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活在原始时代 > 第一百一十二章活火熔岛

活在原始时代 第一百一十二章活火熔岛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2:15:54 来源:笔趣阁

“大王,前面就是乌戈部的老巢,这附近方圆百十里都是他们的领地,这里水网密布,到处都是吞噬人的沼泽。不熟悉里面道路的人,根本不敢进去。”毘虎指着眼前茫茫的芦苇荡向阚石介绍掌握的情况。

阚石没有吱声,他一直用望远镜,观看芦苇荡中那个半岛。过了一会儿,他问旁边操作六分仪的学生:”你们测出它的经纬度了吗?”

“报告大王,测出来了,您看。”一个少年边答话,边递过一张纸。

“韦斌,下次记得叫校长!”阚石笑着教训小家伙一句,接过纸张一看,再对照后世带来的地图,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我操!鼋头渚,这反差也太大了。”

所谓的乌戈部,最早的时候是一个蛮族,二十多年前,防风氏的汪暤身患怪病,性格孤僻。为了一点小事。他杀死族人叛出部落。后来,他凭着高强的武艺,征服了一支蛮部,占领了鼋头渚作为自己的领地。

二十几年来,汪暤改名兀骨突,他以鼋头渚为据点,凭借着自己的武艺高强,熟悉水性。他驾驶独木舟,四处打劫各部落,收编水性好的蛮子,自称乌戈部。

兀骨突生性残忍,嗜血好杀。因为他全身生着鱼鳞状厚厚的皮癬,被蛮人误以为他是鳄鱼变的,再加上他只吃生肉,不吃熟食。蛮人们奉他为鳄神,对他十分崇拜,也甘心为他效死。

后世的鼋头渚是横卧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介于太湖与蠡湖之间的充山西端,面积三百多公顷。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似神龟昂首而得名。自古有“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之说。

现在阚石眼前的鼋头渚占地面积更大,而且四周遍布沼泽溪流。楚军曾经多次征剿,兀骨突吃了几次亏后,这躲在里面不再出来。楚军的战船,进不了沼泽中的溪流。楚军后来划小舟试图觅路进去,却因为不熟悉道路吃了大亏。阚石这次亲率大军来伐,已经是楚国对乌戈部的第六次征讨了。

这个时代的鼋头渚有山有水,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封闭和愚昧让这里成为一片纷乱的土地,更是一片蛮荒之地,蛮荒唯一能催生的果实就是野蛮和血性。乌戈部不事生产,靠抢掠和讹诈别的部落为生。

楚国几次努力欲使兀骨突归化,兀骨突桀骜不驯,他的选择就是战争。随着楚国水上运输的发展,乌戈部已经把抢掠运输船当成了主业,从去年到现在,楚国在这一带水域已经损失了五条运输船。

楚国的大围剿一开始,乌戈部又故技重施,跑进了这一带沼泽半岛上。仡牛在地图上用指头点点河湾部分道:“他们一定就隐藏在这里。这个地方到处都是沼泽,只有他们才知道那些道路能走,那些道路不能走。在没有获得真实的消息之前,我们还不能去河湾。”

“特战营已经到位了吗?”阚石问道。

“已经到位了,我们切断了半岛和充山的唯一通道,游骑也在西岸驱赶敌人。据俘虏供述,应该有近两千人上了岛。”

“嗯,很好!”阚石点点头,又转身问桅顶上:”气象官,目前风向风速如何。”

“报名大王,目标风速三级,风向西南,符合作战需要。”一位年轻军官报告。

“开始吧!”阚石命令。

“是!”军官干脆利落,立刻发出旗号,不一会儿,各条战船上纷纷放下一种特别的小艇。一群少年军学员纷纷下到小艇,七手八脚地忙碌起来。

小艇是四米长,宽不到八十公分梭形小船,小船放到水面后,学员们立刻支起来一根桅杆。这是一种奇怪的桅杆,它带着上下两根横杆,张开的风帆上面还有一大串青铜的圆环,船尾还有一个船舵。

仡牛和岩龙等一些军官对这种小艇产生了兴趣,他们纷纷围着正在安装帆索的韦斌,向他请教这种小艇的奇特之处。

韦斌边忙边解释:“这根绳子是升帆索,把帆拉到一个合适的位置,绑牢就可以了。这根绳子是操帆索,穿过隔板这个滑轮,用来操纵帆的方向,找到合适方向后,把绳子在这根锁缆器上绕几下,卡上就固定住了。”

“这种船速度快吗?叫什么名字?”岩龙好奇的问。

“嘿嘿,大王称它OP艇,速度嘛,嘻嘻,等会你就知道了。”韦斌嘻笑着还卖了个关子。

是的,这是阚石仿制后世OP艇制造的帆船,当然这种仿制品从材料性能各方面,远远不能和后世的OP艇相比。不过,这种小艇的帆很好操作,熟悉了之后,只需要一个人就足够顺利航行,后世里十多岁的小孩子经过简单的训练都能一只手操帆、一只手掌舵,这些从小跟在阚石身边的少年,身强体健,熟悉水性。比后世的那些城市孩子强多了。

