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活在原始时代 > 第一百三十八章不屈的枫都

活在原始时代 第一百三十八章不屈的枫都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2:15:54 来源:笔趣阁

泰安十年七月,枫都。

枫都被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敌人仿佛已经失去了耐心。这几日,敌人的进攻频率越来越密集,手段也越来越疯狂。

枫都城外的原野上,五花八门的旗帜遮天蔽日,七万多敌人疯狂的呐喊着,他们高举着刀枪斧钺,顶着简陋的云梯像潮水般扑向城墙。

一阵急促的梆子声响。城墙上的守军,不管男女也嘶吼着快速拉动弓弦,城外的天空瞬间一暗,密集的箭矢如磅礴大雨扑向敌人。这里简直是人间地狱,喊杀声、惨号声、响成了一锅粥,从拂晓打到黄昏,又从黄昏打到天明。

枫都所有人都上了城墙,不分男女老幼。最艰难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拿起武器;丈夫死了,妻子顶上;妻子也死了,年幼的孩子又顶上……

没有人在乎死亡,这里的每个人只想保卫这座城池。土壤早已成了红褐色,鲜血无法凝固,上空的阴霾无法散开,偶尔看见的断枝上挂着早已辨认不出的肢体部位。

再一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傍晚时分了,远远望去,早已分不清是夕阳还是鲜血染红了大地……

“援军来了!……”突然一声高呼,犹如黑夜里的一道闪电,顷刻间打破了战后的宁静。

泰安十年七月二十八日,枫都东门水城。夕阳下,点点飞帆像一只只白蝴蝶翩翩向码头飞来。

已经坚守了一个多月的枫都城,一下子沸腾了,所有人奔走相告,人群像潮水般涌向东门。疲惫的守军站在满目苍夷的城墙上,所有人都满含热泪。面对城外六万敌人的疯狂进攻,枫都人没有眼泪。此时此刻,当第一面白帆出现在江面上时,所有人都忍不住心中的激动,泪洒衣襟。

城墙上,一名浑身浴血的少年弯下身子,他吃力地扶起瘫倒在地依旧手握弓箭的母亲。衣衫褴褛的他抹去眼角的泪花,面对着城外他开始吟唱:”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渐渐地城墙上的人们一个个加入吟唱:”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数万人一起合唱,整个江面和城堡上回荡着壮怀激烈的歌声,犹若春雷传遍四野:”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枫都里激昂的歌声,宛若轰隆的战鼓声,一下一下敲打在每个人的心灵上,这战歌就是一种态度,就是一种宣言,它震撼着城外的敌人。敌人仿佛被抽掉了筋骨,一个个垂头丧气返身就走,没有谁回首哪怕多看一眼,没有人愿意再面对这座不屈的城堡。

大鸿站在高处,这一幕让他如同堕入冰窖,他浑身情不自禁的颤抖。良久,“唿……”就像呼出濒临死亡前的最后一口气。他颓废的一摆手,吩咐卫士:“我们败了,撤军吧!……”

说完这句话,大鸿就瘫倒在地上。昔日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仿佛一下子就老了十几岁。他不再是那位风姿绰越的统帅,更像一个日暮西山的老人。

第一艘船刚刚靠上码头,早已焦虑不安的小枫,直接从甲板上冲了下来。她不顾一切地向城中跑去。周围衣衫褴褛的人群,默默地让开一条道路,所有人忧心忡忡地目送着她跑向城主府。

……

城主府卧室。已经昏迷了近一个月的姜洛面如金纸,呼吸微弱、气若游丝。中箭的地方早已开始腐烂,伤口发出了阵阵的恶臭。床前,穷奇正举着盏油灯为一个妇人照明。借着鲸油的照明,老妇认真的在为姜洛清理身体。

门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少顷小枫就冲进了卧室。看到眼前的一幕,小枫忍不住泪如雨下:“阿爹!阿爹!……”

“枫丫头,别哭了,穷爷爷已经用尽了手段,还是保不住……唉,这孩子……这就是命啊!”穷奇轻拍小枫的肩头,一时间也是感慨万分。他只能低声安慰伤心的小枫。

“不!有办法。”小枫突然想起了什么,她如同疯魔冲了出去。不一会儿,她拎着一个包裹又回到了卧室。她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皮,露出一个精致的白色铁盒。

铁盒上还有一封信,穷奇一看就知道是楚王的笔迹。小枫先将信打开,认真的看了一遍,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她小心地打开铁盒,里面有整套的手术器械和一个更小的盒子,盒子里面有几瓶药水。她一边回想信上的内容,一边按照步骤一步步操作。

戴上手套,消毒,除去腐肉,清洗,注射消炎药……一步一步她做得小心翼翼。渐渐地,她的动作越来越熟练,仿佛已经做过了无数次;小枫惊异地发现自己对这些器械无比的熟悉,只是开了一个头,她就能够熟练地做下去,仿佛已经从事这项工作很多年。

