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263章 回来了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第263章 回来了

作者:星月长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7:37:47 来源:笔趣阁

这一仗,有多邦城里的安南军,也有梁民献和蔡伯乐从升龙城带来的两万多幸存的军人,一共三十多万安南大军,不管年龄大小,凡是手拿过武器的,全部都被大明军押解回国,但凡反抗,一缕射杀,毫不留情面。

此时的北京城门口,聚集了太多的老百姓,听说皇上皇后和四皇子回来了,整个北京城里,所有的作坊都停了,人都朝城门口这里汇聚过来。

“是皇上,皇后娘娘,还有四皇子,他们回来了!”

“回来了,终于回来了!”

朱高燨放眼看去,看到了好几张熟悉的面孔,他舞动手臂喊道,“馄饨张,唉,那谁,还记得我吗?”

“是四殿下,四殿下,我家开了奶茶店,来喝一口吧!”曾经参加过靖难之役的军士,因为受过伤,治疗好后,便被遣回家了,得了一笔遣送费,来到北京城,开了一家奶茶店。

用的是朱高燨给的方子。

朱高燨笑道,“好啊,把奶茶做好了,等我啊!”

“好,四殿下,要来啦!”

众人均是大笑,朱棣看到儿子如此受欢迎,很高兴,笑道,“让你的这些老百姓们先把路让一让,我们先进去?“

金忠和郭资领着众人拜下去,山呼万岁后,朱高燨道,“乡亲们,先把路让一下,等我把我爹娘送回行宫,我再去找你们喝酒!”

“好,大家伙儿,把路让开,让皇上和皇后先回去,我们回去等四殿下,今日,就在这北京城里,咱们不醉不归!

“不醉不归!“

徐氏见儿子回到北京城后,如鱼得水一般,真是既高兴又为他担忧,“儿子,你喝酒能行的吗?”

“娘,说说而已,难道他们还真的要儿子喝醉不成?不过,娘,这时候正是您和爹施恩的时候,不说两句吗?”

徐氏乃是虎门将女,又母仪天下,不是不敢在这么多人面前讲话,而是身边有丈夫,她不由得看向朱棣,朱棣道,“当年,陪着你们一起守城的是他们,朕这次陪你回来,也有要犒劳他们的意思,但由皇后出面,更为妥当!”

徐氏的脸上渐渐地绽放出笑容来,她握了握朱棣的手,站出来,高声道,“父老乡亲们,我犹记得当年是你们拼了命协助我们守城,这份恩情,我和皇上一直记到了今天,没有诸位,就没有我一家的今日,在此,我感谢诸位!”

说着,徐氏弯下腰来,老百姓们感动得眼眶都红了,其中一个老丈走出来,行礼道,“皇后娘娘,若没有当年皇上的靖难之役,也绝不会有我等今日的好生活。当年,我等并非是帮皇后娘娘和四殿下守城,也是帮我们自己守住我们的家!”

“是啊,皇后娘娘,那都是我们自愿的!”

“皇后娘娘,四殿下对我等也是恩重如山,我们有今日,全仗着四殿下!”

“我等唯愿皇上万寿无疆,唯愿四殿下身体健康,我大明百姓就有长长久久的好日子啊!”

好看的言情小说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四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老百姓们拜了下去,自动分开一条道来,朱棣的车缓缓地开动,从老百姓们让出的道上驶离,从始至终,这些老百姓们均是五体投地,发自内心地恭敬。

哪怕没有人抬头看,朱棣依旧朝着他们招手,他不停地喊着“乡亲们免礼,乡亲们免礼!”可没有一个人起身,情不自禁地,朱棣的眼眶有些发热,他想,迁都吧,回到北京来,这里才是他的家,才是他的根本。

他无法离开这座城市,还有这座城市里的老百姓,他依然记得当年靖难之役,是他们肩背手推,将粮食运到战场,是他们宽慰他起兵造反谋逆不安的心,是他们的支持,让他冲破了黑暗的桎梏,走向了光明。

今天,他回到这里,赤子之心依旧,他们依然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他,几乎将他拱奉上了神坛。

北京城里,昔日的燕王府已经荣升为了潜邸,经过修葺之后,焕然一新。

回到熟悉的地方,朱棣夫妇只觉得无比安心。从朱棣离开这里的时候,他就想过要回来,徐氏当初离开,便留下了不少老人,服侍起朱棣一家三口来,轻车熟路,也让人非常舒服。

梳洗过一番,简单地休息一下后,朱棣便将金忠和郭资唤了进来

二人在朱棣面前被赐座,半边屁股坐在小杌子上,均毕恭毕敬,汇报北京这边的情况。

金忠说着难处,脸上却满是笑容,“到处都要人,人手实在是不够。去年,臣要在城外搭建新的发动机生产线的厂房,到处都找不到人手,正好又是农忙季节,臣担心工钱出得多了,地里的活计又没人做,只好和老百姓们换工,用拖拉机帮他们犁地,让他们来帮忙上工。“

朱高燨想到后世,种的是杂交水稻不说,直接撒种在地里,平常老百姓只需要做好田间管理,水位和病虫害,等到了收获期,直接用机器脱粒,稻谷上岸了就直接卖掉。

何等轻松!

但眼下,一亩田的水稻产量实在是太低了,要是像后世一亩地能产一两千斤谷子,就好了。

朱高燨便对朱棣道,“爹,儿子有个提议,跟黄福说一说,在琼州那边弄点田地出来,咱们找些会种田的人,看能不能培育一些好种子出来,把粮食的产量提高一点。”

朱棣知道儿子说这话肯定是有缘由的,便记在了心里,这种事,他来安排就好,肯定不能让儿子把啥心都给操了。

朱高燨又对金忠道,“你继续说吧!”

金忠接着道,“去年底,发动机线勉强搭起来了,很多零部件按照四殿下的意思,交给外面的手工作坊做,如今,北京城里的作坊遍地都是,皇上要修宫城,臣专门在外头重新划了一块地,打算把这些作坊都迁过去,就怕他们不肯迁。”

朱棣两道眉毛竖起来,“他们敢不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