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活在原始时代 > 第一百四十六章这边风景独好

活在原始时代 第一百四十六章这边风景独好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2:15:54 来源:笔趣阁

泰安十二年初夏,秣陵城南郊。

锄了半天草的风启扶着锄头站在地头休息,一个人老远喊他:“呦呵,启叔,今天你的杂货店没有开门啊?”

风启扭头一看,原来是屯长翟六子。翟六子是个因伤退役的骑兵,参加过郯城大战,立了功勋,现在是整个屯的唯一拥有簪袅爵位的公民。

郯城大战时六千骑兵冲锋,翟小六那次被流矢射中掉下马来,不过当时并没受伤,箭被铠甲挡住了。话又说回来,这小子命真叫大。当他刚从地上爬起来,后面的马队就冲上来了,他很快就被潮水般的马群冲倒。

随后无数马蹄就在他身边掠过去,这小子命大,没有被马蹄踩中要害。人是活下来了,不过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胳膊,腿都严重骨折,在医院养了半年以后,现在只能靠拐杖行走。

翟六子以前就是牛部落的人,牛部落被灭时,翟六子还只是个七八岁的孤儿。风启被劳改了十年,被送去劳改农场。前几年因为表现良好,泰安六年减刑释放,一家人都被安排在这个屯寨,目前都是平民身份。

翟六子的命运却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时来运转直接被送进了寄宿学校,还参加的童子军,受到了最系统的文化教育。因为骑术好,十六岁就成了白虎营的骑兵。郯城之战时,十九岁的他都已经是个队正了,本来是前途无量的,很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骑将。可惜郯城一战,受了重伤身体有了残疾,不得不从军中退役。

他是个孤儿,退役后也没有家可回。他的伤基本上好了以后,民政部门考虑到他拥有簪袅爵位,又受过系统的教育,有知识有文化。官府就给了他几个岗位让他选择。最后他选了这个新屯寨当了屯长,管理着这个两千人口的屯田庄。

翟六子是个爱岗敬业的人,他平时喜欢拄着拐杖在寨子里到处巡查。在牛部落时,风启常常接济翟六子,对他很不错。翟六子也知恩投报,对风启一家也非常照顾,还帮助风启家在屯寨里开了一家杂货铺,这可是公民身份才能从事的行业,正是利用了他自己的身份。

风启挺感激这个朴实的小伙子,因为来自同一个部落,又是对方的长辈,两人说话也比较随便。风启调笑着说道:“六子屯长,是不是晚上没有地方吃饭了,来叔家,叔管饱。”

翟六子艰难的走到近前,停了下来,他一个单身汉,平时懒得做饭。虽然有爵位,可以享受政府安排仆人仆妇的侍候。但他一个人过惯了,不想添麻烦,就拒绝了民事部门的好意。一个人倒也过得轻松自在。

听到风启揶揄的玩笑话后,他也就顺坡就驴的说道:“行,启叔,今晚我就去你家吃饭了。对了,你这种的是啥?”

“这是大白菜,今年我弄了点种子种上,农技员让我操点心伺候,说这东西产量高着呢。咱这里离城近,卖给城里人会有一个好收成。”

“哦。原来是大白菜啊,我以前在军队经常吃,味道还不错,做的泡菜也非常好吃。不过没想到小时候就这么点大,怎么看着都不太像啊!”翟小六笑着说。

那白菜刚发芽,才三四厘米高,正是锄草地时候,要不然野草就会把它给淹了。而一个壮劳力,一天最多也就是锄个亩把地,后世一些菜农都直接使用除草剂,直接就省了这道工序。

“今天在忙啥子?腿不方便还到处跑。六子,叔不是说你,你好歹是个屯长,又是个有爵位的人,跑腿的事可以让手下人去干啊!”风启又关心的问道。

“嘿嘿,呆在屯所里没意思,医师说我这个脚要做恢复训练,意思就是要我多走动。坚持一两年,就会和平常人没两样。”

翟六子说到这里,伸手接过风启递过来的竹水壶,打开盖子喝了两口水接着说:“屯里分了些棉花种子,对了!启叔,你家里要不要种点。这可是走了上万里来的好东西。”

“棉花?那是啥玩意儿。不种不种!这花有什么好种的。”风启头摇得像个拨浪鼓。指着不远处的一块地让翟六子看,一边说道:“六子,瞅瞅!家里就剩下一块地没有下种子。我还琢磨着种点辣椒嘞。以后做成辣酱,合着大白菜可以做泡菜呀。”

“呵呵,那成。不过话说回来啊,将来你可不要后悔。”翟六子笑着说。

他也不知道这棉花到底是什么作物,只是听说上级说这个非常重要。只有对屯寨有特殊贡献的家庭才可以种,而且供销社还包教包会包收购,听说价格还不错。本来想徇私帮帮风启,算是给他一个人情。他居然不领情,翟六子也就懒得啰嗦了。

