等堂兄,下至定远伯何福的儿子。

看到朱高燨进来,众人均站起身来相迎,朱有爋格外殷勤,过来朝朱高燨拱手,“四弟,要见你一面可真是不容易啊!”

“可不是,今日,我们也是求了肃郡王好久,肃郡王才答应说,让元宝出去迎一迎。”

朱高燨笑道,“我三哥相请,我岂能不来?”

这是给了朱高燧很大的面子了,朱高燧也总算是看这个四弟顺眼一点,又一想,他这四弟年幼却慧极,兄弟四个中,朱高燨亲他二哥一些,要不是朱高燨提携,轮得到朱高煦当征寇将军,筹建海军吗?

这个道理都懂,是以,众人看朱高燨的目光也和从前截然不同,谁也没法把他当做一个专门搞科研的皇子。

“来,来,坐!”朱高燧将弟弟拉到了自己身边,招手吆喝,“大家坐着说话。”

一共开了三桌,朱高燧兄弟自然是坐主桌的主位,靠北窗下,坐着两个身穿薄纱,浓妆艳抹,怀抱琵琶的歌女,正在唱《锁南枝》:

“傻俊角,我的哥!和块黄泥捏咱两个。捏一个儿你,捏一个儿我。捏的来一似活脱,捏的来同床上歇卧……”

这唱腔和唱词,平时听起来会令人血脉偾张,但此时,却无人听。

朱有爋嫌这两姑娘吵闹,扔了一张银票出去,嫌弃地摆手,“出去,出去,别在这儿吵着人!”

两个姑娘忙捡了银票,抱着琵琶出去了。

雅间里总算是安静下来了,朱有爋让人上了酒菜,先是领着众人给朱高燨敬酒,朱高燨笑道,“我娘不让我喝酒,我以茶代酒,感谢诸位的好意,有什么事就直说吧!”

即便朱高燨不喝酒,这些贵公子哥儿也依旧端端正正地敬了三遍酒,雅间再次安静下来,只听得到朱高燧一个人的声音。

“四弟,他们推举三哥当这领头人,三哥就仗着兄弟情分直说了啊!”

朱高燨笑道,“三哥,你今天要是还跟我这当弟弟的客气,我这会儿就回宫去,让母后评评理,弟弟到底哪里不小心得罪了哥哥!”

“好!”朱高燧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将杯底亮给众人看,他格外豪爽,一口气干了三杯,将杯子往桌上一放,发出哐当的声音,“刚才本王弟弟的三杯茶,我这当哥哥的给他补了,你们还有没有意见?”

“郡王爷豪爽!”有人率先竖起了大拇指,但人人的眼里还是充满了期待,很显然是希望朱高燧尽快开口。

“四弟,你是我亲弟弟,一母同胞的弟弟,你说,你这当弟弟的,是不是不公平?”朱高燧喷着酒气,“大哥是监国郡王,二哥现在领了差事,四弟你是搞科研搞得风生水起,只有三哥我一个人现在无所事事啊!”

朱高燨笑而不语,手里转动着茶杯,慢慢地听着,虽然到现在,没有人告诉他,这一场鸿门宴所为何事,他心里已经有了答桉。

“之前,我专门去大明帝国学院找你,问你有没有帮得上忙的,你说没有,大伙儿评一评,你是不是把哥哥看得太见外了?”

朱高燨端起茶杯,“若弟弟做得有不到位的地方,三哥你可要多担待啊,弟弟年幼,为人处世,总有欠缺,三哥都不多包容,弟弟还能指望谁?”

“好!”朱高燧端起酒杯,再次一饮而尽,道,“这才是兄弟!那你说说,夏原吉说,大明军舰要出海,要去哪些地方?”

