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208章 燕王爵位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第208章 燕王爵位

作者:星月长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7:37:47 来源:笔趣阁

“去把纪纲叫来!”朱棣发话了。

纪纲前来,朝地上的解缙和朱高炽分别看了一眼,今日在后花园里献画的事,他是知道的,也一直在关注这边的事,来的路上,已经对事情的过程知道得一清二楚了。

此时,不适合说话。

“把人带走吧,别让他碍了朕的眼!”朱棣看都不想看解缙一眼了。

“皇上,臣,臣愿意竭尽全力,为皇上修书。皇恩浩荡,臣还没有来得及报恩,臣该死,还请皇上开恩,允许臣将书修完后,皇上再赐罪!”

解缙拼命挣扎着,他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就在这时,人群中走出来一人,正是胡广,看到此人,解缙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有人愿意站出来为他说句话了。

胡广一掀袍摆,跪在了地上,“皇上,臣胡广,愿为皇上修书效犬马之劳!”

他解缙是不是觉得,只有他自己才能为皇上修书?修书而已,难道他胡广就做不好这件事吗?

解缙简直懵了,他不敢相信地看着自己的好友,他们不光是同乡、同窗和同僚,他们还是儿女亲家啊!

朱棣看到解缙与胡广关系甚近,恰逢解缙的妻子生了儿子,胡广的妻子有孕,朱棣便断言,胡广的妻子所怀的是女儿,亲自指婚,胡广的妻子诞下女儿后,给解缙做儿媳妇。

不得不说,皇上金口玉言,前不久,胡广的妻子果然生了个女儿,两家便下了小定礼。

前脚还结成了亲家,此时便落井下石,解缙做梦都没有想到,胡广竟然是这等小人。

他也不由得想到当年,胡广殿试,正是靖难之役,其文章中有“亲藩陆梁,人心摇动”,打动了建文帝,这才被点为状元,并赐名靖,授翰林修撰,阶承直郎。

之后,朱棣进京,胡广归附朱棣,恢复原名。

变节改志不可谓不快啊!

但解缙知道,此时是万万再说不得这话了,他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也不必挣扎,如同一条死狗一样,任由锦衣卫将他拖下去,投进了诏狱。

胡广顶替了解缙的位置,被任命为修书总裁,齐泰负责誊写之事,当然誊写是不可能誊写,主要靠打字机。

解缙被朱棣一脚差点踹死,又被投入诏狱的事,很快便传遍了朝野上下。

朱棣回到了西宫,兀自闷闷不乐,黄俨等人伺候得胆战心惊,朱棣不吃不喝,躺在榻上出神,越发让人害怕。

江保见不是事儿,便悄悄儿出了宫,去找朱高燨。

他前脚出宫,朱棣后脚就宣了道衍说话。

朱棣几次让道衍还俗,又赐给他宅子,美女和官职,道衍均不接受,依旧住在寺庙里,只上朝的时候换上官服,退朝后依旧换回僧衣,活得非常谨慎。

“阿弥陀佛!”道衍道了一声佛号,要行礼,朱棣摆摆手,“少师坐!”

道衍笑呵呵地在小杌子上坐了半边屁股,问道,“皇上唤臣少师,敢问,太子是谁?”

朱棣的脸色不好看了,换个人,此时朱棣能再把人拉出去砍了,但对方是道衍,他忍着怒气道,“莫非,少师也要为大皇子请封太子不成?”

道衍笑而不答,反而问道,“皇上,四殿下对储君之位有何话说?”

这正是朱棣头疼的一面,他要封老四为太子吧,老四不干,不封吧,他又不甘心,听老四的意思,还想让他封老大为太子,凭什么呀?

朱棣不甘心,就凭老大生了个蟋蟀皇帝?

还好圣孙!

朱棣气笑了,“老四那混蛋,朕要封他为太子,他说太子之位不好坐,他不干,难道说,他怕当了太子,朕对他有觊觎之心?”

朱棣说什么都不可能把朱高燨“万年一梦”的事说给道衍听,当着道衍的面,把朱高燨一番骂,“要不是他五心不定,朕还能如此为难,一旦储君之位定了,朝中哪有这么多事!”

道衍笑起来,这也的确是朱高燨能够做出来的事,他不紧不慢地道,“皇上,臣有一个主意,可解决这个问题。”

“你说!”

“储君之位,自然是非四殿下莫属,在老衲看来,大殿下身体不好,一国之君,日理万机,大殿下的身体难堪重负,况且,大皇子妃聪慧异常,若存效彷武周之事,非朝廷之福!”

