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活在原始时代 > 第九十二章大鸿的见闻(1)

活在原始时代 第九十二章大鸿的见闻(1)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2:15:54 来源:笔趣阁

枫木城外,已经是夏去秋至,万物开始凋零,微风拨动着花瓣上羞涩可人的露珠,梧桐叶纷纷下落,金黄的稻穗在秋风中摇曳,深红的果实在枝头吵闹,看似冷酷的秋季却带来人们喜悦。勤劳的农夫们星布在棋盘一样的田野上,丰收的喜悦,让他们忍不住引吭高歌,各种乡间俚调在原野上飘荡……

与此同时,桐岭关外来了一支队伍,为首的风后身旁,一位貌不起眼的老人眯起眼睛,打量着眼前刚刚完工不久的关隘,此时此刻,即使是人老成精的大鸿,不管他多么的见多识广,此时也被眼前这座高大雄城深深的震撼。

桐岭关是由花岗岩堆砌而成,城关的建筑方式完全与中原不同,如今的北方中原建城,基本上采用堆土夯城墙的方式,不象这里完全使用条石堆砌。这还不是最特别的地方,这座城关的城墙,它对外面的一面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曲曲折折如同锯齿般面对城外,城门正好镶嵌在两个锯齿中的巷子里,看着十分的怪异。

作为谈判队伍的副使,号称智者的太傅大鸿,他非常的错愕,到现在他也想不明白,城关为什么会建成这怪模怪样。不止如此,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堆砌城堡竟然用的是——厚厚的花岗岩,天啊!他不敢想象,这需要多少人力财力才能够把它堆砌起来,这凤部落已经强大得让人望其项背了吗?

风后和大鸿相视一眼,两人都露出同样苦涩的表情。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座城堡实际上还是一座兵营,城堡后面的山谷里还有一个集训基地,类似于后世军队的演习基地。

当然,风后和大鸿不可能知道,因为大量使用了滑轮组和葫芦吊,建设这种整体采用花岗岩砌成的城关,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城关外墙厚达三米。整个城墙高三丈,约十米。城关内有大大小小的房间数十个。这些房间都采用大敞间设计,每隔一段距离用承重墙分隔房间。每房可容纳五十人,整个城关可驻军三千多人。

站在城外的角度看,这座城关的外墙,除底下五米高的墙壁没有石窗外,往上约五米的墙壁,布设了二层错落的窗户。窗户外宽里窄成细长的梯形,里面装有手臂粗的铁条,如果有人想从这个窗户爬进去。他会发现越往里面越窄,最后会被卡在中间。

这石窗不仅是观察敌人的窗口、射持弓箭的射击口,它还是城关最大的陷阱。它明晃晃地摆在那里,引诱士兵自此进攻。但勉强爬进窗户的士兵,即使遇到一个童子手持长矛也无可奈何——因为石墙太厚,石缝太窄,没钻出石缝的士兵就像是绑住手脚待宰的鸡鸭一般,毫无反抗的余地。这真是一个恶毒的设计!风后和大鸿几乎同时想明白这一点,两人不由自主打了一个寒颤。

就在一行人还在愣神中,城关里军号凄厉的吹响,只见到城墙上边无数的人头在奔跑,呐喊声、咆哮声响个不停。不一会,一支支黑色的箭矢自墙边冒出,冰冷的矢尖对准了城外队伍。

城外的队伍顿时紧张起来,亲卫们立刻举起盾牌,在城外布成了一个圆阵。面对城墙上居高临下的弓弩,亲卫们的圆阵,并未给风后和大鸿增添多少安全感。风后高声冲亲卫队长吩咐几句。

那人立刻冲出圆阵,来到城下大声高喊:“喂,城上的守军听着。有熊国太师风后、太傅大鸿,奉轩皇之命,出使凤部落。请立刻通报你们的首领,予以合适的接待。”

