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活在原始时代 > 第一百一十章浏城港外

活在原始时代 第一百一十章浏城港外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2:15:54 来源:笔趣阁

泰安五年仲夏,楚王率混编营五百余人南下,随行的有副相姜平,稆貅等大臣,另外就是仡牛、岩龙、毘虎等几十名年轻军官。农历七月十三日乘坐三十条高速战船从秣陵城出发。

第三天清晨,舰队抵达黄浦江口最大的屯田堡——浏城,浏城地处长江与黄浦江的一个交汇处,是长江航道的一个枢纽,这里离后世上海不远。舰队来的船太多,浏城的码头非常繁忙。舰队只好在江中下锚停泊。

阚石走出舱门,走到船头。他极目远眺,只能看见水天一色,满天飞舞着各种水鸟。此时的上海还在水底下尚未形成,后世的崇明岛更是不知所踪,这不同于后世的地理地貌原始世界,让阚石的心中五味杂陈。

今天天气晴朗,江上风浪很少。初升的阳光驱散了薄雾,把整个水面都浸染成变幻不定的璀璨的金红色、金黄色,天上飘忽着一朵朵梦幻般悠闲的白云,给人一种天高云阔,欲放飞自我的心境。

来旗舰开会的众人路路续续坐着小艇划向这里,得知楚王来到浏城的楚国民众纷纷赶到码头,有的甚至驾着小船,来到停泊的港外的大船边。码头边,水面上顿时充满了喧嚣的人声、犬吠,以及一种节日般的喜气洋洋的气氛,朴实的屯田农夫虔诚的奉上今年的新稻,向楚王阚石献上祝福。

码头那边的喧哗声惊动了陷入遐想的阚石。他闻声走到旗舰的另一侧,向欢呼的民众招手答谢,天气十分晴朗,阳光格外灿烂,阚石的心情也变得分外爽朗。

“民心可用呀”,阚石一边感概,一边向民众招手。这时候一条小舟靠上旗舰,浏城城守元甫登船求见楚王。过了一会儿,一个年轻的文官顺着绳梯爬上了甲板。元甫是一个身材消瘦的年轻人,唇上留着两撇小胡子,眼睛不大,却透着灵气,他和简如是号称枫城五杰的两位文官之一。

上得甲板,元甫还没来得及行礼,就被楚王一把拉住,阚石笑容满面,拍着元甫的肩膀转头对仡牛等一众年青将领说道:“诸位,这可是我们的大功臣啊。元城守可不简单啊,这几年,他从南方的各地稻种中,选育出一种优秀种子,去年水稻亩产能够达到六百斤,元甫功不可没。来,大家鼓掌,向我们的英雄致以敬意。“

阚石说罢并带头鼓掌,顿时,甲板上掌声、欢呼声连成一片。元浦被感动得两眼噙泪,脸蛋却红扑扑的像个小苹果。他郑重向阚石行礼:“大王,学生愧不敢当。我只是牢记您的教导,尽忠职守而已。”

阚石把元甫扶起,欣慰地拍拍他的肩头,感慨道:“好,做的不错,元甫啊,你瘦了不少啊,工作要干好,身体也不能落下。今后的日子还长着呐。”

说到这里,阚石转身面向他的学生们:”元甫是你们中的一员,今天我感到特别的高兴。你们算是赶上好时候了。看看吧!不光是元甫,你们那些从政的同窗们这些年都很尽职,很努力啊!他们屯田的工作做得很不错,你们应该为他们感到骄傲,他们做的事情很有意义啊。正是因为他们的尽职尽责,我国人口已经超过六十万,其中近一半人口都在屯田堡,大部分都是合格的屯田农兵。这为我们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阶段,我们要继续向南发展,扩大我们的势力范围。这些年,我们利用这些不断的战争,实践不同的战术,练就了一支身经百战的精兵,这些精兵都是种子。诸位,你们想想吧,五年之后,我们藏兵于民的策略实施成功,从屯田兵中至少挑选五万精兵。到那个时候,我们将有一只无敌于天下的强军。“

”到那个时候,我们将向这个世界发出我们的最强音。我们要让这个世界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要让天下人懂得礼义廉耻,人人安居乐业。建设一个这样的大同世界,这是我的使命,也是你们的历史责任。诸君,我们一起努力吧!”

