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小士族 > 第四百五十一章 孙权掌位

汉末小士族 第四百五十一章 孙权掌位

作者:牛角的二师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5 22:00:09 来源:笔趣阁

此时孙策口中已咳出鲜血,众人大惊。

堂中此时已经忙作一团,涌向前来探视的,惊慌失措口中念念有词的亦有,催促身边人去寻找医者的亦有。

此间百态,不一而足。

孙策勉强驱散众人,只唤妻乔夫人在侧,谓道:“吾与汝不幸中途相分,汝须孝养尊姑。早晚汝妹入见,可嘱其转致周郎,尽心辅佐吾弟,休负我平日相知之雅。”

言讫,孙策瞑目而逝。

孙策既死,孙权哭倒于床前。

未几,张昭竟相劝道:“此非将军哭时也。宜一面治丧事,一面理军国大事。”

孙权乃收泪,张昭说的有道理,孙策可不止一个弟弟。

孙权看着有那么一两个弟弟,终究不像是省油的灯,再在这里拖延下去,恐怕事有变数。

于是,张昭令孙静理会丧事,请孙权出堂,受众文武谒贺。

话说,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

昔汉使刘琬入吴,见孙家诸昆仲,因语人曰:“吾遍观孙氏兄弟,虽各才气秀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仲谋形貌奇伟,骨格非常,乃大贵之表,又享高寿,众皆不及也。”

且说当时孙权承孙策遗命,掌江东之事。

经理未定,人报周瑜自巴丘提兵回吴。

孙权叹道:“公瑾已回,吾无忧矣。”

周瑜手中掌握着兵权,并且其人与他的亡兄孙策乃是关系极好,因而周瑜必然会支持孙策临死之时的遗命,从而辅佐孙权。

因而,孙权才有如此感叹!

原来周瑜守御巴丘。

闻知孙策中箭被伤,因此回来问候;

可惜,周瑜方将至吴郡,却闻孙策已亡,故星夜来奔丧。

当下周瑜哭拜于孙策灵柩之前。

孙权闻之,恐其自身之言不足为周瑜所信,于是连忙入内搬动母亲吴太夫人。

吴太夫人虽则心中悲伤,难以自禁,可其不是无知妇人,亦知道此时正事要紧,忙令左右将之扶出。

吴太夫人以遗嘱之语告周瑜,练习务必遵从孙策遗愿。

孙权跟随在侧,心中甚是紧张。

周瑜见此,拜伏于地,眼中含泪道:“敢不效犬马之力,继之以死!”

吴太夫人见此心中稍有安慰,令其当场拜孙权为主。

周瑜依言拜见毕。

孙权道:“愿公无忘先兄遗命。”

孙瑜再顿首,道:“愿以肝脑涂地,报知己之恩。”

孙权将之扶起,问道:“今承父兄之业,将何策以守之?”

周瑜勉强忍住心中悲伤,稍作思虑,便说道:“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为今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也。”

孙权点了点头,赞同道:“先兄遗言:内事托子布,外事全赖公瑾。”

周瑜连忙摆了摆手,谦虚道:“子布贤达之士,足当大任。瑜不才,恐负倚托之重,愿荐一人以辅将军。”

孙权忙问何人。

周瑜只道:“姓鲁,名肃,字子敬,临淮东川人也。此人胸怀韬略,腹隐机谋。早年丧父,事母至孝。其家极富,尝散财以济贫乏。”

“瑜为居巢长之时,将数百人过临淮,因乏粮,闻鲁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因往求助。肃即指一囷相赠,其慷慨如此。”

“其人平生好击剑骑射,寓居曲阿。祖母亡,还葬东城。其友刘子扬欲约彼往巢湖投郑宝,肃尚踌躇未往。今主公可速召之。”

孙权闻言大喜,感叹道:“此人倒是与那大司马骠骑将军张俨同字,同是字子敬,这也是一番趣事。”

周瑜闻言,不知作何回答,加上心中悲伤,只管埋头下拜。

此时孙权方才意识到自己脸上的喜色过甚,兄长方才亡去,自己便露出得意忘形之色,极是不该。

孙权连忙收敛脸上喜色,方才一幕肯定已经落入了周瑜的眼中,其心中尴尬,只好即命周瑜往聘鲁肃。

周瑜奉命亲往巢长,求见鲁肃。

既见鲁肃,两人见叙礼毕,周瑜具道孙权相慕之意。

鲁肃闻言,不无遗憾地抚须说道:“近刘子扬约某往巢湖,某将就之。”

周瑜露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拉住鲁肃的手,惋惜地说道:“昔马援对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今吾孙将军亲贤礼士,纳奇录异,世所罕有。足下不须他计,只同我往投东吴为是。”

鲁肃本就无意于去巢湖,方才不过是欲就半推的戏码而已,当下乃从其言,遂同周瑜去见孙权。

孙权既得鲁肃,甚敬之,与之谈论,终日不倦。

一日,众官皆散,孙权留鲁肃共饮,至晚同榻抵足而卧。

夜半,孙权问鲁肃道:“方今汉室倾危,四方纷扰;孤承父兄余业,思为桓、文之事,君将何以教我?”

鲁肃深中早有腹稿,丝毫不为孙权之野心而感到惊讶与畏惧,反倒有些跃跃欲试,只幽幽地说道:“昔汉高祖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

“今之曹操与张俨之辈可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

“肃窃料汉室不可复兴,曹操、张俨不可卒除。”

“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今乘北方多务,骠骑疲惫,进伐荆州,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

“然后主公可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祖之业也。”

孙权闻言大喜,披衣起谢。

次日,孙权厚赠鲁肃,并将衣服帏帐等物赐肃之母。

未几日,鲁肃又荐一人见孙权,只道此人博学多才,事母至孝;

孙权闻之,此人覆姓诸葛,名瑾,字子瑜,琅琊南阳人也。

孙权试之,果然高才,亦拜之为上宾。

诸葛瑾那还是荆州本地士族,对于如今荆州事务十分了解,深知张俨已得荆州民心,急切之间难以相图。

因而,诸葛瑾劝孙权勿通曹操,且顺张俨,且等放下对方戒心,可等其率军返回长安,荆州空虚之时,然后方乘便图之。

孙权闻言甚觉有理,与如今东吴的实力,确实不适宜正面与张俨的军队交锋。

孙权便依言,乃遣张纮回,以书绝曹操。

至于曹操放不放张纮回?

那自然是不放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