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活在原始时代 > 第二百四十六章华夷之辨正本源

活在原始时代 第二百四十六章华夷之辨正本源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2:15:54 来源:笔趣阁

年轻的士官斜举着指挥刀,大声发布射击的命令。一排排的步枪交替举起,瞄准,射出一片的烟雾扬起,硝烟的味道甚至没法被东南风吹散,以至于整个阵地烟雾缭绕。

连绵不绝的火药爆炸汇成了震耳欲聋的巨大声浪,震得沼泽水面上荡起一片片的涟漪。毁灭性的火力将拼死一搏的蛮兵钉在了沼泽地上,就像劈倒的木桩倒在水泽里,溅起一片水花。

生伽补罗族蛮人惶恐地看着前面一个接一个倒下的族人,看着鲜血像泉水一样涌入混浊的沼泽中,将那些混浊水面染成血红。

前面,后面,身边不断地有人倒地,在泥泞中挣扎呻吟渐没了气息。一起往前冲的人越来越稀薄,让充满了恐惧的身体越来越凉,迈不动自己的脚步。

密集的子弹像镰刀一样划过原野,轻易地将一线线的蛮兵割倒。距离一百多米,每三发子弹就要消灭一个敌人。

这不是一场战争,这是对威胁到华夏的异族进行的讨伐!是文明和野蛮之间的较量。没有妥协,也不接受投降,只有生死相搏。

仡存壮如同标枪般骑在马上静静地看着战场上的一切,看着那些敌人的士兵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层层倒下,扎进了冰冷的沼泽地里。

但战争才刚刚开始,沼泽外面的森林里也响起了枪声。嘹亮的军号表明,方智带着的步兵也赶到了战场。隔着沼泽,后队已经看到这边交战的情形,方智根本就没有犹豫地投入战斗。

赶到战场的步兵绕过沼泽,直扑敌人的中军。跑动中,战士们朝着在外围警戒的敌人的后队射击,两排齐射结束,赶上来的炮队已经准备完毕,二十五门迫击炮再次对准惊慌失措的蛮兵开火。

沼泽中的战斗更加激烈了,敌人来了援军的消息让蛮人更加的慌乱。现在前面是枪阵,枪毙着一切,血腥的场面,让靠近的蛮兵几乎没有勇气向前冲锋了。

但逃跑也是很危险的,后面是死神般的火炮散弹,收割着不敢冲锋的蛮人。蛮人在距离两百米附近的沼泽里乱成一片,一时间进退失据。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每一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英雄,蛮族中有人跳出来激励族人,鼓舞大家继续进攻。一个带着羽冠首领大力挥舞着手中的长矛,似乎在用蛮语吼叫着什么,身先士卒朝沼泽中的敌人发起了冲锋。

他的勇敢感染了蛮族战士,绝望的蛮人明白往前冲是唯一的活路。蛮人再一次努力向前面挪过来,他们顶着呼啸的弹雨,抛下了一具又一具的尸体终于往前走了几十步,靠近了仡存壮小队的阵地,投矛和弓箭已经有了杀伤力。

长时间的射击,枪管也红得发烫,已经无法再发射弹药。蛮人不惜代价的冲锋,战斗不出意外地变成了近身肉搏,刺刀和长矛搅合在一起,山地营也开始有了牺牲。

形势急转直下,沼泽中心的骑兵陷入到危险的境地,人数处于绝对的劣势。连仡存壮也举起指挥刀冲入敌群,加入了战团,一时间战局变得险象环生。

隔着沼泽,方智的后队没办法支援骑兵队,急得他直跺脚。由于投入战斗过于仓促,敌人实在太多。后队也和敌人纠缠在一起。沼泽中间的形式逆转,似乎鼓舞了这些蛮族人,他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蛮人变得更加的凶悍,他们嚎叫着射箭和投矛,组成集团向后队发起猛烈的攻击,前赴后继的冲向自己的敌人。整个沼泽地附近喊杀震天,乱成了一锅粥。

仡存壮现在又急又怒,自己太大意了!由于自己的轻敌,导致部队陷入苦战。华夏的军队现在都没有装备铠甲,近身肉搏,步枪不一定强过长矛。反过来蛮人却越战越勇,仗着自己的藤甲,反而占据了武器上的优势。

双方围绕着前沿阵地展开激烈的搏杀。山地营的战士苦苦的支撑着,靠着一些军官的手枪支援,还能维持阵地不失。然而,身边的战友时不时被敌人的投矛和弓箭杀死,形势岌岌可危。仡存壮的双眼都要喷出火来。

就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候,敌人的后方突然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对面的丛林里,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响作一团。方天亲率合围的部队总算及时赶到了战场,陷入苦战的山地营顿时精神一震,刚才还倔强的敌人一下子崩溃了。

此消彼长,山地营一个漂亮的反击,终于和敌人拉开了距离,步枪重新开始发挥威力。那个头戴羽冠的家伙被击毙后,沼泽里的敌人更是炸了窝,敌人开始向没有枪声的西北方向逃跑。

但那边并不是生路,蛮兵向西北突围,突然象是涌进了一片深不见底的沟壑。他们冲得太急了,一直往前面跑了七八步,蛮人才发现越来越踩不到底,水线已经漫到了自己的胸口,而身子还在一点点往烂泥下面沉下去。

