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小士族 > 第四百六十八章 暗渡庐江

汉末小士族 第四百六十八章 暗渡庐江

作者:牛角的二师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5 22:00:09 来源:笔趣阁

周瑜故意扰动晋军水军大寨,就是为了观察他们的调度情况。

他正窥看间,早有晋军士兵飞报张俨,说:“周瑜偷看吾寨。”

张俨闻言却不慌不忙,只命蔡瑁和张允纵船擒捉。

周瑜见水寨中旗号动,两遍船只纷纷让开水道,有一彪军从中出,料想正式来逮他的。

他急教水军率收起矴石,两边水手四下一齐轮转橹棹,望江面上如飞而去。

蔡瑁和张允引着一支水军,及晋军水寨中船出时,周瑜的楼船已离了水寨十数里远。

蔡瑁和张允追之不及,只好回报张俨,心里早就做好了被责罚的准备。

却是不曾料想,张俨对此却颇不以为然,说道:“周瑜要看,那便有便由他去看,挨不得什么事。”

众人闻言,心中不解,但也不好当面再问。

张俨说罢,转过脸来看向於夫罗,问道:“於夫罗,让你们从北方运下来的皮筏子,可曾准备好了?”

於夫罗听到问话,连忙出列回道:“回禀主公,这两月以来,末将已经足足准备了大小一万多条皮筏子。”

“早已在一旬之前,便运送南下,交给了水军都督周泰将军和左水军副都督甘宁将军。”

“这些皮筏子,足可在三个时辰之内,运送六万军队的人马物资渡过大江。”

“只要做得隐秘,江东的人轻易发现不得。”

张俨闻言点了点头,当下也表示十分满意,还夸奖了於夫罗的几句。

於夫罗连番谢恩,只说道:“愿为主公效死命,万死不辞。”

这些年来,於夫罗过得是越来越快乐了,麾下的匈奴人也是一片安定繁荣。

张俨还跟他们开起了互市,到了冬天,崽子们也不再饿死人。

以前南匈奴经常发生权力争斗,没几年就要换一个可汗。

可自从他投入到主公麾下,并把他妹妹嫁给了主公之后,已经稳稳当当地做了十几年的可汗,从来没有人敢反叛他。

并且於夫罗相信,只要主公不发话,他的位置就会一直稳如泰山。

於夫罗甚至还常常在想,晋公的地盘也越来越大,说不好以后还能当皇帝的。

他等到自己的妹夫以后真的当上了皇帝,靠山便就更稳了。

因而,於夫罗后半辈子,可就指望着他这个妹夫了,所以说这个妹夫需要帮助的时候,献出一两万条皮筏子又算得了什么。

堂上的文武诸将,听了这主公和於夫罗的对话,心中才如梦初醒。

他们此时才明白张俨进攻东吴的思路,恐怕就是重新再做一次,当年对西凉军做过的事情。

张俨看到堂中的文武诸将心中已经明白了,也不再多做解释。

不过他这一个计策用在东吴身上,跟当年用在西凉军身上是不一样的。

当年用此策对付西凉军,是为了截断西凉军的退路,而这一次是单纯为了渡江。

张俨带着多三十万的军队,在赤壁与孙权对峙,其实只是个幌子,为的就是掩护周泰和甘宁等人,乘坐皮筏子从夏口渡江。

文臣武将们之前还纳闷,这水晋军水军与江东水军交战,怎么这晋军水军大都督和左副都督不在。原来近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去了。

半个月之前。

张辽便率领着三万骑兵,以及周泰和甘宁的三万晋军水兵,向大迂回到了夏口。

这周泰的三万水军,还携带了一万多条皮筏子。

这些皮筏子就是六万军队偷偷渡过长江的凭籍。

只要他们率先渡过了长江,在江东有了稳定的登陆点后,三十万后续晋军,就可以顺利地渡过长江。

如此,孙权的军队就必败无疑了。

到时候,无论东吴将领的指挥艺术有多高,晋军只需要步步为营,以泰山之势击碎一切来敌即可。

而这条计策的的精妙之处,就在于荆州水军与江东水军连续交战了十数年,对方有多少的底子,都是清清楚楚的。

江东军队也在原来的荆州水军里面,安插了大量的细作。

因此,整编了以后的晋军水军,一举一动也都暪不过东吴的探子。

正是因为这样,那张俨干脆就不隐瞒他,把所有晋军水军和周泰原来的那数千条小船,全部都集中到赤壁来。

还要故意调度水军给周瑜他们看,就是为了让孙权周瑜等人相信,晋军水军所有的船只,都在一都在此地了。

船只可不同别的东西,短期内是根本就造不出来的,这点所有人都明白。

所以整个长江之内,按理说已经不可能再存在别的,可以掩护数万军队渡过长江的船只了。

这就给了张俨一个机会,把北方独有的羊皮筏子,这样的大杀器运用了起来。

有了这些皮筏子在,晋军可就不同了,他们不需要再征调任何的渡船,也不会让孙权有任何的预召。

晋军到时候派出的军队,绝对可以在一夜之间,神不知鬼不觉地渡过长江。

~~~~~~~

两天后的夜里。

晋军六万人马。携带着大量的皮筏子,来到了夏口渡口。

晋军水军显然都已经进行过操作皮筏子的培训,他们来到河边后,并未发出什么剧烈的声响,便纷纷快速吹起了皮筏子。

三个时辰之后,六万晋军顺利地度过了长江,到达了庐江郡。

~~~~~~~

却说军马渡江,先取庐江。

庐江太守孙瑜,听到城下来了数万军队之后,也是神色大变,想破脑袋也想不到,这些军队到底是怎么渡过长江的。

可孙瑜也明白,晋军已兵临城下,再多想无益,只好一面使人往赤壁求救;一面固守城池,坚壁不出。

张辽自到城下看时,城上箭如雨发,及回寨,问众将道:“庐江城高池深,守备森严,我等如何方能取得庐江?”

周泰道:“可差军士筑起土山攻之。”

甘宁道:“可竖云梯,造虹桥,下观城中而攻之。”

张辽皆不从,只道:“此两法皆费日月而成,赤壁救军一至,不可图矣。今我军初到,士气方锐,正可乘此锐气,奋力攻击。

来日平明进兵,午未时便当破城。”

周泰、甘宁皆叹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