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开局就是一只废仙女了 > 第两百二十章 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看国家大事

除夕、元正才刚过去没几日,接下来,李承乾便又要去监国了。

皇帝也是各种找理由,让太子来接他的班,恨不得把李承乾十二岁之后,十八岁之前,没监国的时间通通都给补回来。

当然,皇帝也有理由便是了,因为还有大概两个月,皇后就要生了。

干脆,除非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才需要向他启奏,不然,便是连新年之后的国考,也就是一年一度的科举试,都全权交给了李承乾来主持。

北辰无疑是有科举制度的,只不过……

由于有能力一直走读书这条路的人不多,再加上在民间,也很少有人能有那样的远见,认为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所以相比起如今大部分当官的人,都是通过官员举荐上来的,反而,通过科举考试上来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像是山东大族这样的世家大族完全掌控了社会大部分的教学、书籍等资源,对于平民来说,可能要想多点博览群书,都成问题。

因为第一,你找不到书;第二,你就算找来了书,也没有名师来给你解惑。

除非是你天资聪颖,自学成才,然而这样的人,无论是在哪个朝代,都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上一年北辰全国的科举试报考人数才只有两千人不到,也是,谁若是有门路的话,早就找人举荐了,还那里用得着来考试。

来考试的人,大部分都肯定是找不到门路。

这时的科举试制度还不怎么规范,主要是人也不多,而朝廷,自然也是对各种人才十分苛求的,这就导致了,很多黑幕会发生。

比如说此时在一个坊内,一位达官贵人的家中,一位士子便向这位达官贵人投呈了自己的作品,称之为“投卷”,目的,就是想让这位达官贵人先认识认识自己。

而这位达官贵人,不用说,自然也是在朝堂之中,有一定话语权,至少能够跟皇帝搭得上话的人。

李良李季常,还有周邦熠,以及崔英明,三人此时便恰好路过这家人的门口。

只见,对面忽然出来一名士子,不是之前李良李季常的死对头张伯远又还有谁。

张伯远一转身,便立刻看到李季常了,或许是方才“投卷”结果很不错,至少,他得到了这位达官贵人的一个很不错的评价,所以,此时心里也是不免有些飘飘然。

张伯远跟李季常都出身平民,只不过不同的是,张伯远的家里还算是比较有钱,即便不是士族,可也是乡绅,倒是李季常,就比较普通了。

但李季常在学业上面,却要比张伯远一直好不少,这才导致了张伯远一直都看李季常不怎么顺眼。

“哟,这不是李季常吗?”

张伯远一看到李季常竟然也会出现在这种地方,也是着实有些好奇。

毕竟,李季常虽说即便比不上周邦熠、崔英明这种天才,但骨气还是有的,别的士子一般大多数都喜欢投靠达官贵人,可有一次,李季常就曾跟别人说过气话,他就算是考不上,也不做这种投机取巧的事。

当有了朝中一些达官贵人,甚至名流士人的举荐,那么即便有时候,这个人事实上学业并不怎么样,但最后,一般中进士的可能性都要高别人一截。

试想想,当别人有关系,而你没有的时候,那相同分数,甚至分数差一点的时候,录取谁该不用多说了吧。

而朝廷,也大多默认了这事,因为这种事如何说呢,你不这么做的话,可能便带动不了文人士子来参加科举试的积极性。

你看,如今每年参加的人数才不到两千人,若是再经过一番考试筛选,可能留下来的人,才不到十几个。

更何况,并不是说,你来参加考试,就一定会录取你的,比如说,两千人,一百道题,每个人都只考了二三十分,连对一半的人都没有,像是这种资质如此差的人,自然是宁缺毋滥,根本不可能留下来让他们当官。

所以这时候,举荐就很重要了,可能,在考试内容中,并不能完全体现这个人的学识,又或者说他这一次发挥得不好,考差了,那就还有留下来的可能性。

对于科举试,此时,北辰也还在继承前朝的基础上,自己也在不断摸索着,规则虽然是有的,但是并不算太过于完善。

回到四人这边,张伯远在看到了李季常以后,第一时间也是想了起来,道:“我说李季常,你不是说,就算是考不上,你也不会做这种投机取巧的事,怎么?今日又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李季常见了是张伯远,原本的好心情也是一瞬间便被扑灭了,“我跟朋友一起到朋友家里作客不行?”

“作客?”张伯远眉头一皱,表示严重怀疑。

这些天他可都是知道的,李季常这小子跟周邦熠、崔英明这两人走的很近,前者,是周阳德周家的子嗣,而周阳德是京都大理寺的大理正,官阶在从五品下,要不然,这周邦熠也上不了国子监,而后者的崔英明,则是出身于山东大族,本身地位也不低,崔家连皇帝的联姻都敢说推就推,可见一斑。

反正,说是到朋友家里作客,张伯远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的,“怕不是想利用这两人身份之便,做什么自己口中的‘投机取巧’的事吧?”

“你!张伯远,你不要污蔑人!”

张伯远也是眼白一翻,“我有吗,我又没有说你就是这么做了,我只是合理地猜测,倒是你,怕不是在心虚?”

这时,崔英明也是道:“这位兄台,我们素来无冤无仇,没必要如此说吧。而且,这一次我们三人都已经报考,若是真想利用父辈的关系,我们早就通过举荐当上官了,又何必再多此一举呢。”

是的,三人情投意合,在一次酒喝高了以后,一致认为,直接凭举荐当官很没有意思,非要来参加一下科举的考试才罢休。

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实力十分自信的缘故。

而张伯远这边听了对方的话,也是觉得这三人肯定是脑子秀逗了,李季常要参加科举试还正常,其余两人,那个不是辰都,附近州县有名的才子,这还用参加科举?

见张伯远一副不信的样子,崔英明也是向他行了行礼,说道:“当时候,考场上见。”

说完,便独留张伯远一人看着这三个傻子发呆。

而与此同时……

东宫之中。

李承乾也在想着考题。

虽说,这考题自然不是他出,而是由礼部、由学士们先拟好,再放到他这里来,不过,最后,行不行,还是要由他这个监国的太子来决定。

这个时代甚至都没有太多防作弊的方案,因为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必要,能有人来考就不错了。

另外,像是举荐这种东西都能存在了,就说明了,你只要不是太过分,但凡是真的有点真材实料,问题都不大。

当然,若是你真的是来糊弄皇帝的,那后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对于那些胡乱举荐别人的人,自然也会有相应的惩罚。而且有没有真材实料,皇帝一问很容易就问出来,可不能把皇帝当傻子。更别说还有御史在盯着呢,你敢举荐自己亲戚,御史台立马就能给你弹劾一个任人唯亲。

看完了一位大学士送上来的考题,李承乾也是微微地皱着眉头。

“在看什么呢?”

这时,夭夭也是端着切好水果走了过来,其实她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跟李承乾一起看国家大事。这就好比刷抖音、刷微博差不多。她觉得这些大臣写的东西都挺有意思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