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活在原始时代 > 第二百五十一章物转星移几度秋

活在原始时代 第二百五十一章物转星移几度秋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2:15:54 来源:笔趣阁

时光匆匆,岁月如梭。华夏四十六年,中秋前一天,江苏盐城。

一支车队驶进了街道,来到了县衙前的广场。这是星期六的下午,广场上熙熙攘攘。

草地周围密密层层停满了新旧各异的轿车,不时有公共汽车或其他车辆会从街上经过。

草地中央是县衙办公大楼,这是一幢应该建于三十几年前的县衙。是有些历史的木制房屋,久经风吹雨打早就应该重新修建了。

但在华夏帝国,无论你是否承认一点,就是各级衙门从来不愿意花钱去盖什么县府大楼,任何一个市县长官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往往就会有人站出来挑刺。

“本地居民年收入尚落后于某某县,某某都没建新衙门,为什么身为贫县的我县反而要浪费纳税人的税款!”

“县里的学校需要新的教学设备!”

“纳税人的钱不是用为显示官府脸面的!”

总之,无数种理由往往会让地方国民代表议会拒绝这个提案,同时市县长也很有可能失去选民的信任,从而失去了连任的可能。

在阚舜继位后,着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整个帝国重新划分了行政区,以省、市、县、镇、村对各地进行了重新命名,这几年帝国的版图一直扩大到西域。

本土面积已经接近后世的中国,海外的领地更是数不胜数,据四十一年全国人口普查,华夏正式的国民已经达到五亿多人口。

阚舜即位后,国民代表大会被赋予了更大的权力,尤其是各个地方的议员被赋予监督朝廷官员的职责,这种制度一直落实到乡镇一级,

由于多年不修衙门,由此华夏此时诞生了一句讽刺人的话来——“你家和县衙一样破!”

不过,什么事情习惯了也就好了,就像国人过去习惯了那些官威十足的官员,现在就习惯那些永远带着笑,比你儿子还亲切的市县长官一般。

车队在停车场停下以后,匆匆的下了一群人。为首的是一位不到三十岁的青年人,在他的带领下,一群人尾随着进入了商场。

临近中秋,又恰逢周末,商场里的人很多。顾客以盐城附近乡镇的农户居多,男人们陪着自己的女友或妻子,正挤在卖花花绿绿货柜周围,对于他们而言,平时大家忙的要死,今天可是在自己的女人面前难得的一个献殷勤机会。

从车上下来的人已经进了商场,为首的宋平面带笑容的站在顾客的后面,他手里拿着帽子。一个拿着冰淇淋的女孩忽然瞥见这个人,眼睛顿时瞪大了。接着又有人看到了这个出现在商场中的“大人物”。

接着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从超市后面跑步出来,死命地想挤过人群。他挥着手使劲推开顾客,嘴里大声喊道:“这是宋先生啊!”

喊叫时,这家伙朝着宋平奔来,宋平走上几步去迎接他,于是这个年轻人使劲抓住他的手。他不是像通常人们见面时那样拱手致意,而是死死的抓住宋平的手,口中念念有词的重复“宋先生”“你好”之类的字眼。

待他的情绪稍平静一些后稍定,便转向远远地站成一圈瞪着眼睛围观的人群大声宣布。

“大家快来啊!宋平,宋先生来了!”

但此时,他的话完全是多余的。围观人群的神情说明,但凡是盐城附近乡镇的人,没有谁不认识这位年轻人,这位可是当地家喻户晓的名人。

如果有谁认不出来这位身材魁梧穿黑色T恤的人的话,那肯定是一个刚刚来到盐城的外地人。要知道,这位可是盐城地区国会议员候选人之一,华夏有史以来年纪最轻的候选人——宋平。

其实,任何人只需要抬起头,看一下高高地悬挂在商场货架上方的巨幅照片。这张照片比真人还大出数倍,照片里的人长着同样的脸庞,一双眼睛中带着精神十足的劲头,神情严肃而不失亲切。

