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完美人生 > 第十八章 关门弟子

完美人生 第十八章 关门弟子

作者:刀一耕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8:43 来源:笔趣阁

一说定了要收徒弟,程老爷子似乎比李谦还高兴,也不等李谦离开,这就打电话给自己的弟子,一边通知他自己要弟子,一边则是叮嘱他负责安排好时间,召集众多的师兄弟和同门长辈,到时候来观礼。

李谦就坐在对面沙发上,听着老爷子声若洪钟地下命令,有点纳闷。王怀宇就笑着给他解释道:“京戏门里,讲究传承有序,规矩大。老爷子是程派的嫡系传人,他要收弟子,那当然是整个程派,乃至于整个京戏圈子里的大事儿,当然要提前安排!到时候,要开香堂的!”

听到“开香堂”,李谦瞬间有些蒙圈。

一下子就想到旧社会的青红帮,想到天地会和韦小宝。

不过还好,他很快就反应过来:小说里的天地会也好,旧社会的青红帮也好,说到底也不过是有样子学样子罢了,所谓开香堂,未必是京戏的创造发明,但京戏的开香堂绝对比《鹿鼎记》和青红帮要早。

程云山老爷子年近七十,近些年早已不再登台,弟子也已经有好些年没收过了,这时候突然间宣布要开香堂收弟子,说不得在京戏圈子里又是一阵忙乱。

老爷子一通电话打出去,不过一个小时左右,别墅前面就陆陆续续来了七八辆车,一个又一个的人,陆陆续续进来,进来一个,老爷子就郑重地介绍给李谦认识。

这些人,李谦此前当然是一个都不认识,王怀宇也只是认识其中几位,不过么……李谦听过其中两个人的磁带!

所以他知道,这其中有几位,那绝对当今程派老生的扛鼎人物!

久已不开山门。今天忽然要收徒,老爷子的弟子们都以为这大概就是关门弟子了,对待李谦。都是相当亲热、客气。

咱们民族老一辈的传统里,做师傅的往往最看重两个弟子:开山大弟子。和关门弟子。

开山大弟子,那是第一个徒弟,往往是最早能给师傅帮上忙的,师傅手里的绝活儿,也往往是学到的最全面、最扎实,再加上名分使然,他是大师兄,所以到最后。这位开山大弟子只要资质不是太差,就很容易能够领袖众师弟。

而关门弟子,作为最后一个徒弟,往往最受师傅疼爱,传授课业也最是用心。甚至一般人以为,师傅这一辈子收徒弟到最后,肯定是要留几招压箱底的绝活儿的,这个绝活儿,绝大部分时候,连开山大弟子都不得传承。往往会落到关门弟子手里。

其实说白了,民谚所谓“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关门弟子,在某种程度上,就类似老儿子。

程云山的大弟子叫方少白,李谦早已熟知的一位京戏名角儿。当然,见面肯定是第一次。他约莫四十出头年纪,个子不算太高,相貌清癯的样子,倒是跟老爷子如出一辙。

他来得不算早,过来的时候屋子里已经有五六个老爷子的弟子先到了。可是他一进门,立刻就成了全场焦点。老爷子的这帮徒弟们纷纷站起身来,一口一个“大师哥”。他跟众多师弟点头之后。先毕恭毕敬地跟老爷子、老太太打过招呼,然后才看向李谦和王怀宇。

他比李谦矮了将近一个头,不过眼神温煦,笑容亲和,彼此打过招呼之后,他笑着对老爷子到:“师傅,您刚才打电话的时候,我就想说,这小师弟的名字……我可是耳熟得很,见了面看见他本人这副长相,我就更怀疑了,他不会是……”

老爷子的众多徒弟都哈哈地笑起来。

李谦就很是有点不好意思。

这时候,就连老爷子脸上都带了点笑模样,“小孩子嘛,知好色而慕少艾,有几个女人那还不是正常?”说话间,老爷子抬起手来,手指头在除了方少白之外的弟子们身上挨个儿的点过去,“你们笑什么?就你们几个,在这上头哪个折腾的比他少了?”