凶悍的蛮人瞬间丧失了所有的勇气,大声嘶吼着,哭着喊着救命,试图往后面走回去。越挣扎身子沉得越快,一点点沉下去的烂泥却没有给他们任何机会。

侥幸还活着的蛮人怔怔地看着被沼泽活活吞噬的族人,吓得瘫倒在地。看着那些满是恐惧的面孔一点点被泥水覆盖,沉入水线下面。突然那面孔又窜上来,满是泥泞的面孔往上一窜,嘶吼了一句什么,又掉了下去,在泥泞上吐出了几个气泡。

在参谋部的地图上,山地营阵地右翼一块区域是一串小叉,示意不能通行。范胡达的蛮族部队已经被华夏军三面包围了,蛮人只有往西北方向突围,拥向左翼绕过来,正好陷入这片恐怖的沼泽。

方天此刻带着大军已经全部赶到了预设战场,数千只各种火器全部对准了左翼,密集的弹雨也不知道收割了多少生命。蛮人只剩下三千多人,他们的行为已经不是冲锋,而更像是一片混乱中的挪动。

密集的炮火中,逃亡的蛮人一片一片地倒下,散弹刺入沼泽,那溅出来的已经不是水,是红色的血。死亡,不停地死亡。

仡存壮的左翼变成了最恐怖的绞肉机,不允许任何人跨过。百米的距离上,火枪手的命中率也成倍提高,不但狙杀着冲在最前面的勇士,所有的蛮人首领被点名枪毙。

杀戮还在持续,将那些仓皇的背影一个个击倒,一直到沼泽上再没有一个蛮人站立。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蛮族只有三百多名残兵逃了出去,慌不择路地蹚过沼泽逃窜进原始森林。

……

海风渐渐吹散了硝烟,一片片的尸体横在荒野上,甚至将水面变成了尸体和尸体之间的零星点缀。沼泽已经被血液染得一片鲜红,那鲜红的一片还在不停往外溢出,扩大,眼看就要漫到的丛林边。

尸横遍野,仅仅两个时辰,原野上铺满了六千多蛮人尸体,这里基本上是生伽补罗蛮人的最后力量,一万多人的大部族基本上被屠戮一空。

士兵们从厮杀的亢奋中渐渐冷静下来,看着前面的屠宰场,没有一个人说得出话来。范胡达死了,死的非常的壮烈,事后大家才知道,最后带领着蛮人发起决死冲锋的就是他。

正是他的垂死挣扎,致使参战的部队牺牲了两百多名战士,受伤的更是不计其数,山地营损失最大,尤其是骑兵。近百名战士只剩下了一半。这是华夏对外征战中,一次不多见的惨胜。

……

广南剿匪的消息传到了国内,国内的各大报纸对这次战争进行了报道,大部分报纸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战斗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山地营的英勇善战也不乏溢美之词。

这个世界总是有些奇葩。也许是这些年国人的日子过得太好了,或许是吃饱了撑着,有些所谓的文人突然有了圣母情怀。有人竟然为范胡达唱起了赞歌,把他描述成一位不屈的斗士,还暗讽军队剿匪是一场屠戮,把英勇作战的仡存壮描绘成一个屠夫。

这种论调顿时引起极大的轰动,一时间报纸上争论不休,驳斥和赞成的声音都有。令人难以理解的是,真有不少人一本正经的装模作样,附和这种论调。一时间,舆论把山地营推到了风口浪尖。

始作俑者周延还洋洋得意,标榜自己为仁者,自诩为新儒家思想的开创者。他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到处上蹿下跳,宣传自己的观点,把自己装扮成圣人。

阚石夫妇得知这个消息后,顿时勃然大怒。尼玛!这是反了天了。尤其是阚石,经历过南疆作战的他,对后世白眼狼的猴子痛恨,对虚伪的腐儒更是深恶痛绝。

在自己所创建的这个国度,竟然再次出现了这种荒谬的论调,公知这种败类,怎么什么时代都有?这种粪坑里的蛀虫,特别的恶心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华夏三十二年六月一日,《金陵通讯》头版头条刊登了太上皇的署名文章,《彼之英雄,吾之仇寇》,文章极为罕见的点名驳斥了周延的荒谬论调,把这种哗众取宠的公知钉上历史的耻辱架。

文章指出,民族是要有精神的,做人也要有是非观、有骨气。我们赞美那些因坚持真理、维护信仰而视死如归的铮铮铁汉,也赞美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国家、为民族英勇捐躯的民族英雄。

文章特别点名道姓周延,说他享受着将士们浴血战斗带来的和平安宁,私下里到处敛财,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像周延这样没有一点良知的公知,不思回报社会,反而对保卫祖国的将士恩将仇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腐儒和伪君子。

阚石罕见的在文章中破口大骂周延:这是个疯子,精神变态,心理疯狂。他享受着和平安宁,却谩骂保卫他的军队,还自我标榜为仁义。这是个受伪儒学毒害至深、泯灭了人性的腐儒。

文章首次提出了”华夷之辩”。阚石认为这个世界要认真区辨华夏与蛮夷,伟大的华夏族群居于神州大地,为文明中心,而周边则较落后,我们应该以文明礼义为标准进行人群分辨的观念。

区分人群主要以文化程度,而不以种族,合于华夏礼俗文明者为华夏,或者可以称作中国人,不合者为夷,或称蛮夷、化外之民。

阚石说我们中间有些人看上是华夏人,其实骨子里还是个蛮夷。就如同周延之流,一心想当奴隶主,是一个有文化的蛮夷。这种人是华夏人中的耻辱,是华夏文明中的逆流。

阚石在文中提出华夏与蛮夷的区分,目的是为了宣传民族主义。阚石认为:华夏的民族主义应该是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