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活在原始时代 > 第二百零三章莫西谷地战未休

活在原始时代 第二百零三章莫西谷地战未休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2:15:54 来源:笔趣阁

华夏十四年五月初,华美城。

凌晨,还不到日出的时候,天刚有点蒙蒙亮,在深邃微白的天空中,还散布着几颗星星,地上漆黑,天上全白,野草在微微颤动,四处都笼罩在神秘的薄明中。

而此时此刻,码头上却灯火通明,人喊马嘶的好不热闹。华美城的军队一大早就开始登上三十条大帆船,远征军已经整装待发。五百名火枪兵分成了十个中队,每个中队五十人。火枪兵的士兵每人配有一匹马、一支后膛装火帽步枪,正副队正的腰带上还多了一把左轮手枪。每个中队有五名狙击手,每人一支加长步枪,也是火帽击发式的,全装药可以在千米以上还有足够的杀伤力。

不过这种加长的后膛枪后坐力非常大,一般在二三百米的距离上,使用半装药子弹就够了。另外狙击手每人配有一架单筒望远镜。阚石也曾试过把单筒望远镜固定到枪支上面充当光学瞄准镜,为此还开发出来了简易安装轨道,可是试验了几次之后,这个装置就被放弃了。

主要原因是导轨加工精度不够,还达不到纹丝不动的效果,稍微有点变动,打出去的子弹就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在靶场这种环境下都不能保证稳定性,到了环境更复杂的战场上,基本就没有实用性了,还不如直接用眼睛瞄准管用。

配发给狙击手的单筒望远镜就是给他们发现目标用的,个头很小,平时挂在脖子上就成。这支火枪部队里还有支工兵中队,他们只配备左轮手枪,平时不参加战斗。但是这五十人每人都有两匹马,还有一支二十多匹驮马组成的驮队。

工兵除了补给品和弹药之外,他们携带的更多是专业的工具,如斧、锯、绳索、滑轮之类等等。工兵部队的任务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作战时甚至要往前线运送弹药,这和阚石当年在老山作战时运送补给的前线军工很类似,都是膀大腰圆,身体强壮的大汉。

火枪兵装束和现在华夏军队有所不同,他们并不装备铠甲,更像一只后世的军队。军官和士兵装束除了领章有些不同,其它的都一模一样,黄绿色夹克式的亚麻军装非常的贴身,野牛皮的高帮仿后世陆战靴能够给脚提供最好的保护。

每人一套仿五六式单兵携行具,可以携带一百发子弹、战地急救包和五枚木柄手榴弹。每人背后还有一个双肩背包,里面携带五天的口粮,主要是压缩饼干和罐头,另外存放着换洗衣服、袜子、毛毯等用品。

如果后世有人看到这支军队,真的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子弟兵很类似;除了没有红领章和五角星,军靴甚至还要好些,不是那种胶底的解放鞋。当然武器也有一些差距,使用的是一种单发步枪。这种步枪还是火帽击发,但是它的威力不可小觑。

这款枪是阚石仿制美国的夏普斯M1874运动型步枪,他的一位老首长家里收藏着一把,他曾经亲手把玩过。这款步枪原来有多种口径,前世作为一名军人的阚石当然知道士兵最需要什么武器。他采用的是其中威力最大的一款,是配用0.5英寸夏普斯弹的枪型。

这种枪弹装有九克的黑火药,枪口初速达到431m/s,足以让猎手在九百米内猎杀一头体重九百公斤的北美野牛。想想吧,一枪可以干掉一头体型庞大的北美野牛,这种威力谁敢小觑?

步枪的子弹采用纸包弹,这样可以最低限度的节约成本。华夏虽然能够生产无烟火药和铜壳子弹,但成本实在太高,国家需要用铜和炸药的地方很多,主要是修路和电话线的架设需要这两样东西。为了节约成本,枪弹发射药依然还是使用黑火药。只有手榴弹使用的是烈性炸药,以弥补火力输出不足。

庞大的舰队在海面上重新集结,在旗舰的率领下,舰队向南方航行了三天,才在一处海岸登陆。这处海岸位于北美洲大陆的南部,是后世危地马拉的太平洋海岸。经侦查发现,地图上标注的佩滕低地地区生活着大量的土著人,至少有二三十个部落,有的部落人口超过万人。

而且这里的美洲土著很不简单,他们已经发展出自己的文明。据侦查员报告,这片雨林中建有许多城寨,里面有很多奇怪的金字塔,只不过令人头痛的是,这些部落都在雨林深处的山脉之中,要到达那个地方,需要穿过莽莽的雨林。这将是一段艰苦的行军。

在临时的码头营地休整了两天,远征军才开始出发。队伍进入雨林以后,雨林中泥泞的道路,无处不在的蚊虫和暖房一样的湿度折磨着每一个士兵。最辛苦的可以说是开路的工兵,他们每天都要在前面开辟道路。

即使是给他们分配了百多名当地的土著,开路的工作依旧非常辛苦。虽然有了马匹代步,远征军每天的行进速度也只有十公里不到。

这种热带湿热的气候,士兵们很不适应,脱水中暑的现象屡见不鲜,每天都有人病倒。幸亏医疗队准备的非常充分,要不然不用打战,这支队伍就会遭到重大的损失。

一百二十公里的路程,为了绕过沿途的几片沼泽地,硬是多走了五十多公里,十五天才出了平原雨林地带,前边隐隐约约的山脉就是佩滕低地所在的位置,那些部落就隐藏在山中的谷地中。

仔细的观察了前面的山脉,郎坦擦了一把满脸的汗水,放下望远镜对传令兵说道:“命令,全体都有。原地扎营,先休整两天,后天一早出发。”

“是!”

