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 > 第206章 生意(感谢梦紫亭fairy的月票~)

李三娘一边吃汤饼一边听李逵和王贵两人分说。

这不是为了庆祝武帝的生日,才有了万寿节么。

举办万寿节,首先是为了庆祝武帝的生日,其次是为了向大唐周边的附属小国展现一下天朝上国的荣耀,然后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带动以长安为中心的当地的经济发展的。

这也是为什么户部愿意批款出来的原因之一,当然是先支出一部分,过后要收回更多了。

因着武帝这人比较刚,刚继位那会儿是真的狠着劲儿杀了不少人了,连大唐本土的那些不听话的,管你是大臣世家还是王公贵族,不听话的说杀了就是真的杀了。

所以,她怎么管理边疆作乱的异族?

武帝秉持着,我把你打趴下了,你臣服了,听我话,你就是个好的。

但武帝又有些与众不同,她从来不是会为了虚名让他人侵占自己的利益。

比如,这异族臣服后,阴奉阳违,过不了几年就又会再次反叛,比如最近的突厥反叛案。

这要搁武帝之前的帝王身上,肯定是再派兵把他们打趴下,然后臣服,再赏赐点儿东西,也就这么着了。

甚至本身这些边疆小国的掌权者仍然还是那原来的一批。

可,武帝怎么能做这种亏本的买卖?

比如最近的高句丽的事儿吧,明明五年之前称臣了,结果去年竟然没给朝贡,武帝直接派兵把现任的王以及这个王的直系,和背后叛乱的大臣都杀了,扶了旁支一个不过七八岁的小郎做新的王。

本来,在武帝派兵之前,朝中就有文臣说如此动刀兵,与天不合,挑起战事,受苦的都是百姓。

武帝当面听着,回头就给临海驻扎的将领发了八百里加急圣旨,原话不说了,大白话就是“给朕把他们打趴下,该杀的都杀了,粮草不必担心,朕随后就给你送去,爱卿,朕的尊严都靠你了啊!”

等朝中文臣反应过来的时候,高句丽的上一任王的头七都过完了。

从此之后,臣服在大唐天威之下的周边小国,比如高句丽旁的倭国,南边的安南、南诏,西边的诸多部落和小国,一个个的都赶紧的派人带着礼物跑到长安送礼来了。

使者纷纷带来他们的王写的国书,统一表达一个意思“大唐是老大,我们都是弟弟,弟弟就该听老大的,老大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很乖的,不要打杀我们。”

所以,这次武帝的整寿,虽说不上是万国来朝吧,但几十个小国和部落的使者是肯定都要来献礼的,到时这长安城定是热闹非凡的。

李三娘是没到东西市去看,也没去长安城的九大城门那儿看看。

城门处的队伍早在五六天前就一直在排着了。

因着宵禁的缘故,有的人怕赶不及,在宵禁后,还没入城的,都是在城外搭了帐篷,等着第二天一大早好入城的。

因此,你就可以预想万寿节期间,长安城的人流得有多大了吧?

这也是为什么李逵认为要是王贵去朱雀大街卖东西,就一定能赚钱的原因。

只要有人流量,你的东西就能有机会卖出去,只要卖出去了那就能挣钱。

“原来是要卖果子啊?”

“是,俺们村北边有座山,山上有一种酸果子,酸甜可口,甚是好吃。早前俺和乡亲们收了不少,想着每人背上两筐来长安城里来卖的。”

王贵憨厚的笑笑:“后来头一次来,俺们不懂在行市卖货得提前和衙差要号牌,还是遇着李兄了,帮着俺们解了围了。

这回万寿节,俺们想着多赚些银钱,才想着到时候来城里卖果子咧。”

李逵这黑肤络腮胡的大汉也不是当地人,因着有一把子力气,早前是在商铺里给人扛大包,后来凭着机灵有头脑做成了一回中人买卖,得了几个钱,就起了做这拉纤的中人活计了。

李逵虽然长得五大三粗的,但为人豪爽讲义气,在官面上也认识不少衙差,出手大方,与官差关系也都不错,就总能比他人提前得些消息。

这回也是从京兆府下的一个衙差嘴里知道这事儿,这才找了王贵与他说,让他就去朱雀大街卖去,一定能赚钱的。

听完了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李三娘的汤饼也吃完了,珍惜的把碗底那一点儿汤汁都喝尽,李三娘拿出手帕擦擦嘴,对着李逵和王贵二人笑着说:“我倒是有些想法,两位郎君听我说说?”

李逵刚才就觉得李三娘不是那一般的小女娘了,要知道他自己的这副长相,让他没少受罪。

别说小女娘了,就是男子看他长得膀大腰圆,肤黑络腮胡,说话嗓门又大,都不会觉得他是个好人。

要不是因着做这走街串巷的中人买卖,在街面上认识的衙差不少,否则定是要被人动不动就默认为歹人的。

有次,明明是他看一孩童不小心被人撞倒,要去扶他,结果孩童的阿娘还以为是他打孩子呢,一嗓子吼着把街面上的人都给叫了出来,巡街捕快都来了,那小童不过三四岁大,早就被吓的哇哇大哭了,哪里还能出来解释什么?

把李逵委屈的,差点儿当场落泪。

最后,还是路边茶馆里坐着的一老丈赶过来,与众人解释了,他是见另一人疾行撞道了小童,而李逵是去扶人的。

这才把这误会解除了。

李逵看那妇人抱着孩子尴尬的一个劲儿给自己道歉,他也说啥,摆摆手直接走了。

不过自此以后,他也不会如此莽撞了,若是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也多是在一旁看着,叫别人来帮忙,确定不会有人出事就好。

王贵他们几个乡人出来卖果子时就是如此,他在行市上随意走走,就瞧见和衙差有争执,眼见就要打起来了,赶忙过去,三言两语了解了状况后,就给王贵他们解了围,这才认识了起来。

“李三娘子瞧着就有见识,又是这长安城里的人,定是有好法子。”

李三娘笑笑,没承认也没反驳,她是刚来时,就因为和离这事儿需要买房子才能立女户,曾经为钱烦忧过。

想着多挣些银钱,要不是因为救了人,自己又想行医,这就不是大唐女医师日常文了,而是女主穿越种田经商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