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 > 第129章 白头偕老(感谢嘿哟嘿嘿的月票~)

黄昏时分,街面上的小子就来到挂了红绸在医堂外大声说着“新郎君来喽,新郎君来喽。”

原来是入乡随俗穿着一身大红衣裳的图瓦和几个一看眉眼就是西域人的朋友骑着高头大马,旁边跟着装扮了红绸的马车,一起进了李家所在的街面了。

要知道骑马和马车可不是一般的普通百姓就能有资格用的,尤其是长安城内有严格规定,不许急速奔马,达官贵人的马车也不能快速驰行。

唯一的例外就是军情急报,可直接奔驰在长安城内的朱雀大街。

但是律法之外又有人情,若是婚丧嫁娶这等人生大事,平民百姓也是可以在当天乘坐马车或是骑乘马匹的。

只不过,照样不允许疾驰,以防奔驰伤着百姓。

这一看,就知道图瓦他们必是在来路上撒了铜钱,不然这小子可不会好心跑到李家门口送消息。

李父指挥着李大兄点燃了一长串儿炮仗,噼里啪啦的声音响了起来,街面上也聚集了不少人,人声鼎沸。

皆因此时办喜事,讲究富裕的人家必是会在路边撒些铜钱糖果子的,除了能甜甜嘴儿,也是沾喜气的意思。

所以,在李家门口此时就聚集了不少人,认识的不认识的,都笑呵呵的看着这一幕。

“哟,这是西域良驹啊,这个子可真够高的。”

“喏,不仅仅是这高头大马,你没看出来新郎君那满头小辫子,腰间还挂着刀,高鼻深目,是西域人没跑了。”

“哎哟,这李家还有小娘子要出嫁啊?”

“不是,是李家救过的一个女娘,听说可是二嫁咧。”

李大嫂端着一盘子巧果子给周围围着的人散,刚才还在说闲话沟通消息的几人话也不说,赶忙上前想要抢上一块吃。

等图瓦他们来到李家门前,下了马也比周围人高的图瓦笑的眼睛都要看不见了。

图瓦旁边一位一看就是汉人模样的朋友给了这看起来傻笑模样一手肘,图瓦才醒过神来,对着李家门口大声喊道:“新妇,我来了!”

提前雇来的乐人,赶紧噼里啪啦的吹打上了。

这时李大兄站出来,一脸威严中带着喜意对这图瓦说:“想要迎娶我家女娘,可不是嗓门大就行的。”

李大兄一个眼神,李大郎两手抱着一个有五十斤重的石锁走了出来,后面李二郎和李三郎两人抬着另一个石锁跟着。

李大郎他们刚把石锁放下,李大兄上前毫不费力的一手拿一个五十斤的石锁,这还不算完,他还举了起来。

“你也是个近七尺的西域好男儿,来,练练,合格了才能进我家大门。”

随着这句话说完,李大兄轻描淡写的把石锁放下,眼带挑衅的看着图瓦。

图瓦还未动作,他身后一个身高近八尺的满脸络腮胡子的男子却是状如小声实际声如洪钟冲身旁的一不高的汉子说:“嘿,汉人的花样就是多。要是搁咱们那儿,直接抢了女娘就跑得了。”

图瓦近处,刚才给了他一手肘的汉人模样的男子转过头呵斥了络腮胡:“可松,不得无礼!”

络腮胡男子,也就是可松听了这声呵斥,赶紧缩了缩身子,企图让身旁的比自己矮小许多的男子挡住这呵斥声方向的目光。

周围凑热闹的人群却是没把这八尺大汉的话听到心里去,要知道此时大唐疆域之辽阔,身处大唐经济文化中心的长安人,那可是自豪的很。

就算他身高八尺,长得膀大腰圆孔武有力又怎么样?

不还是照样得来长安?

这些西域胡人看见身着黑色锦衣的金吾卫不照样话都不敢说一句?