传令兵立刻下去传达长官的命令。少顷,一千五百人的队伍很快就停了下来,指挥官开始寻找合适扎营的地方。

此地已经是山脉的缓坡了,气候和雨林里完全不同,这里的阳光充足,湿度小,风力大,温度却低了好几度,不再像雨林里那样的闷热潮湿。但是环境突然变化,人很容易生病,尤其是容易感冒。

虽然远征军的战士都来自华夏的南方,又在这里训练了半年,已经适应了这里的气候,但是从平原雨林换到山区,郎坦还是决定安全第一,宁愿速度慢一点,也要保证部队的战斗力。附近正好有个比较平整的地方适合扎营,不远处还有一条小河。

指挥官选定扎营的位置以后,士兵们开始组装行军帐篷,很快就把几十座绿色的行军帐篷搭了起来。这种帐篷都是用帆布抹上了一层橡胶制作,外表刷了一道绿色的油漆,有点味道。不过它比较轻便,防水性也比较好,就算湿了之后也容易晾干,很受部队的欢迎。

士兵们搭好帐篷以后工作并没有完,搭好了帐篷还得挖排水沟和厕所,然后围着帐篷撒硫磺粉驱虫驱蛇,紧接着还得生火烧水,准备餐饭,不光要准备人的,还得准备马的。

行军期间,是不允许生火做饭的,只能吃自带的压缩饼干和罐头。不过扎营之后就可以小小的奢侈一把了,弄点炒米粥,把肉干放到里面煮一煮,总比干啃着好吃。如果附近有水果之类的,也可以切碎了放到一起吃,反正同行的一百多土著吃得挺香。

蓝坤点燃了酒精炉开始烧水,准备泡上一壶茶。此刻他浑身黏糊糊的很是难受,汗水不停地往外冒。可惜这是在野外,也没有别的好办法。郎坦安排好一切后就走了过来,看到对方疲惫的样子就笑道:“总督大人,让你别跟着来,你偏偏要找罪受。咋样,能不能挺得住?”

“说什么了?想当年……”

“你别想当年了!四十多岁的人了。好汉不提当年勇!你以为你是王上啊?”

“哎,的确不像年轻时候喽。喂,你说奇怪不奇怪?这王上夫妇俩总是这么年轻,多少年都没有变化了。”

水很快就开了,蓝坤泡好了两杯茶。郎坦端起来呷了一口,笑着说道:“呵呵。羡慕吧!你也不想想,王上是什么人,当年可就是神子啊。喂,你还记得第一次见到王上是什么时候?”

蓝坤陷入回忆,喃喃自语:“这哪能忘记,当时我都快冻死了。那天的雪真的好大呀!就在我绝望的时候,王上赶来了,我记得我当时坐在牛背上。王上塞给我几块饼干,我是和着鼻涕一起吃下去的,真香啊!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我都忘不了当初的滋味。现在我的孩子都十五六岁了,可当年的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

郎坦也有些动情:“是啊!第一批人里面我年纪最小。那时候才六岁,牛背上都坐不住。嘿嘿,我比你们幸运,我可是老师背回去的。哎,当年老师的寨子真是漂亮啊!我一辈子都忘不了那个地方。”

蓝坤也点点头:“那时候的日子真是快乐,老师手把手的教导我们,每天晚上还要帮我们盖好被子,有时候我都感觉他就是我们的父亲。臭屁狼,你那时候可给老师添了不少乱啊!”

“说啥了?我咋就添乱了。”

“还好意思问,三天两头的尿床,可把老师愁坏了。”

“我咋不记得啦?”

“切!……”

两个人陷入了沉默,少顷,郎坦开口说道:“蓝大哥,你说王上怎么让我们跑这么远来抓土著人,难道这些人真的是伏羲的后代?看上去也不太像啊。”

蓝坤沉呤了一下,想了一下措辞。这才答道:“老师曾经说过,我们这一代人是开拓者,要为华夏打好基础,给子孙留下一个太平的世界是我们的使命。这些美洲土著不管是不是伏羲的后代,王上说是那就是,不是也得是;其中的深意,也许我们看不懂,后世的子孙肯定能够获益。”

“嗯!”郎坦用力的点点头,认真的说道:“反正听老师的话总不会错,老师想给子孙后代一个太平的世界,俺就用心尽一份力就好了。嘻嘻,俺只是有些想自己的媳妇和儿子了。”

“哈哈,想不到原来的跟屁虫,现在也有儿子了!不知道会不会跟你当初一样的臭屁?”

“嘻嘻,今天让你开开眼。瞅瞅!这就是我儿子和媳妇。”

“哇,这是啥玩意儿?谁画的这么好?”

“相片!嘿嘿,土豹子了吧,这可是最新的玩意儿。还没有上市了。嘻嘻,这还是老师亲自帮我拍的。瞧,这张是俺的。咋样?神气不。”

“哇!这这这。啧啧,跟真的一样。瞧你笑的这个鸟样,好东西呀!咋都是黑白的呢?”

“目前还只能拍黑白的,老师说以后的身份证都要用这个。”

“啧啧,真好!国内真是日新月异啊!这以后调回去,这还不知道会变成咋样。”

“是啊!也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夕阳下,两个人沉浸在深深的向往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