或许因为太过年轻的原因,他特意留了一撇小胡子,寸许长的头发显得非常的利落。照片下面的竞选口号是:人民的意愿就是我的意愿。

这句话之后,还书写着:盐城宋平。在过去的一个多月中,在中国的每一座城市和地区,从街道到商场,再到社区的公布栏以及报纸上,电视中都能够看到过这张照片。

虽说今年选举和五年一次的议会选举没有区别,华夏的人民已经习惯了每五年这种民意代表的选举过程。

今年的选举却有一点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增加了电视辩论环节,让选举过程更加的直观,更加的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也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进来。

……

正如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地方选举一样,现在华夏帝国的政治架构越来越稳定,国家的运转比十四年前更成熟了,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管理体系。

华夏四十六年九月三十日,举国上下选战正酣,对于那些政客而言,选战或许是最重要的,但选战中的你攻我伐并不会妨碍这个国家的日常工作。

绝大多数朝廷官吏,仍旧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自己的工作,就像兵部情报司一样,他们永远都不会停止自己的工作。

邹平作为情报司的最高长官,每天手头上就有大量的工作要处理,尤其是近十年来,对外的情报工作越来越繁重,说起来这和阚源环球大航海造成的后果分不开。

自从环球大航海后,华夏开辟了北非和欧洲的贸易新航路。如今华夏已经占据了印度洋,通过以胡椒为主的香料贸易,赚得盆满钵满。

到了今年,参与这种香料贸易的海商越来越多。很多人来到了胡椒产地苏门答腊,从国营南洋贸易公司势力范围的缝隙里,找到了十分危险的西北部海岸中的一小段,后来这里就成了那些私营公司的胡椒交易中心,被民间戏谑地称为“胡椒海岸”。

华夏帝国作为这个世界胡椒的唯一供应国,利润高得吓人。暴力吸引了众多的华夏人来到胡椒海岸做胡椒贸易,赚取的大额利润又投资于当地种植园的开发。

帝国对这种状况是喜闻乐见的,胡椒贸易所付的关税,大大的充实了华夏帝国的国库。

胡椒的巨大利润,除了吸引华夏的海商参与,也引起了东南亚地区土著部落的觊觎之心,国内也有一些不法之徒参与到其中。内外勾结下,形成了一些专门从事抢劫的团伙——海盗。

南洋至印度洋沿途有无数天然形成的海港,也慢慢聚集了大量的海盗。在华夏帝国私人海商参与胡椒贸易的十年中,前来胡椒海岸的船有四百多次,从没在苏门答腊西北岸遭到攻击。

情况到了华夏四十三年就发生了变化。苏门答腊西北部的居民与华夏商人看似友好的关系在四十三年出现了变故。

华夏四十三年六月。一艘名为“欢乐号”的私人胡椒船,在胡椒海岸附近遭到一群马来西亚海盗的袭击,死伤六人,船被洗劫一空。

此事引起帝国朝野震动,在帝国皇帝阚舜的严令之下,华夏第一舰队派出刚服役的最精良的护卫舰“信阳号”,前往苏门答腊处罚肇事者,由此揭开朝廷武装打击海盗的先河。

战舰到了苏门答腊后,信阳号的指挥官黎明没有和当地土著部落酋长取得直接会面,而是在私下侦查失败后,在夜间实施了突袭计划。

海军陆战队士兵们连续攻下多处堡寨,杀死了当地部落首领和大多数手下,堡寨内土著居民几乎全部杀死,土著部落堡寨化为灰烬。

但是这次鲁莽的行动产生了严重的后遗症,一是受到国内一些议员的批评,批评者指责黎明在没有探听到”欢乐号”被劫持的经过前,就已决定攻打,致使人质死亡,还导致了帝国和当地土著关系的恶化。有报纸质疑,一味的武力能取到效果吗?

