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153章 齐泰来竞聘兵部左侍郎

这些天,方家的变化也很大,昔日里服侍的下人都走光了,只剩下一个老仆,他的妻子郑氏都要亲自下厨做饭。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也不知是谁人传了这谣言,说方孝孺无能误国,祸害了建文帝,如今建文帝死了,方孝孺竟然也没有跟随尽忠。

老仆走到了门口,喊了一声“老爷”,低着头道,“有客人来访!”

“请进来!”

短短时日,方孝孺已经没有了人样,眼窝深陷,面如死灰色,头发胡子拉碴,多日没有换洗的官服散发出一股难闻的酸腐味儿。

看到进来的是黄子澄和齐泰,方孝孺腾地站起身来,愤怒道,“怎么会是你们?你们来我这里做什么?”

齐泰和黄子澄不比方孝孺好多少,两人也不计较方孝孺对他们的态度,径直走了进来,一人端了一杯茶,咕咕咕地喝完,齐泰把嘴一抹,“方大人,眼下我们三人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了,您也不必瞧不起我们。说实话,连朝廷眼下都把我们忘到了九霄云外,原本就承受这样的羞辱,相煎何必太急呢?“

方孝孺双目圆瞪,若不是眼前这两个人,他们何至于到今天?

黄子澄有些心虚,毕竟是他举荐了李景隆,结果,李景隆一上去,五十万大军就成了炮灰,仗打得跟拉稀一样。

黄子澄隐瞒住了这场败局之后,原以为李景隆身为岐阳王的后代,第一次大败乃是轻敌,第二次一定能够扭转乾坤。

谁知,第二次,李景隆又当了逃兵。

两次逃兵也就算了,朱棣陈兵浦子口,李景隆守金川门,朱棣才到城下,李景隆和谷王居然打开了城门,做了内应。

齐泰则嗤笑一声,“方大人,老鸦不嫌猪黑,你也不用拿这副嘴脸对我们了,大家都是一回事。那时候,当今皇上都打到城门口了,您还在鼓捣皇上复周礼,一会儿改官名,一会儿改城门宫名,一心只想着名垂青史。您放心,今后,历史上少不了这一笔。”

方孝孺气得浑身发抖,“你二人的名声未必比我好,削藩,削藩,最后把先皇的江山都削没了,你们又是什么好东西?一个举荐奸臣,一个身为兵部尚书,每战必败!”

“说这些有什么用呢?”黄子澄悠悠地开了口,“我举荐李景隆的确是建文朝的罪人,可当时,又有谁适合统兵?”

两人都不说话了!

“先不说当今皇上乃是一代战神,洪武二十三年,燕王和晋王分别领兵出征漠北,燕王生擒乃儿不花,晋王空手而归,只说燕军的火器,是何等厉害!“

黄子澄道,“固然有李景隆不争气,可气运在当今皇上那边,也是不争的事实。”

齐泰等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九龙护体一事,若说,九龙护体尚且还有一些谣言造势的嫌疑的话,那么燕王登上皇位之后,颁布的政令,要求文武百官效忠百姓,效忠大明,效忠脚下这片土地的圣旨,就不得不耐人寻味了。

“你想说什么?”方孝孺警惕地道。

黄子澄道,“我在想,从古至今的帝王们,又有几个人把老百姓放在眼里?又有几个帝王说不需要臣子们,老百姓们效忠,我在想,或许,当今圣上才是了不起的帝王。”

“滚!”方孝孺怒道,“你们忘了建文帝是如何厚待你们,如何对你们言听计从了吗?你们竟然做出如此背主之事,难道不怕史笔如铁?”

黄子澄根本不把方孝孺的态度放在眼里,他悠悠地道,“史笔?史书不都是人写的吗?眼下,朝廷正在搞竞聘上岗,自己看中了什么岗位,觉得可行,就可以去竞争,双向选择。比起以前,四处钻营,碰壁,一门心思想要得到上级的赞赏好爬上去,岂不是要好多了?”

“不错,这才是正儿八经地给人一个做事的环境!”齐泰道。

“任何人都有资格说这样的话,这么想,你我不行!”方孝孺道,“你们别忘了,当初是谁赏识你们,是谁信任你们,最后,又是谁辜负了谁?”

“方大人,不是你们,而是我们!”齐泰很不给情面地纠正他。

昔日,一起在朱允炆跟前非常有地位,令朱允炆对他们言听计从的三个人,怎么也没有想到,还会有今日,那时候,三人谁想到的不是将来上名臣传?

哪怕是到了最后时刻,想到难免一死,史书上也会轰轰烈烈地记下他们为了建文帝,与朱棣誓死对抗的事迹,将来的后人们说起他们,至少会被他们的这份忠诚感动。

但眼下,他们面临的局面只有尴尬。

纪纲将齐泰和黄子澄回京的消息告诉了朱棣,他非常不解,为何到现在,建文帝的这些忠臣们,都不能被抓起来,投入诏狱?

纪纲知道这些都是朱高燨的意见,若非朱高燨乃是皇上的亲生儿子,他真的要怀疑,朱高燨是不是站在建文帝这一边。

“皇上,当初要不是齐泰和黄子澄一天到晚在建文帝跟前进谗言,要削藩,建文帝也不会下削藩的旨意,依臣看,这两人,还有方孝孺简直就是最大的奸臣,应当被严惩。”

朱棣捏着手里的奏折,边看边漫不经心地问道,“朕自有主张,你且看看,他们仨人打算生还是死?你给朕瞧好了,不得让任何人朝这三人动手,朕倒是好奇,他们是自己死,还是活着?”

昨日,为了这三人,老四和他打了赌,老四赌这仨人苟延残喘地活着,他赌这仨人自尽效忠,为此,老四说,若是他这当爹的赢了,纺织机作坊挣的钱,五五分。

倒也不是朱棣想贪儿子的钱,既然打了赌,朱棣自然想要赢得公平。

若是锦衣卫动手,岂不是在儿子面前丢了脸?再说了,朱棣的确想看看,这仨人,最后到底是活还是死?

等到兵部尚书茹瑺前来,满头大汗地将齐泰竞聘兵部左侍郎的事说了,朱棣被自己的口水呛得满脸通红,“你说什么?”

“皇上,齐泰前来竞聘兵部左侍郎,臣不知该如何是好!”茹瑺拼命磕头,当初茹瑺任吏部尚书,因不容于太常寺卿黄子澄,外放河南布政使,后迁兵部尚书。朱棣攻打龙潭,茹瑺便奉命前往议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