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开局就是一只废仙女了 > 第三百三十五章 要想富,先修路

从来没有人分析过当今北辰在世界的地位,北辰的人虽然也知道,在北辰之外,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部落、国家。

然而……北辰往往都是敌人来了才知道,而且只要能够守住自己的地盘就差不多了,对于外面的部落、国家,颇有几分只要你无法威胁到我,我就不管你的意味。

但想想都知道,这样的想法是悲观的,是被动的,而李承乾的牓子出彩之处,也正是在于此。

当大部分的人都觉得,我们应该以夷伐夷,应该跟吐蕃和亲,应该呵斥呵斥那些不听话的藩属国,只要他们还承认我们的宗主国地位,我们就不打他们。

当然,可能实际上,也是真的无法支撑太多这样的战争,而不得不首先考虑自保之时。

李承乾却是提出了,好,既然是自保,那该如何自保,那就需要把东都,作为天下兵马的粮仓。

这种想法虽然有点异想天开,毕竟,李承乾甚至都还没有出过多远的远门,不知道西域到底有多辽阔。

可以说,不管你送多少粮食来西域,都怕是不够,但能够提出这种想法,已经是实属不易。

目前,技术上来说,北辰应该还是无法实现进可豪夺天下,但自保,却绝对不成问题。

如今,北辰总体而言,是和平安宁的,然而,四周的蛮夷戎狄,也不能小看,因为,这些四周的臣服的部落、国家,几乎都是白眼狼。

如果说今天他们能顺从你,那么同样,明天他们也可以反你,这不,高昌国就是这样。

而且,他们反你最大的理由,也是路途相隔遥远,认为北辰不会派兵打过来。

而李承乾所提出的观点则是,不管你在哪里,只要我的粮仓能够发挥作用,就是天涯海角,我也能出现在你的面前。

手里没有粮仓,打不了,跟手里有粮仓,随时都能打却没有打,那是两回事。

不管如何,这都是一篇能够作为国策而存在的角度新奇的牓子。

“没想到,乾儿才出去巡视不到一个月,就对当今大局,有着如此独到的见解。”

见完了大臣后,皇帝便回到了皇后的寝宫。

皇后听完了皇帝的话后,也是觉得,这的确有点难得。

“毕竟,那是陛下你的子嗣,自然比之陛下差不了多少。”皇后也是道。

“不!这样的想法,便是朕都从来没有想过。”皇帝也是回道。

之后,皇帝话锋一转,“只不过,乾儿还是太缺乏经验。”

皇后没有说话,让他接着说下去。

“这经验缺乏就缺乏在……东都或许真的可以作为粮仓,可如果无法解决路上运输的问题,还是无用。”

是的!

这并不是皇帝想老婆孩子热炕头,年纪大了,就光想着享受了。

而是实在没办法。

不过不管如何,反正把东都作为粮仓来使用这一点却是绝不会有错的。

很快,皇帝便让宰执们拟了诏命,正式委任太子在东都管‘粮仓’。

而且,还下诏要重新修缮东都的宫殿。

东宫,诏令已经下发有数日了,这时,太子左庶子张玄卿这才后知后觉,其实,古代大部分时候,也都是这样,根本不可能做到第一时间知道,但假若大臣们第一时间得知了,要是有意见,那肯定立刻就会来反映。

这不!当数日后得知陛下又要重新修缮乾阳殿后,张玄卿的暴脾气又来了,几乎是想都没想,就又跑来给皇帝上谏道:“恭望陛下察臣之诚,恤百姓之苦,收回成命。”

皇帝也是没得办法,只能是把太子殿下的那篇牓子,拿出来给他看了看。

说道:“这一次要修缮东都,可不是为了吾自己,而是太子想要待在那里。”

只能说,太子殿下要待在那里的理由,也是完全出乎张玄卿的预料,他原以为,难道太子殿下也沾染上了贪图享乐的毛病了?

但看完了牓子后,事情却完全不是那样,反倒是,太子殿下极其为北辰考虑,而且,“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真的是戳到了他的心坎坎上去。

没想到,才初出茅庐的太子殿下便竟能有如此想法,当即便给皇帝道了贺。

只是……

陛下这该不会是想借着这个借口,然后重修乾阳殿吧?

重新修缮东都没错,但是不是不用修得那么好,张玄卿在大殿上,如今考虑的,就不是要不要重新修缮的问题,而是要修缮成什么样了。

你说修缮得差一点吧,毕竟这也就是一个粮仓。

粮仓自然是没有必要修得那么好的。

但既然是谋万世者,似乎修得好一点,也不为过。

见张玄卿在思考,皇帝也是道:“张爱卿如今在想什么?如果你觉得朕这个决定有问题,你可以去找太子商量商量。”

张玄卿便沉默住了,他有一种预感,陛下一定会趁着这个机会,把乾阳殿重新修建起来。

然而……

在这篇牓子当中,东都的地位又是如此重要,修得不好,似乎又让人觉得有些寒碜。

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吗?

张玄卿问自己,最终,他只好是跟皇帝行礼然后说道:“请容臣回去再想两天。”

对!

今日实在是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等他回去想两天,念头通透以后,再说也不迟。

而远在东都的李承乾,自然也有一种预感,张玄卿一定会找到他。

所以,这些天,李承乾也有在想,有没有什么能让张玄卿不那么反对的办法。

“夭夭你可有办法?”

他写信问夭夭。

夭夭也是回他道:“我没有。不过有人要修宫殿,这也就意味着,家里的田地可能缺人耕种,也无法给家里带来更多的农副产品的收入。要反对,无非就是担心百姓吃不好、穿不暖。但有时候,做人得有长远的目光,得明白,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你得让大臣们明白,修宫殿不仅仅只是修宫殿,而是为了让百姓过得更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