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活在原始时代 > 第一百零六章巨舰下水

活在原始时代 第一百零六章巨舰下水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2:15:54 来源:笔趣阁

离别还是到来了,在送行的菰城民众欢呼声中,在情人间的叮嘱声中,在一场绵绵的秋雨中,楚王船队离开了菰城码头,缓缓开进了茫茫的太湖之中。

船队离开码头已经很远了,远处的菰城已经变成一个黑点。阚石打开舱门,发现岩龙依然站在船尾向后眺望。他笑笑走过去,拍拍岩龙的肩膀调侃道:“行了,别看了,看不到了。都成望妻石了!”

岩龙扭动了几下肩膀,摆脱了阚石的手掌。气哼哼地说道:“哼!姐夫,我恨死你了。”

阚石有些莫名其妙,他好奇地问道:“岩龙,哥怎么得罪你啦?咦……你这小王八蛋,没良心啊!要不是哥教的缠男**,你咋能娶到可儿。”

“你还说!要不是你,可儿怎么会知道那些经典名言。”岩龙依然余怒未消。

“什么经典名言?”阚石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岩龙吭哧了半天才说:“就……就是:从现在开始,你只许疼我一个人,要宠我,不能骗我,答应我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到,对我讲得每一句话都要真心,不许欺负我,骂我,要相信我,别人欺负我,你要在第一时间出来……”

等岩龙把这一大段话复述完,甲板上的人爆出哄堂大笑,年青军官们更是笑得滚作一团。阚石有点懵,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那个,嘿嘿,岩龙啊!哥也是一时嘴快,不小心吐噜出来了。嘿嘿,别见怪啊。这死妮子,还真特么地敢说……太彪悍了。岩龙啊,你要有思想准备啊……”

毘虎邹廉几个小年青好不容易忍住笑,他们围住岩龙,这个摸一把,那个掐一下,嘴里还不停的打趣他。这些臭小子一个个的,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岩龙倒也不在乎,一张眉清目秀的花脸,此刻笑的像吃了蜜蜂屎。

毘虎有些愤愤不平的冲着阚石抱怨道:“大王,您可有些偏心啊!都是你的学生。要不是您给岩龙开小灶,教他缠男**。就岩龙那水平,哪能轮到他抱得美人归。同学们,你们说对不对?我们也要美女,我们抗议,抗议校长不公……”

“哈哈哈……”阚石得意的大笑。

“对,抗议!我们也要找老婆……”年轻的军官们七嘴八舌跟着起哄,甲板上笑闹成一团。纵列航行的船队身后,年轻人的欢歌笑语,随着凉爽的湖风,吹送的很远很远。

……

第三天上午,船队刚抵达浏城,就收到一个特大消息。阚石当即决定在浏城休整两天。是什么消息值得阚石改变行程呢?嘿嘿,秣陵造船厂的第一艘试验海船——公主号要来了!

这可是花费阚石和船厂大匠们无数心血的产物,在这个时代称作国家工程也不为过。

第二天上午,秋高气爽,浏城码头上摩肩擦踵,人们纷纷跑来看一艘巨大的帆船。此刻,阚石用一种看爱人的眼神凝视着它,心中激动不已。这可真是个大家伙啊!高耸入云的桅杆,庞大的船身象一个水上城堡,它就静静地停在码头,然而,所有看着它的人心中都会升起压迫感。

这是一条长约六十米,宽约十二米的三桅帆船。船首斜桅,十八世纪末欧洲帆船的标准结构。阚石很庆幸,板房里有一本旧的船舶知识杂志,杂志上介绍了一艘访华的丹麦风帆训练舰,还附上了彩色的三视图。

阚石如获至宝,为了复原这艘帆船,他和学生们足足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建了无数的模型进行试验,失败了无数次,直到最近才彻底掌握了这种船只的建造。

方天已是泪流满面,为了这个项目他坚持了十年,今天终于有了结果。他向阚石敬了一个军礼后,因为过于激动。他的声音有些颤抖:“禀王上,秣陵造船厂公主号,经过十天的栖装试航,经检验,所有指数达到设计标准。可以交付使用,请您检阅。”

阚石郑重地还了一个军礼,他的声音中也有压抑不住的激动:“好样的!辛苦了。开始登船!”

