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151章 先给士大夫们一个下马威吧!

朱高燨只是一提,其中用意,朱棣便明了,他眼睛一亮,这几天的桉牍劳顿,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当皇帝居然这么累。

也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妙处。

朱棣当即拍板,就这么干!

无正式衙署,但有值班房,设在谨身殿右后门坐西朝东的三间大屋,能够进军机处的人都是品秩极低,人微言轻之人,但做的事却都是军政要务。

高低制衡,简直是妙到极致。

五个人被传唤过来后,朱高燨细细打量了这些人一番,此时,年龄最长的乃是杨士奇,前一刻的任务是修撰《明太祖实录》,三十七岁,以他将活七十九岁的高龄,如今的他依旧还很年轻。

最年轻的是杨溥和杨荣,未过而立之年,均是登进士第的高才。

五人不明所以地进来,给朱棣和朱高燨行过礼后,朱高燨道,“诸位,请坐!”

太监们端来了小杌子,但没有一个人敢坐,均是跪在地上,都不敢起来。

朱高燨笑了笑,“诸位既然不愿意起来,喜欢跪着,那就跪着回话好了,一直以来,我都有个疑问,我让我爹召各位来,是想请教一番!”

解缙抬起头来,飞快地朝朱高燨看了一眼,问道,“四殿下,请问是什么疑问,臣等可为四殿下解惑!”

“好,我的疑问是,太祖高皇帝为何要取消丞相?”

朱高燨笑看着解缙脸上巴结讨好的表情渐渐地凝固,变得怔愣,张大着嘴巴,忘了合拢!

朱高燨抬了抬手,“还是起来说话吧,这里没别的人,就我和我爹,诸位有什么不妨直说!”

诸人越发不敢起来了,朱高燨看向他爹,朱棣不由得好笑小儿子还是太嫩了一点,便厉声道,“起来吧,四殿下的话,尔等也不听了?”

“臣等不敢!”杨荣等人只好起身,坐在小杌子上,只敢坐半边屁股,虽说不甚舒服,但总比跪着强。

“我记得唐朝的裴监与唐高祖共坐御榻,十八学士在唐太宗面前也有个坐处,到了宋朝,宋太祖自诩要与士大夫共天下,士大夫们在皇帝面前却是没有坐处,一坐群站而论政。等到了元,到了我皇爷爷面前,到了建文帝面前,诸位,怎么跪在地上了?”

没有人回答朱高燨的问题,甚至,他们都不知道,朱高燨问这些的目的是什么?

“有句话叫,铁打的士大夫,流水的皇帝啊!从古至今,有上国柱造反当皇帝,有武将黄袍加身当皇帝,有外族入侵当皇帝,有我皇爷爷这样开局一只碗当皇帝的,但你们看看,有士大夫当皇帝的吗?”

“没有!为何没有?唐朝三百年的宰相被二十个左右的家族包办了,宋太祖扩大了进士科的名额,倒是很多寒门子弟进了朝廷,但做了官就开始买田置地扩庄园,连范仲淹这个‘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都知道要儿子去讨租子。”

朱高燨朝前凑了一步,笑道,“当皇帝累啊,风险也大!读书人么,都很聪明,所以说,好处,他们拿,风险,皇上担!”

朱棣一愣,听起来好有道理啊,果然如此!

朱高燨笑了一下,声音却变得冷厉起来了,“而对这天下祸害最大的,从古至今都是那些读书人,满嘴仁义道德,实则,全然不顾老百姓死活!”

解缙惊愕得抬起头来,嘴巴张了张,似乎想说什么,可看到朱高燨一双闪着寒光的眼睛,他最终,闭上了嘴。

杨荣等人,也是满头冷汗,不知所措。

“没有哪一个皇帝不害怕亡国的,可没有哪个士大夫怕亡国,因为他们非常清楚,不管谁坐这江山,可以马上打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

“当年唐庄宗做皇帝的时候,要选懂朝廷典故的旧族子弟做宰相都很不容易,在世人的眼里,当官似乎是一件很神秘,很了不起的事。今日,我让你们来,就是要你们,将六部每一个岗位的职责,办事流程,拟出来,要清晰明了到,任何一个识字的人,照着做,都能办事办好!”

朱棣倒抽了一口凉气,他没想到,自己这个小儿子,魄力大到了这种程度。

杨荣等人也惊得抬起头来,他们看看朱高燨,又看向朱棣,见朱棣和他们一样,惊呆了的样子,这五人才想到,这恐怕是四皇子殿下一个人的意思。

他竟然没有和皇上事先说好的吗?

朱高燨想到,他皇爷爷只知道将做事的人杀得人头滚滚,不知道有没有想过让老百姓来监督这些当官的,就算想到了,估摸着也做不到,毕竟,眼下可不是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的时代,多少人别说写自己的名字,连一二三都不认识,如何监督?

“就这么办!”朱棣拍板道。

杨荣想了想,问道,“皇上,四殿下,这岗位职责做起来,不知道有没有什么要求?”

此时,他们想反对,但不敢开口了。

“自然是有的!”朱高燨笑道,他似乎看透了杨荣的心思,“第一,格式有规定,第二,定岗位职责也有方式。”

朱高燨招了招手,狗儿将一张宣纸拿了过来,朱高燨展开,只见上面画了一个乌龟壳一样的图形,左边一个箭头,右边一个箭头,乌龟壳还长了四只脚,上面各有备注。

“这是户部尚书的乌龟图,看到没有,这里是输入,输入是什么,意思是户部尚书要收集那些信息来办事?每个行省的户粮籍册,这一年每个省各地的风调雨顺情况,有没有大灾大难?各部的开支,国家的统筹经费等等各数据。”

朱高燨指着乌龟壳,“这里就是户部尚书要做的工作,移民垦荒,招抚安置流民,根据各省收支情况调剂余缺,差役的减免,权量市籴,评估物价,征收赋税,赡军输,督漕运,编制核查户口册籍,及时了解人口土地增减,百官俸禄支出……等等!”

“乌龟壳尾巴是输出,也就是说,户部尚书的价值,做得好不好,全部体现在输出上。那么考核户部尚书的指标是什么?”朱高燨指着乌龟的左下脚,“府库有盈余,国家无饿死,天下无流民,人人得以安居乐业!”

“右上脚这里,是要写出做好户部尚书需要的条件,或者说,胜任这个岗位需要的条件,比如,至少要会打算盘,看懂账本吧?最起码是个识字的吧?这些数据需要量化。”

“左下脚,你们看好了,这里是要根据什么法典,哪一条规则来办事,所有的岗位办事都要有法可依,如果没有法,你们就完善法律。这里,右上角这里,直接汇报人,也就是上一级领导是谁,户部尚书的直接汇报人,自然是我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