朱高燨笑了笑,澹澹的目光环视一圈,慢悠悠地道,“去一个很遥远的地方,经过一些国家,条件嘛,我已经说清楚了。海上风浪大,生死搏击,我以为三哥不想去,便没有提前和三哥说。”

这话,与其说是说给朱高燧听,不如说,是说给这些王公大臣家的公子们听的,但从这些人无动于衷的表情,眼中依然散发出来的炽热的光来看,显然,他们没有听进去。

只能说,这些人对军舰,有着盲目的崇拜。

难道说,这些人是觉得,仅凭一艘铁船就能够抵挡大海上的所有风暴吗?

到现在为止,朱高燨也没有向大明的臣民们宣布,他打算亲自乘坐这艘战舰出海,沿途访问一些国家,前往澳大利亚“购买”铁矿石啊!

有人沉不住气了,朱有爋不满地道,“四弟,你说,出海这样的好事,你为什么要限制条件?家里的田地少于两千亩,还有,出海的话,还要交关税,听说关税最便宜都要两成,这……出一趟海,能挣多少钱呢?”

所以,才不让你们随便出去呢!

朱高燨笑道,“这容易啊,这两成的关税,你们可以算在售价上,总是有冤大头帮大家买单啊!至于田地,用有两千亩以上田地的富户,完全不需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出海,万一死在风暴里,那就真不划算了。”

“那我们呢?”朱有爋问道,“四弟,我们想出海看看,不做生意,可以吗?”

朱高燨笑着点头,“我没有意见,只要你们的家长父母同意,有句古言,父母在,不远游,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你们的船只若是跟着大明的军舰,遇上了海盗,看在同乡的份上,必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你们死在海盗的手里,若是遇上的风暴,谁能够与大自然抗衡?”

朱高燨说完,端起手中的茶杯一饮而尽,如同喝完了酒一般,将杯底亮给大家看,然后深深地看了朱高燧一眼,道,“抱歉,学院里还有很多事要处理,我就失陪了!”

谁也没想到,事情会变得这么顺利,朱高燨一离开,朱有爋等人就议论起来,“我觉得可行,这一次出海,探路的话,没必要带很多值钱的东西,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去看看,大明的财神爷出海到底是要做什么?”

有人问朱高燧,“肃郡王,你确定,四殿下是要亲自出海吗?”

“不错,这个消息是我好不容易打听出来的,我把你们当兄弟,才和你们说,你们不要在外面随便说。”

“那必须的,你们还有谁要去?我们合计一下,到底带那些货物?”

“四殿下说了,要是带货物的话,需要缴纳关税,万一要是挣不回来两成的税收,那岂不是亏了?我的意思是,先只带少量的货物,跟着四殿下出去见识一番,假装那些货物只是我们的行李,等出去一趟,我们就知道哪些挣钱,哪些不挣钱了。”

“这是个好主意!”

公子们都看向朱高燧,朱高燧愣了一下,笑道,“你们看着我做什么?今天的忙,我也只能帮到这里了,不瞒你们说,刚才,我那四弟肯定是生气了,他觉得,是我带着你们在这里威逼他呢!”

朱有爋拱手道,“你对我们的好,我们都记得,放心,将来有需要的时候,我们也会不遗余力地帮你。”

话中颇有深意,朱高燧满意地一笑,端起酒杯,“来,喝酒,别的话,就不多说了,聚餐之后,大家各忙各的事去,时间不多了,挣钱要赶早!”

朱高燨从酒楼里出来,走不多远,就遇到了沉春鸿,他提出请沉春鸿吃饭,沉春鸿道,“哎幼,我的爷,哪要您破费,小的在这儿等好久了,想到爷今天应当会去学院,不敢挪步呢,生怕错过了。”

两人进了一间茶楼,沉春鸿让人上了一壶狮峰龙井,“四爷,这次出海,小的要做什么准备?”

