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 > 第17章 大恩不言谢下

要说李家所在的长寿坊虽然算不上住的都是富贵云集的人,但也都是小有家姿的,可是能坐着马车,还有十几个仆从随行的人家却是没有的。

以至于,当钱郎君一行人来到本草堂门口的时候,李家周围的邻居们大太阳底下拿着蒲扇也得出门来看热闹,密密麻麻围了一圈人。

不过,街坊们还是很知礼的,只是站在旁边旁观,小声讨论着,这是谁家,能坐得起马车,还有仆从,这李家也不知是做了什么大好事,还有这种人物带着这么多礼物上门的。

对的,这十几个仆从个个手里捧着礼物,精致雕花好几层的糕点盒子,看着就很值钱的布匹,剩下那些木盒子里是啥就不知道了,不外乎都是些金贵东西。

李三娘看着这阵仗,很是感慨,这古代封建社会里平民百姓和世家官僚阶级果然是天然的鸿沟啊。

两家人赶紧见礼,李父招呼着往家去,李大兄和李二兄朝着周围的街坊们一一拱手,让大家注意安全,别挡了这路,回头要是巡街来了可不好解释。

这样,众人才在劝说和巡街的威压下一一散了,有那熟悉且胆大的还和李大兄询问,这是谁这么大派头还带了礼物来李家干啥。

李大兄只能笑了笑,嘱咐大家看好孩子,别磕碰了。

钱郎君一行人在正堂坐下了,又让仆从把带来的礼物一一放下后,让他们跟随马车回去了,说定了时间到时马车再来接。

毕竟李家才多大,事先也不知要接待这许多人,幸好这些仆从就是来送礼的,不然李母还真不知如何应对。

李父正跟钱郎君寒暄着呢,钱郎君就说,既然李三娘救了他家小郎,这么一层关系,就让李父叫他的名“元武”。

“这如何使得,钱郎君这可使不得。”

“伯父,这有什么使不得的,别说只是叫个名字,要是伯父应允,我还想认了三娘做妹妹的!”

听了钱郎君这话,李家人是惊讶的,李家众人面面相觑,很有些不解。

虽然确实是救了个小郎,带着重礼上门以示感谢就够了的,怎么还要加上认亲呢?

现在认亲可不是说说就可以的,那可是正儿八经要进祠堂告诉列祖列宗后会添入族谱的,是真的将来要是有什么罪过或是荣耀都要一起承担的。

这可不是儿戏!

虽然李大兄是金吾卫的,但还在底层,这消息不算特别灵通,李家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为何钱郎君如此重视李三娘救了他家小郎?

盖因他这一支真就是就只会有这么一根独苗苗了!

钱郎君在家行二,是钱母近四十岁上老蚌怀珠生的,自小体弱,就怕养不活,才取名“元武”,希望可以健康长大。

可能是名字buff加持,钱郎君就渐渐与常人无异,后娶妻苏娘子,生了钱小郎。

本来钱小郎还可能有弟弟妹妹的,但钱郎君跟随其父去江南查案,路遇水匪,不知是真的倒霉或是埋伏的,被捅了一刀,九死一生,可却再不能有子嗣了。

在这个前提下,这唯一的还是男丁的钱小郎的重要性就自可而知了。

古代封建社会下能洒脱的不在意自己没有男丁继承姓氏,未来没人给上坟烧纸敬香的人还是有的,但太少,至少钱郎君不是这种人。

所以,钱家对于李三娘的这次救助相当看重,愿意用一个“干妹妹”的名额来表示感谢。

当然了,这些话自是不可能和李家分说的。

“钱郎君,我李三娘何德何能,断不能如此的。救助钱小郎那是赶巧了,我相信其他人要是遇到这情况,能帮上手的就断不会推辞。”

“可唯有三娘你是真的救了小郎的!”

钱娘子每次一想到钱小郎憋得满脸通红到苍白的样子,就会惊出一身冷汗来,在家这几日,她是日日夜半醒来都要摸摸钱小郎的鼻息,感受到温热的呼气,才能安下心来。

“三娘,你和二郎不好认亲,你和我认亲如何?这就没什么挂碍了吧?”

李三娘真的是感觉自己是个鸭子,要被上架了。

“钱娘子,前几日我刚与前夫和离,带着我儿归家。不过路遇你和钱小郎,机缘巧合之下救了他,合该钱小郎命不该绝,是有后福的!本来收你们这些礼物就很不应该了,但三娘就厚着脸收下感谢的重礼,但认亲就不必了,还请钱娘子再不要说了,三娘受之有愧。”

“三娘大恩,我钱家铭记!礼物是我家的一点心意,还请三娘不必挂怀。认亲这事,我自不再提,但该让小郎给三娘磕个头,谢三娘救命之恩!”

