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活在原始时代 > 第一百九十二章横笛偏吹行路难

活在原始时代 第一百九十二章横笛偏吹行路难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2:15:54 来源:笔趣阁

夜已经很深了,外面的雨淅淅沥沥的还在下个不停,夫妻俩相对无语,书房里的空气有些压抑。最终还是黎巧打破了沉默。

“阚大哥,我们应该怎么做?”

阚石想了想,无奈的说道:“呵呵,说实话,这很难!我们也只能尽力而为了。嗯,走我们华夏自己的路,为未来建立一个和谐的世界打下个基础吧,至少让这块大地成为一方乐土。让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家园……”

“……嗯,还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尤其是儒家文化,应该好好的去挖掘。说实话,这与管理国家,我们俩只是菜鸟。最近我认真的研究了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了解了传统文化,才知道能有什么用。而且对传统文化了解得越多,越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是有大用处的……“

”……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儒家还是诸子百家,都是建立在复杂社会管理基础上的学问。只要一个社会足够复杂,传统文化就起作用。还是伟人说的好,不管是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让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吧!”

“夫君,你的意思是从文化抓起?”

“是的,这几年工业发展的很快,我们的教育有些滞后,接下来我们要好好抓一下教育。”

“嗯,我听你的。”

……

华夏十年五月大朝会,政事堂正式颁布《国民义务教育制度》,重新编定了从小学到初中的教材,增加了《德育》这一门学科。

并从太学和州学选拔了一些优秀学子充实各地的师资力量。阚石明确提出教育必须延伸到最偏远的地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民族的长盛不衰,教育必须走在最前面。

……

华夏十年十一月五日,关中同心县。

关中的十一月已是寒冬,连续下了几天雪。冒彊顶着刺骨的寒风,冒着片片雪花,借着积雪微弱的反光,孤独前行。同心县城离虎岭屯寨还有二十里地,正处在六盘山脉中,是萧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在秣陵觉得二十里路很近,公交马车很快就可以到。可是今晚这二十里却仿佛远在天涯。

冒彊紧了紧鞋带,抬头看看前面带路的向导,一条岔路通向远方。那该是通往深山里一条长长的路吧,长得仿佛看不到尽头。这个屯寨实在是太偏僻了,自己作为太学里最优秀的毕业生,竟然会被分配到这么一个穷乡僻壤。

“特么的,没天理呀!怎么把我分配到这么远?”

他暗自嘀咕了一句,心中对自己的父亲还是有些埋怨。此刻,向导正跺着脚正在等他,冒彊叹了一口气,既来之则安之。他自顾自地笑了笑,将被寒风吹开的衣襟笼了笼,加快步伐赶了上去。

天色愈发黯淡了,苍茫的暮色弥漫大地,远近更无一个行人,显出深沉的阒寂。冒彊已跋涉得太久了,身体的疲惫算不了什么,他有着强健的体魄,这点辛苦他还承受的了。

可心灵的累,如千斤巨石,几乎要把他压垮。来这么个偏僻的屯寨做教谕,并非他自己的选择。自己的父亲是礼部的官员,对自己的期望很高,父亲对王上的话言听计从。王上说教育要延伸到最偏僻的地区,父亲就把自己安排到了这里。可真是大公无私啊!

听老一辈人说过,天地间有一种鸟,生下来就没有脚,它只能不停地、不停地往前飞,飞着,飞累了就睡在风里。一辈子只能着陆一次,那就是它死的时候。

此刻,冒彊就觉得自己就像这样一只鸟,从小就为父亲的理想而四处奔走,为自己的前途而艰难跋涉,他的羽毛憔悴了,身体倦怠了,心灵枯寂了,可漫漫长路似乎没有尽头,可我温暖的巢在哪儿呢?

冒彊心中暗自腹诽:我栖身的枝头在哪儿呢?华夏的盛世啊!我愿为你添砖加瓦,我愿为你尽瘁鞠躬,可王上啊!为什么我堂堂一个太学生,文武双全。偏偏你把我远远地扔在这个穷山僻壤的边城屯寨,这让我如何甘心?

“哎,在我们这一批毕业生里,这里恐怕是最偏僻的地方吧!”

他嘴角微微苦笑。在这里教书育人,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一阵透着寒气的风从衣袖间侵入,他微微打了个哆嗦。抬眼望去,是一片辽远的群山,便在这群山深处,却有一座孤零零的屯寨,寨墙都被重重的积雪覆盖。

“到咧!大人,您看,前面就是虎岭屯寨。”憨厚的向导回头说道。

“哦,就是这里吗?”

“是咧!”

远远的看到前面高大的寨墙,冒彊的心中忽泛起淡淡的涟漪,那是喜悦,就像沙漠中的旅人,在长久地跋涉后终于见到绿洲般,那样的深切的喜悦。他顿时感到脚下的步伐轻松了很多,身体似乎也没有刚才那样疲惫。

两个人加紧了步伐,往寨堡走去。屯寨不太大,寨墙却修得很高,各种防御设施很齐全,明显的是一座军寨。走进大门,里面也就百十户人家。清一色的木刻楞房子,排列的整整齐齐。屋顶也早已被昨日的积雪染成苍茫的白。向导带着他来到了一座最大的木刻楞房子,屋内忽走出一位老头,面容和蔼,见着他,先是微微有些愣神,然后便温暖地笑了起来。

老头笑道:“远方的客人,您是新来的教谕吧?欢迎欢迎!先进去歇歇脚,这里很久没有文化人来过了。”

“老人家,有劳了!”