再说了,长安人民的见识还真不低,就说离长寿坊最近的西市,那真是什么种族的胡人都有,虽然身高八尺的胡人不常见,但不代表没见过。

别说身高八尺了,就是白皮子黄头发的,黑皮子卷头发应有尽有,长安人民早就见怪不怪了。

人群里有人出声“新郎君快举起来,给你大舅哥看看,你可是有劲来,必不让你家新妇夜里空床咧。”

这话一出,围观者众哄然大笑,也就是市井之中,要是高门大户可不会有这等玩笑话。

图瓦哪里还敢傻站着,直接上前,一个沉身提力,就一左一右拿起了两个石锁。

还是刚才那道声音“好咧,新郎君有劲儿来,必让新妇夜夜欢喜咧。”

这带颜色的话儿一出,人群又是发出哄笑声,图瓦都差点泄了力气,被取笑的满脸通红。

图瓦正使着劲儿举着石锁呢,就听一道带着笑意的女声说:“哎哟,新郎君这身子可以啊,女娘就喜爱这样的汉子咧。”

又是一阵哄笑,躲在门内凑热闹的李三娘十分惊讶,此时民风竟然彪悍至此么?

“大嫂,这话也能说?”

“哈哈,不过是市井戏言,取个乐子。”

李二嫂虽然红着脸,但还是出声道:“俺们村里要是办喜事儿,那些话儿更过分,少时俺阿娘都不让去前头听那些大嫂子小媳妇说话咧。”

李大兄看着图瓦举了二十多下,就开口让他放下石锁,赞他健硕是个好男儿。

李大兄又说了几句场面话,感谢来凑热闹的人,这时李三娘也跟着李大嫂出来,每个人都端着盘子,里面是烤的喜果儿,是提前订好的,早上刚送来今儿刚烤出来现在还有油香气在的一种面食。

三人在人群中来回走动,把这喜果子散给捧场凑人气的人儿。

这时那个汉人模样和图瓦一起来的男子领着剩下的几个西域胡人长相的男子拿出准备好的铜钱和包好的糖果往人群里撒,又引起人们疯抢。

待得图瓦他们进了院子,李父李母两人早就做好在正堂上首等着了。

胡人的婚礼没有对着阿耶阿娘磕头的习俗,但是图瓦在汉人男子的提醒下却是跪了李父李母。

李父李母说了几句好好对待沈秋娘,虽然沈秋娘没了血脉亲人,但李家以后就是她的娘家,图瓦若是对沈秋娘不好,李家自会为她做主撑腰。

本该由李大兄背着沈秋娘走出李家门的,但沈秋娘和图瓦想要携手一起走出,又因着是二嫁,也就从了他们打的意。

本来是接了亲,只有送亲的人男子可以同去,女娘是不能跟着去的。

但考虑到图瓦和沈秋娘都无女性长辈,既然打破了一条规矩,那就再打破一条又怎么样?

所以,最后,李父李母留在家中,李大兄李二兄和四小只一同跟着送亲,马车里除了沈秋娘,李大嫂李二嫂和李三娘就都跟着去了。

露珠儿也想要去,李三娘怕人多照顾不到她,就不想带她去,可家里四小只都去了,只留她一个小儿,委屈的不行,大眼睛红红的,要哭不哭的惹人疼。

最后,还是沈秋娘开了口,让李三娘带着露珠儿同去,只一定要专心牵着她,别的事儿就放一边的好。

吹吹打打,慢慢悠悠的走了许久,天快擦黑的时候才到了图瓦他们在外三道买的房子中。

带了露珠儿来倒是也有用处,李三娘给她一个装着稻谷的小布袋,让她跟在图瓦和沈秋娘身后撒谷子,寓意一切准备就绪良辰已到。

图瓦那些朋友,点了火盆,图瓦带着沈秋娘跨过火盆,意为趋吉辟邪,日子红红火火。

然后就是沈秋娘跨过米袋,寓意粮食富足,生活美满。

待得到了屋子的正堂,两人三叩九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是对着空置的椅子拜的,三是夫妻对拜,最后又对着到场的包括李家众人和图瓦的朋友们拜谢一礼。

李三娘抱着露珠儿又在挂满了红绸的新房里,看着图瓦和沈秋娘喝了交杯酒,吃了生饺子,待得沈秋娘娇羞的说出“生”后,这场婚礼才算礼成。

因为李三娘带了露珠儿来,所以,李三娘和露珠儿也就留在了新房内陪着沈秋娘闲话吃饭。

李家其他人和图瓦的朋友,以及这房舍的左邻右里就在院子和过道里吃席喝酒了。

当日,待李三娘他们回到李家,正正好赶着宵禁的前一刻进门。

李父李母坐在正堂,听着李大兄他们说到了图瓦家后的事儿,最后李母总结道:“只愿秋娘这回能得怜惜,生个一儿半女的,与图瓦好好过日子,白头偕老的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