钱郎君说着,就让钱小郎对着李三娘跪下,李三娘是走也不好躲也不是,生生受了钱小郎这一头。

李大兄又一一介绍了家里的四小只和小露珠儿,估计是钱家之前都打听好的,钱郎君就让留下的小丫头端着盛着笔墨纸砚的木盒奉上,作为见面礼。

钱娘子却是给了露珠儿一个精致绣花的荷包,当下也不好意思打开看看里面是啥。

面对钱小郎,李三娘却是早有准备,早就想着他们这些官僚文化人爱搞这一套,所以李三娘提前去金银铺子里打了十两银子的吉祥如意图案的锞子,又去买了较为精致的荷包装了,这时候就拿出来给了钱小郎。

这一遭终于走完了,李父、李大兄、李二兄再招呼钱郎君吃茶闲话,李三娘带着钱娘子和李母、李大嫂去偏堂说话喝茶,又介绍了小露珠儿给钱小郎认识,两人都不认生,由着前面没走留下的一个丫头带着去看小黄去了。

李大嫂抽身去了厨房,跟早就请好的掌勺说可以开始做了,王掌勺听了这话,吩咐烧火的伙计大火烧起来,真是起锅烧油,撒下大葱的瞬间这葱香味就扑鼻而来。

这锅可不是李家的,这是人家自带的,连这灶台都是提前过来自己垒的,看到这儿,李大嫂顿时觉得这钱没白花,还没出锅,光这香味就让人流口水了。

中午这顿分了两桌,李父钱郎君他们一桌,还开了一壶上回庆祝李三娘和离时李大兄说的要喝的胡商带来的薄荷酒,四小只也在这桌上,除了李大郎混上了一杯酒,其他三小只确实还是没有的。

李母钱娘子一桌,因着钱小郎和小露珠儿还小的缘故,都跟着各自的阿娘坐了。

李三娘觉得这请来的掌勺做的很是好吃,是她穿越这么久吃过最好吃的饭菜,色香味不敢说都有,但味道很能打。

但估计日常就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钱家人不会觉得有多好吃,但涵养让他们还是表现的很好吃的样子。

钱小郎估计是头一次跟着阿耶阿娘去不是亲戚家的人家里吃饭,又认识了同龄的露珠儿,还一起和小黄玩了,很是开心,看着吃的也不少。

吃完饭,众人又喝了一杯茶,钱小郎和小露珠儿都困得不行睁不开眼的时候,钱家来接人的马车终于来了。

李母实在头痛不知回礼回什么的好,李三娘直接说,把准备好的糕点、酒、糖、茶叶送上就好,没什么丢脸的,咱家本就是家底赶不上人家,没必要掩盖,怎么样就怎么样得了呗。

李母听了也觉得对,就还是回了提前准备好的四样礼,在门口送了钱家人上马车,看着走远了,才回了家。

你不能小看古代平民落后的娱乐产业,造就人们对于八卦的关注和传播能力简直堪比互联网时代,是以指数增长的。

其实,此时娱乐产业也不少,说书的、唱曲的、跳舞的,还有表演杂技的,应有尽有,但这不是普通平民能消费的起的,得是家有余钱的人家才舍得呢。

所以,这还没关上医堂的门板呢,街坊邻居就有从门缝里走出来想向李母打听的了。

李父吩咐挂上休息牌,下午不开堂了,中午喝了酒,很是困累。

一大家子,总算是把贵客送走了,这心也就放下了,没了心事,又刚吃了饱饭,可不是犯困么。

补了觉,李家众人齐聚正堂,从大到小都精神饱满的看李母、李大嫂拆分礼物!

对,就是钱家送的礼物。

应着李三娘的意思,这些礼物都拆开给大家分了就好,反正她和露珠儿现在也是住在家里,就当给大家添个福利了。

糕点盒子一打开,就有酥香味儿飘出来,竟比前两日香桂记的掌柜的送的十全十美的大礼盒里的糕点看着还好。估计是钱家自己家的厨房做出来的,很是舍得放油。

李母拿了两层,给每人分了一个之后,就盖上盖子说是留着以后再吃。

李三娘分到一个绿豆酥,外皮酥脆,内里是细沙似的绿豆,有甜味又不太甜,口感丰富,真的很好吃!

这布匹一看就是给成年男子穿的,就分给李父他们,留待以后做衣裳用。

李大嫂又打开一个木盒,差点没闪瞎大家的眼睛,因为那是满满当当的银元宝,上下两层,一层十个。

李母上千拿起来看了,又数了一遍,“官造,五十两,二十个,这是一千两银子!”

全家震惊!

这可是对他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笔巨款的银子啊!

哦,不是,除了露珠儿,露珠儿没什么震惊的,她正拿着其中一个木盒里的木头小鸡和小黄一起玩呢。

“啪嗒”,李母一把把木盒盖子盖上,让那迷人眼的耀眼银白色消失在众人眼前。

“这是钱家给你们小妹的感谢银子,可不是给咱们李家的,回头都拿给你们小妹,你们可别眼红!”

李母看着李大兄、李二兄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