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的知青路 > 第十六章 体验拉锯 汗流浃背 农友盖房 出工尽力

拉大锯

农闲的时候,我们队里,有个姓曲的老社员,五十来岁,个头不算太高,国字脸,棱角分明,大眼睛,双眼皮,精明能干,人长的很结实,铜筋铁骨。精气神实足,说起话来快言快语,干活干净利索麻利,办事认真,穿戴干净整洁。一看,就是个走南闯北的手艺人。

锯木手艺高超,旧时,俗称锯匠。要不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呢。

农闲的时侯,走村串户,在外找点活干,挣点钱补贴家里生活。

那年月,他家在我们村里也算是富裕户。

村子里有一户人家要办事,需要木板。要把一根粗大的原木锯成板材,自然是请他去家里破原木了。

我见到很好奇,在城市也没有见过用人工破原木,在工厂里都是大圆锯或是带锯,把原木放在跑车上锯。

所以,我也想找个时机试试,看我能不能行。

破原木的锯,长有一米八左右,上宽下窄,锯齿有一公分半高。

破原木前,要搭个一人高的锯架子,再斜放两根较细的原木做坡道。

原木在地下用墨斗打好线,再把原木滚到架子上调整好,前后用U型钢筋,俗语叫八锔子,钉在架子上。

上面的人叫上锯,是师傅,他得会修锯。在上面的人要掌控锯的走向,往上拽时双手往前推,送锯时要往后下压,和下锯协同用力。

而下锯是要使劲往下拉,拉到底后手要往怀里拽,同时身体也要回来。

拉下锯,锯末子会满脸飞,汗水会把锯沫子粘满全身。

每次能前进一二公分,这要看上下锯们配合和力量。

开始,我在那看着,下锯累了,我就上去试了试,没想到我也行。

因为在家时,我也干过木工活,打过箱子,做过立柜什么的,多少能看出点门道。

我的体会是,往下拉时,双手不能左右摆动,要顺着锯的方向走直道。腿要前后叉开,型成弓步,眼睛要盯着锯口。双手握住锯把,弯腰收腹,身体下沉,往怀里拽,腰腹臂要协调用力。

这活虽然是累了点,但我很高兴,因为我体验到了拉锯的滋味。

我连续帮了好几天,直到把原木锯完。

这个期间,我们队里,有一户社员家翻盖房屋。

在农村修建的土坯房,用的是老式方法。

地基放完线夯实后,按基础要求,摆好柱脚石,石头中间有个四方的凹槽,柱子下面有相对应凸起后榫头。这样做为的是,不埋入地里,远离地面,木头不接触潮气,就不会腐烂。

放上柱子就要上大坨。

三间房,需要四个大坨,八个柱角。

所谓的四梁八柱,四平八稳,是不是从这来的,我没有查过。

在农村,社员盖房,由其是上梁,全队都会去帮忙,上工也会提前下工。并切,东家还会给大家准备一顿较丰盛的午餐。

我利用我会木工手艺的特长,就跟着木匠师傅帮忙。帮他拽墨斗给原木放线,他找好位置画完尺寸,我就给大坨凿卯,当然这些工具都是师傅的。

这些,都是我尽义务帮忙,尽一点绵薄之力。

其间,我还为王天来家做过一扇木格窗,和四只腿的小板凳,还给他老父亲用小树杈做了一个拐杖。

这就是:

原始锯木,一上一下。

上提下拽,汗流满面。

社员建房,尽力帮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