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小士族 > 第七十七章 商议新职(上)

汉末小士族 第七十七章 商议新职(上)

作者:牛角的二师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5 22:00:09 来源:笔趣阁

“张常侍此言何解?”

张让道:“虽然今上常说我是他父,你是他母,但是我们再亲也不过是外人,再亲能亲得过他自己的儿子吗?

恐怕今上要是有不济,不等那何进出手,他自己都得想办法弄死我们。”

赵常侍听罢仍然是犹犹豫豫,说道:“断不至此。”“断不至此。”

说着说着赵常侍自己的声音都越来越小了。

虽然他没有张让的决断,但他也不是个蠢货,蠢货也做不到他现在这个位置。

要是张俨在这里的话,他听到张让的话,肯定得对这个张让高看好多眼。

因为张让那厮说的,刚好就是历史上实际发生的事情。

汉灵帝刘宏人生的最后时刻,身体极为衰弱,倒在病床上快要咽气的时候了,都念念不忘想要召董卓进京,想要除掉十常侍,好保护自己的儿子登位。

只是后来终于没来得及,就咽气了。

不过这个事情倒是让何进给做成了,结果不但没有像刘宏想象中一样,能够拯救他的刘氏皇朝,反倒是把他的刘氏皇朝送入了深渊。

张让摇了摇头,说道:“赵常侍还是早做打算为好,只要常侍下定决心,如果真到了那一步,我们携手携手并进,共谋大事。

要是事情成了,就算那刘辨是何皇后的儿子又怎么样,我们大权在握,或许复霍光旧事也未尝不可。”

赵常侍听到了霍光旧事四个字,脚下软了一下,差点摔到了地上。

赵常侍自然知道霍光旧事是什么,毕竟就算再没见识的,可本朝百余年前发生过什么事情,没有一个汉朝人能够忘记。

历史上,汉昭帝没有子嗣,并且临死前也没有指定接班人。

霍光等人商议了以后,决定迎立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当皇帝。

刘贺是昌邑哀王的儿子,而昌邑哀王就是汉武帝和李夫人的儿子。

但是没想到刘贺就位后行为**荒诞,即位不足一个月便被霍光废掉,送回了昌邑。

张让这是要行废立之事啊。

赵常侍终究是个胆小的,无论张让怎么说,他始终都是一言不发,可把张让气得牙痒痒的。

但是张让一个人也就做不成这个事情,何况按照御医的说法,今上的身体还不到非做这一步不可的地步。

两人也只能逼迫御医想尽办法,寄望于刘宏的身体能够好转了。

其实真要是说起来,两人若是能规劝刘宏少做那些荒淫无道的事情,那刘宏的身体或许还有恢复的可能。

只是两人断不至于蠢到这个程度,他们要是敢这样子做,便不用等何进诛杀他们,他们自己就要被刘宏所诛杀了。

宦官的权力来自于皇帝,所以刘宏让他们死,他们就肯定会死。

毕竟都说皇帝是孤家寡人,站在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上,注定是孤独的,孤独的人便少了几分乐趣。

而十常侍正是因为可以让皇帝感觉到快乐,所以才能坐上他们现在这个位置。

他们如果敢去规劝刘宏少做这些荒淫的事情,那么皇帝不开心了,留着他们这些人又有什么意义。

他们的作用又还能剩下什么?

难道是跪舔吗?

刘宏养的狗一样可以跪舔,又何必需要他们这些十常侍呢。

但是张让看到了赵常侍这副窝囊的样子,也没有办法多说什么,只是让他回去细细考虑。

赵常侍看到张让没有继续逼迫他下定决心,也是松了一口气。

两人便讨论起了前段时间并州送来的战报。

张让说道:“我们大汉可很久没有迎来这样的大胜了,不妨将此事闹大,也好显示我们十常侍也是做了些事情的,那张懿要是没有那雁门郡骑督尉的帮助,只是早就已经不幸了。”

赵常侍颇为赞同,道:“那张氏子可不就是从我们手缝里漏出来送上去的嘛,有了这个事情在,谁还敢说我们不重用贤良。”

张让满意哈哈哈哈大笑,道:“赵常侍说的自然有道理,也多亏了我们慧眼识珠,才能从里面选出了这样一名人才。”

其实张让的心里说道:其实不是我慧眼识珠,是真的有珍珠啊。

这两次张家使人送来的那一箱金银珠宝,现在还让他念念不忘。

说到这里,赵常侍不由问道:“那张家虽然不过是并州雁门的一个小小家族,但是向来懂得做事,相信这次张常侍收获不少吧?”

张让听罢哈哈大笑,道:“彼此彼此,我相信那张家也少不得走走赵常侍的路子,毕竟我们可是皇帝的父母嘛,少了哪一个都不好。”

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哈哈大笑,一切都在不言中。

这张家做事,可比那些买官的人大方多了,那些人总是买讨价还价,抠抠搜搜的。

那些富商又如何能与士族相比,怎么说也是一个传承了两百余年的家族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他们很清楚。

“此次那张氏子又想要一个什么样的职位?”

说到这个,张让叹了口气,道:“此次的事情倒是有些难了,张家那边没有提出具体想要什么位置,而且他们提出的几个请求却颇为有些难办。”

赵常侍闻言有些惊讶,这厮还敢提出要求来,想来付出的东西怕是不少啦。

于是赵常侍也配合地问道:“他们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呢?”

张让显然有些发愁,道:“那张氏子希望自己不离开雁门郡附近,又希望自己能升官,如此鱼与熊掌之事,他倒也想得出来。”

赵常侍听张家的要求,笑道:“如若不然,我们我们把雁门郡尉给弄掉,把那张氏子给弄上去,张常侍觉得如何?”

官员升迁方面的权力,向来掌握在张让的手里。

张让听到了赵常侍的话,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哈哈大笑起来。

赵常侍有些不解问道:“张常侍何解啊,某说的哪里说的不对,怎么笑成这副样子。?”

“若是其他人倒也无妨,别说是个郡尉,就是个刺史,只要它那黄橙橙的小可爱给够了,我也给他换来。

只是这一次确实是没有办法了。”

赵常侍往前走了一步,侧耳倾听,他有些好奇,问道:“为什么这一个雁门郡尉换不了,难道有什么天大的来头?”

张常侍收敛了自己的笑容,道:“大的来头倒是没有,只是那雁门郡尉刚好是他的父亲,我们总不能把父亲的位置拿掉,然后安排给儿子,那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赵常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