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187章 朱高燨才是最好的储君

夏原吉可爱听这话了,他忙跪下来真心实意地磕了几个响头,“臣就在这里谢过四皇子殿下了!”

“哈哈哈,老夏,你别以为我是开玩笑的,我跟你说,等来年橡胶厂建起来了,你说你是不是可以朝我收大笔的税收了?还有,将来,你省着点钱,户部投资我一条铁路,不说别的,就从北京到应天府,一年可以收入多少银子?还有,我将要建成的热电厂,老夏,户部要不要投资?这可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哦!”

还有一些,朱高燨没有说,就他收的这些学生,哪一个不是朝户部缴纳了赋税?将来,他开办的附小,也不可能一直只收穷人了。

朱高燨说的这些,夏原吉听得一愣一愣的,他似乎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朝他砸了过来,一下子将他砸晕了。

朱高燨打了个呵欠,“老夏,纺织厂的事,我现在交给沉春鸿在打理,还有自行车厂的事,户部要是入股的话,我看在我爹的份上,让你入一部分股,你也找沉春鸿商量去,回头热电厂……”

朱高燨想到这里,对他爹道,“爹,还记得我之前跟您说过的话吗?煤矿的话,南贫北富,我暂时先在应天府建一个简易的热电厂,回头牵一根电线进宫里,让您和娘用电灯照亮,不过这迁都的事儿啊,您得往心里去。“

迁都?什么迁都?夏原吉一下子懵了。

朱高燨困了,打了个呵欠眼泪都出来了,“爹,儿子睡去了,困死了!”

说着,摇摇晃晃地就去了内殿。

朱棣待他儿子出了门,朝夏原吉招招手,“老夏,朕今年已经四十一了,翻过年,就四十二了,这储君之事,不能不考虑了。”

夏原吉的脑子有些赶不上趟,他还没来得及问迁都的事呢,结果皇上又说起了储君之事,话说,储君也是大事啊!

夏原吉的嘴就像死了的蚌壳,抿得紧紧的,生怕一个不小心被朱棣撬开了。

在文臣武将们的眼里,储君之事,非常分明。昔日的燕王世子,今日的大皇子,不论是从名分还是从礼法都占了大义。

嫡长子,太祖皇帝册封的世子,也应当理所当然地成为储君。

皇上登基到现在,也有半年把时间了,文臣武将们没有一个人提出应当册封太子,其原因和态度实际上已经非常明显了,都不想立大皇子为太子。

和四皇子比起来,大皇子哪一点有优势?

当年的北京保卫战,是四皇子守北平城,一应事务都是四皇子负责。四皇子弄出来的火器,在靖难之役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这些火器都装备着皇上的亲卫,每一样的杀伤力都令人胆寒。

四皇子弄出来的纺织机,其效率比起传统的纺车和织机,效率不知道高了多少倍,如今在这江南富庶之地,不知道多少人拿了银钱削尖脑袋,想要一台而不可得。

还有缝纫机,夏原吉见识过之后,简直为之惊叹,他想不通,什么样的脑袋能够有这样的奇思妙想,设计出这样的机器。

外面都说,这缝纫机是四皇子孝敬给皇后娘娘的,他是看到皇后娘娘一针一线缝衣服,心疼皇后娘娘才弄出了这样的设备。

自行车,胶鞋底之类的就不必说了,只说今日,几句话,把交子,纸币交代得清清楚楚,准备金信誉,几句话就让皇上心里有了数。

四皇子才十四岁,“天纵奇才”都不足以形容四皇子的能力,放着这样的皇子不立太子,难道选大皇子那种胖得连路都走不稳的?

夏原吉不知道皇上心里是怎么想的,因此,才不想说话,若是皇上让他率先上奏请封太子,他要以什么样的理由请封四皇子,而不是大皇子呢?

夏原吉突然想到,这件事,也是该准备了,至少要探一下别人的口风,别到时候,被人先提出请封大皇子,四皇子这边显得非常被动。

几乎眨眼之间,夏原吉心里已经转过了上百个念头,他一抬头,见朱棣依然盯着他,夏原吉想了想,“皇上,您春秋鼎盛,且又是刚刚即位,眼下朝廷中诸多事,臣以为,册封太子的事,可以先缓一缓。”

朱棣一听,就明白了,他其实一点儿都不着急,老四说历史上他坐了四十年皇位,比太祖皇帝足足多了九年,年头可以说是够长了,他也没想到自己居然还能活八十多岁呢,他急什么急?

