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活在原始时代 > 第一百九十五章平沙莽莽黄入天

活在原始时代 第一百九十五章平沙莽莽黄入天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2:15:54 来源:笔趣阁

华夏十二年六月三日,六盘山陇山谷口,后世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

骆奇一众军官站在高坡上远眺谷口方向,草原方向看不到任何人影,不管是蛮人,还是从萧关出发的骑兵,都不见任何踪影。此刻,骆奇非常担心大王子阚武的安全,他想率领治安军直接进入草原。

可是他接到的命令是押送后勤补给,责任重大。其余军官无论如何也不肯让队伍往前再走一步,万一中了埋伏,治安军受损事小,万一丢了补给,那可是百死莫赎的大罪。骆奇只好下令车队隐藏在山坳里,探马派出去了三波,都过去两个时辰了,依然没有一波人回来。

太阳已经偏西,探马依然没有回来报告。这让骆奇心急如焚,更加担心阚武的安全。终于他忍不住问旁边的斥候队正:“会不会是出事了?怎么现在也不见人回来?”

“都头莫急,您瞅瞅,这么大的范围。他们才出去了两个时辰,回来还早呢,您先去帐篷里睡一觉,养养神,昨夜您一宿都没睡。”

“哎!我哪里睡得着啊,大王子生死不明,我现在心急如焚,万一出了事,如何给大王交代?”骆奇忧心忡忡的说道。两人正在交谈,忽然间斥候队正把骆奇推下山包,自己立刻趴在地上。

骆奇正感到纳闷,忽然感觉到脚下的地皮在跳动,一阵闷雷般的声音从天边传来。

“发生了啥事?”骆奇大声的问。

“都头藏好了,有大批的骑兵过来了,人数最少两三万,这不是大王子的军队,大王子没有这么多的骑兵。”听完斥候队正的话,骆奇脑门一下子就木了,难道说大王子他们遭到了埋伏?阚武出事了!

众人趴在山包上往远处看,只见滚滚的烟尘从天边漫卷过来,前面有几个黑点在拼命地跑,不用说那是派出去的斥候,骆奇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只盼着自家的斥候可以跑快些,好躲开那些疯狂的骑兵。

咦,不对,自家的斥候不是在逃命,更像是欢呼,最前面的家伙全身银盔银甲,骑在高大的阿拉伯马上,手持丈八长矛。特么的,那喜欢装逼的样子,除了阚武还有谁?

远远的欢呼声传来,斥候的大呼小叫居然压过了马蹄声,那破锣一般的嗓音在骆奇听来犹如无上纶音,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落回肚内,这家伙平安就好!

作为阚武曾经的亲卫,骆奇当年为他实在伤透了脑筋,这大王子总喜欢效仿他的父王,每次骑兵冲锋都喜欢一马当先。更何况这家伙根本就不听劝,只要离开长安力牧和大鸿这些老臣的管束,就和脱缰的野马是一个德行。

山坡后的临时营地里,马蹄声惊动了守军。治安军早就在山坡后面摆好阵势,只要敌兵一到,就会发起攻击,弩兵在坡上架起了几十架巨大的床弩。

每架床弩上面有三根粗大的弓弦,每根弓弦都足有指头粗,在两个士兵的帮助下,正在用绞盘给床弩上弦,令人牙酸的吱格声就让人知道,这种新床弩的威力巨大,绝对不可小觑。攻城凿就安放在滑道内,尺余长的凿刃反射着暗乌的寒光。

这可是真正的杀人利器,六百米之内无坚不摧,它的强大动能甚至可以把一匹战马带的飞起来,至于人在这样的利器之下与纸扎的没有丝毫的区别。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宋代攻城床弩,提前几千年来到了这个世界。

这还不算什么,其余的弩兵用脚踩着神臂弩弓臂前的铁环,双手用力拉住弓弦,身体往后仰,在一阵让人牙酸的吱吱声后,弩弦终于挂在扳机上,一支三尺长的铁箭被弩兵安放好,把弩平端着对准了小山的外面,骆奇相信如果现在有敌人出现,等待他的将会是极其可悲的命运。

高大的阿拉伯马速度很快。不一会儿,阚武的战马就汗津津的停在骆奇面前,粗大的鼻孔喘着粗气,战马的嘴角都有了白沫。他从马上跳下来,托住正要下拜的骆奇,紧紧地和他拥抱在一起,良久阚武才放开对方,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

“哈哈,老骆,几年不见你可见老啦!哈哈,这次你可来迟啦!昨晚上一场夜袭,我军已经把蛮人一网打尽。嘻嘻,不好意思,哥们连汤都没给你剩下,这次你没有功劳,只有苦劳了!”阚武还是以前一样,没有什么架子。

