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 > 第544章 理想与实际并不矛盾

“除了以上我讲过的两项运动以及收腹带之外,我这里还有数个保养的药膳方子,是为了给产后女娘用来补气血用的。

另外,这养肤的方子也是有几个的。

与你们说这些,是为了让你们安心。

我并非那等迂腐之人,我虽是有心帮助天下女娘,但我深知我一人就是散尽家财又能帮助几人呢?

更别说,你们跟着我学习,不论你们是想将来有一技之长,还是对此有兴趣,或者是对我当初招考时说过的,在我这学堂里头毕业之后,能够被我推举能够有个好去处。

我对此都觉得好。

在我看来,你们能冲破束缚,愿意争取这个来我这稳婆学堂学习的机会,已然是不容易了。

世人生在这人间,必得吃喝拉撒,满足自己乃至家人的衣食住行的需求,这一切不是用一腔热血就可以做到的。

最终总是要落实到实际上去。”

听着李三娘说这些,台下诸人面色各异,不过她们都没想到,李三娘竟是把这些话都直接说了出来,就这么一丁点儿也不隐晦的直接说了出来。

要知道,时人讲究含蓄之美,士农工商,商排最末位,与此时的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的根本有关。

大唐已然是对商人最为宽容的一个朝代,也正因此,才造成大唐此时繁荣的经济形势,流动的货币才是真的有用的,才能造成从下到上都可有利可图。

但本质如何,是不能说出来的。

在世家贵族眼里,他们可看不到自己兼并土地,买卖人口,剥削他人的剩余劳动价值来为他们奉献。

他们只会说,士才是天下最重要的一面,是能帮助圣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不可缺少的。

因此,这帮子最有钱的人,还会处处对于商事不屑一顾,非要表达铜臭是多么的臭不可闻。

怎么说?就挺虚伪的。

就是台下的李母都没想过李三娘竟然是在众人面前说了这些事来,不过李母相信李三娘必然有自己的原因,因此也并没有张口插嘴。

“说这些,是想告诉你们,在我这稳婆学堂里头学成出来,除了去做稳婆可有一口饭吃之外,也可有其他收入,帮你们获得想要的东西,或是养育子女,或是体贴父母,抑或是只为了多下两次羊汤馆子。

理想与实际从不矛盾!

你们未来可做个为妇人接生的新式稳婆,你们可为贫苦的女娘接生,收取几个铜板来换得你们以最低限度保证她们和孩子的安全;

你们自然也可以为富贵人家接生,向她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就比如这收腹带,虽然看了是如何做的,自己在家也能做,但难道就不能提前制出多种样式的收腹带拿来售卖了么?

这对产妇身体好的动作你们可以免费教给她们,那后续补气血的汤药、养肤的丸药,就可以卖给富贵人家的女娘啊。

你们自己做个稳婆,你们的家人可以帮你们处理这些杂事啊。

我说这些与你们知晓,是安你们心。

信我,我李明芳必不会让你们失望!”

画过了大饼,安了众人的心,李三娘这才笑着对众人说:“咱们的理论课基本上算是讲完了。

在实践课之前,我会开展一次考试,来为诸位查漏补缺。

所以,在下次考试之前,你们不仅要做好这次的课业,还要尽可能复习前几次我授讲的内容,到时候咱们会开展一次为时两个时辰的考试。”

李三娘满意的看着台下众人,就连李母、李大嫂她们都面露震惊的表情,拍了拍手,“好了,今儿个就到这儿了。

我在此,预祝诸位考一个好成绩。

这成绩可是与你们最后的学分挂钩的哦。”

长安城里每日里都有新鲜事儿发生,就好比李三娘的稳婆学堂今儿个发生的事儿,若是拿出去说,怕不是要让人震惊到下巴颏儿都要掉下来了。

而远离长安城七千里地的安西都护府的前线驿站,终于迎来了来自长安的信件。

风尘仆仆从马上下来的传信兵,从怀中掏出自己的令牌与印信与城门处的守城官看,在确认了确实是本人后,这才得了一杯热茶来。

传信兵眼看着就要被拉去后头饮马喂食草料的马匹,赶紧制止了那兵士,“好兄弟,这马你牵去帮俺好好喂。

这信俺可得拿下来,仔细着呢,这里面可是上千兵士的家人对他们的牵挂来。”

传信兵从马脖子上把装满了信件的兜链拿了下来,往自己脚边一放,才放心捧着茶杯喝。

“今儿个夜里你可得在俺们这儿住下了,送补给的兵士明儿个才能来。

到时候,你跟着他们一起进城就是了。”

所以,五日后,在疏勒边城的军营里头,李大郎终于收到了来自长安城里李家对他的牵挂。

李大郎先是洗了手,才小心的把被油纸包着的信封打开,从中拿出了约莫能有十多页的信纸来。

还未看信,光是看着这十多页的信纸,李大郎就觉得心里熨帖的很。

就着天上的太阳,李大郎就从第一页信纸开始看起。

“吾儿可好?

家中于你甚是想念,阿娘没别的祈求,只愿吾儿平安顺遂,早日归家来。

......”

一页看完,只这页最底下才是李大兄的字迹,“虎头,虽是要前程,但命更重要。

为父愿吾儿早日平安归家。”

光是看李大兄和李大嫂的信,李大郎就已是眼中含泪了。

用手背拂去眼眶中的泪珠子,擤了鼻子后,李大郎才展开第二页信来,这是李父李母写的,李母尤为挂念他,在这其中把他离家后家里的大事小情都写了个遍。

“......阿婆不知你何时才能归家,下月将于玄都观求平安符来,到时候给你求了符,下回传信兵来收信,就随信予你寄来,你可听话,要贴身佩戴,好让道祖保佑你来。”

李大郎想着在中元节时,李家一大家子都要去玄都观里的景象,不禁笑出了声儿来。

李大郎这又哭又笑的看信,着实是让人好不理解了。

不过,离着李大郎站着看信不算远的地方,那几个同生共死过的同僚却是有些羡慕的紧。

“嗐,俺阿娘可不识字,这回也没俺的信,李兄能得家里来信,看着还那么多页来,可真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