朱棣深吸一口气,他还着实没有些想到这上面来,不说别的,只说韦氏一事,张氏竟然在他和皇后的眼皮子底下对老二的婚事动手脚,就证明张氏的野心非同小可。

后宫妇人,他一时没有在意,天底下哪个当公公的会去关注儿媳妇呢?

但天家事无私事,他到现在才发现,他这个出身民间的儿媳妇还是个人物!

“少师,请接着说!”朱棣抬了抬手,眉间有一抹疲色,若是外面的人,他说杀就杀了,但家里的人,这么多年陪着他在北平,一个屋檐下生活,他岂能像对外头的人那样,翻脸无情,冷酷如铁呢?

“二殿下童真无邪!”

说白了就是个二傻子,朱棣听懂了,不想说话。

“三殿下心有七窍!”

都是些见不得台面的心思,就如同他在老大和老二中间扇风点火,挑拨离间一样,朱棣看得分明。

“四殿下胸怀如海,看似无情实则多情,殿下在北京多年,老百姓将其当做亲人,臣以为可封为燕王!”

“燕王”二字一出,朱棣就明白了,他当年被封为燕王,从燕王至帝王,登上了一条通天道,他何不把这个爵位给他的儿子呢?

只是想到自己,朱棣摇摇头,“朕待皇长孙,虽比不上太祖皇帝对朱允炆,但朕也不愿看到将来,他步上朱允炆之路。”

道衍摇摇头,“皇上,臣听说,四殿下曾经给皇上上过一个条陈,建议大明封亲王而非藩王,皇上何不从皇子们做起?当年太祖皇帝封皇子们为藩王,以国名为王爵名,皇上登基逾年,也是到了封皇子们的时候了,臣以为,既然皇上不打算分封锡土,列爵而不临民,便不适合以国名为王爵名了。“

“比如呢?”

道衍笑道,“自古吉祥字可用箩筐装,皇上拳拳爱子之心,对兄弟们的友爱之情均可以体现在王爷们的封号中。”

朱棣的手指轻轻地敲在榻上,道,“可若是这样,老四的封号,还适合用朕昔日的封号吗?”

“皇上,至今,北京城的老百姓们还盼着四殿下回去呢,再说了,我大明的火器都掌握在四殿下的手里,皇上若想开疆拓土,对四殿下须得倚重万分!”

朱棣明白了,不由得开怀大笑起来,朝道衍一拱手,“少师,朕多亏有你!”

道衍笑道,“皇上言重了!”

正说着,朱高燨进来了,看到道衍,愣了一下,先给朱棣行过礼,再向道衍拱拱手,“老师也在这里啊!”

道衍看到朱高燨,眉眼间都有了笑意,道,“殿下,臣欲回乡省亲,想向殿下讨一个恩典!”

朱高燨随口道,“无缘无故的,老师回乡省亲做什么?”

道衍这才说起苏州和湖州遭灾的事了,“今年夏天大旱,粮食减产颇多,臣在想,赈灾是一回事,这一季的庄稼误了时令,怕是没有收成,但若是能够加种一季红薯,还能救活一些人。”

“这算什么恩典,要红薯苗子,这好说,回头我帮你弄,让人用拖拉机帮你拉到苏州和湖州去。”

“臣代老百姓们感激殿下!”

朱高燨摆摆手,“你跟他们说,若是实在日子过不下去了,回头我这边要成立一个铁道局,要开始修路了,他们可以去我的工地上做工,一天三十文钱,包吃住!”

还有这等好事?

朱棣的眼睛一下子瞪得老大,从榻上跳起来了,“老四,你打算招多少人给你做工?”

朱高燨摆摆手,“爹,您别担心,儿子修铁路而已,不论如何,都会给户部留一定的股份,这铁路权还是国家的,但钱,肯定要户部掏一些,您别怕,到时候有的是人抢着付钱,哪怕我不要夏原吉掏银子,他也会硬塞给儿子的。”

前期肯定会有一定的投资就是了,他肯定要把一大半的家当给投进去,不过,还是会有源源不断的银子输进来,眼下也到了让马三宝出一趟海的时候了。

任道衍能掐会算如神,也看不清朱高燨打的这套拳法了,好在他年纪虽小,说话行事都很妥当,道衍这才放心了。

道衍得了准信,很高兴地告退。

去苏州和湖州赈灾的差事,是道衍主动向朱棣讨要来的,要来了之后,他又很害怕,不仅仅是近乡情怯。

他辅左朱棣起兵,最后夺了这江山,他心里很清楚,老百姓们认同当今皇上,却未必认同他所做的事。

他害怕回去后,姐姐不让他进家门,旧知故友不与他相见。

可若是他能够将红薯带回去呢,能够告诉世人,四皇子是他的学生,天灾降临,他教出来的好学生,可以给老百姓们一条活路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