他不得不试探一下大臣们的口风,看看臣子们都是怎么想的。

朱棣不担心武将们,若问张玉他们的意愿,毫无疑问,朱高燨才是他们心目中最好的储君,那文臣们呢?

毕竟,朱高燨眼下做的事,是要伤害官绅们的利益的。

没想到,夏原吉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朱棣放心了。

朱高燨睡得迷迷湖湖,半梦半醒之中,他感觉到他爹来过了,还对他说,“儿子啊,这江山,爹先替你坐着,爹答应你,替你多坐几年。”

他心里想,嗯,多坐几年!

次日一大早,朱棣去上朝,也没有喊儿子。

大朝会后,朱棣吩咐吏部走了道手续,让方孝孺官复原职,任侍讲学士,不过,他这侍讲学士是要去朱高燨办的大明帝国学院附小教书。

方孝孺接到吏部的任命,双手捧着敕书,激动得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他双膝落地,高呼万岁谢恩。

他的身后,妻子郑氏从这一刻,才觉得自己活过来了,他们一家人捡了一条命,以后不用死了。

朱高燨一觉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珠儿进来服侍他穿衣,洗漱过后,朱高燨等他爹回来后用早膳,这会儿功夫,朱高燨命人将李谦喊了过来。

李谦如今不适合跟他住在一起了,因此让朱武带着,住在宫外。

“四爷!”李谦生得虎头虎脑,朱高燨抬手揉了揉他的头,“你也大了,不能总这么玩,明日起,你就住到大明帝国学院去,我在那边要开一所附小,你跟着读书。”

李谦眼睛一下子瞪得大大的,“四爷,属下也能读书吗?”

“当然能,你不读书,将来怎么给我办差事?大字不识一个,坏了爷的事,把你卖了都赔不回来呢。”

“那珠儿姐姐呢?”

朱高燨看向珠儿,见珠儿低着头,两个耳垂红得要滴血了,他笑了一下,“珠儿,你也去大明帝国学院吧,我以后可能要长住那边,你也跟着搬过去。”

“是!”珠儿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她福了福身,转身就帮朱高燨收拾东西去了。

朱高煦正寝食难安,他去了郭英家好几次,头两次去,郭英对他还很热情,亲自款待,朱高煦旁敲侧击想打听一下他大孙女儿的事,可能是被郭英识破了心思,后来再去,郭英就给他吃了闭门羹。

随从王斌在一旁出主意,“二殿下,四殿下一向聪明,要不,您去问问四殿下,帮您出个主意?”

“你啥意思?你的意思是,我的脑子不好使?”朱高煦没好气地指着自己的脑袋,很不客气地问。

王斌很为难,心说,你脑子好使,这点事你都办不好,前头看中一个,让人半路截胡了,这次又看中一个,你不又怕人半路截胡吗?

这一次要是又被截胡了,王斌担心二皇子殿下会持刀杀人。

朱高煦在屋里转圈,转了一会儿,不耐烦王斌在他眼前晃悠,将他撵走,“滚出去吧,你让我一个人静一静。”

王斌求之不得。

朱高煦又转了一会儿,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这脑子的确没有四弟的好使,便索性出了门,去牵了一匹马,便朝大明帝国学院奔去。

路上,朱高煦遇到了从云南来的兄妹二人,知道彼此身份后,都熟悉起来了,几次宫宴,朱高煦还和沐斌一起喝过酒。

“你们去做什么?”

沐斌道,“听说大明帝国学院春季招生,我打算去报名,二殿下,你呢?”

“我有事去找四弟,走,一起吧!”

大明帝国学院一座西花厅里,朱高燨让人做了好几个架子,上面铺着偌大一块木板,每一个学生手里都拿了长长的直尺、三角板还有铅笔,正在绘图。

说起铅笔,又是一笔生意买卖,不过,这些铅笔都是朱高燨领着大明帝国学院的学子们自己亲手做的,眼下没有粘合剂,只好用木工用的传统粘合剂先对付。

说起机械绘图,朱高燨是专家,他将热电厂分成了好几块,先是给煤系统,他用教鞭指着黑板,“我希望你们以后竖立起一个理念,那就是尽量通过一些装置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你们说这里,上料的漏斗这么高,若是让工人搬上去,的确可以,但你们想过没有,一是煤炭污染性强,二是强度太大了,对工人的身体伤害很大,这里可以运用到的有什么机构?谁能说一下?”

“四弟!”

朱高燨的话音未落,就有人在外面大喊一声,朱高燨扭头一看,他那讨债鬼一样的二哥又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