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完美人生 > 第九十四章 心火旺

完美人生 第九十四章 心火旺

作者:刀一耕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8:43 来源:笔趣阁

“嗯,嗯,跟刘导一起喝茶呢,回头我打给你,好!”

顺天府,明湖文化七楼,特效部门的会客室。

李谦,刘承章,以及明湖文化的特效总监卢明,三人在座。

挂了电话,李谦恢复了那一抹讶异的表情,“《剑仙》?这个概念,倒是挺新奇的!那我的角色是个怎么样的人物?也会有御剑飞行的镜头?”

刘承章闻言顿时眼前一亮,“当然有!御剑飞行!你想啊,就你这张脸,这个身板,穿着道袍,大袖飘飘的站在一柄巨剑上乘风而行,肯定特别帅!”

顿了顿,他认真地解释道:“这部电影,很多素材是取材自民国那部《剑仙豪侠传》,可以算是改编吧,只不过我会尽量的去掉原著里那种‘侠’的概念!”

“咱中国人玩武侠的电影电视剧,玩了几十年了,殊不知,早在顺朝末年,就已经有了‘仙侠’这个说法,也开始有了‘仙侠小说’,到了这本《剑仙豪侠传》,算是一个小高峰。当然,你要是往前追溯,从《搜神记》,到唐传奇,那会子仙侠这个概念就开始萌芽了,只不过还不系统。”

“我的计划就是,要把侠的味道淡化,拍出一种‘仙’气!这个东西,说起来不稀罕,但在我之前,应该是还从来没有人把他当成一种‘题材’去考虑,我愿意去尝试一把!把它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给具象化!”

李谦闻言,缓缓地点头。

仙侠哎,新鲜吗?

对于一个在另外那个时空一口气待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李谦来说,这一点都不新鲜,且不说网络上仙侠小说已经蔚然成风,就连国产的电影电视剧,御剑飞行的镜头,那也是司空见惯了的。

但拿到这个时空,拿到2000年这个时候,刘承章说的没错,他试图摆脱“侠”的概念,去发展一种“仙侠”的文化,绝对是此前在电影界还没有尝试过的事情。

有人说,所有成功的艺术家,都是疯子。

当然,这个所谓疯子,指的并不是疯癫的疯,而是想人之所不敢想,做人之所不敢做!

看见刘承章,听他兴致勃勃地兜售自己的仙侠这一概念,让李谦不由得就想起另外那个时空香港的某位著名电影导演。

两个人都可以算是电影的鬼才!

因为时空的不同,那个时空有本书叫做《蜀山剑侠传》,这个时空没有,但这个时空有一本《剑仙豪侠传》,没那么长,影响力也没那么大,但仙侠的文化,始终都是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的,两个时空就算有区别,也只是在于这个文化是否发展壮大、是否已经发展成一定规模而已。

在另外的那个时空,香港那位鬼才导演在八十年代就拍了《青蛇》,后来又拍《蜀山》,而且他还有一部《倩女幽魂》,在当时到处充斥着黑.帮枪战片与屎尿屁低俗喜剧的港片市场,绝对是一朵清新脱俗的奇葩。

可惜,他的个人思维领先当时那个市场太多太多了,绝大部分影迷都跟不上他的思路和脑洞,所以,无论是从技术角度,还是从创新角度,都绝对称得上是开宗立派之作的《青蛇》,扑了,而且据说还扑得挺惨。

后来的《蜀山》,又扑了。

一直到很多年之后,大家回味起来,觉得,哎呀,这部电影真好,在当时那个年代呀,真牛逼,仙侠电影的开山鼻祖啊!可他怎么扑了呢?

这个时空,倒是有香港,但是直到现在,香港也只是一个小型的海港城市而已,港片这个东西,自然无从说起。而国内电影的政府管制,放开不算早,跟民国期间的蓬勃发展,中间有着几十年的断层,可即便如此,根植于民族文化深处的某些东西,一旦遇到了合适的土壤,还是会发芽的!

所以,这个时空的鬼才导演刘承章,终于要开始做“仙侠”电影了!

一部《剑客与和尚》,听起来文青气挺浓的名字,却让他给拍得侠骨柔肠,故事更是讲得跌宕大气而又不乏细腻柔婉,既有大漠荒凉处的盖世英豪气,又有江南小镇婉约的小桥流水,所以,这部电影大卖了两亿七千万华元,帮助刘承章一跃成为最卖座的中国导演!

而《剑客与和尚》,也成为国产电影绝对的票房冠军。

所以,此时的他,应该是有着其他所有国内导演都没有的雄浑底气!而站在他背后,通过一部《剑客与和尚》大赚特赚的三家制片公司,也都是底气十足!