大家就都笑,李谦就更不好意思。

这时候,刚才就到了的那位名叫李知玄的师兄却偏偏一本正经地道:“老爷子您这话我们可不认啊!我们那点事儿那叫个什么事儿啊,跟我们小师弟这个,能比么?”

大家就又笑。老爷子虽然佯作绷着脸,眼睛里却带着笑,“你去年娶的那个,是老三还是老四来着?怀了是吧?回头生下来,抱过来让我跟你师娘看看。”

李知玄呵呵地笑着,“没问题,还等着您老人家给起个名儿呢!我们去查了,这回呀,十成十的,一准儿是个大胖小子!”

…………

人一多,就嘴杂,老爷子的别墅里,热闹了好一阵子,才终于又安静下来。

程家这一门里的大师兄方少白细细地把自己的考虑和安排说给师傅听,众多小师弟,包括李谦和王怀宇在内,都只有在一边站着静静听的份儿。

末了,方少白所说的拜师流程,老爷子直接点头,“你心思细,安排的也妥当,就按你说的办!”

于是,一套让李谦听着都觉得复杂而又繁琐的仪式,就这么定了下来。

当然,时间待定。

需要参加仪式的人,除了老爷子的众多弟子之外,还有不少圈内的名宿,大家都是很忙的,尤其是现在,实行剧场制,光是老爷子的弟子,散落在全国各省京剧院的,就有足足七八个,所以,自然要凑一个能够让更多人尽量能够赶回来的日子,再举行拜师仪式。

这么多弟子过来,再加上还有李谦和王怀宇,老太太本来当然是要留饭,但老爷子嫌人多,一句“我不管饭”,就直接把众多弟子给打发走了,只留下了方少白和李知玄负责陪客。

李知玄是个人精,闹笑话抖包袱。那是张嘴就来,方少白为人稳重,很有大师兄的做派。再加上又是当今戏坛的领袖级人物,两人正是一庄一谐。而王怀宇身为老太太很看重的学生,此前就跟他们认识,本身的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的身份,气场也足够,于是,他们三个聊起天来,天南海北,相得益彰。

反倒是今天的正主儿李谦。虽说跟三位老大哥坐在一起,但大多数时候都只是安静地听他们说话,如果不是有人主动问到自己,就鲜少开口。

实话说,对他来讲,今天上午的经历,到现在还让他觉得跟做梦似的。

此前他想都没想过,自己只是想要趁业余时间学几段戏而已,按说让程老爷子的弟子,诸如方少白、李知玄这个等级的人物来教。都嫌会浪费了人家的时间,却没想到,最终自己竟是拜入了老爷子的门下。正式成了这一门里的入室弟子。

这对他来讲,压力不小。

因为他心里很清楚,自己压根儿就没有过想要登台唱戏的想法。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可是,他哪里来的那么多的时间去在台下苦练呢?

…………

老爷子是不愿意掺和年轻人之间的话题的,安排好事情之后,留下俩徒弟陪客,老爷子跟老太太就照常地拉着手出门遛弯儿去了。

他离开了,方少白和李知玄这两位师兄。才跟李谦简单介绍了一下老爷子家里,以及现如今程派这一门里的情况。

老爷子在程派德高望重。但收徒并不算早,弟子也不算太多。到现在,不算李谦,正式拜入了老爷子门下的入室弟子,一共是十七个,所以,等李谦拜了师,就是第十八个。这十七个弟子之中,现留在顺天府的,有九个,被调到各省剧院的,则有八个。

另外,老爷子的情史,非弟子所能言,方少白作为老爷子的大弟子,只是介绍说,老爷子除了鲁师母之外,一共还有入了门的妾室三人。鲁师母先后育有一子一女,那三个小师母则有二子三女。这一共七个子女之中,有五个已经先后结婚,都各自搬出去另住了,当然,师傅的妾室,各自都有自己的房子。现如今还跟在老爷子、老太太身边的,就剩下一个俩人年近五十才生的女儿,叫程素瓶。

听到这个名字,李谦就愣了愣,这时王怀宇则笑道:“巧了。我跟谦我们前两天才刚刚听过这位小师妹的戏,《武家坡》!”

