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258章 多生娃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第258章 多生娃

作者:星月长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7:37:47 来源:笔趣阁

朱棣也看出来了,回去的路上,他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爹几次想出来看看,却又很怕,如今看到这些,总算是可以安心了,至少,爹坐这江山的时候,老百姓没有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朱高燨不以为然地道,“爹,您就放心好了,现在纺织厂多了,制衣厂也多了,不管是布料还是衣服的价格都便宜多了,怎么可能会衣不蔽体?再到处都在开荒,拖拉机也在大量生产售卖,那些有钱人为了开作坊,出让了大量土地,好些土地都分到了老百姓的手里,不愁填不饱肚子。“

棉花是从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宋元开始传种,明初,朱元章强制性大量种植,这两年,纺织业兴起,棉花种植更是广泛,有些地方棉花和红薯套种,成效良好。

朱棣听得直点头。

在浦子口做了短暂停留之后,朱棣便一路北上,汽车在驰道上一日行驶数百里,两三日功夫,便到了驰道的尽头,这里热火朝天,修路的百姓劲头十足。

水泥路上盖了草,用橡胶管连接水冲在路面上。

朱棣不解,上前去与负责洒水的中年男子交谈,“老乡,你这洒水做什么呀?”

这中年男子戴着个草帽,穿着短衣长裤,手里举着水管,一面洒水,一面道,“这水泥刚开始凝固的时候,要是太干燥了,凝固不好,路面容易开裂。”

他抬起头来,晒得黑黑的,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您是从哪里来的?难怪没有看到过我们这种路呢,好走吧?”

“好走!”朱棣点头,赞道,“你们这路,修得是真好,我从那边来,一路看到你们修的这路,真是好走。”

这人笑道,“前边也在修,你们过去,走不多远土路就能又走上水泥路了。”

那人朝前面指了指,就朝前走,去浇前面那一段路了,看得出来,这人做事的热情很高。

这和以前服徭役可不一样,朱棣跟着朝前走了几步,问道,“你们这一天来,能拿几个工钱?”

“一天包三餐啊,工钱另外算,一天五十文。”那人见朱棣兴致很好,就乐得说,“我这一天,也干不了多少事,还能挣五十文,家里旧年开年分了两亩地,前头一直帮别人种,今年总算是有了自己的地了,婆娘领着娃在家,就算不种地,我这挣的钱也够吃了。”

朱棣喜欢听这些,跟着走,问道,“老弟有几个娃儿啊?”

“三个,今年春上添了个小的,上头一个儿,一个女,这又添了个儿,管他呢,那么苦的日子都过来了,现在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再多添两个也不怕。”

“大的多大了?”

“老大是儿子,今年六岁了,娃他娘说要送去上学,我说上吧,上吧,再不学几个字,也不行,现在都兴上学,我这一天还能挣几个钱,娃儿想上就上呗。”他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说,“娃说以后想给公家开拖拉机。”

说起来像是一件很自豪的事。

朱棣也觉得很自豪,点头赞道,“以后拖拉机多了,肯定要人开啊,上学要花多少银子?”

“咱是平常老百姓,又不是官绅,花什么银子啊?”这人满足地一笑,“老哥,瞧你这打扮是官绅吧?你们的娃读书要钱,咱们的可不要。都说咱皇上和太祖皇帝一样,是咱们老百姓的皇上呢。“

朱棣愣了一下,笑道,“可不是,这就不公平啊,我家娃儿上学,光花银子不行,要捐地。”

“嘿嘿,那就没办法了,哪儿不公平了?公平得很呢!”

似乎是道不同步相与为谋,这人一听朱棣这话,就不想和朱棣说话了,背过身子,一心一意浇水去了。

徐氏看到这一幕,掩嘴而笑。朱棣讪讪一笑,摇摇头,朝这边走来,看到朱高燨虽然没敢笑,眼底却满是戏谑,不由得朝他头上拍去,“你这小子,敢笑话你爹!”

“爹,谁让您说当今皇上的坏话呢?爹难道不知道,朝廷把地收上去后,都是分给了老百姓们?亏您,还在他们面前叫不公平!”

那汉子听到后,扭头过来,朝朱棣狠狠地瞪了一眼,大有‘你再敢说皇上的坏话我对你不客气’的意思。

朱棣忙承认错误,“是爹不对,爹不说了。”

徐氏实在忍不住,掩面而笑,她是真的很开心,上前来用帕子帮朱棣沾了沾他鬓角的汗水,道,“老爷,我们走吧!”

负责此地工程的人是工部侍郎刘俊,而提供技术支持的乃是晁勉之,两人听说朱棣来了,忙过来要行礼,朱棣摆手止住了,上前去,两人行了长辈礼。

“就叫我爹是徐老爷!”朱高燨低声道。

“徐老爷,这边请!”晁勉之灵光一些,忙邀请朱棣往他们临时住的那边去,一路介绍道,“前边丁溪也在修路,很快就会和这边的接上了。“

丁溪乃是两淮盐运司下面的一个盐场,这边修路,很多盐商捐资不少,一来是为了买一个将来进大明帝国学院的入学资格,再就是马上四殿下要出海了,买一个出海的资格。

等进了丁溪,果然又上了驰道,行不多远,又是已经拓宽的土路,沿路都可以看到做事的百姓,以及各种出主力的特种机器,工地上都是热火朝天。

当年,朱棣从北京靖难起义到应天府这条路,他走了三年,这一次,从应天府到北京,他只走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一路过来,朱棣心情复杂,当出了德州,到了武邑,便是漆黑的柏油路。

车行驶在柏油路上,比在水泥路上舒适感要好多了。

朱棣不由得问道,“为何应天府那边的路,不是这种?”

朱高燨道,“爹,说了,还是资源的问题,那边没有煤炭,石油储存量也是少得可怜。这些柏油都是提炼石油的残余物,加工之后用来铺路。这些工业资源,南边都很少,这也是儿子眼下没法在那边发展的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