使团焦急中等待了很久。终于,城门大开,近百名藤甲军士兵鱼贯而出,眨眼间,他们左右列阵,将使团夹在中间。紧接着,两辆四轮马车一前一后驶出城外。马车停下后,门帘一掀,第一辆车上下来一位老人。

来人年约五十,身材瘦削,若显苍老。他不亢不卑的的颔首一礼:“吾乃凤部落长老姜平,见过风后太师,大鸿太傅。”

双方相互见礼后,姜平继续说道:“鉴于双方还处于敌对状态。你们两位只能带十名卫士同行。其他人只能在城外驻扎,我们可以给你们提供粮食和饮水。”

亲卫队长立刻开始不满:“咄,这怎么可以,我需要对太师太傅安全负责,职责在身,恕我难以从命!”

姜平瞥了他一眼:“竖子,安敢无礼,到了我们这里,你们的安全当然由我们负责。此乃国主的命令,如不同意,那么请回吧!”

“你!……”亲卫队长脸涨得通红,正想发怒,却被身后的大鸿扯住。大鸿上前一步,行礼道:“平兄,别来无恙乎,今日故人相见,这可不是待客之道啊。”

“哼”姜平脸露不屑,讥讽道:“呵呵,别来无恙?总算是活了下来。”

大鸿毫不在意,他一捋颔下长须,微笑着说:“呵呵,平兄的脾气还是老样子啊,这么说阁下今非昔比呀,哦,姜洛要当国主了?”

“大鸿,少扯其它的,同不同意,请早做决断吧。”

“哈哈,既如此,我们也只好客随主便咯。”风后打了一个哈哈,缓和一下气氛。

……

过了关隘,马车一路西行,车厢里,姜平坐在主位上一言不发,风后和大鸿相对而坐,气氛有些压抑。风后和大鸿也不知从何讲起,刚刚过关隘时所见所闻,让他们到现在心绪还不能平静。不用说那巍峨的关隘城墙,城关内整齐的房屋,顶盔贯甲的士兵。只看看这一路上宽阔的碎石大道,已经让他们砸舌不已。

大鸿率先从震惊中清醒过来,他定了定神,兴趣盎然的看着路边的境况,一路上经过不少农庄,今年的秋收已经结束。田野上到处都是草垛子,路过的农夫人人都心满意足,似乎很安居乐业,从衣物上看,不管是男女老少都穿着整齐,几乎看不到破衣敝履。

更令两人不安的是,这一路上经过的农庄,倒像一个个大兵营,来往走动的农夫,一个个身强力壮,他们出入都是排成行走成列,偶尔还从队首或队尾传出有节奏的铜哨声,农夫们的步伐整齐划一,很少看见独行的男子。

再细看这些来往的人,还真是一副兵士的打扮,个个都传着统一的红色对襟短衫,下穿紧身裤,脚下还穿着奇怪的鞋子,走起路来步伐整齐,要是每个人再持盾挺矛,特么的你敢说这不是军队。

大鸿带着疑惑的神情,他轻咳一声询问姜平,姜平倒也不屑隐瞒,他指着刚刚过去的队伍,解释说:“这些都是屯田农兵,凤部落全境都实行军事化管理。国主前不久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所以整个凤部落,上至国主下至平民,是没有闲人的。“

说到这里。姜平的脸上露出一丝讥讽:”凤部落现在分为三种人:贵族、公民、平民。这种划分不是按财产来区分的,这里也没有什么奴隶。我们划分的标准只有一个——对部落贡献的大小。即使你衣食无忧,也需要找一份工作,为凤部落出力。只有有工作的人,才会有各种相当的地位和待遇。譬如说:平民待遇,公民待遇,贵族待遇。当然,你们这些把九黎族贬为黎民的人,是不会明白。”

“至于这些人”,姜平指着路上走动的队伍,接着说:“现在秋收结束了,农夫们有了空闲。国主规定,各屯田庄丁每年需要接受三个月的军训。我所说的一个月是三十天。你们一路看到的队伍,是来自不同的屯田庄。集训期间,他们必须严格执行军人标准,整队前往训练营集结,参加冬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