方少白闻言一笑,“素瓶师妹本来是不愿意学戏的,毕竟一家子老少,她的哥哥姐姐们,都是唱戏的,她就不大感兴趣,虽说从小也跟着学,拜的是何素芬老师为师,十七岁就登过台了,可后来,她还是偷偷考上了华夏戏剧学院,去学了四年表演,说是将来想做演员。但老爷子不同意啊!这位小师妹呀,根骨好,难得的灵气!唱青衣,那真的是灵气逼人!到最后老爷子说,你得回来唱戏,不唱戏太可惜了。于是,她就回来了,现在跟我一样,挂在国家京剧院那边。”

大家正闲聊间,正好就有人从外面回来。

门一开,李知玄就笑:“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看看,小师妹回来了!”

…………

虽说听《武家坡》已经是几天之前的事情了,但程素瓶在台上的扮相、唱腔,至今为止都让李谦印象深刻,但此时一见卸了妆的程素瓶,他却仍是忍不住眼前一亮。

众所周知,青衣、正旦,在京戏里的打扮一般都是并不讲究花哨的,可程素瓶即便是饰演王宝钏这样的角色,妆容素淡,却仍是灵气逼人,反倒是卸了妆的她,几乎不施粉黛,明明看上去比舞台上更美,却偏偏又显得素雅了许多。

她整个人似乎都是那样平平淡淡的。

进了门放下钥匙,她淡淡地笑着,冲这边走过来,“大师哥来了!”又冲李知玄打招呼,“六哥好!”

李谦和王怀宇先后站起来。

方少白为他们作介绍,“这是师母的学生,王怀宇先生,这是李谦,师傅已经决定要收他为徒。”

程素瓶愣了一下,但旋即又笑着点点头,“我妈提起过怀宇大哥好多次了,可惜以前我一直没见着。”然后,一双水润润小鹿一样的眼睛看向李谦,唇角带笑,“小师弟,你好!”

李知玄突然忍不住地笑起来。

方少白也笑道:“总算有个人能让你叫一声小师弟了!”

程素瓶却只是淡淡一笑,道:“大师哥,你陪他们坐着,我去厨房看看。我妈肯定是又安排给刘婶儿了吧?我去搭把手。”说话间冲李谦和王怀宇各自点点头,转身去了。

四个人又重新坐下。

李谦突然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她不演电影,也有点可惜了。”

…………

中午吃饭时,程老爷子很高兴,大家就都陪着他多少喝了几盅。饭罢兴尽,程素瓶代父母送客,亲眼看着大家各自开车离开,这才回去。

老爷子已经上楼打鼾去了,每天午饭后这一觉,是他几十年没改的规矩了,老太太倒是重新回到琴房里,开始弹起了琴。

程素瓶倚在门口听了一阵子,笑道:“妈,今天收获不小啊,我觉得您刚才弹的这一段曲子不错,新写的吧?”

老太太笑眯眯地转过身来,问:“你觉得不错?”

程素瓶笑笑,想了想,点头道:“大气!典型的古典路子,正适合三国演义这样的路子。这要是再配上一段风格近似的词,绝对好听!”

老太太笑笑,“可惜,你妈老了,这样的曲子,也就只能听听、为后辈鼓吹一下了。”

程素瓶闻言眨了眨眼睛,“不是您写的?”

老太太点点头,道:“你爸不是要收关门弟子了么?就是那小伙子,上午聊到这个事儿,他就把他的作品弹给我们听,就是这一段!不过……我应该是记错了几个音,唉,老了,脑子不行了!”

程素瓶缓缓点头,似乎并没有太过吃惊,只是淡淡地问:“有歌词了么?”

老太太回答道:“就是书里开篇明人杨慎的那首词,《临江仙》。”

程素瓶闻言略一回想,平静地点头,道:“不错。很合适。”(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