他的新电影,刘承章亲口承认,预计投资八千万!对外号称一亿两千万!

演员是一水儿的名演,就这他还不满足,觉得跟明湖文化有业务联系,就亲自找上门来,邀请朱强出演一个男三号,要求李谦也来客串一下。

朱强那边,李谦是要尊重他的个人意愿的,别说邹文槐这个艺人总监,就算是李谦,也不准备直接替他答应,不过在给出建议的时候,他还是会尽量建议朱强接下来就是了——他再红,也只是一个电视明星,能在迄今为止最大投资的电影,尤其还是刘承章的电影里饰演男三号,就算戏份有限,也算是一种进步了。

至于自己,当问清了只有那么几个镜头的戏份之后,李谦爽快的就答应了下来——哪怕只是因为导演是刘承章,这个也是必须要给的面子。

只不过,在李谦个人的角度来看,他还是并不太看好这高达八千万的投资!

原因倒并不是因为国内电影市场接受不了这样的题材,最主要的还是,当下的国内电影市场,根本还撑不起那么大的投资。

一部电影,光是制片就要消耗八千万巨资,加上上市前肯定要有的大手笔宣传,他们对外号称的一亿两千万,想来也并非虚言。那么这样一来,就要求这部电影至少要卖到三亿左右的票房才会有得赚!

当下的国内电影票房市场,单部电影破三亿,不可能么?

完全有可能!

刘承章自己的《剑客与和尚》就已经两亿七千万了,《泰坦尼克号》更是大卖六个多亿,折合美元都三亿一千万!

但问题是,但凡大卖的电影,必然都是题材异常之大众,同时又能恰好挠到观众痒处的作品,类似《剑仙》这种带了一定的创新成分的片子,就或多或少的有些冒险了——成了,别说三亿,四亿五亿也未尝没可能,但要是扑了,这可就是一笔好多年翻不过身来的债!

另外那个时空当年的《青蛇》和《蜀山》,就是那么扑的!

实话说,如果换了是李谦要来拍这样一部电影,他会直接把估计少说两千万上下的演员片酬给直接砍掉一大半,花个几百万,找一些并不那么大牌但足足够用的演员,就已经足够撑起这部戏了。

因为按照刘承章的描述,他这部戏的重心,完全就是在那种仙侠的气质,或者干脆说,就是在特效上!演员的脸,和演技,反倒并不是太过重要!

如果能把演员片酬的开支缩减个一千多万,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全面的减负,大牌少了,拍摄期间的开支就跟着减少,酒店不用订那么高档了吧?跟着吃饭的助理啊经纪人啊神马的,没那么多了吧?这可都是钱!

按照这个办法,把这部戏的投资压制到六千万左右,加上宣发,总投资不超过一亿,那么这部戏回收成本的压力,就会极大地降低!

同时,如果再能给这部电影修改一下剧本主线,也或者说,是调整一下整部戏的重心,让特技、让“仙侠”这个概念为故事服务,而不是像现在李谦看到的剧本这样,故事剧情散乱,很多线索都是有头没尾的,整个的就是准备极大的凸显出“仙”这个字,却忽略了电影讲故事的本质的话,这部电影大卖,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还是那个例子,另外那个时空当年的《倩女幽魂》,就是这么红遍亚洲的!

当然了,还是那句话,艺术家,是疯子的一种。

尤其是现在的刘承章,在电影票房上连续的成功,已经让他的信心膨胀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所以,他不但要拿出一个新概念,不但要做国内影坛第一个大规模使用电脑特效的电影,而且他还要最大的投资,要最好最贵的演员!

只能说,再牛逼的鬼才,也有昏了头的时候!

大家认识不久,交情还浅,有些话是既不适合说,说了也没用,李谦就干脆不说,只是委婉地建议,让刘承章可以多拉几家投资,尽可能地分散风险,刘承章听了却是一脸诡异的笑容——李谦稍一寻思就明白了,敢情他以为自己这么说,是明湖文化也想要跟着他发一票财的意思!

于是,干脆就不说了,大家喝喝茶,吹吹牛逼,夸一夸他这个思路,你好我好大家愉快!反正这八千万的投资里,光是要砸在电脑特效上的钱,就高达三千多万!而这些钱,只有少部分是属于刘承章自己那家特效工作室的,更大的一块肉,要落到明湖文化的特效部门的碗里!

***

又是三更!第七天!

加更求月票!

兄弟们,我需要你们的月票!我需要你们给我鼓鼓劲儿!我想要连续八天、连续九天、连续十天……把你们的月票砸过来吧!这个月,我要冲冲冲!(未完待续。)

最快更新,阅读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