沿着临时打造的木制舷梯,在方天的引导下,百官随着阚石登上了这艘巨舰。阚石站在高高的前甲板,放眼望去,顿时有一种天高云阔,自己想要飞得更高的冲动。

因为材料、加工工艺达不到后世的标准,这首缩水版的丹麦帆船,桅杆的高度达不到后世的要求。足足降低了三分之一。

除了船首斜桅之外,一共三根桅杆,三根桅杆以中线纵列排列,后桅杆比主桅稍微矮一些,这样能把主桅和前桅的高度稍微降下来一些,使每根桅杆承受风力更均匀,避免风力瞬间加大,把桅杆吹断。

阚石兴致勃勃地爬上主桅,随手抚摸着经过的每一个地方。前世他只在电视上看见过这种帆船,这是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大航海时代的产物。在人们的惊呼声中,阚石沿着横衍试着走了几步。桅杆上操作这种帆索的水手,需要过人的胆量和技术。

每根桅杆上有三根横衍,就是可以让人在上面行走的横杆。软帆和硬帆不同,必须把软帆分成单独的一块,分别挂在这些横衍上,按照不同的风力和航速需求,升起不同数量的帆。

这艘船有六面主帆,分别挂在前中后三根桅杆上,船首斜桅上还有三面船首三角帆,后桅上还有一张后桅纵帆,正好十张帆具。

帆面采用特殊方法纺织的亚麻布,这种麻布结构紧密。抗拉扯,耐腐蚀,类似于帆布。但单位重量比帆布更大,这就造成了船帆的重量大,桅杆承受力大,帆索难以操作。阚石大力发展丝绸业,就有用丝绸来做船帆的考虑。

在这个时代,没有电力驱动,要操纵这十张风帆的起降,桅杆之间比原版帆船增加了很多支帆索、收帆索,加上固定桅杆用的索具,这艘船上面都成了蜘蛛网。

阚石的学生利用各种滑车、固定具,精简了很多不必要的索具。但是帆索的复杂程度是难以想象的,最后试验来试验去,依旧成了一个四不像。

看着这些密密麻麻的帆索,阚石就有些头大。可惜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没有电机驱动帆索,只能靠人工绞盘收放帆面,否则船速就提不起来。

船造好了,并不意味着能够出海。人比船更重要,阚石早在秣陵城建好时,就成立了航海学校。学校在玄武湖竖起来一组桅杆,上面挂满了索具、横杆,精心选拔的五百多个少年学员,在这里练习帆索操作。

操帆航海对阚石来讲,也是新的挑战,他只在电影电视上看过,没亲自试过,经验值基本为零。除了海上定位,其它一无是处。教学是靠摸着石头过河,边摸索边学习。不光是别人训练,阚石自己也得亲身体验,这里没有谁是内行,全特么是菜鸟。

不要小看原始人的智慧,经过这些年的摸索和实践,方天他们还真的有了一些操帆的经验。至少帆船在长江上航行是没有一点问题,至于大海,呵呵,暂时还不好说。

新船由于采用的是软帆,这条船上需要六十名水手才能分成两班进行操作。这还是精简配置,如果要进行远航,人数还得增加。这次参加试航的水手和工匠人数超过二百人,新水手就有一百五十人,百分之八十都是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

孩子们见到楚王异常的兴奋,他们在码头上列队,接受楚王的检阅。看着眼前孩子们黝黑的皮肤,一张张稚嫩的面孔,阚石鼻子里有些发酸。

没有办法,航海需要文化知识。随随便便找个人,是没办法做好这份工作的。他只有狠下心来,训练孩子们承担这份艰辛的工作,可以想象,他们将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甚至是付出年轻生命。阚石却别无选择。

阚石和每一个孩子亲切的交谈,查看他们身上的伤痕,听他们炫耀自己的成绩,阚石的心中不是滋味。就在这一刻,他决定放下手头的工作,自己要陪着他们去探索大海,去搏击风浪。如果不这样做,他的良心过不去。

海船和内河帆船不一样,内河帆船顶多二十来人,就是船长、领航员、顶多再加个水手长啥的,喊一嗓子就解决问题。象公主号这种大帆船,动辄上百人。人员一多,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就要跟得上。阚石借鉴了欧洲风帆战舰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略作精简为己所用。

存在即是合理,欧洲人玩了几百年的大航海,制定的岗位和职责,肯定有它合理的地方,阚石也不费那些脑细胞,直接就是拿来主义,照猫画虎,弄出来一套的船上职务和管理手册。

楚国目前海船上的的职务安排以船长为首,再下去就是大副、二副、水手长、操舵长、书记官、导航官、见习军官、木铁匠、水手、实习水手。每一个级别都有相对应的军衔,享受不同的待遇。

管理上基本上采用部队条例,大到训练作战,小到拉屎拉尿,把每个人从头到脚都管了个遍。制度对细节上的管理,那真的是面面俱到。

三天后,阚石撇下文武百官,率领公主号向下游航行。帆船出了长江出海口,在附近海域进行了试航,试航让阚石非常满意,这些天海况不错,天高云淡的海面上非常平静。

公主号风速合适的情况下可以跑到十五节,平均航速十节左右。最令人惊喜的是,少年水手很有天赋,他们不仅胆大心细,操帆技术也非常娴熟。

公主号仿照的是丹麦海军的风帆训练舰,相对于正品,公主号因为技术原因作了一些修改。它的船型相对更短粗、吃水更深。它比正版要笨重一些,结构强度反而达不到原版的三分之二,速度更不可能超过十八节,如果速度太快是会出问题的,结构上承受不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