“嘿嘿,大王子,俺不稀罕什么功劳。老天保佑,只要你没事就好!你这人上了战场,太不让人省心了!”骆奇口里依然抱怨着。虽然他很想知道战况,但是他更关心阚武的安全。阚武处处模仿王上,却又没有王上的武力值,这让远在秣陵的阚石也很头痛,不得不把最好的侍卫派在他的身边。

“哈哈哈,这场战可真痛快呀!痛快!你不知道,我们这次是和山西联合作战,方艾将军带领四个营绕过草原,千里奔袭,我们两面夹击。七万多蛮人一个都没跑的了。嘻嘻,这下子好了,修铁路有人了!”阚武连说带比划,开心的几乎手舞足蹈。

阚武边神采飞扬的描述战场的情景,边拉着骆奇走上坡顶;他指着山下草原上一望无际的牛羊马群,得意洋洋的说道:“瞅瞅,这次可赚大发了。三万匹马,五万头牛,十多万只羊……“

”……哈哈,咋样,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吧?可惜喽!这些年草原年年干旱,牛羊少了很多啊!父王说,俘获十几万头牛羊不算什么。年景好的时候,一个大一点的部落就有这么多。”

看着兴高采烈的阚武,骆奇心中有些感动。骆奇从小就陪伴在阚武身边,看着他一天天成长。如今这位二十多岁的王子,已经长得虎背熊腰,充满着青春的活力。现在他已经比自己高了一个头,依然像当年一样视自己为兄长,并没有为担任一方留守而变得趾高气扬。

……

秣陵城的阚石接到关中的战报,已经过去了半个月的时间。他对现在的通讯手段深恶痛绝,很想把无线电报弄出来。但是他对这玩意儿不太熟悉,唯一的无线电知识还是源自小时候自制的矿石收音机。因此到现在为止,无线电报的研制还遥遥无期。

战争的结果并不出人意外,但是有一条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据被俘的蛮人供述:后世的甘肃宁夏等地,这些年一直发生干旱,冬天也变得越发的冷,冻死饿死无数的牛羊。很多部落已经开始向西迁徙,寻找他们新的家园。

阚石放下战报陷入到沉思当中,前段时间,据驻扎在辽东和华北的军队报告,内蒙古大草原也发生了同样的现象。气候异常,冬天里变得格外的寒冷,夏天发生干旱,降雨减少了很多。很多地方开始变得寸草不生,有严重的沙漠化迹象。

难道说内蒙古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形成五大沙漠,四大沙地。他上一次前往内蒙古大草原的时候,很少看见不长草的地方。难道说新一轮的小冰河时期开始降临。这就是个严重的问题,这关系到现阶段华夏是向南发展,还是向北发展的问题。

如果要尽量的保护北方的环境,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财产。开发南方就需要提到日程上来,尤其是湄公河流域,可以作为华夏的粮仓。

想到这里,他在文件上批示道:“请政事堂立刻派遣农业专家,前住北方和西北做实地调查,此乃华夏百年大计,请务必有详细的数据。另外,从今年开始,严禁西北和北方地区饲养任何品种的山羊。请御史台开始订立相关的法律,交由政事堂和元老院审批。”

阚石放下手中的笔,又打开一份文件。这是华夏十一年的人口普查报告,数据是非常喜人的。目前华夏人口已超过五千万,这主要是建国以来国泰民安,人口增长的非常快,比刚刚建国时增加了近千万人口。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但是也有一个问题,近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北方,南北两地非常的不均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主要是北方人认为南方是瘴疠之地,北方人无法在那里生活。因此即使更好的条件,许多人也不愿意移民。

阚石心想,这还得想一个办法,迁涉一部分北方人去南方,要不然北方人口密度过大,开发太早,到后世还会变成黄沙漫漫的世界。阚石站起身来,看着现在的全国地形沙盘,盘算着未来的规划。需不需要做一些调整?

目前全国在建的工程有九个之多,北方就有五个项目,洛阳至长安铁路年底将会竣工,下一步将连通长安至萧关段。洛阳至秣陵的铁路已经完工,现在处于测试状况。同时洛阳至青岛,洛阳至燕京等铁路今年也正式开工。燕京至滨城段的也会开工。这就是北方的五大工程。

南方因为水网密布,丘陵起伏,修筑铁路的难度比北方大,现在主要开建的有秣陵至汉口;汉口至鹰潭;鹰潭至杭州;杭州至上海这四个工程正在开工。去年,上海至秣陵;秣陵至马鞍山再到枫都已经全线贯通。这是国内最早开始营运的铁路。

阚石来自后世的经验表明,西北、华北等北方地区都是因为过度的开发,导致黄河泛滥成灾,水土流失严重。尤其是西北大地,变成了后世黄土高坡那副鬼样子。阚石可不想留给后世子孙的是一片贫瘠的土地。既然我来了,这个世界一定要有所改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