一场难度并不是很大的外科清理手术,不到一刻的时间,在穷奇眼皮子底下完成了。最后,姜洛的胳膊上还连上了一根管子,管子的另一头接着一个晶莹剔透的瓶子。瓶子里的水正一滴一滴的往下流,可能是滴水的速度较快,昏迷中的姜洛皱了皱眉头,有了一点动静。所有人此刻都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人们惊喜地发现,敌人已经连夜撤军了。当天下午桐关、宣关也派来了信使,敌人跑了,两个关隘安然无恙。第三天,夹山关也被收复。

姜洛第二天就醒了,虽然身体还很虚弱,但已经可以开始喝点小米粥。小枫这几天非常的忙,她每天都要处理很多的伤员,根据阚石来信上的办法,援军带来了许多药材,还准备了很多的蜂蜜用来敷在伤口上,据说新鲜的蜂蜜有杀菌消炎的效果。

这次枫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夹山关损失最大,六百多名守关将士中毒后战死;桐关、宣关坚守了一个半月,鏖战**有四百多将士牺牲;枫都主城的三千守军,死伤高达七成,援军到来时,只剩下八百将士还能作战。

枫都的民众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七百三十一名居民战死,其中五百一十二名妇女,受伤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尽管如此,没有人抱怨,他们并没有等待。

战争结束了,所有人放下心中的悲伤,他们擦干眼泪开始重建家园。人们默默地掩埋城内城外的尸体,清理街道上的砖石瓦砾,修缮每一处残垣断壁。邻里之间也相互关照,失去父母的孤儿也得到很好的照顾……

八月三十日,楚王阚石在枫都举行了盛大的公祭仪式,阚石第一次宣布全国进入战时状态,楚国要起兵北伐,讨还血债。这一天,蚩尤广场上,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石碑被高高的竖起。上面刻着五个鲜红大字:不屈的枫都。

公祭庄重肃穆,城外一片向阳的坡地被开辟成烈士陵园,所有牺牲的将士和在枫都保卫战牺牲的平民,被隆重安葬在这里,这里被命名为大楚枫山国家公墓。

不久,一座庄严肃穆的祭祀祀堂座落在枫山脚下,楚国每年都要在这里举行公祭仪式。从此,这里终年香火不断。

……

泰安十年八月至十一月,楚军全线发起反击……

九月十一日,渤海舰队突袭黄河边的大梁城。十二日城破,一万人口被掳走。据悉,楚军使用一种石砲破城,当天城外腾起无数飞石扑向城墙,遮天蔽日,撞击声惊天动地。三天后,救援的援军赶到大梁城,这里只剩下残垣破壁和满地的碎石。

十日后,阳雒城被破,鄩水部落六千人口被掳;十月份沿河六个城邦,二十三个部落遭到楚军的疯狂报复,十一万黎民被救走;十月底渭水出现楚军战船踪迹……

陆地上也不太平,八月三十日,仡牛率北伐东路军北伐山东、安徽,截止到泰安十年年底,颛顼部和东夷风臾各部被迫退出安徽、山东部分领地,退守黄河、淮河以北。至时,楚国的领土直抵山东青岛,与滨城隔海相望。

八月二十七日,甸柳将军率西路军朔江而上。九月十三日,西路军入若水,重黎部、有蚧部闻风而逃,他们翻过秦岭遁入西北,从此不敢南望。十月十一日,西路军抵达若水之野。空桑(酉阳)城下鏖战三日,全歼烛龙氏联军,灭其邦国;……

泰安十年十一月,轩辕、颛顼、风臾派出使节和谈。在中原各部落交还九万黎民后,十一月十一日和谈达成。楚军开始回撤,西路军撤到梁山脚下,见这里群山峻岭有一天然豁口非常险要,甸柳便在此必经之路上留下一营人马,筑一城关名曰:剑门关,从此西部隔绝南北通道。

泰安十年十一月十一日,历时一年的南北大战彻底结束,楚国获得全面胜利,不仅获得了安徽、山东、四川大部分领地,共计消灭俘虏北方军队近八万人,获取人口近三十万。至泰安十年年底,楚国人口突破一百五十万。

这次战争,新的军功予爵制度得到了充分的落实。大批的有功之臣和将领获得了封赏,十一万人获得公士以上爵位。至此,楚国诞生了一个新的阶层,名曰:士族。

……

泰安十一年一月,有熊(今河南新郑)城外,无名村落。

邹桐从着火点南面的一处牛栏中探头出来,村中燃起了多处火头,火是从东往西烧过来的,西边的草丛也烧了起来。

一队轩辕部的战士快步闯进村中,有人还在大声地喊话。此刻,村里的人都醒了,人声、狗吠的此起彼伏,外面嘈杂声一片……

邹桐从只剩半截的夯土墙往西面观察时,还见到几个轩辕战士点火的身影,此时的草木大多已经干枯,这个村落附近正好草木茂密,很快就蔓延开来,周围的光线越来越明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