冒彊向老人拱拱手,也不会多话,他微微低着头,跨过高高的门槛。甫一进到屋里,便感到一股融融的暖意。原来屋间此时正生着壁炉,熊熊的火焰把屋里照的通亮。壁炉上方有一个小小的灶台,上面是一个大大的陶锅,里面正熬煮着羊肉,屋子里飘散着浓浓的肉香。

老人边将一碗汤水递给他,边说道:“俺们这里穷山僻壤,没甚好东西。知道您要来,这锅羊肉炖了整整一天,正热乎着了,客人将就着喝一些吧,也能暖暖身子。”

冒彊有些迟疑地接过,看着老人和蔼的面容,心中似有一股暖流淌过,让已冻僵的四肢八骸重新有了知觉。太久了,太久没有体味这样的温情。太学里,大家为了出人头地,尔虞我诈的事情层出不穷。而这位陌生老人的暖意,太奢侈了。

冒彊喝了几口羊汤,顿时感到浑身热乎乎的,舒服了很多,他放下碗问道:“老人家,这是屯长的家吗?怎么家中只你一人?”

老头搓搓手说道:“俺儿子就是这里的屯长,早就听县里说你要来了,山里没什么好招待的。俺儿子就去山中捕猎了,嗯,恐怕还要晚一点才能够回来。”

“老人家,这太危险了……”

“没事,屯子里好多猎手都跟着去啦。大家知道您要来。呵呵,都高兴坏咧!”

冒彊顿时觉得鼻子一酸,这里的人真是太淳朴了,城里面现在真的很难有这种体验。一时间,两人都没有再言语。老人又拿起了刨子,专心做起了木工的活计。冒彊看了看那些木件,老人好像正在打造什么家具。

而冒彊却在窗外苍茫的远山中,堕了心神。外面渐渐飘起了雪花,一片一片,越来越大。像轻柔的羽毛,一点点抚慰过他受伤的心灵。

浩浩琼宇,莽莽群山,苍苍白雪,天地间的造化何等雄奇深远,相比较之下,自己那一点挫折的悲哀似乎再不足道了。

他又看看壁炉的灯火下,正专心木工活的老人,想到某一座深山中,正涉足在厚厚的风雪间捕猎的猎人们,想到这苍茫天地间如自己一般为梦想跋涉的旅人,第一次感到心灵的释然。

宇宙那样浩大,而人那样渺小,王国那样庞大,自己也不过微尘芥子,一时的失意与挫折,不是最最平常的吗?生活在偏远屯寨的人们,环境如此窘迫,不也在努力地生活?他们难道没有苦难与心酸?可他们选择坦然面对,与艰苦的环境达成和解。他们能够,我便不能够吗?

想着想着,冒彊的嘴角终于现出了笑容。靠在壁炉边的藤椅上,身上被烤得暖洋洋的。他在胸襟的开怀间,不知不觉的进入了梦乡。不知过了多久,沉沉的睡梦中突然传来了犬吠声,接着是寨门被打开时的吱呀声。

是屯长打猎回来了吗?他的身上一定裹了满身的风雪吧!有没有人受伤啊?希望这些人都平安吧!冒彊急忙爬起来走了出去,只见一群人正抬着野猪、野鹿进了寨子。寨子里顿时变得人声鼎沸,所有的人都出来了,大伙围着猎物指指点点,评头论足。

众人见到冒彊从屋里出来,顿时齐齐的看向他,眼光都是那么的炽烈。一个长得酷似老人的壮硕汉子,分开人群走了出来。他热情的张开双手拥抱了冒彊一下,大笑着说道:“欢迎欢迎!俺叫骆奇,是这里的屯长。您来了!这可太好了。我们可是盼了你好久啊!”

他不待冒彊回礼,便转头冲着人群喊道:“乡亲们,俺们屯寨有教谕了,这位冒先生可是太学生,是王上亲自派来的!”

“王上万岁!”

“万岁!”

寨子里仿佛就像开了锅,顿时沸腾起来。人们高呼着口号,纷纷过来拥抱冒彊。他看得出来,这些人是发自内心的激动,是打心底里欢迎他。

冒彊受的欢迎是空前的,山里人的热情难以想象。不多久,谷场上已经摆满了小桌子,每家每户都准备了不少吃食。冒彊仔细一看,发现桌子上都是各种山珍野味,浓郁的香味引得寨子里那些孩子一个劲地流口水。

每一个人都轮流向他敬酒,邀请他品尝自家的吃食,同时又把跟在身边的孩子推到他面前,让孩子跪下拜见老师。这些粗豪的汉子纷纷大声的道:“教谕,您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孩子们交给您我们放心!不听话,您只管揍,就是要揍,学不会往死里揍。”

月上中天,谷场上的火焰才熄灭,冒彊已经喝了不少酒。他踉跄着被热情的人们安置下来,这是屯寨中最好的木刻楞房子,是寨子里专门为他建的宿舍。屋子里面都是崭新的家具,尤其是那张书桌,是屯长他爹刚刚赶出来的。

躺在热乎乎的炕上,冒彊呆呆的看着房顶,明天将在这里开始他的新生活。明天,他想,真好,人生有明天真好!一切仿佛都是新开始,一切仿佛都有了希望!明天会见到太阳吗?他期待着,闭上了眼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