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活在原始时代 > 第一百七十八章俱怀逸兴壮思飞

活在原始时代 第一百七十八章俱怀逸兴壮思飞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2:15:54 来源:笔趣阁

华夏四年七月七日。丰镐城。

截止到今天,阚石坐镇关中将近一年时间。从去年七月到今年,河朔平叛后,关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阚石这尊大神压在头上,关中各部落编户齐民工作迅速而彻底的推广下去。

分到房屋和田地的平民百姓生产的积极性高涨,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年风调雨顺,关中的粮食获得了全面丰收;更让这些老百姓开心的是由于丰洛驰道的修建,很多参与道路修建工作的人获得了大笔的收入,老百姓手里有了钱,自然要开始消费,所以丰镐城的商贸活动陡然活跃起来,这座未来的西京变得越来越有活力。

黎巧提出以华夏文化融合各部落以来,朝廷一直在各地不遗余力的推广华夏的风俗人情。经过几年的潜移默化,这个时代的人慢慢开始接受传承了华夏几千年的一些风俗。比如过年、中秋等等节日被人们开始接受。

今天是丰洛驰道正式通车的日子,又恰好是一年一度的七巧节。这一天是农历七月七,适逢周末,又是朝庭法定的乞巧节和赏花节。故而丰镐城内人山人海,官府在这一天举行活动,庆祝一年的丰收;商家也在这天举办各种活动,促销打折;妇女也盛装打扮,翩翩而出,一时之间,丰镐城内颇有点后世黄金大假期间的喧腾与热闹。

“七月七,乞巧节”起源自牛郎织女的传说。黎巧为此大做文章,她把记忆中的《诗·小雅·大东》和《荆楚岁时记》编篡进四书五经里,作为教材在全国各个学校推广,以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越传越广。

《荆楚岁时记》记载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这个神话故事在民间传播的非常快,原始人本来就崇拜图腾,对神明的存在深信不疑。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这就是乞巧节的由来。

今年朝庭正式确定七月七为乞巧节后,黎巧完善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在她的推波助澜下,未婚男女都会选在这一天相亲。当天,妇女们结伴而出,她们身着姹紫嫣红与意中人相聚于山野,姣妍欢声让满山的鲜花失去颜色,故而此节在民间又被称作赏花节、相亲节。

华夏的日历现在使用的实际是后世的农历,如果按公历计算,七巧节这天实际是八月底,正值全国各地开始秋收的日子。为了表示对秋收的重视,也为了祝贺洛阳至丰镐城的道路正式完工,在节日这天,黎巧和群臣沿着新修的驰道来丰镐城朝见国王以示庆贺。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夫妻俩一年都没有相见了,这也是全家团聚的好机会。为了今天的相聚,提前几日,阚武也匆匆地从萧关赶回了丰镐城。

经过一年运作,丰镐城正式被定为华夏的西京,并改名为长安,言下之意就是关中要长治久安,长安城内的新王宫也正式落成。这一天,王宫内这场为庆贺西京落成和丰洛通车的欢宴一直到晚上,阚石这才有时间和黎巧单独相处。

寝宫里,夫妻俩一年不见,一下子变得有些生疏,两个人一时不知从何说起。还是黎巧打破了沉默,她绕过茶几挨着阚石坐下,找了一个话题:“阚大哥,你真打算让小武坐镇关中,当这个西京留守吗?”

阚石笑着伸手拉住黎巧的手,看着她的眼睛说道:“呵呵,夫人,还是有些担心小武?”

“夫君,瞧你说的,你说我能不担心吗?小武才十七岁。在我们那个时代,还在读高中了,现在却要担这么重的担子。”黎巧有些郁闷地说。

阚石叹了口气,他把妻子搂在怀里说道:”老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啊!去年的叛乱给我们提了个醒,我们的统治还不稳,所以我打算再花两三年的时间,打好统治基础。关中可是重中之重啊……”

“……不过你也不用过于担心,小武有力牧和大鸿相助,再加上我在这边加强了暗卫的力量,应该出不了太大的问题。哦,对了,你今天见了力嫣,觉得怎么样?”