二是在苏门答腊这边,战舰的半夜突袭,杀死了太多的无辜的人,其中不乏和华夏友好的部落。这激起了当地土著的愤怒,一些本来就仇视华夏帝国的酋长借机煽动不满的土著,和海盗勾结起来蠢蠢欲动。

在军舰走后,当地人对华夏商船的攻击更频繁了。四十四年春,又一艘胡椒船被攻击,数名华夏人丧生。消息传回国内后,由此引起了华夏帝国的第二次征伐。

华夏第一舰队顶住压力,第二次派出的依然是”信阳号”护卫舰,指挥官黎明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他先和涉案的三个土著部落首领谈判过,并发出要求赔偿的最后通牒后,才开始攻击。

由于提前有了通牒,土著居民事先撤散,没有造成无辜伤害。士兵们上岸后放火烧了整个城寨,摧毁了城堡、房屋、船只,留下一片废墟。

这次介入后,苏门答腊的海盗虽然还是存在,但不再有华夏船只被当地土著人劫持的事情发生了,可以说部分实现了战略目的。

同时通过这一次剿灭海盗,缴获了不少火药和热武器,通过对俘虏的审讯,黎明发现国内不法分子勾结东南亚土著,意欲谋反的蛛丝马迹,他马上上报给兵部情报司,这引起了情报司的重视,立刻成立了专案组进行调查。

经调查发现,在此时的苏门答腊,各地几乎都处在华夏南洋公司的控制下,香料贸易已成了一个垄断的行业。和后世的某些大企业一样,这南洋公司做事情也非常的霸道。

六年前,南洋公司新上任的总经理游本山为了追求业绩,他对胡椒进行价格管制,限制胡椒交易对象,同时他还要求当地的土著部落,每个成年男女每年必须缴纳多少分量的胡椒,这引起了当地土著的不满。

更加过分的是,为了节约成本,这位游经理在一些种植园,不惜违反帝国的对外政策。还偷偷设有种植胡椒的奴隶,只负责简单的温饱。通过这样的不法手段,这位游经理贪墨了大笔的资金。

在这位游经理掌控当地之前,土著椒农们因为胡椒贸易过了一段好日子,而到游本山控制了胡椒贸易后,种植胡椒不仅少赚了不少钱,还成了一件苦差事。

尤其是近些年来,大批的私人海商参与香料贸易,一些不良商人为了榨取更大的利润,在当地巧取豪夺,使得当地土著的生活就更凄惨了。使得原先与华夏友好的部落也开始离心离德。

华夏后来有位作家说过:“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地方,却受到历史的诅咒。”就是指这种情况。

有些不法的海商,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与当地的土著勾结在一起。他们提供武器和火药,组成的海盗集团更是频频抢劫往来的商船,干起了杀人越货的买卖。

这些年下来,由于南洋的岛屿实在太多了,很多地方在华夏军队的掌控之外。久而久之,有些私人海商竟然产生了在海外建国的妄想,企图在南洋的岛屿上,建立自己的独立王国称王称霸。

这些不安分的野心家,不断探索海上的岛屿,找到合适的地方以后,就在当地构建城堡,私造武器开始组建自己的海盗势力。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这些海盗王国已经慢慢成型,他们四处出击打劫当地的土著,掠夺人口扩大他们的势力。已经成了不可小觑的势力。甚至开始威胁到帝国海洋贸易航线的安全。

看完手中的调查报告,邹平陷入了沉思,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如果定性为谋反,帝国肯定要出动军队进行围剿,谋反是帝国绝不容忍的大罪,但太平洋上岛屿众多,光是苏门答腊附近就有近万个岛屿。

如果派遣海军去清剿,这是一件漫长、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如果听之任之,也是不行的。

仔细考虑过后,邹平在报告上写下了自己的意见,他把材料准备好放入公文包。

“走!我们去皇宫。”

走出兵部,上了自己的专车,邹平对着自己的专职司机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