帆索穿过固定在船尾的滑轮,再把帆索上系一些结防止手滑,最后通过固定在隔板上一尺来长的青铜锁缆器。需要固定操帆索时,在上面缠几绕就卡在锁缆器上了。这样的话,只需要坐在船尾的船帮上,一只手拉着操帆索就可以控制帆的方向,把操帆索全部拉紧,帆就和船体平行了,这时候就能选择是左舷吃风还是右舷吃风。

只要根据风向把操帆索松开不同的长度,再固定住,帆就会吃满风。这时上下横杆和斜拉杆就会把帆布撑起来,让它无法过多变形,只能被风吹成一个鼓包,带动着小船前行。

至于操舵的问题,也是按照OP艇的模式做的,就是在舵把上固定一根横着的竹棍,不用太粗,镐把粗细即可。这样坐在船尾的船帮上,左手通过这根竹棍,就能推拉舵把,右手通过操帆索,就能控制帆向,同时升帆索也绑在船尾的隔板上,想升帆降帆都不用别人帮忙,一个人全都能做。这就大大解放了船上的劳动力,不用再轮换着去升降帆,光操作帆和舵,可以省下绝大部分体力,只有在无风或者需要赶路时,才需要划桨的辅助。

一切准备完毕,少年们纷纷登艇,每条艇上三人,艇上还堆满了散发着怪味的小陶罐。仡牛等人站在船舷往下看,只见韦斌坐在船尾一侧,一个人就轻松的把帆升起。他一手执舵,一手握着帆索。他先左右手稍微适应了一下,就开始正常操作起来。对于已经训练了很久的少年们来说,如何找风、如何让帆吃风都快成他们的本能了。

果然,在三级西南风的吹动下,小艇越跑越快,船头开始翘出水面,呈现出一种腾空而起的姿态。

“哇,好快!”平时老成持重的毘虎都有些失态。

小艇在湖面上画了一个圈,形成一个编队,又在湖面上转了两圈,当速度达到最高时,编队突然转向朝着芦苇荡冲去。

毘虎大惊:“危险!大王,不能靠近芦苇荡,里面有埋伏。”

阚石摆摆手:“别急,往下看。”

……

此时的芦苇荡中,两个身材高大的壮汉正冷冷地看着水面上的情形,其中一人浑身皮肤如鳞甲,只有脸上少许地方皮肤正常,他腰系豹皮,上身**,头发一缕一缕的板结在一起,发出难闻的气味,这人正是兀骨突。

旁边这位倒是相貌堂堂,身材健硕,不是屠厝还有谁。看官问了,这屠厝怎么到了这里?这说来话长了,简单说,自从楚国立国后,屠厝的牛部落人心涣散,逃亡的部众越来越多,眼看着部落就要散伙了。屠厝又不想寄人篱下,便带着剩下的部众往南迁徙,机缘巧合下认识了兀骨突,两人臭味相投结成好友。这次楚国来伐乌戈部,屠厝是应邀前来助拳的。

“咦,他们冲过来了!”屠厝有点吃惊。

兀骨突轻蔑的一笑:“来的好,哼哼,别慌,让他来!这沼泽就是我的天下。嘿嘿,屠酋长,你还别说,这楚国的兵器真的好用。”

“兀大首领,不可掉以轻心。这楚王可是亲自来了。这家伙的手段鬼神莫测啊,小弟是吃过亏的。”

“哼,屁个手段,要不是楚军弩箭凶猛,老子倒想会会他。”

眼睛盯着湖面的屠厝,突然大惊失色:“咦,又转向了!不好,楚军要放火……”

兀骨突倒是不慌不忙:“放心,这火烧不进来的……咦,什么鬼?”

只见小艇高速沿着芦苇荡边飞奔,前面十几条小艇船头的两人,不停的向芦苇荡投掷陶罐,最后的一艘小艇却在扔火把。陶罐碎裂后。流出一些黄褐色的油脂,发出难闻的气味。火把扔上去以后,顿时腾起巨大的火团。一时间芦苇荡的边缘黑烟滚滚,黑烟被西南风吹向半岛。

阚石用望远镜观察战场,从黑烟的间隙,可以看到大片的芦苇在晃动,这很明显是埋伏敌人在向里面逃跑。这种青绿色的芦苇的确不容易点燃,但是有了炼焦的副产品——煤焦油,放火就不成问题。

火越烧越大,芦苇荡里的动物也纷纷往里面逃跑。一直烧到半夜,湖面上突然刮起了大风,黑夜中仿佛有万千条火龙在吞吐着火舌,火光映天,烈焰狂炽,在劲厉的夜风助势之下,鼋头渚附近已成一片火海,附近两三百米根本无法站人。

到了下半夜,大火已经烧上半岛,突然间,大火引燃了什么,发出一声爆炸,一条火蛇蹿出十几米高,整个岛上的喊声、叫声和哭声响成一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