“谨遵楚王令!”众人神情激动,齐声应诺。“

”好了,你们同学相聚。都好好聊聊吧。”阚石挥挥手,走到甲板的另一头,给年轻人留下一个畅所欲言的空间。

姜平稆貅等人跟在阚石身边,看着在船尾甲板上高谈阔论的年轻人,脸上露出慈祥的笑意。

“大王,真想亲眼看到这样的世界啊!”姜平有些感慨的说。身后的老臣们也频频点头,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都露出艳羡的眼神。

稆貅也接过话茬:“这些年,我们发展的的确很快。户部这些年税收连创新高,粮食布匹堆满了各大常平仓。今年不少新屯田堡陆续开始有了产出,恐怕还要新建一些常平仓。“

姜平接着说:”大王,还有一个新情况。今年有不少东夷部落主动投奔我国,据说这两年大河泛滥,很多地方都成了汪洋沼泽。这两年北方灾情很严重,到处在闹饥荒。部落之间经常爆发战斗,都是为了一口吃食啊。”

“嗯,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些年气候越来越反常。北方越来越冷,适合种植的季节也越来越短,不是旱就是涝。所以我们要继续往南发展,把南方打造成真正的鱼米之乡。”阚石一边向群众招手,一边低声答复。

“大王,你有什么想法?”姜平稆貅异口同声的询问。

“我一直在想,这次气候变冷肯定不是短期的,我把这种现象称为小冰河期。这种情况一般会持续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现在还不是情况最糟的时候,一旦气候越来越恶劣。会发生什么情况,你们想过了没有?”

姜平和稆貅相视一眼,悚然脸色大变:“大王,说真的,我们真没有意识到这问题。要不,您先给我们说说。”

阚石放下举着发累的手臂,答道:“先回舱里吧,这话不是一句两句可以解释清楚的。”

进入舱门前,阚石转身吩咐侍卫们:“传令,感谢父老乡亲们的深情厚谊。今天上午事情较多,请乡亲们先回去。告诉大家,我今天中午在码头接见他们。”

侍卫们领命,站在船头高声复述阚石的命令,船外的民众听到命令,逐渐散去。

阚石走进舱门,众臣已经坐在会议桌旁。大家都用期盼的眼神看着楚王。姜平有些迫不及待的:“大王,您快说说,到底会发生什么情况。”

阚石手指在桌上轻敲几下,整理着思路,缓缓的说:“其实,这次出来之前,我和中书令已经认真谈过这个问题。据我了解,从十年前开始,中原地区就遭遇更远的北方蛮族的袭扰,荤粥人年年南下就说明,北方出了问题。其实北方遥远的地方有很多不错的草场,那里土地辽阔,水草肥美。是什么情况,让他们年年南下呢?就是冬季越来越长,来得越来越早。牛羊失去了草场,大批的冻死饿死。这把蛮子没有办法,只好南下打草谷,靠劫掠让族群活下去。“

停顿了一下,阚石继续说道:“这几年情况越变越糟,中原地区也开始,有了这种迹象。冬季变长,旱涝灾害不断,粮食减产,遭灾的部落会四处游荡。为了自己的部族能够活下去,相互之间的杀戮会越演越烈。”

说到这里,阚石从侍卫手中接过一叠文件传递给大家。他继续说道:“这是我们从北方传回的情报,上面说:中原这几年洪水泛滥,而此前,同样深受水患影响的共工部落,却筑起深沟高壑,加重了下游的水患,这种损人利己的治水方式,对临近部落造成了巨大伤害,由此也引发了颛顼部和东夷各部落的不满。据说,颛顼利用这种情绪,亲自联络诸部落首领,准备联合征讨驱逐共工部落。诸位,我们的北方,已经是剑拔弩张了。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船舱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沉思,很多人的脸上还浮现迷茫的神情。“唉”阚石心中暗叹,这些老臣以前是部落首领,眼睛能够看到的地方,只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实在缺乏大局观。所幸的是,他们大都朴实,对阚石信赖,帮不上忙也不会添乱。

给了大家一点思考的时间,阚石继续说道:“中原一旦乱起来,肯定会耽误生产,粮荒会更加严重。但人活着,他肯定要吃饭呀。北方地产不出粮食,粮食不够吃,怎么办?他们肯定也会南下呀!“

”如果颛顼领着各部落打败了共工,他还是养不活这些部落呀,我们就成了他眼中的一块肥肉。到时候他领着数十万大军南下,第一个要灭的就是我们楚国。你们别忘了北边有熊国也在虎视眈眈。现在天下都知道我楚国富庶,谁都会想上来咬上两口。诸位,我们和平发展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们平定南方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