听到阚石的话,黎巧苦笑了一下:“还能怎么样?他俩长相倒是挺般配的,只不过我心里感觉怪怪的,我儿子十七岁就要成亲了。而且是因为政治联姻,想想心里就不是滋味。”

“呵呵”阚石笑出声来,他调侃道:“黎巧,这可不像你说的话。在我的心目中你比我更懂政治,我看你今天宴会上就表现得比我强,你看看你和力嫣那亲热的样子,简直就是一个好婆婆的典范。”

黎巧也是噗嗤一笑,她的美目白了阚石一眼嗔怪道:“还不是因为你先斩后奏,我也只好把这出戏演下去。对了,你干嘛把小武安排在陕北呆了一年,那黄土高原那么的贫瘠,风沙又大……”

“打住,”阚石打断妻子的话笑道:“你以为这是后世啊,现在陕北的森林覆盖率恐怕比你的老家张家界还要高,你这次从洛阳过来,经过的那个稠桑原,那地方在后世也是黄沙满地,根本就看不到几棵树。”

“真的!我可没来过西安,你可别骗我。”黎巧一脸的不相信。

“真的,我骗你干嘛?后世那里就一个小村子,很贫穷的地方。以前那里就是秦朝的函谷关。我修的路没有走函谷,直接从稠桑原上过了。后世那地方一棵树都看不到。我想想就感到可怕。你看了我给你的信吧,我真的不希望关中成为后世那副贫瘠的样子。”

“嗯,那你打算怎么做?”

“首先是修路,另外就是控制关中的人口。关中这个地方从战国到唐末都是王霸之地,一个原因就是人口多,土地容易耕种。还有一个就是地势险要,外部势力很难打进去……”

“……国家靠什么凝结成一体,道路与教育。所以这两三年里,我们要在关中把道路修到每一个村庄,在每个村庄中都建一个学校,让每个村落里都至少有十名识字的人,让所有的人都入学堂识字。统一的教育,畅通的道路,然后我们就把诸部落捏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国度下的国民。政令畅通才能让百姓时时感觉到政权的存在,才能杜绝今后的叛乱,才能让这个地方不再成为战乱之地。”

“嗯,有道理,这些你跟小武说了没有?”

“那肯定的呀!小武是个很聪明的小子,这一年我手把手的教他,他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现在成熟多了。唉!没有办法,这地方实在太重要了,只能让小武挑起这副担子。”

黎巧也沉默了,她也明白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地方交给谁她也不放心,现在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成了家天下。这么重要的战略位置交在自己儿子的手里,她也能够安心一些。寝宫里气氛有些沉闷,夫妻俩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

阚石干笑两声说道:“呵呵,黎巧,你说我们俩现在过的什么日子,夫妻俩在一起就谈国家大事。哎,其实我现在真的有点怀念自己的那个小寨子,哪用得着操这么多心。”

黎巧执着阚石的手放在自己的脸上悠悠地说道:“那也不一定,说不定你那个地方早就被别的势力毁了。即使没有被毁掉,你也不一定过得快乐,人在这世上走一遭,总该给后人留点念想。”

说到这里,黎巧抬起头在他的脸上吻了一下,又捋一捋阚石紧锁的眉头说道:“阚大哥,其实我一直觉得你做的很好,而且做的非常有意义。你想想,如果你没有你建立的这个国家,华夏还要在原始野蛮中挣扎多久?不说别的。光是人殉死掉的人都少了多少……“

”……因为你建立的制度,如果能够传承几百年,形成惯例。以后的秦始皇,隋炀帝就不能随意征发民夫,长城和大运河要少死多少人?再加上你的羊吃人计划,把草原民族的威胁降到最低。五胡乱华应该不会发生吧?嘿嘿,阚大哥,有了这些功绩,你就没有白穿越一回。至少比你躲在小寨子里强。”

“哈哈哈哈……”

阚石禁不住哈哈大笑,他揶揄道:“老婆,你夸得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我怎么突然感觉我挺伟大的。要不你再夸夸我!”

黎巧抿嘴笑道:“老公,其实我说的是真心话。去年我看到暗卫的报告,有些部落酋长以人殉葬时,我真的感到毛骨悚然。即使是轩辕黄帝、颛顼青帝的部落都有这种恶俗吧,你战胜了他们,让更先进的文明来到这个世界,这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阚石心情也好了不少,他搂着妻子豪迈的说道:“老婆你说得对,现在我真的感觉我做的事情很有意义了!在目前这个世界,不管是两河流域、印度、埃及都还刚刚进入奴隶社会,这些野蛮的东西还要持续几千年,我们的制度虽然是封建制度,但也超过了宋朝的水平,人民生活比宋朝人更加幸福……”

“……你说得对!是要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些念想。你的功劳也不小啊!你所传播的是儒家文化,是二十一世纪改良过的思想体系。嗯,我们俩还得努力一下,把这个新儒家思想传承下去,避免再出现酸儒腐儒误国,以至于华夏三百年就要经历一次苦难。什么狗屁五德循环这些糟粕不再祸害中国。能让我们的后代少走些弯路,就是大功德啦!”

“嘻嘻,为妻要提前恭喜夫君,您肯定会被后世人奉为圣人,华夏始祖!”

“哈哈,你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肯定会成为后世的圣母!”

夫妻俩相视一笑,紧紧地依偎在一起。此时此刻,两个人都感受着对方的心跳,此时无声胜有声,寝宫里一片温馨。过去一年两地分居产生的隔阂,不知不觉就消于无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