“好吧!启叔,你先在忙着,我走了啊。”他说着把水壶递给了风启,拿起了自己的拐杖。

“咦,六子,那边是咋回事?来了不少车。呃,好象来人了。”风启指着寨门方向对翟六子说。

翟六子回头一看,果然,一队厢车正拉着不少人向屯寨驶来,有的车已经停下寨门口,陆陆续续的在下人卸货。一个巡丁正快步朝他跑过来。

“屯……屯长,上……上面又给俺们寨分了十户人,您得去接收一下。”一个治安队的巡兵刚跑过来,就气喘吁吁地向翟六子汇报。

“呃,启叔,那我先过去了。”翟六子跟风启打招呼后又扭头问巡兵:“狗子,这批人是哪里来的?”

“屯长,听说是从北方逃回来的。北边这个月又打起来了。屯长,我跟你说啊,几十万人打得老凶,啧啧,黄河水都染红了,黄河里的鱼没人敢吃了,死的人怕不老少……”

那个叫狗子的巡兵是个嘴碎的。翟六子就问了一句,这家伙就喋喋不休地说了一路。难得的是,这家伙说话中气十足,是个天生的大嗓门。悄悄话都传的老远……

风启站在原地听了一耳朵,他心情复杂的发起了呆。他想起以前的日子和现在的生活,心中愈发的五味杂陈。半晌,风启叹口气自言自语的说:“唉,又是打打杀杀的,争争争,争啥子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呵呵,还是有口安生饭吃好啊!算喽,且活着吧!”

狗子虽然嘴碎点,不过平时办事情很利索,人也很勤快。翟六子还蛮倚重他,所以也不在意他啰嗦。翟六子一路上听着狗子的小喇叭,一瘸一拐地走到了大门口。

运输队的管事看见过来的人虽然腿有点瘸,但身上佩戴着仪剑和官印,就不敢小觑。这可是位有爵位的士人。那管事立马跑了过来,他躬着身陪着笑:“哈哈,您是翟屯长吧?在下是民政司的禾山。您看,这是花名册……”

……

泰安十三年三月,秣陵城。

翟六子和赶车的老头打了声招呼,马车就停在了民政司的办公楼前面,车老大帮助翟小六下了车,就驾着马车找地方停车去了。在办公楼附近的空地上,同样停着十几辆这样的马车。几十个屯长模样的人看到翟六子,都热情地跟他打招呼。

翟小六也满脸堆笑的还礼寒喧,他刚想打听把他们召来是什么事。就在这时,身后一声咳嗽,右庶长乐土身着官服正好从里面出来。翟小六刚想敬礼,却被乐土拉住了,他笑眯眯地说道:“翟屯长,可不敢这样。你可是咱们这十里八乡的大英雄,嘻嘻,俺可不敢当。走,先进屋去。”

“嘿嘿”,老实人翟六子憨笑一声,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索性一低头就进了会议室。乐土又招呼所有屯长都进了会议室,二三十个人把不大的会议室挤得满满当当。

等人都到齐了,乐土直接开口说道:“今天请大家来,是户部给每个地方下了扩大棉花种植面积的任务。咳咳,我们京城四郊今年要完成十万亩棉花种植的任务……”

这话一出,整个会议室嗡一下就炸开了锅,立马成了菜市场。所有人都议论纷纷,棉花去年试种了一年,这玩意儿产量实在是忒低了,虽然收购价格高,农户们都不愿意种。今年一下子要种这么多,所有的屯长头都大了。

乐土调到京城有一年了,这几年因为表现优异,爵位又升了两级,现在到户部做了一个管农业的司长,早已经今非昔比了。几年下来倒也有了几分官气。只见他神态安详,脸上古井无波,早已经见惯了这种场面。

待到众人议论的差不多了,乐土敲敲桌子,等所有人安静下来他接着说:“诸位,这是王上亲自交代下来的任务,去年虽然棉花的收成不好,那是我们没有经验。经过一年的摸索,农学院已经基本掌握了它的种植方法,今年的产量肯定会有所提升……”

“……再说了,去年收成不好,种棉花的农夫也没有吃亏嘛,哪一家不也多收入了几百个铜钱。王上还会让国人吃亏?好了!俺也不跟你们废话,这次下的是死命令。待会各屯都把自己的种子领了,赶紧回去挑选合适的农户,尽快把任务分配下去。谁要是敢敷衍了事,一经发现严惩不贷!散会。”

目送着所有人怏怏不乐地走出会议室,乐土却是胸有成竹。去年他私下里培育了一些种子,收成还非常的不错,也摸清了棉花种植的办法。这件事要是办妥了,一件大功劳又少不了。

乐土正自鸣得意的想着美事,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身影,他记起了一件大事。乐土赶紧走到窗前,透过窗户四下张望,没看见那个瘸子。他心中暗道糟糕,急急忙忙下楼梯追了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