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活在原始时代 > 第六十四章车轮滚滚(二)

活在原始时代 第六十四章车轮滚滚(二)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2:15:54 来源:笔趣阁

在完成轮辐制作之后,剩下的就是轮辋。阚石特别指定三位木匠来完成这项工作,轮墩又有幸入列。轮辋的制作相对来说也比较困难,因为一旦轮辋没有做好,整个轮子转动起来是不平的,忽高忽低。

往后马车有的用来送货,有的用来载客。鉴于资源有限,以后坐车的人绝大多数不是酋长,就是长老,当然自己也不例外。轮子如果不能运行平稳,歪歪扭扭的在路上晃荡,这些贵人怎么能够受得了这个呢?所以阚石亲自动手示范,要求众人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不单单划线要精准,还要将木工活做到完美。

等到一个轮子做好,阚石要求先不打磨,轮墩三人直接加工另一个轮子,等到两个轮子都加工到这一步了,就开始同时打磨,但是虽说是同时打磨,也是先打磨一只,然后测量它的外轮周长,再根据所测尺寸来打磨另一只。尽量使两只轮子都都一样大,圆度也差不多,不然的话,轮子用不了多久就要坏掉了。

二只轮子打磨完后,阚石又指挥大家刷漆刷桐油。等到第三天,大家看到工坊工作台上竖起的两个轮子,黑中透亮,十分精致,众人皆惊叹不已,小枫更是摇晃着阚石的胳膊,指着旁边的车身,边摇阚石的手臂边问:“阚大哥,车轮可以装上了吗?”

阚石笑了笑,见所有人都用希冀的目光看着自己,便笑着摇头对众人说:”你们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轮子做成这样就行了,不可能,还没完呢。“阚石为了叫大伙辛辛苦苦制作的车轮更加耐用,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在轮子的外胎增加青铜皮,减少木质车轮的磨损。本来用铁皮更好,更便宜,不过凤部落并没有大量炼铁,铁比铜还贵,加上铁更难加工,直接就用青铜来包裹了。

那么这个铜皮是怎么加上去的呢?原来阚石在将轮子完成之后,测量过了轮子外端的周长,便叫冶炼工坊的匠人打一个一样长的铜皮圈,铜皮有五毫米厚,铜锡铅的比例也是调整过的合金铜,主要是让材料耐磨,韧性好。

阚石先将做好的木轮泡在水里,然后将烧热的铜皮圈直接套在木轮上,加水降温,使铜皮圈迅速冷却,从而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将铜皮圈套在木轮上,完成木轮的加工。

看着手中镶铜边的木轮,即结实又美观,阚石也满意地露出笑容,众人纷纷投来的崇拜的眼神,让他也有些飘飘然。

车厢是其他木匠按阚石的图纸精心制作,大梁上装了青铜轴,这是一辆双轮马车的,考虑到神农架附近以丘陵地势为主,不适合四轮马车运行,阚石还是选择了两轮车,以后道路多了,再推出四轮马车。

阚石亲自在轮子中心孔楔入青铜轴套瓦,装在车厢的青铜轴上,等两只轮子装好后,试着拉动了一段距离,很灵活,很轻便。青铜做的轴心轴瓦有自磨的特点,连油都不需要打。

自从马场里有了二十几匹马,阚石又做了一套马鞍马蹬,在马场里学习骑马,被岩龙看见了,也缠着阚石又做了一套,天天待在马场里练习,连吃饭也不回,没办法,姐夫说现在还要保密。

见到车子已经完工,岩龙很狗腿地赶快牵了一匹健马过来,套好马匹,此刻阚石坐在车上,有些忐忑不安。为啥?他没赶过车呀。看着四下期盼的眼神,他一咬牙,特么,哥豁出去了。

磕磕绊绊之中,马车好容易驶出工坊,来到大路上。有4000壮劳力的投入,前往盐堡的路已经修了一半,拗不过小枫和岩龙,马车载着三人向盐堡驶去。

一路上阚石小心翼翼,倒是没出什么问题,马车行驶的很平稳,厚竹片做的避震效果还不错,鹿皮做的坐椅也很舒服。

岩龙一直缠着要驾车,没办法,回程的时候就由岩龙来驾驶,这小子一得意,就有些忘形,越跑越快,差一点把马车驶进路旁的沟里,幸亏阚石身手好,力气大,一下子跳下去勒住了马车,总算是有惊无险的驶回枫木堡。

岩龙耷拉着脑袋下了车,回来的路上被阚石骂得半死,姐姐也帮着教训自己,此刻见姐夫正和众人介绍车子情况,没有注意自己,此时不走还待何时,赶紧一溜烟跑回了马场。

成功的推出了马车,行驶效果不错。阚石又推出了另一样神器——独轮车,这家伙比马车可简单多了,轮子制作也比较简单。为了结实好用,阚石不惜成本,在轮子上使用了青铜轴瓦,但制造速度还是很快。经筑路工地试用后,它受欢迎的程度出人意料,远远超出马车。它操作简单,适应各种道路,运载量也很大,满满的都是正能量。负责修路的甸柳,狮子大开口先要二百辆独轮车。

部民也很喜欢这种独轮车,用过的都说好,大家纷纷跑到供销社,询问有没有这种独轮车卖。需求才是硬道理,为此,阚石只好改变生产计划,加班加点,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各工段负责一个部件,任命工段长,轮墩有幸提拔成轮子车间工段长,得偿所愿。

筑路工地首先得到了第一批二百辆独轮车,独轮车投入筑路工程,效果是杠杠的,工程进度大幅度提高。部众对这种新式工具上手很快,半个月后,阚石再来筑路工地,放眼望去,整个工地到处是独轮车,只见那工地人头处处,车轮滚滚,好一派火热的景象。

独轮车这么受欢迎,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要知道,一直到解放后,很长的时间里,新中国还有很多地方在使用这种独轮车。马车虽然高大上,但在中国并没有独轮车的群众基础好。

通过这件事,阚石明白了一个道理,最适用当下生产力要求的,才是最好的。一味的追求高大上,只会碰得头破血流。得了,马车还是少生产点吧,马本来就不多,以后马车就是奢侈品呐。

轰轰烈烈地修路工作,终赶在第一场冬雪前全线修通。能够这么快修通这条二十公里长的路,独轮车的作用非常明显。

道路修通后,马车出了两次事故,从此,马车难得一见,那玩意儿驾驶起来是需要技术的,跟后世一样是需要考驾照的。从此,不管是运货还是载人,往来两地的都是独轮车,人人都感谢神子的发明,因为马车常常翻到路边沟里,人们嫌弃的把它称作”沟车”,独轮车简单实用,皮实易操作,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乡亲们亲切的称呼为”神车”。

不久,阚石知道了真象,悲愤莫名,差点哭死在厕所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