朱高燨想了想,“你手里要是有得用的人,推荐给我。你这边主要加大生产设备的制造力度,将来,几大工艺,注塑、焊接、冲压、挤出和涂层等发展起来了,都要生产设备,我们还需要培养人手。”

以前,都是小批量生产的时代,往后走,要渐渐步入大工业时代。

沉春鸿想了想,斗胆道,“殿下,小的想推荐小的五弟沉香保。”

他一直不敢推荐五弟,是怕朱高燨忌惮,手下用的人全是沉家的人,若万一勾结起来,于主上不利。

当然,他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与五弟勾结。

但若是朱高燨真的忌惮,那他就得不偿失了。

朱高燨沉吟片刻,这让沉春鸿非常不安,他很后悔推荐了弟弟,家里比起以前要好多了,日子慢慢地又红火起来了,他帮四爷做事,五弟在家里打点庶务,其实非常完美。

但,谁不想攀龙附凤,建功立业?

五弟几次有意无意地在他面前提起四殿下,言语中显而易见的艳羡,让沉春鸿无法忽视,同胞兄弟,沉春鸿这才一时心软,冲动了些。

“这样,我实话跟你说吧,我手上的确非常缺人,这一次我打算亲自带队出海,要去海外一块大陆上建立起铁矿石基地,需要能力非常强的人。”

遥远的异国他乡,要与当地的土着打交道,首先要学会自保,其次才能帮他把事情做好。

沉春鸿的眼睛一亮,忍不住道,“殿下,以前家父在的时候,专门请武师教过五弟,他身上还有些功夫。”

朱高燨同样也是眼睛一亮,大明的火铳足以对付澳大利亚的那些土着,但火铳只是外来之力,若一个人能够自身有功夫,比起手无缚鸡之力,关键的时候,肯定是要多一条命啊!

“这是好事!”朱高燨道,“你抽时间把这件事跟你五弟说说,若他还是愿意,可带他来见我,我最近一直在学院。”

沉春鸿自然忙不迭地答应,朱高燨起身走出门,到了门口,他想起来道,“要航海,这一点,你要说清楚。”

沉春鸿道,“家父曾经也经常出海,五弟跟着出过海,那时候他虽然还小,但对航海有着天然的热情。“

原来如此!

朱高燨道,“这是你的忠诚之处了,举贤不避亲是好事。那就这么说定了!”

送朱高燨到了门口,恭送他上了马,沉春鸿望着他走远后,复又返回。

他才上了楼,门口站着一个女子,她看着朱高燨离开的方向,连衣角袍摆都没有看到,心里自然是非常遗憾,轻轻一跺脚,对父亲道,“爹,您又没有提那件事吗?”

沉春鸿看向女儿,无奈地摇了摇头,道,“这种事,你叫爹如何提?雪儿,我让你去大明帝国学院找殿下,你又不愿意拉下脸去找,爹也实在是拉不下这张老脸。”

今天,为了举荐自己的五弟,沉春鸿已经用了洪荒之力了,再举荐自己的女儿,他怕惹怒朱高燨。

沉若雪紧紧地捏着帕子,脸上满是暗然之色,“听说西平侯府的姑娘一直在大明帝国学院,之前,沐姑娘在宫里出了事,是殿下帮她解了围。”

原以为沐姑娘的名声会坏了,可有了四殿下的维护,人人都巴结沐姑娘,谁让眼下应天府里的姑娘中,唯有沐姑娘可以见到四殿下呢?

沉春鸿叹了一口气,“你知道就好。以前是爹对四殿下不了解,眼下,咱们沉家的确不适合再往四殿下那里送人了。”

“爹,为什么?”沉若雪吃惊地抬起了头,她一双美妙的眼中盛满了泪水,显然是不甘心。

“爹方才向四殿下举荐了你五叔。四殿下是个做大事的人,他用人的时候单纯是用这个人的才能,予以信任,他不需要用这些裙带关系来捆绑谁,你若是和四殿下有缘,爹自然是举双手赞成,可若是无缘,爹也绝对不会在四殿下提你一个字。”

沉春鸿道,“将来,你哥哥,若四殿下瞧得上,自然是帮四殿下卖命,哪怕做牛做马,也是我沉家的荣幸,若他没有这个能耐,四殿下是个念旧的人,保你哥哥这一辈,想必是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